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2-31孙丽丽
孙丽丽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其工作成果直接关乎青年一代的三观养成,关乎国家的未来。高校已将其纳入常规工作并采取多种途径常抓不懈,但效果却并不乐观: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乃至道德修养仍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行趋势,学生的“学”与“行”明显割裂;在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信息裂变,新媒体快速融合等新形态下,高校教育功利化,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失衡现象尤为严重。如何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坚定其政治立场,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程认可度方面持积极态度
笔者针对赤峰学院及区内一所一本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展开如下调研:思政课程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否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高校思政课程老师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是否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目前高校思政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采用的考核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可信。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思政课程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及其考核评价体系持积极认同态度。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三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乐于并有能力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希望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政治立场总体坚定,希望入党并积极争取的学生占到多数。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基本样态
主体构成: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任课教师,负责完成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隶属于行政部门的辅导员群体,负责相关政治理论的学习,了解洞察学生思想动态,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又一重要主体;高校各级党、团委,负责开展各种层次、对象的党课团课培训学习,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主体。
教育内容和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历经数十年不断推进完善,已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现行的思政理论课在本科阶段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5 门必修课程,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均属于公共必修并且是国家课程,非综合素养课,与专业课和选修课性质完全不同。这些课程内容架构了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五部分构成的完整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此外还有类型多样的思政教育形式:校内党团组织定期的理论学习,思想汇报、交流等。学校行政、教学部门,学生社团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义工、警示教育、文化节、戏剧展演、读书日等。借助多种平台如校园官网、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新媒介以及广播、橱窗展览、电子屏幕等传统媒介进行的思政理论宣传教育。
交流形式:当前,在思政教育的理论课以及日常工作中,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反馈环节等被普遍忽视,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仍旧为主要模式。比如,理论课上教师很少设置学生问答、师生沟通、课堂任务等环节,课程结束后极少关注、追踪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师生间唯一的互动方式就是期末考试,而这种单一、片面的交流形式基本不会对学生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教育工作主体与大学生双方缺乏互动交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其教育主体地位未被实现。
二、高校思政教育问题体现
(一)教育工作主体缺乏源头活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三类人群完成,他们长期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久而久之难免缺乏源头活水,缺乏创新,教学工作模式陈旧、渠道单一,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教育工作主体介入,极少竞争,遂无法激励主体在教育教学中及时补充营养,更新知识内容,增加活力。
思政主体作用发挥具有局限性。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马克思学院的任课教师,其知识的传授主要以传统线下授课来完成,由于受师生比限制,往往采用百人以上大班型授课,学生接受效果差强人意。同样辅导员群体也存在师生比严重不足,缺少直接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无法及时洞察、引导学生的思想动向等问题。学校各级党委在人员专业配备,工作形式限制下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二)教育过程单向化,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内化教育过程,是一种影响性教育,必须通过正向的价值引导,将学生所学外化为积极的价值观及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不能一蹴而就。目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只注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接受与反馈环节,考试成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唯一形式,教育过程呈现明显的单向性,教育结果更多也只是表象的接纳,没有作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想政治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更具抽象性、理论性,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单一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充分地讲解课程内容,多数教师淡化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将侧重点仍完全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形式相对滞后。由于思政课程全校公共必修的性质,任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沟通,造成课上学生抬头率低、积极性不高。此外,此类课程的考核评价往往采取期末开卷考试方式,仅凭分数教师是无法客观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的,更无法考量学生的思想理论真实水平。
(三)教育内容断层化,缺乏系统性
因为教学课时、教学进度受限,思政理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能讲解重点,一些内容会有所简化甚至跳过,造成知识不连贯;校内不定期举办的讲座内容往往自主性较强,且与学生课上的思想政治学习相脱节,很难形成对现有理论的连续和延伸。此外看似千姿百态的思政实践、理论学习更是“各行其道,自行其是”,碎片化明显,学生接收的思想政治知识不成体系,没有形成从“理论—实践—应用”的良性链条。
