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
——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31王勤勤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6期
关键词:空乘客舱职业技能

王勤勤,王 洋

(1.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飞行学院,江苏 镇江 212134;2.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16)

一、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职业教育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期。202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1]因此,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国民航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按照民航空乘就业群职业标准设定教学内容,根据核心岗位工作要求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二)行业背景

“十三五”时期,民航实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0周年,创造了持续安全飞行“120+4”个月、8943万小时的新纪录,连续18年确保了空防安全;我国民航机队规模达6747架,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达到23.7万公里,全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41个,其中千万级机场39个。“十四五”时期,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必将更加凸显,中国民航将进入发展阶段转换期、发展质量提升期和发展格局拓展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设民航大国、强国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空乘人员的工作过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乘机安全和舒适体现。在发生任何安全威胁时,空乘人员永远站在客舱安全最前线,和旅客一起穿梭在空中,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与旅客相同的环境中,以确保在缺氧的情况下,向旅客提供一个氧气罩;在紧急情况疏散的时候,检查是否可以安全地打开门让旅客优先离开;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情况下,竭力为旅客进行抢救;在旅客乘机时,为旅客创造舒适愉悦的乘机环境。空乘人员的工作品质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机上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内涵

在“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将当代民航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民航行业的三个敬畏精神——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融入核心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

空乘专业的设置紧跟民航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要求提高,空乘行业的工作内容兼顾安全和服务,在以安全技能为第一位的同时,提高服务技能。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以主要岗位见习乘务员、经济舱乘务员、两舱乘务员、乘务长、主要乘务长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客舱服务工作、客舱应急处置、民航客舱救护为载体,以乘务员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客舱服务、处置所有客舱应急情况、客舱救护的判断、处置能力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将民航空乘的职业标准、空乘1+X证书、空乘职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空乘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实施空乘专业教学,如航空舱、VR设备、舱门训练器等,让学生在完成空勤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在模拟的场景中培养职业情感;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大赛中综合素质的表现,与航空公司评价标准对接综合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情况。

三、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以岗定教,课证融通

对民航产业和民航空中乘务进行调研,分析空中乘务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析空乘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空乘就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根据空乘职业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特性,将行动领域进行重构,转化为课程,形成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施保障条件,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任务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要包括社会评价、质量监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形成闭环。

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空中乘务初级职业技能要求:能够对客舱安全具备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对旅客提供登机阶段的指引、正确安放行李的引导,以及对空中飞行阶段经济舱旅客的餐食和饮料服务进行校验的工作,具备客舱餐饮服务英语会话能力,具备运用中英文进行欢迎、致谢、颠簸内容的客舱广播能力;能够识别机上应急设备标识、中英文名称及不同机型(B737/A320)舱门的构造。

空中乘务中级职业技能要求:能够对机型(B737/A320)舱门进行操作;能够对经济舱服务中常见情况进行校验的工作,并能处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能够识别机上释压、颠簸、失火的种类,采取恰当的自我保护措施,具备根据指令或程序进行客舱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的一般能力,了解机上常见疾病的处置方法,能正确实施CPR(心肺复苏)操作。

空中乘务高级职业技能要求:能够对机上突发情况采取必要且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并指导旅客,具备正确判断机上突发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形成团队合作,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进行客舱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的能力;能根据机型(B737/A320)舱门操作方法及分离器操作规定,进行舱门安全操作及评估;能够对服务中特殊情况下的合理处置进行校验的工作,保障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的原则;能够识别机上常见酒饮,掌握相关酒饮的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客舱安全管理及旅客服务需求运用乘务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能根据广播词进行特殊情况的中英文广播,具备一定的自行组织语言应对客舱突发应急情况进行广播的能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空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结合1+X证书,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岗位工作内容对接课程教学内容,X证书和课程学分相互转化”。将对应初级技能等级模块的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对应中级技能等级模块的课程设为专业核心课,对应高级技能等级模块的部分根据复杂程度和岗位发展要求设为专业拓展课程。对应技能等级要求,并根据空乘岗位和空乘岗位群岗位能力要求,开设核心课程“民航客舱救护”“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民航服务心理学”“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机上广播”等,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岗课证赛”融通,学生考取空乘专业1+X证书和课程内容对应的模块可以学分互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获取X技能等级证书,并具备大赛经历,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二)引赛入校,赛教融通

全国空乘职业技能竞赛对应职业技能标准的高级内容,竞赛内容涵盖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工作内容,以高于实际工作的标准作为大赛评价的标准。要落实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对应空乘1+X证书的初、中、高级,不局限结果,学生和教师全员参与其中。以赛促教,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接大赛的设备要求,配置学校的教学设备,慢慢将学校的实训室建设和行业标准保持同步,跟上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需求;教学方法项目化,以任务为导向,将赛项完成任务融入教学项目实施,改革教学方法,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工作情景的需求;教学标准与内容和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与内容相融通,以保持教学与时俱进,使教学内容符合行业需求,甚至达到行业的最高标准;同时,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丰富教学考核评价的方法,将大赛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学有所评,此外,企业专业参评、专业教师参评的多元化评价会更客观公正。以赛促教,在教师指导大赛的过程中,形成模块化教学,推动教师业务提升和课堂教学革命,并和航空公司服务发展需求保持同步发展。以赛促学,学生在全员参与校赛、省赛、国赛的过程中,通过接触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业务操作不断获得实践经验,充分掌握机上服务的各种业务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在参与和组织大赛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加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行业认同的情感和工匠精神,并锻炼其心理素质,激发学习的热情。

通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学生提高了技能水平,培养了团队意识和民航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教师在指导大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实践能力,促进了职业发展并引领了课程体系改革。另外,将民航行业技术标准、当代民航精神和民航三个敬畏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培养情怀,德技融合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爱岗敬业是每个民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民航是一个需要敬业奉献的行业,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一份敬畏之心,难以担任民航使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人。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职业素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为切入点,加强技术技能教育中的专业精神渗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民航服务精神,建立职业素养标准。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技能竞赛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厚植工匠文化,培养民航工匠精神。在对民航行业调研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反馈技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在技能同等的前提下,更看中学生的岗位情怀、对行业的向往和敬仰。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航的敬爱之情。

(四)行业大师进校园,理实结合育人才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的理论和实操教师都是由航空公司多年飞行经验的乘务长担任,她们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并和航司一线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进入校园后学校对这些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让其成为具备行业经验和教师资质、教师素养的双师型教师。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实操课程的操作演示,生动形象地传授了职业技能,为学生进行了较好的职业引导,并且言传身教了民航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包括对接行业一线的实践操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便学生未来在岗位中走得更远。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执行航班任务分组,学生以一个班组来完成一个航班保障任务,在训练的过程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既增加了职业认知,培养了职业情感,又进行了团队协作。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中引入空乘人员行业考核,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调研空乘岗位群,分析其核心岗位能力,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岗课证赛”融通,对标行业,X证书和教学内容关联模块进行学分互认,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整个学生生涯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民航精神教育,为民航空乘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猜你喜欢

空乘客舱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民用飞机客舱干燥系统的性能分析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1067名民航空乘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