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名称的翻译策略探究
2022-12-31鲁春林
鲁春林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外译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20 世纪初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鸟居龙藏发现红山文化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不乏其数,从考古和历史等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随着红山文化外译推介研究的深入,红山文化中的文物翻译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郑笑然在《红山文化翻译的文物译名统一问题》中对比了辽宁博物馆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中同一文物的不同英译版本并指出博物馆的翻译更为直观;任振涛在《试论红山文化内涵及相关词汇翻译》中提及了一些与“玉”有关词语的翻译;马晶新在《文物名称翻译的统一及规范——以红山文化器物为例》中借鉴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方法提出了几点红山文物翻译方法。这些研究为红山文物的外译推介做出了相应贡献,而红山文化的最高成就代表——玉器——更成为亟待整理和外译推介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
红山文化以玉器文化闻名世界。玉文化是红山文化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承载着很多神秘的亘古文明信息。它传承了“前红山文化”的兴隆洼文化(距今10000~7000年)和“自由奔放”的赵宝沟文化(距今7350~6420年)的特点,有着成熟的审美和制玉技术,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使用玉器,玉文化非常繁盛。20 世纪30年代以来,红山玉器源源不断地出土,以赤峰地区、朝阳牛河梁地区和阜新地区为主要发掘地,引来海内外专家和学者,展开了各个层面的研究。虽然红山文化留给后人许多玉器,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大多存在于收藏者手中,还有部分流散在国外,官方收藏的玉器只有300 多件。这一方面说明红山玉器的珍贵,一方面说明研究红山玉文化任重而道远。鉴于红山玉器的稀有和珍贵,红山玉器的对外推介可以成为红山文化对外推介的突破口。以红山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玉器吸引国内外追求美的游客和学者,达到扩大宣介范围和提升宣介速度的目的。目前,辽宁博物馆陈列了一些玉器并有相应英文翻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玉器时代》中有少量红山玉器图片内容和英文翻译;肖颖翻译的《中国玉器》中有7 页对红山玉器的介绍,列举了几个典型的玉器及译文。其它博物馆陈列了部分或少量的玉器仿品或图片,均没有英文翻译,相关玉器书籍中有关对红山玉器的介绍也鲜有英文版本。可见,代表红山文化最高水平的红山玉器的外译少且不成体系,还存在着汉语名称不一致、翻译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以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研究红山玉器的翻译策略,并对红山玉器的类型进行梳理和翻译,以期唤起文化宣传者的共鸣,促进红山玉器的对外宣介工作。
二、红山文化玉器名称的翻译
文化推介是以交际成功为最终目的,翻译是达成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一个红山玉器中都蕴藏着红山先民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内涵。读懂玉器,便能深入了解红山先民的先进制玉技术和精神信仰。红山文化玉器不仅种类多,而且造型独特,线条优美柔和,根据用途和外形可分为六大类:动物类、人物类、动物人物结合类、装饰类、仿工具类、礼器类。笔者从陈逸民先生的《红山玉器收藏与鉴赏》和《红山玉器图鉴》、尹江莉和古方的《玉器时代》、红山文化博物馆等渠道收集了70 多个红山文化玉器名称,并进行了翻译分类研究。这部分以“目的论”为翻译理论支撑,在深刻理解红山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方法。
(一)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于20 世纪70年代提出。费米尔在其《翻译理论基本原理》(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1978)一书中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也就是结果决定方法,译者应该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功能或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结合具体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目的决定手段”(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主要关注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某种需求,受众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翻译有着不同的期待和交际需求。目的论强调目的语文本的充分性,要求目标语篇与原文的预期功能尽可能一致。整个翻译过程要遵循三大原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处于核心地位,忠实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法则。