(四)教育结果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尽管调查显示大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现状比较乐观,但教育结果与社会发展具体要求还存在差距。例如“知行不一”现象广泛存在,理论站位很高,个体行为却与社会道德标准不符,行为与认知偏差明显。很多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表现的表里不一,人前人后、校内校外、面对不同相处对象行为表现偏差等等,正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智商高,学历高,深谙世道,善于表演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个人目的。这类人掌握权力后所造成的危害远远比一般的贪官污吏更大。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这使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表现结果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
如何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的诸多问题?在众多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的努力下,“课程思政”终于走入人们的视野。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的融合性特点
在内容上旨在构建集思政理论课、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于一体的全方位、 多角度的课程模式,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可以不拘一格、灵活地将思政教育透过课程思政传导至每一个环节;主体方面实现内部贯通,在管理部门、教师、学生、课程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做到有序、互动、通畅,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形式上,将隐性思政教育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把握思政理论课“主渠道”核心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课程作用,诸如在专业课、 通识课课堂将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无声润物”,避免课程“孤岛效应”,于“无形”中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充分融合,实现“思政课程”转化为“课程思政”。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
1.管理层面
由于课程思政理念仍处于探索阶段,权威机构还没有出台普及性的理论和实践模板,致使不同高校在理念认识上产生差异。
首先课程思政由谁领导? 确立领导核心,才能保证说服力和执行力。高校性质不同、影响力度不同,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融合难度大,思政资源可挖掘度、完成度、可利用度都存在巨大挑战,因而存在畏难、观望态度。如何借鉴试点高校的成功经验而不只是抄作业?如何依靠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将课程思政引进思政教育工作之中并落到实处?其次如何将核心理念传递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位教师、学生?如何让理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协同?高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工作中承担领导角色,各个院系是基层组织,在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打破各个院系的壁垒,疏通连接渠道以实现院系间的协同创新,课程间的协同育人。此外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影响,一些部门将思政教育视为意识形态工作,认为与专业教学无关,如何实现高校—院—系的协同,实现高效的合力育人,这考验着各级管理组织的创新和操作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
如何考量课程思政成效?其评价对象主要是课程、教师和学生,包括课程实际效果、教师育人能力、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效果等,教师是实施主体,其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检验标准必须是学生最终的获得感。这需要做大量的考核工作,也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2.课程层面
如何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这是课程思政的中心,各类课程都需要在育人环节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共同打造全课程育人体系,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但专业课和通识课却存在教师思政意识、育人意识淡薄,加之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教师在教材选择、大纲编写、备课授课环节,会忽视淡化思政元素;由于各学科性质、课程内容差异极大,如何既能保持课程本色差异又能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现协同育人?这是摆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难题。通识课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但部分高校往往把通识课上成专业课,强化专业性,弱化育人功能,或者课程内容大而空,脱离实际,只是送学分课程,其育人功能被无视,成为整个思政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如何调整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政功能并融入教学中,这是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难点。
3.教师层面
首要问题是转变教学观念。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必须承担育人职责,但非思政教师往往觉得这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田”,自己做好教学工作就好,笔者在与20 名专业教师(包括文科、理工类专业及通识课教师)的座谈中发现,70%的教师单纯专注于本专业教学科研,高达80%的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属于专业教育范围内,而能自觉地将思政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并认为有明显效果的仅占20%,同类现象在通识课教师身上也有显现。此外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水平、思政业务能力将影响课程思政的成效,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是较为陌生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教师如何转变固有观念,走出认知误区,自发参与课程思政实践改革,自觉学习思政知识,提高思政水平这同样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4.学生层面
分析学生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思维方式,有利于开发贴近学生、切实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政元素,建设与社会、家庭互补的校园环境。另外,网络信息时代的多元文化传播,导致大学生接受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却缺乏相应地分析判断,导致价值观偏离,给高校思政建设造成了困难,制约了部分大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实现途径
立足赤峰高校的课程思政,既要服务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又要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赤峰学院办学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秉承“经世致用、立己达人”的校训和“厚德博学、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勤勉奋进”的大学精神,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战略。学校发展定位是: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明确立德树人是根本,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等为手段,这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一致。现对课程思政具体实现途径做如下思考:
