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善教乐学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2022-12-31李阳婷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核心科学

◇李阳婷(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

在学校教育中,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优势功能。科学学科素养可以推动学生不断沿着科学探究的方向前进,也可以逐渐塑造学生的多样化科学技能,让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不断探索,从而提升其科学综合实力。而学生的科学实力得到提升,对国家及社会的科技发展也能够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引导对策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一教学方向,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探索和实践。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坚持在“生本学主、实事求是”指导下,善于以学科活动为支撑,引领学生不断地学用结合,对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价值和意义

从范围大小和表现形式来说,人的素养主要包括“基本素养”“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等方面。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上所应当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我国学生的发展而言,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在于培养他们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素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知,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层面。就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和意义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切实体现小学科学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科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值得强调的是,素养更多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素养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知识与不断地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这种形成过程会受到教师教学情况的影响,若是教师选对方法、选好策略,学生的素养形成过程就会缩短,形成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过程就会较为漫长,更有甚者会几乎不具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需选对“育”的模式,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教学对策,让学生能够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与丰富的科学探索经验,从而促进其科学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二、在善教乐学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只是文化知识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教师只有真正将“育人”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才能站在学生的发展需求角度为学生制定合理化的引导对策,才能够将学生的发展与提升作为教学宗旨并真正加以落实。既然如此,教师就应当抓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目标,而科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情趣激发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教学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强制学生,而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新课标强调指出,小学科学教育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对科学学习与活动的“兴趣与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由于缺乏“硬性考评”的动力和活力,小学科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关注,其当前的教育状况确实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具体而又直接地体现在:课程资源多局限在“基础教材”上,严重缺乏与学生实际认知的“同步成长”;普遍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课程模式,严重缺乏“学本式、校本式”的个性化特色;把“科学”视为“学科”,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严重缺乏学生自主体验下的“学用结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下,通过“学用结合”的激励与引导,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其创造潜能,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其情感,才能在善教乐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设计“趣味课前热身环节”,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本堂课需要讲解的主题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猜谜语”游戏,让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谜语来猜关键词或者关键物品等。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本堂课的内容与资料。而这些素材通过游戏呈现,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学生的主观态度得到调动,引导学生愿意参与到后续的课堂之中,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也更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的气氛之中。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学、愿意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才有望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塑造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计巧妙的游戏环节等趣味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

(二)生活链接

无论从科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上而言,还是从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上来说,“科学与生活同在,双方的外延相等”。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善于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不仅有利于拓展课程内涵,增加教学厚度,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学用结合,在善教乐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潜能。而且,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感”进一步接近科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校园生活相较于家庭生活相对陌生,学生更倾向于进入熟悉的环境中放松学习,其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下可以实现思维的轻松发散,而在紧张的课堂中却往往会禁锢自己的思维。因此,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精神相对放松,也可以让学生发现“熟悉的生活中原来也充斥着科学元素”,从而对所要学习实践的科学知识抱有一定的探知热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塑造。以“自制饮料”教学为例。首先可让小学生辨识奶粉、水、糖、醋等原材料;然后教师引导他们在矿泉水里分别加入适量的奶粉和冰糖,结果奶粉很快就隐身消失了;在凉水和温水里分别加入等量的奶粉,结果它在温水里消失的速度比在凉水里快得多……通过上述生活性实验,既可让学生从中享受到“取鱼之乐”,又能发现并懂得相应的科学现象,如同样水温下粉状物质比块状溶解快,无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在水中溶解等。这种投放在“生活”背景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思维发展

众所周知,“思维是科学的摇篮”。不仅如此,独立思考更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必备才能”。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丰富多元的科学引领,逐步锻炼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培养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激发其学习活力。教师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加以完善,若是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授完毕教材知识为目标,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在教师的单一教学中受到禁锢。这种禁锢容易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丧失兴趣,也容易埋没学生的科学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有意地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塑造,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导入、不断地探索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维,甚至可以发散思维实现创新。教师需尝试以思维促进为方向开展课堂引导。以“课堂导入”为例。在“磁铁与磁性”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没有直接地进入教学程序,而是与小学生玩起了喜闻乐见的“隔空取物”魔术游戏:把课前准备好的特制手套(里面带有磁铁)戴上,在台子上散放一些大头针,通过大荧屏投射让全班都能看清楚——戴着手套的手掌慢慢靠近大头针,到了一定距离,假装运气用力并大吼“起——”,大头针迅速地“跑”向手套并紧紧“贴”在上面。有些学生争相到台前试验,都以失败而告终。有人提出不戴手套玩这个游戏,结果“露馅”了!由此导入课堂新学内容,不仅水到渠成,而且激发了全班学生的良好期待和思维活力。学习思维状态一旦被激活,教学过程和效果就会良性循环起来。

(四)自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流传深远的千古名句,意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小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真理”并不缺乏,无论是通过教材还是通过课外书籍以及教师的课堂延伸教学,学生都能够获得丰富的科学真理,他们实际上缺乏的是“实践机会”。如果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就能够拥有丰富的自主体验经验,也就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检验、印证真理,从而巩固自己的课堂所学,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科学技能。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课堂听课”与“动手自主实践”两条腿走路,才能迈得稳、走得远。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开展“主体地位”下的自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不仅有利于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易于打造善教乐学的课程模式,而且有利于通过“手口眼脑”的协调互动,充分激发他们的智慧状态,更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他们求取“真知”、学做“真人”,这同样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优质平台和重要手段。比如,可先让小学生通过多人小组形式,对鸡蛋放在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盐水)中做“沉浮”实验,待弄清实验结果后,让他们通过阅读教材、查询电脑和资料等方式,自主发现并获得实验原理。如此而为,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而且会给他们留下永难磨灭的痕迹。又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科学知识”“科学实验”比赛活动,既可放大“以赛激趣促学”效应,又能不断地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科学之路。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契机,让学生拥有自主体验机会,对学生的科学技能塑造与科学素养培养而言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结语

我们不难感知,科学教育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元素,把“学、用、做、思、创”等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善于以“情趣激发、生活链接、思维促进、自主体验”为实质性抓手,坚持与时俱进、多元开放,坚持实事求是、熟能生巧,有利于在善教乐学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模式。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核心科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