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

2022-12-31梁万娟江苏盱眙县旧铺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梁万娟(江苏:盱眙县旧铺中心小学)

当下,信息技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与学习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崛起,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也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和汇总更全面的教学资料,课堂教学上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在课堂上以动画、视频、图片融合的方式,更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如此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劲头足、兴趣浓。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面对年纪幼小的学生,教师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直观的信息化场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作用

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思维方式以及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耐心地引导,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要基于其身心特点加以考量。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助益,一方面能借助于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则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加之语言的匮乏,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很多困难,难以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内心的困惑。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将教材上一些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等通过图片以及视频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能更为轻易地理解其中的知识。此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网络课程的开发,还能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及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

(一)丰富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其成绩得以提升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具有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才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激情,以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配合教师教学,由此才能获得教与学效果的双重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竭尽全力,利用信息技术,在既定的课本内容之上,呈现给学生更为全面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有兴趣,踊跃参与其中,积极发言主动思考。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有所提高。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更多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的素材,拓展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将这些素材以图片、影像、文字结合的方式,滚动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原本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因为一把熊熊大火最终面目全非。学生看得饶有兴趣,他们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看到圆明园之前的瑰丽,他们欢笑雀跃,看到大火后残缺不全的圆明园,他们由衷悲愤。此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继而提问:亲爱的同学们,面对我们圆明园被烧,你们内心是怎样的心情,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圆明园会遭此厄运呢?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展开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心存疑问,学习更投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幅度上升。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教学素材中,对教学内容兴趣更浓厚,带着疑问学习,疑问中蕴藏着探索欲,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入。

(二)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知识点,想要透彻地领会和掌握,就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多种教学场景,使其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学生就会更加聚精会神,在课堂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就更容易理解教学中重点内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这样一个短片:一群衣衫破烂的红军战士,历经万水千山,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前面又是浊浪滔天的金沙江,江水翻滚大浪奔涌,道路中艰难险阻困境重重,然而,红军战士高举红旗,攀越一道道悬崖峭壁,闯过大渡河,横跨寒冷刺骨的铁索桥,此时战士们喜笑颜开……画面至此,教师暂停播放,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为什么不播放了?红军看到了什么场景开心得嘴角带笑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突然有了刚才的微笑,他们看到了什么或者遇见了怎样的场景呢?”学生你争我抢地回答着,这时,教师再次打开视频,带领学生继续看接下来的画面:只见红军战士踏上了岷山,个个喜笑颜开,千山积雪被他们踩在脚下,他们微笑是因为又一次历经艰难,赢得了长征的胜利。画面里慷慨激昂的配音,战士们欢笑挥动旗帜的场面,触动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他们对红军长征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一道,从视频的观看中,从振奋人心的场景和解说词里,带着对长征战士的崇敬,带着对国家建设的责任和使命,投入毛主席《七律·长征》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积极性更高,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产生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又如,在《老人与海》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与课文相似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学习中来。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老人与海》有关的动画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体会渔夫们依海而生的辛劳,让学生专心地听讲,产生对海上捕鱼景象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文章和课件等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老人敢于与命运抗争、不服输的硬汉精神,给学生更多情感上的启发和思考。语文教师在课文讲解后,让学生在周末观看电影《老人与海》,要求学生根据对课堂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情感写一篇观后感,更进一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精神。

(三)巧借教学视频,强化学生知识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坚持适度原则,精准筛选所需材料,在庞大的互联网信息库中,找到与教授内容相契合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发挥学生课堂主导作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知识认知,使其对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如,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一段与文章内容相似的场景:一个渐行渐远的人物背影。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从这个简短的视频里,共同去观察人物的神态、言语、心理、外貌,然后从每个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用一段文字表述该背影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这个背景的看法,发言的学生可以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这个背景特征加以描述。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对人物特征的描写领会更精准,通过聆听其他人的意见,加上自己的思考,扩充了自己原本狭隘、刻板的人物特征描写词汇。这种模式的课堂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程所学,提高学生人物特征描写能力,教师也可以将这堂课一分为二,作为两节课来教学,或者挑选一节与之相关的作文课进行拔高训练。让学生自己录制一个人物细节的视频,作文写作前,播放学生录制的视频,组织学生开展人物特征口头描述大赛,学生开口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人物特征描写所用词汇和句子越来越丰富。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文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互联网上的信息包罗万象,有很多互联网信息是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可以搜集一部分教学资料,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加深学生对生活和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和知识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这些趣味性的知识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培养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由于学生阅历太浅,无法准确地理解,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文章中提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变抽象为具体。

以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关于环保的课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拓展一些环保方面的知识,并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以下问题:“生活中能回收利用的物品有哪些?”“资源是怎样转化过来的?”针对这些问题,学生难以做出准确的回答,只能根据教材作答。但仅仅依靠教材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很难对资源的转化和开采等产生想象。对此,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展示资源开采和资源沉积、转变的视频,让学生明白自然资源的珍贵,理解作者为什么呼吁“只有一个地球”。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课文的主题,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什么资源可以再利用,然后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资源回收利用的视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资源、珍惜资源。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一些饮料瓶和快递盒子等,然后结合信息技术的视频,让学生参与废品回收再利用的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制作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图画等。通过利用废品的制作教学,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这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导,就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珍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形式,运用更为多样和科学的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创设了多种教学场景,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可以在“视频+画面+文字”的信息化模式中,更真切地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课堂学习中投入更高热情,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