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项审计作用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2022-12-31刘珍亮
□刘珍亮
★专项审计凭借其目标宏观性、范围广泛性、方式灵活性、结果时效性等特点和优势,成为审计监督的“利剑”,既能长驱直入,又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构建审计研究闭环链条,有助于提高金融业务风险专项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借力专项审计,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有助于深入诊断分析企业金融业务,聚焦防范规避重大风险,全力构筑金融安全新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对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的要求,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主线,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查找突出问题,深度消除风险隐患,实现金融板块守住红线底线,支撑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审计是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集团公司党组(企业党委)交办事项专门实施的审计或审计调查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借力专项审计,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有助于深入诊断分析集团金融业务,聚焦防范规避重大风险,全力构筑金融安全新防线。
发挥专项审计优势 深度规避金融业务风险
专项审计凭借其目标宏观性、范围广泛性、方式灵活性、结果时效性等特点和优势,成为审计监督的“利剑”,既能长驱直入,直捣目的地,又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专项审计范围广,突破了集团金融业务条块分散的局限性,实现点、线、面结合。公司金融业务作为主业的重要支撑和服务力量,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较多,分布于不同企业,涉及境内外,并且受到外部机构专门监管。通过专项审计,聚焦金融业务,对集团整体金融业务“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全面梳理,有利于全方位、多维度审视风险点,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同向发力、相互促进,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风险防控网。
专项审计目标具有宏观性,能打破各企业自身利益的界限,从集团整体效益角度发现问题,促进协同发展。具有独立法人的金融业务企业,有自身经营与绩效目标考核的双重压力,但不能只关注自身局部效益,还要进行利益整合、实现共赢,产生“1+1>2”的效应,获得更远期、更持续的整体利益。
专项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利器,有助于对风险大、管控力量薄弱的金融业务“刮骨疗伤”。金融业务作为公司非主业,虽然体量小,但是业务涉及信贷、保险、投行、基金、债券等全谱系金融产品与服务,为公司主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或“一揽子”金融服务,实现产融结合。通过专项审计对金融业务进行全方位穿透式“体检”,就能更好地“治已病、防未病”。
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 增强金融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构建审计研究闭环链条,有助于提高金融业务风险专项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审前研究,做实做细审前调查。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国家经济金融监管政策多、更新快,要紧盯行业政策制度变化和行业动态,精准把握政策、多维度分析政策,要按照业务类别、发文层级等系统地归类、整理,形成政策法规库。二是研究重要审计事项及其风险点。重要审计事项是完成审计任务和目标的重要保证,要详细研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特征、突出问题、重大风险,有的放矢地精准画像、锁定重点,确定重要审计事项和审计线索。三是研究项目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根据审计事项的特点和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合理安排分工,实现每个金融业务企业都采用“小兵团”作战模式,各自成立“尖刀班”审计工作组。按照“统一调度、分组执行、业务划分、统一汇总、成果共享”的纵横联合模式组织项目运行。
加强审中研究,聚焦重点难点,查实查清问题线索。一是研究有效实用的审计方法。对某一审计事项,要取得审计证据,有多种路径和方法,应当结合审计取证的难易程度、技术方法等,选择有效、便捷和经济的路径。比如,选择信息系统的证据、正在实施业务的证据。这些证据更具客观性、时效性,历史资料也不易缺失。二是研究沟通协调技巧。金融风险专项审计具有业务特殊性,需要沟通协调的对象多、身份复杂、渠道广,需要研究沟通协调的方式、层次、模式,注重多方位结合、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以达成共识并获取信息。三是研究大数据审计在金融业务审计中的应用。金融行业具有数据海量、信息化程度高等特性,大数据审计在金融业务审计中具有重要作用。重点加强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业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构建数据模型进行全样本关联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增加审计的层次。
加强审后研究,深化审计成果提炼应用和审计问题整改工作。一是研究审计成果深化应用。围绕防范重大风险,更好地服务主责主业,提高站位,全局性、多角度地归纳、提炼审计发现的问题,揭示问题本质,深层次分析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价值。二是研究总结项目经验。金融业务风险审计是集团防控金融风险的一项年度常规审计,为避免走弯路并提高效率,要对项目全面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探索形成一套适用于该类审计项目的动态优化审计模式,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三是研究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报告、线索移送等反映的问题实行销号动态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整改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并采取解决措施。研究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协调配合,形成审计整改合力,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