1.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内容体系
重新整合教育内容,打造全方位的“课程思政”体系。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是前提,每一门课程都是“课程思政”体系中的一环,其建设不能与学科体系建设脱离,必须实现学科间协同育人。比如,哲学社科类课程不但要注重政治思想导向还应该注重文化的育人功能;自然科学课程要挖掘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应用技能型课程则通过实践活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解决课程思政内容中包含的各类矛盾:如显性和隐性教育、人文与自然学科、新旧思政教育方式差异等,要相互贯通、求同存异、矛盾统一、实现课程思政整体化。以显性教育为引领,其他隐性课程为辅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统筹各门学科的价值元素,将传统思政的理论性与新思政的多元性充分结合。加强专业课、公选课和“第二课堂”的协同。切实将“课程思政”的三大组成部分在思政理论课引领下进行有机整合,协同并进。思政理论课保障正确方向;专业教育课、综合素养课要发掘思政教育元素,提供基础支撑;第二课堂形式自由灵活、内涵外延深广,要推陈出新提供多样性的实践形式和理论补充。
2.打造一个协同育人体系
打造各部门协同育人生态体系、畅通各专业协同育人通道。核心在于顶层设计,建立组织架构,制定在育人模式、组织架构、奖惩措施、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方案。诸如,模式上考虑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包括论坛、研讨会、辩论赛、社区劳动、工厂实践等;再诸如组织架构上,设立分片管理,不同专业设定统筹联络人;应充分明确职能性质,明晰边界条件,避免交叉管理和重复工作。协同育人应该涵盖高校党委、团委、学院领导、学院思政工作者、学生干部、宿舍管理员等人员,涵盖包括体育课、实验课、讲座在内的所有课程。
畅通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沟通渠道,主要是在课程协同、教师协同、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协同三方面。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协同,应避免彼此内容相悖、重复,应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信息共享,拓展实践渠道。搭建用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课程、管理者与课程之间的沟通平台,主要是线上的互联网平台,涵盖PC 终端、移动终端和手机终端,保障沟通信息渠道畅通。
3.打造一系列示范课程
结合当代大学生新特点和网络时代新需求,着力建设线上线下示范课程系列。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各不相同,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切忌机械被动地嵌入思政元素,都上成思政课。可以根据学校、师资队伍、课程自身情况等选择基础性课程作为试点,再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其他课程。例如:全国各地高校试点的“1+5+N”模式(思政课为一,五门国家思政必修课为五,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等为N)部分高校已经充分结合本地、本校具体打造系列示范课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上海打造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共35 门课,全面覆盖上海高校,育人效果良好。如何将不同课程搭建为一个和谐的体系,关键是找准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理论与政策、学术与政治的结合点,各门课程在育人的统一方向下,实现同行。
立足线上课堂主渠道,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思政”体系。网络新媒介在大学生中的利用率极高,学校要充分利用“慕课”“钉钉”微博、微信等新兴教学方式和媒体,在网上开展思政教育。2020 疫情期间赤峰高校采用校内学习通软件结合腾讯会议、微信平台等进行线上教学、实现授课、讨论、作业提交、批改、考试、督导评价等全方位授课,为线下、线上结合的授课模式积累了经验。赤峰高校要做好“课程思政”教育,也要精心打造系列化的示范课程,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传统非传统模式兼具的全方位育人。
4.训练一支思想过硬的师资队伍
管理层和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各自效用,推动高校一线教师思政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性地做好理念的学习。各高校党委、各学院管理层、各党组织都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的全面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教育引导专业课教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主动参加学校举办的思政教育层面的课程培训。统筹开展常态化培训,打破专业壁垒,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共建团队,开展常态化研讨培训、教研活动,以提高政治素养、教研水平,确保“课程思政”方案实施,进而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5.搭建一个高效、多元的媒体平台
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大学生热衷于博客、微博、手机、email、qq 等依附于网络的社交工具,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他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与资源,新媒体信息在容量、传播速度、交互性、覆盖面等方面均具有传统媒介无法竞争的优势。各高校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在超星尔雅、学习通等大学生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互动式教学,学生在线听课、 答题、讨论、提交作业等,在网络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解决课堂教学在时间、内容、形式上的限制,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多样化需求。
发挥其沟通和传播优势,在网络中与学生建立良性关系,实时互动,实时洞察学生思想走向,灵活把控自媒体的舆论导向,实现良性畅通的师生沟通。关注新媒体时代中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学生的舆论情况和思想走向,为教育工作提供具体支撑和依据,利于因材施教,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创新丰富工作载体,探寻高效的学习、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情感信息交互环境,实现思政教育的广泛覆盖和深远影响。
但新媒体是把双刃剑,高校应清晰认知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冲击、过度依赖,以及学校对媒体中的信息管理和监控不足问题,因此,高校在运用自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舆情审查、信息监管、事故应对等,力求扬长避短。
结语:赤峰地区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逐一攻破难关,从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到兼顾完整性和功能性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到落实“三全”育人通道,做好教师队伍角色分工等,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之选,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实践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