(二)翻译方法
玉器名称的翻译要求译者即具备翻译理论知识,又具备玉文化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两种文化差异等大量知识,因此,这项翻译工作非常艰巨。翻译时,即要保留中国文化的内容,又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语境和文化,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达成交际目的。目的论中的三大法则可以运用于玉器名称的翻译实践中。虽然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解释性翻译和注释性翻译等多种,但是根据红山玉器的特点,本文采用了直译、解释性翻译、和音译与解释性翻译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具体阐述在目的论视角下的红山玉器名称的英文翻译。
1.直译
如果中国文化中存在与外文中的概念直接对应或相似的词汇,直译可以使读者获得与源语言相同或相似的理解和感受。这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与原文本一致的情况符合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由于红山玉器多数体现的是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先民信仰,所以直译是进行红山玉器翻译时使用的主要方法。玉器的大多数名称都需要直译,因此直译被译者广泛使用,其结构为“材料+名称”。例如:
玉镯:Jade bracelet
玉项链:Jade necklace
玉锛(凿):Jade adze/chisel
玉斧:Jade axe head
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装饰品和工具用玉料打磨制作出来,有其通用的英文名称,再在物品的前面加上材质用料的英文,配以真实物品或图片,参观者和读者就能理解这种玉器的功能、用途以及部分涵义。玉镯是女人佩戴的装饰物品,说明在史前文明当中,人们已经有了很强的审美观念,用造型优美的玉石点缀自己,以增加美感。还有玉锛、玉斧这样的仿劳动工具的出现,器型较小,不是坠饰或挂件,很像在手中把玩的器物,说明人们已经使用熟练锛或斧这样的劳动工具,并且将其功能抽象化,在玉器造型中进行审美和升华,用于象征权力。再如:
玉箍形器:Jade hoop (ornament)
玉箍形器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一个典型器物。因为它的形状像马的蹄子,有的学者将之称为马蹄形玉箍。它的用途至今仍是个谜,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是束发器,将之翻译成hair tube/hairpin,有学者认为是护臂器或祭祀中的乐器,有学者认为是祭祀时的通灵神器,因其出土时一般置于头骨下,也有人认为是萨满帽,还有人认为它就是古人用的王冠。
另外一种直译法的结构为“材料+名称(+功能词)”,例如:
玉龙:Jade dragon (pendant)
玉猪龙:Jade pig-dragon (pendant)
玉凤:Jade phoenix (pendant)
玉鹰: Jade eagle (pendant)
红山玉器中的动物类的玉器形状繁多、数量众多,说明红山文化存在着普遍的动物崇拜,先民们希望能获得动物的超能力以保护自身安全,获得丰足食物。因此衍生出了图腾崇拜,如龙崇拜、凤崇拜、兽面类崇拜。当时的很多小部族分别拥有不同的图腾,如猪图腾、鹰图腾、熊图腾、鹿图腾等。比较大的部族应该是猪图腾和鹰图腾部族,因为这两种玉器流传最多。后来,小部族被大部族兼并,最终形成一个以猪龙为图腾的大部族,造型种类和数量众多的玉猪龙的出土,说明猪龙图腾崇拜的存在。红山玉器多数为佩饰和坠饰,如果有专门穿线的孔,则很容易判断出其用途,所以在后面加上pendant以表明其功能是做坠饰用,如果没有孔,则是用作其它装饰方面,不用将pendant 译出。这也体现出了翻译技巧中的增译法,即将源语言中的隐含信息翻译出来,让译入者掌握与该玉器相关的全面信息。由于红山文化中的制品中还有其它材质,如石器、陶器等,因此在翻译玉器时都要加上Jade 这个词,以区分玉器和其它材料制品。
虽然红山玉器直译法结构简单,基本采用的结构为“材料+名称(+功能词)”,但却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直译法能非常好地达到让译入者直观理解的目的,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在这里得到最好的体现。
2.解释性翻译
有些红山玉器的名称比较复杂,用直译翻译无法达到成功交际的预期效果,这时,可以通过解释性或描述形态或用途的方式进行翻译,这叫解释性翻译。翻译的主要手段是解释,用译入者的语言把源语言解释清楚,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解释性翻译的忠实度不会像直译的忠实度那么大,但是“忠实法则”从属于或服务于“目的法则”,所以,解释性翻译完全可以用来翻译中国文化中的专有内容。这种简单通俗的方法能将玉器的类型和用途等信息传达得比较贴切,让译入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异域文化。这种译法符合目的论的“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例如:
带齿兽面纹佩饰:Jade pendant with teeth and beast face design
勾云形玉器:Jade pendant in the shape of clouds and hooks
牛首神器:Jade pendant in the form of a seated human with a bovine head
顶鸟龙首女神像:Jade pendant in the form of a woman with a dragon head and has a bird on the top
玉雕人像:Jade sculpture of a seated human
“带齿兽面纹佩饰”是红山玉器中的典型代表,体现出红山先民的兽面崇拜信仰,特点为长方形、四角圆润,用野兽面部抽象图案设计,选择了结实的牙齿和锐利的双眼两个鲜明特征,表明红山先民崇拜兽类的力量和气势,希望获得这种能力,以战胜自然与对手。同一个器物,有三种不同的称呼,中国博物馆称之为 “带齿兽面佩”,译文是“Jade Beast-facial ornament with teeth”;《玉器时代》中的名称是 “圆角长方形透雕玉牌饰”,翻译为“Rounded rectangular plaque pendant in a form of a two-eyed face”,陈逸民先生的《红山玉器收藏与鉴赏》中称为“带齿兽面纹佩饰”,没有译文。河南省博物馆将“兽面纹” 翻译成“with beast mask design”更为简洁。翻译名称时,虽然要将物品的内容解释清楚,但是也要考虑简洁性。笔者认为,这件玉器首先是件佩饰,应该先将其用途和功能翻译出来,“Jade pendant”,然后用“with…design”结构引出其特征和图案内容,牙齿和兽面,“with teeth and beast face design”。因此,在翻译时进行描述性的解释翻译,将其按“材料+功能词+with+图案内容+design”的结构翻译出来,让译入者获得全面信息。
“勾云形玉器”也是红山玉器中数量较多的一类,也是红山文化中特有的玉器造型,出土时放在墓主人的胸前,有装饰和礼器的作用。其形状像滚滚的白云,并在内外都设计出“勾”的形状,图案十分有张力,是人们对蓝天白云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求。该玉器首先是一种配饰,所以翻译时要将其用途先翻译出来,用“材料+功能词”:“Jade pendant”,然后描述其形状,用“in the shape of+图案”的方式,将其翻译成 “Jade pendant in the shape of clouds and hooks”。如果玉器外形和图案内容简单,可以用“外形-shaped+名称(+材料+功能词)”的结构,如:将“弧”形龙翻译为“Arc-shaped pig-dragon(jade pendant)”。
“牛首神器”是红山玉器当中常见的器物,说明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牛耕,并产生图腾崇拜,将人身和牛首结合,雕刻出让人膜拜的神像,体型较大,身体后侧有对穿的“牛鼻孔”,可做垂饰,所以首先要翻译成Jade pendant,然后进行解释翻译。因为其形态是蹲坐的人身和牛首的结合,所以用“in the form of+特征” 的结构翻译将其翻译为“Jade pendant in the form of a seated human with a bovine head”。
红山文化“顶鸟龙首女神像”是人物和动物结合类的典型代表。它是红山先民的膜拜对象,她的出现说明红山文化还处在母系社会之中,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像这样一件玉器文物的翻译,只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解释其外形及特点。根据其身形特征,可以看出雕塑是一个挂件,头部是龙首,龙首上面还顶着一只通天神鸟。因此科采用 “材料+功能词+in the form of+主要特征+and+次要特征” 的结构将其特点翻译出来为“Jade pendant in the form of a woman with a dragon head and has a bird on the top”。
“玉雕人像”这类玉器在红山文物出土中也比较多见,是红山先民的偶像替身,说明古人已经有了偶像崇拜文化。它不是坠饰或佩饰,而是人们膜拜的对象,体积比佩饰要大,但是翻译时不能用等于或大于真人的雕像“statue”这个词,所以用雕刻艺术品“sculpture”这个词即可,这是它的主要特征,然后再用描述性词汇解释翻译,用“主体+of+特征”的结构将“玉雕人像”可以翻译成“Jade sculpture of a seated human”。
总的来说,红山玉器中的坠饰和佩饰较多,可以直接翻译成Jade pendant,如果是人像或神像,可以翻译成“Jade sculpture”;图案中的“纹”可以翻译成“with”“with…design”;“形”翻译成“in the shape of”;较大的人像或雕像可以用“of”“in the form of”结构翻译。
3.音译与解释性翻译相结合
