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建设的“推拿”一词出处探讨*

2022-12-30王建珠吴云川杨小存李守栋

中医药导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全书推拿小儿

王建珠,吴云川,杨小存,李守栋,熊 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推拿学科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近年来按摩推拿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1]及科研论文发表数量[2]呈明显的增多趋势。推拿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推拿教育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目前推拿学科相关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长期缺乏规范与标准[3],现有的推拿操作相关标准参差不齐,标准质量高低不等[4],不但影响了推拿学科的发展和中医药新生力量的培养,同时也延缓了中医推拿国际化的进程[3]。

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是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5]。“推拿”及“按摩”这两个名词术语是我国传统手法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不同体现。“按摩”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6],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推拿”一词。研究人员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推拿学科相关教材中关于“推拿”这一名词出处(首见于或首载于)的描述存在出入,现总结如下。

1 推拿学科相关教材中的“推拿”一词出处统计

以“推拿”为检索词,通过在线检索系统检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馆可借阅推拿学科相关教材,排除不含有对“推拿”一词出处描述及模糊描述的书籍后,共有30本馆藏教材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本研究中选取的30本教材的出版时间为1996—2021年。第一主编共计19人,其中4次主编者1人,3次主编者3人,2次主编者2人。(见图1)

图1 推拿学科相关教材第一主编次数统计 (次)

本研究中选取的30本推拿学科相关教材中含“‘推拿’首见于”节点的出现频数依次为:《医门秘旨》15次,《幼科发挥》13次,《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含《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全书》)4次,《类经》注释1次。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所选取的30本教材中,共计29本肯定了“推拿”首见于上述出处中的1处,其中于天源在其主编的3本教材中主张“推拿”首见于《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其他26本教材则主张“推拿”首见于《医门秘旨》和《幼科发挥》两者之间。30本教材中仅有骆仲遥主编的《中国推拿百科全书》中则描述“推拿”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张四维的《医门秘旨》、小儿科医家万全的《幼科发挥》、张介宾的《类经》注释和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全书》。

通过文献研究还发现,此次研究对象中存在同一主编在不同时期主编的教材中内容描述不统一,以及相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教材内容描述不统一现象。如吕明主编的教材中有3本的观点为“推拿”首见于《医门秘旨》,而有1本的观点则为“推拿”首见于《幼科发挥》。本研究中选取的30本教材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数量为7本。(见图2)其中有3本的观点为“推拿”首见于《医门秘旨》,有3本的观点为“推拿”首见于《幼科发挥》,还有1本的观点为“推拿”首见于《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图2 推拿学科相关教材出版数量统计 (本/部)

2 推拿学科相关教材中的“推拿”一词出处考

目前,推拿学界关于“推拿”一名始见于明代这一说法是明确的。通过对本研究选取的30本推拿学科相关教材总结发现,“推拿”一词出处有《医门秘旨》《幼科发挥》《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含《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全书》)和《类经》注释4种观点,结合古籍文献进行考证,现分析如下。

2.1 《医门秘旨》《医门秘旨》为明代医家张四维所著。书中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中医学基础理论,也有临床各科病症,还有方剂药物、小儿推拿等多方面的知识,属综合性医书[7]。张四维,字国本,别号筠亭。《医门秘旨》在我国已经失传,书名载于日本·丹波元胤著《中国医籍考》(成书于公元1819年,原名《医籍考》)[8]。

马继兴等编纂的《日本现存中国稀觏古医籍丛书》[9](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医门秘旨》内容根据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万历同安张氏恒德堂刊本[10]影印。根据影印资料,《医门秘旨》共15卷4册,其自序结尾处所注时间为:“万历四年岁在丙子菊月既望(即公元157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见图3)书中另载有2篇他人序言,时间分别为“万历丁丑年,即公元1577年”及“万历庚辰年,即公元1580年”。

图3 张四维《医门秘旨》自序[9]

《医门秘旨》卷十一为“小儿科”,其目录及内容中载有“推拿掌法图”(见图4)等小儿推拿内容。书中所载的推拿手法已有拿、掐、推、揉的区别,而且手法方向补泻根据性别也存在差异。此外,书中还有关于推拿治疗小儿急惊风、慢惊风、吐泻、夜啼等症的描述。元胤著《中国医籍考》[13]中载有《幼科发挥》自序。(见图5)其内容可见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的《中国医籍考》,文中载:“幼科发挥 二卷 存 自序曰,粤自先祖杏坡翁,豫章人……万历己卯夏至日自书。”“万历己卯”即为公元1579年。

