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建设推动地方党媒新发展研究
——以《赤峰日报》为例
2022-12-31宋景军
宋景军
(赤峰日报社,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 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强调各级各类党的新闻舆论单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记职责使命,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构建适应党和国家要求的新语境下的现代传播体系。主流媒体依托传统优势引入新技术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实现向全媒体建设进军的浪潮兴起。
《赤峰日报》是中共赤峰市委机关报。作为地市级传统主流媒体,《赤峰日报》积极履行地方党报的职责使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承担起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在本地区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赤峰日报》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赤峰日报坚持党报姓党原则和政治家办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在集中精力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党史学习教育、“建设六个赤峰”、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报道任务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媒体发展新形势和传播新规律,立足解决报社媒体融合起步晚、投入少、传播形式单一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杭州日报、内蒙古日报、包头日报、巴彦淖尔日报作法,提出了“全员转型、全媒发展、先网后报、移动优先”的工作要求,持续用力推动整体转型、二次创业。
2010年,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赤峰日报积极行动、抢抓机遇,成立了赤峰日报传媒集团。赤峰日报传媒集团自成立以来就主动投身到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方式变革的大趋势中,努力拓宽传播渠道,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果断成立新媒体中心。
经过触网时期、App 端口时期、 移动终端时期等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赤峰日报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桌面媒体、新闻客户端、 移动传播平台媒体传播矩阵已基本成型,拥有用户60 余万人。2021年11月,赤峰日报社全媒体制作传播中心成立,拥有了全媒体产品制作生产工作室,赤峰云App、赤峰日报抖音、快手、视频号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各媒体由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一系列改革制度和创新举措陆续进入深度实践。
二、地方党报在全媒体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全媒体建设为地方党报的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此同时,地方党报在全媒体建设方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随之突显。
(一)新闻资源匮乏
我国主流媒体分为中央、省、市和县四个级别,其中地市级媒体的资源最为有限。国家级、省级媒体覆盖面广,新闻资源丰富,在注重细分受众的全媒体建设中,有充裕的内容可供筛选和创作。地市级媒体本身覆盖面有限,新闻资源有限,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全媒体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受上级媒体触角向下延伸、向外扩张的影响,地市级媒体作为本地新闻向外传播、上级媒体声音向内传送的中转作用受到冲击,新闻资源被进一步分割。与此同时,县级融媒中心蓬勃兴起,不仅可以与地市级媒体同步发声,也表现出向更大平台集聚的倾向,对地市级媒体新闻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分散效应”。
当然这一切,我都没有告诉黄玲。我们时常一起上班,一起下班走那段昏暗的小巷子。旁边的大楼都已经竣工,这使我想起那次被抢劫的遭遇,对黄玲说,其实如果那天你不出现,我就撒手了,他们只是两个月没领到工资的民工,不是什么坏人。
(二)新闻形式内容单一
赤峰日报新媒体中心成立以来,制作推出了许多创意不俗、反响良好的动画、视频等新媒体作品,许多稿件被新华社、今日头条等平台转载,点击量破百万。但作为地方党报,一方面,肩负宣传报道党的思想理论、国家方针政策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宣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各领域建设成果,报道内容严谨严肃,突破创新制约较多。
新媒体技术出现后,自媒体野蛮生长,伴随而来的是读者每天所接受信息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地方党报的声音不免被稀释、冲淡。与此同时,自媒体信息的内容主打“短平快”的特点,轻松阅读毫无障碍,相比之下党报的许多耗时费力、呕心沥血的大部头报道却成了高岭之花——好,但无人问津。
报道形式上,目前《赤峰日报》各平台无论是网端还是移动终端,推送的新闻内容大部分都是由“文字+图片”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我们并未打破原有新闻报道创作思路,没有走出“报纸思维”,而是机械地将以前由报纸印刷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闻,经由网络呈现在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上。