如果中国文化中的某些词汇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物品或词汇,还可以采用“音译+解释性翻译”的方法。音译与解释性翻译相结合的方法是红山玉器翻译中普遍使用的方法。这样一方面能翻译出玉器的用途和内涵,一方面又保留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内容。音译的翻译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中文里特有的词汇用拼音的方法直接用到译入语中。因为拼音是外来词,所以翻译时需要将其用斜体标出。这种翻译方法能巧妙地表明玉器的信息,还能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符合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和“目的法则”。中国文化中的“饺子”“功夫”这种特有词汇已经被英语文化吸收和接受,因此可以直接用音译的方式,“Jiao zi”“Kong fu”。因此,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山玉器均可用这种结构进行翻译:“材料+音译词:描述性解释词”。例如:
玉壁:Jade Bi: perforated disk
玉璜:Jade Huang: semi-annular pendant
玉玦:Jade Jue: slit earring
玉璧为“六器”“六瑞”之一,用途较多,它能佩戴,也能作为随葬品,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还可作为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在英语国家没有和“璧”相对应的词语,翻译时可用直译加音译的方法达到让译入者理解的目的。根据璧的形状,人们可以直观看出,璧是个圆形的,中间有孔的,打磨制作圆滑柔润的盘状物品。目前博物馆的翻译为“Bi”“Bi disc”“ring”,均不能展示足够信息,还有的直接用解释的方式“perforated disk”,虽然能让译入者了解其用途,但是没有体现出中华文明特色,因此有一定缺憾。笔者认为用“音译+解释”的方法能更好地满足国人与译入者的需求,可翻译为“Jade Bi:perforated disk”。
璜和璧一样,也是“六器”“六瑞”之一,原是先民项链上的一种坠饰,后来演变成用以祭祀天地四方的一种器物,再后来演变成了身份、等级与权力的象征。玉璜的翻译虽然不统一,但都采用了“音译+解释” 的翻译方法。河南省博物馆译为“(Multiple) Huang”; 国家博物馆译为 “Huang (semicircle)”;首都博物馆译为“Semi-jade Huang”。这些译文显然没有掌握璜的内涵和用途,所以在解释翻译时没有展现足够的信息,让译入者疑惑。红山玉璜造型简单,成半圆形或弧形,两端有穿绳的孔,上面没有图文,是一种佩饰,比较厚实,成半环状或半轮状。很多译者翻译时用“circular”显得单薄,因为“circular”指“圆形的,环形的”,而“annular”为“环状的;轮状的”,有厚实饱满之意。另外,用“pendant”翻译很容易让人知道其是坠饰,而且图片或实物也能发挥补足信息的功能,因此,将“玉璜”翻译为“Jade Huang:semi-annular pendant”更为合适。
玉玦也是中文里面的特有词汇,可以音译,然后进行解释。河南博物馆翻译为“Jue ornament”;国家博物馆翻译为“Jue (slit ring)”。前者使用了“ornament”(装饰、首饰)一词显得范围太广泛,不能明确其用途。后者使用了“ring”(戒指、环状物)一词也不能表明其功能。其实玉玦就是先民用的耳环,有一个狭长的缺口,所以译成“slit earring”比较合适,再加上音译的内容,译为“Jade Jue: slit earring”更合适。
在目的论为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红山玉器的三种翻译方法和八种翻译结构,可见红山玉器的翻译有规律可循。目前由于译者对红山玉器的认识有限,翻译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且考古本身是对历史的推测,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声音,所以国内的叫法也存在不统一的问题,这也给外译工作增加了不可确定性。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博物馆的玉器,只要能将玉器的功能和涵义用最简洁准确的方式译出,让译入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红山玉器信息,以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的翻译方法。对于学术专著中论述或提及的玉器,需要增补更多的相关信息,让读者更多地掌握相关文化内涵,以达到交流文化的目的。
三、总结
信息和内容表达准确且全面的玉器名称翻译,能让译入者更好地理解红山文化和审美红山玉器。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探寻红山文化玉器名称的翻译方法,希望对红山文化对外推介做出一点贡献,为红山文化外译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在对外推介红山文化和红山玉器的过程中,能更加有的放矢地介绍史前文明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笔者参观了赤峰博物馆和红山文化博物馆,发现有少量英文介绍,但是文物均没有英文译文,这限制了红山文化发源地对外宣介的范围和功能。如果博物馆能以合适的方式介绍每个红山玉器的相关背景和文化内涵,那么博物馆的宣介作用则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如果红山玉文化宣传资料都附上对应的解说和英文译文,那么红山玉文化的宣介将在语言方面打开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