图4 《医门秘旨》目录及“推拿掌法图”[9]

图5 万全《幼科发挥》自序[13]

《幼科发挥》中所载之“推拿”或“推法”均用于治疗惊风发搐。如《幼科发挥·卷之上》载:“一小儿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掐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再覩儿斜视,彼曰看娘;儿口开张,彼曰寻娘乳吃。予叹曰:误矣,覩子转睛,谓之看娘,急口张开,谓之寻乳,皆死证也。其夜果死。”此段为全书中唯一载有“推拿”一词的内容,书中另有4处载有“推法”一词,如:“推法者,乃针灸按摩之遗意也”;“一儿发搐,因用推法,暂退。一月后,如期复发,又推之,或一月一发,或一月再发。予曰:病成痫矣。推法者,乃发表之意,痰聚在心不得出也。幸初成痫者,当可治,若久则为终身痼疾,不可治也”。

2.2 《幼科发挥》《幼科发挥》为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全所撰儿科专著。万全(1499—1582年)[11],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祖籍豫章(今江西南昌)[12]。李成文等主编《中医古籍目录》现代版中所载《幼科发挥》成书年代为公元1579年。日本·丹波

2.3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含《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全书》[14])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小儿推拿秘旨》《小儿推拿活婴全书》等,为明代龚廷贤所著推拿专著。龚廷贤(约1538—1635年),字子才,号云林,别号悟真子,明代临床医家,江西金溪人,被誉为“回天国手”[15]。

目前文献记载该书首刊时间有“公元1604年”和“公元1640年”两个观点。日本·丹波元胤著《中国医籍考》[13]中有亡名氏《小儿推拿秘诀》。(见图6)其序中载:“又万历甲辰胡连璧校刊《活婴秘旨推拿方脉》一卷,题曰金溪龚云林述撰,太医姚国祯补辑。”“万历甲辰年”即为公元1604年,现大多数教材以此为本书首刊年份。

图6 亡名氏《小儿推拿秘诀》[13]

曹炳章在《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16]中对本书的内容提要为:“是书上卷,首论受病之源,审形察色,以辨藏府所生主病,次详推拿各法,二十四惊推拿法,各惊列图,推拿手术各法,补遗、脐风论治等治法。中卷,列小儿杂证,病机纂要,附以方药。下卷,列应用秘方。是书旧刻字迹模糊,不堪卒读。炳章藏有旧钞足本,精校圈点付印,此为推拿最善之本也。”

2.4 张介宾《类经》注释 《类经》刊于1624年[17],为明代杰出医学家张介宾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一本著作。张介宾(1563—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18]。张介宾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390节,共计32卷,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原文蕴义。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张介宾在《类经》中注释:“按,捏按也;蹻,即阳蹻、阴蹻之义。盖谓推拏溪谷蹻穴以除疾病也。病在肢节,故用此法。”[19]《说文解字》将“拏”解释为“拏,持也”。张介宾是明末会稽人。西汉杨雄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卷十中载:“拏,扬州会稽(会稽郡,西汉时受督于扬州刺史部)之语也。或谓之惹,或谓之言奄。”[20]此处“推拏”虽为会稽方言,但应与“推拿”同义。

3 小 结

我国传统手法医学自《黄帝内经》时代开始被称为“按摩”,在明代中后期被“推拿”这一名词替代。“推拿”替代“按摩”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学科发展的因素[21]。

明代初期是中国手法医学在唐代以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明代初期太医院的医学分科中恢复了按摩科的设置,按摩科重新被列为医学十三科之一[22]。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发生了著名的“隆庆之变”,使得按摩科在官方被取缔[23]。金义成[22]将明代按摩科被官方取缔的原因大致归结于两点:其一,手法意外的负面影响;其二,封建礼教对按摩疗法的限制。明代,“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思想日益浓厚,而中国传统手法医学的特点是直接和患者受术部位接触,加之传统手法医学误治误用产生的社会影响。如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24](公元1556年)中所言:“是法亦绝不传,其仅存于世者,往往不能用,用或乖戾,以致夭折 而伤者多矣。”因此“按摩科”被取消也就成了必然。“隆庆之变”之后,按摩疗法逐渐流落民间。明代小儿推拿盛行,在当时成书的一些小儿推拿专著中已用“推拿”替代“按摩”。笔者据目前可考证的文献研究发现,“推拿”一词最早应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所著的《医门秘旨》(自序于公元1576年)。

猜你喜欢

全书推拿小儿
图片资料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小儿难养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世界奇书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