这样的新闻呈现方式显然不符合目前读者对信息摄取快、浅、精的需求。依托新媒体技术兴起的各个平台,已经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创造性生产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单就短视频来说已经有了现场、剧情等多种表现方式。而评论区留言、发起话题讨论等手段更是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特点,使新闻报道的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三)新媒体作品制作能力有待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媒体的兴起本就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革,而地方党报想要在新媒体基础上完成全媒体融合建设的使命任务,技术平台的全面引入是转型升级的客观基础条件。目前,赤峰日报传媒集团使用的是方正畅享全媒体采编系统,该系统已经具备“中央厨房”的部分功能,但全媒体采编平台、数据中心和新闻客户端等技术平台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全媒体人才紧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赤峰日报社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记者队伍,但是在媒体业态急速变革的当下,由“老记者”系统升级更新为懂政策、懂新闻、采编能力强、擅长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记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传统纸媒工作者既要做好原有采编工作,又要学习和尝试新媒体作品制作,而资源配置优化更新延迟、工作岗位职责范围有待进一步清晰明确,工作中统筹新闻资源调配的重复劳动牵扯了工作人员诸多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到高质量作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工作体制机制亟待更新,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媒体人才的迅速成长。
(四)运营方式落后
新媒体、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导致传统报业市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近年来一些知名报纸纷纷停刊的现象更加令人深思。目前本地区地市报行业的运营模式虽小有改变但效益不明显,更值得深思的是,地市级报纸很难找到改变以往经营方式的突破口。地方党报一方面承担着技术更新、劳动力资源升值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广告、发行等经营收入不断下滑的局面,在困境中艰难前行。为保证正常运行,大多数地方党报不得不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有限。地方党报通过全媒体建设更新运营理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创收能力才是支撑长远发展的沧桑正道。
新的媒体环境下,改革不是地方党报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党的领导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单位、新闻工作者的期望和嘱托。赤峰日报社将坚持“全员转型、全媒发展、先网后报、移动优先”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新媒体技术为引领,媒体融合发展为导向,深入挖掘潜力,赋能全媒体建设,努力走好新时代本地区地方党报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赋能全媒体建设,全力推动地方党报新发展
(一)策划赋能,将有限的新闻资源做细做精
“就产品全媒体而言,是指在理念上每一次报道都是全媒体,在产品形态上是一个题目多个面目,在生产流程上则是一次采集+多次生产+多平台分发。”大众日报总编辑赵念民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上的经验如此。多媒体平台、多形态呈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地方党报面临的新闻资源匮乏的现状。2020年7月《赤峰日报》对赤喀高铁通车这一重大题材进行了多平台、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报道,是其在媒体融合道路上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次报道中,《赤峰日报》成立专题报道小组,提前策划、精心准备,统筹音视图文资源,在纸质媒体上隆重刊登高铁通车消息,并配合策划多个专题版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并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在网端和移动终端同步图文直播通车现场盛况,并有随车报道实时更新首发列车运行情况,高铁内部设施等信息,同步在线观看达15 万人次。
2021年1月22日,赤峰日报尤为精心策划了赤峰至北京高铁开通的现场直播。记者搭乘高铁进行体验式、行进式报道,75 条图文视频融合报道生动呈现了“复兴号”科技创新应用成果与途经站点的人文故事,对乘客的采访与沿途景色的介绍增强了报道的人情味与可读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1年10月《赤峰日报》在对本市支援额济纳旗抗疫的报道中,周密部署、策划先行,在现场临时情况不断出现的不利条件下,多平台及时联络沟通,顺利完成“一次采集,多项生成”的实践探索。《赤峰日报》媒体矩阵下《深读赤峰》公众号最先发出新闻消息,《赤峰日报》抖音号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推送;《赤峰日报》报纸也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图文并茂地记录并展现了支援队出征时的难忘时刻。
