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教童话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谈
2022-12-31陆学玲
文|陆学玲
在童话教学中,要从儿童出发,把握童话对儿童的特别价值,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教童话。笔者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谈谈童话教学中的所思所得。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将“反刍”这一科学小知识融在故事中。备课时,最大的担心是课文比较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但童话故事学生都比较喜欢,会有阅读期待,于是满怀对童话的美好憧憬开始备课。而上课的过程,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生。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上得比较死板,没有情趣,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更没有把故事的“有意义”体会出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审视自己备课、上课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课文
【教学现象:教“心情”】
开始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话多,于是联想到很多对话多的文章,像《灰雀》《“诺曼底号”遇难记》等,从“教课文”的角度抓对话。再加上对课后第一题“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的依赖,于是就定位第一课时主要落实对话教学,体会人物的心情,以此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这种“教课文”的思想下,缺少对课文的正确把握,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解读,仅从教师怎么教的角度出发,具体设计的教学是先交流红头的心情变化,再交流青头的表现,而且弱化了青头,明显不符合编者的意图。
【问题诊断】
首先,对文本把握有偏差。在初始备课这个阶段,把童话放在与其他课文同等的地位,根本没有考虑童话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也没有考虑童话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哪里,仅仅是为了教而教,文体不明,教学千篇一律。
其次,对《教师教学用书》、课后题盲从。初始设计时,对《教师教学用书》课后题的解读,只看表面的语言现象,没有理解内在的编者意图。盲目定位教什么、怎么教。真正的教学应从学生出发,学什么,怎么学,才是最需要教师思考的。
【改进措施】
1.从文本出发,重新定位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本应是充满阅读期待的,教师要从童话特有的价值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读童话不同于一般的文本,童话是富有神奇想象的,是夸张的,是充满幻想的,我们应该去用心感受童话的美好想象,感受童话中蕴含的真善美。读好童话,让学生拥有童话般美好的童年。如果用过于理性的思维去读、去分析童话,去逐个体会人物的心情,就破坏了童话的美好,必然变得索然无味。
2.基于对话情境,整体教学
故事中的对话是有情境的,应着眼对话整体。当红头遇险的时候,青头是怎么做的?要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红头“着急—绝望—重燃希望”这样的心情变化,而关键人物是青头,重点抓住青头的言行体会它对红头的鼓励和帮助,感受它们之间矢志不渝的友情。
第二阶段:学故事
【教学现象:教“友情”】
于是,再读课文二次备课,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该怎么从文本的特点出发去解读、去设计?首先意识到故事是有情节的,于是从情节出发,设计了几个场景的板块教学:“被牛卷到嘴里的场景”“被牛吞到肚子里的场景”等。在这些场景中红头是怎样的表现?青头是怎么做的?备课中又抓住了课后第二题的点:“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于是每个场景的教学最后都指向了“好朋友”。
【问题诊断】
从教“心情”到教“友情”,归因到根本,一是自己没有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阅读、去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故事想传递的是什么。二是这样的设计仅从教师的教学观出发,着眼于“教”,用教师的解读定位课堂。儿童在哪里?儿童需要什么?在这样“知识本位”思想下,是找不到儿童的。这样的“教”就是无趣的教,无效的教,无为的教。
【改进措施】
1.以“读者”的视角读故事
拿到一篇课文,怎么去读,是教师解读文本的关键。不论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研究者的角度,还是儿童的角度去读,角度不同,关注点也会不同。首先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读懂了之后再从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辨教什么,怎么教,在这样的过程中,心里装着的始终应是儿童。这样以普通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我觉得是最接近儿童的角度。
如何将学习变成学生的需要,就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读《在牛肚子里旅行》感知大意时,就要引导学生领会红头是历险,不是旅行,接下来学生就会想要知道历险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这是顺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真正读到童话里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童话的美好,这应该是教师重点教学的。
2.从“开放”的角度去预设
二次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以“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开启教学,再归因到“它们真是一对好朋友”结束,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所为应重在构建开放的课堂。
首先是问题开放。以“问”激活学生思维,立体呈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发表各自见解,不追求答案唯一。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是一种有生命体验的真表达,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的课堂。
其次是充分预设。教学预设要有教什么、怎么教的设计,更主要的应是预设学生的表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会是怎样的表现,教师应如何引导。只有课前充分预设学生的表现,课堂上才能根据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理答,将学生的理解感悟不断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读童话
【教学定位:读童话】
前面的教课文、学故事,仅仅是为了教而教。看课后题,看《教师教学用书》,看各种教学设计,仅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童话的“趣”该从哪里来?回归本真,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真的是旅行吗?当然不是。是红头偶然的一次历险,生死攸关,怎么会是旅行呢!这只是青头一种乐观的说法,对红头的一种安慰。如果整堂课都从“旅行”去教,把学生的元认知都打破了,肯定教偏了,甚至教错了。
是历险,这样的定位有了,也突然醒悟了。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时,就应该让学生明白红头是历险,不是旅行,接下来才会有历险的路线、历险的经历、青头的做法等这些顺应学生需要的设计。至此也才真正读明白,故事的主人公是青头,学习的重头戏是青头,也正是青头对朋友的种种表现让故事更加美好。再看课文开始“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课后题也是“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是青头在前,青头才是故事的主角。
在这样思辨的过程中,自己也更明白了为什么而教,要为儿童而教,想儿童所想,儿童走进课堂前有什么(学情),来到这堂课可以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这样的“教”是为“学”而教,为儿童而教。
【教学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如何在读中落实这样的语文要素?让童话长在儿童的心田里。
1.带着想象读
童话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的策略去阅读,借助文字、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情节,走近童话中的人物。同时带着想象去读,也包含一种读童话的方法:角色代入。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童话中,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如学生开始读“救命啊!救命啊!”,声音很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是红头,是一只小蟋蟀,而且被卷到了牛嘴里,应该怎么叫?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到红头的叫声不仅仅是大,还应该有焦急恐慌。
2.勾连情境读
课始,教师通过“旅行”勾连学生的生活,体会旅行的快乐。初读课文后激发学生的矛盾冲突:“在牛肚子里旅行,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旅行吗?”在情感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初入文本。在走进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断通过语言描述、问题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实现学生与故事角色的“共情”,在角色体验中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真善美,将童话特有的价值内涵刻在儿童的生命里。
童话,主要是写给儿童看的,是适应儿童的一种想象、夸张的表达。教童话,又不止于童话,教师要从童话特殊的体裁出发,教出童话独特的价值;从儿童真实的需要出发,让童话教学不但有意思而且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