“赤峰要闻”公众号主要报道赤峰市党委政府时政新闻,内容相对枯燥乏味,读者不爱看,点击量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2021年1月8日的 《要聚会? 想出门? 先别急! 疫情之下听听市委书记的劝! 》,打破思维定式,创新了标题,活跃了形式,却轻松收获了13000+的点击量。2021年2月1日的《塞外赤峰夜幕垂 白天不懂夜的美》 主打优质图片和视频,记者在赤峰节日彩灯正式点亮之前提前行动,目的就是抢在其他公众号可能推出的夜景专题之前发出。为了保证夜景图片和视频的效果,记者连续10 天在傍晚时分外出取景,内容有质量,自然收获了较高的阅读量。
(二)技术赋能,搭建全媒体平台运行的四梁八柱
媒体融合,技术先行。在方正畅享全媒体采编系统的基础上,赤峰日报社正在积极筹建“中央厨房”,完善升级“赤峰云”智媒体平台。力争在内部通过“大采编”来重构纸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生产流程,使采、编、发成为有机整体。在外部通过“赤峰云”云端与旗县区融媒体中心、政府机关、企业及社会公众充分连接起来,实现各类资源高效流通,打造内容生产、传播平台、用户服务有效衔接的大数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地方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与此同时,云端平台的海量信息流动,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整合资源,提升融合度,助力全媒体制作传播中心,聚焦优势打造音视频、 视觉效果等高技术赋能推进了全媒发展,推动传播载体增数量、强质量。打造自主可控平台,改塞外赤峰网为赤峰新闻网,由刊登电子报为主转变为涵盖15 个栏目的综合型平台,先于报端发布网端产品;改掌上赤峰App 为赤峰云App,入驻内蒙古日报社“草原云”后,即时更新;筹划建设红晚App,建成报社线上平台的基本盘,实现了从少更新到勤更新、从内容单一到品类丰富、从无经营到有收益的转变。建设微信公众号传播矩阵,在巩固发展赤峰日报、红山晚报传播力、竞争力的基础上,新建《赤峰要闻》《深读赤峰》《赤峰悦读》《赤峰影像志》四个特色公号并错位发展,矩阵粉丝18 万并全部是活粉。红山晚报公号居全市媒体影响力排名第一位,有时进入自治区媒体排名前3 位。探索“新闻+” 的有效形式,设立赤峰日报社电子阅报栏,1期工程255 块已安装完毕,涵盖市党政机关、旗县区党委政府、高铁站等重点部位。
(三)学习赋能,为全媒体记者充电加油
百度百科的定义显示“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打造全媒体记者无疑是对传统新闻人的一次重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全媒体记者要从树立新的新闻传播工作意识入手。从赤峰日报社先网后报的转型工作的实践情况来看,人员全媒体生产创作意识不强,采写工作仍以传统采编业务任务为导向,较少顾及或意识不到应该顾及其他平台,对现场网络实时传输时效性意识不强。
针对这一情况,在对赤峰日报社的新闻记者进行了解后总结发现,在先网后报移动优先的转型中,许多记者面临着技能上的困惑。文字记者不熟悉照相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掌握一定技术能力后,在“新闻可视化”标准下,文字记者在拍摄画面构图、镜头语言表达上的认知短板更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然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现有的全媒体人才培训方式体系针对性和应用性都略显不足。
因此,学习赋能的首先要侧重的就是加大培训力度,以骨干人员嵌入式培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赤峰日报着力推进全员转型,推动全体职工换“脑筋”、破定式。坚持考察、培训、研讨多管齐下,解决职工特别是采编人员只想办报、只会办报的问题,引导从思想上重视新媒体、从行动上运用新媒体。全体记者向全媒型、全能型转型,以独立生产音视频图文相结合的新媒体、融媒体产品为主要形式;所有职工推送转发新媒体推出的相关内容并鼓励参与新媒体创作。通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的形式引导一线记者转变观念、 增强网络思维,强化“一次采集,多次编辑,多元传播”的全媒体工作思路。2021年1-10月,线上平台发布新闻产品1600 余个,涵盖了目前新媒体主要表现形式,线下平台中深度、专题、特刊、专版等表现形式提高了25%,涌现了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特色鲜明的成长型人才。
(四)创新赋能,助力运营模式走上新轨道
传播学者喻国明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全新的操作系统,它重新定义了整个传播的构造、规则和逻辑,生长出一个新的社会空间、运作空间和价值空间。把握新媒体运营的思维逻辑,创新地方党报运营方式,要让行业与市场接轨,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组合运营,基于媒体融合优势,使报纸和新媒体平台“组团”“打包”式承揽广告业务。俗话说,只要有桌子,人们就想在上面放点什么。赤峰日报注重特色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创新,开设赤峰大学生特刊、关注?旗县区专版,三区新闻特刊,正在筹办赤峰青少年特刊、赤峰社区特刊、赤峰主导产业特刊,同步开通相对应的线上平台,使党媒更有效益、更有活力地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2021年,赤峰日报《大学生特刊》第10 期推出《精神之光辉映塞外草原——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与袁隆平的幸福“牵手”》一文,详细讲述了90 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为了千里之外未曾相识的学校和素未谋面的学生,先后两次为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书写校名的动人故事。先生之风,令人动容。文章刊发后,迅速引发了热烈反响。
通过新媒体矩阵推广、各类型终端推送、视频直播等方式探索找寻新的效益增长点。寻求与优势平台的合作,跨越式更新升级现有的运营方式。赤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制作中心链接到自治区乃至国家级平台上,与各优势平台在渠道、运营、盈利模式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加快提升赤峰日报传媒集团运转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