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校企资源共享问题探讨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2-12-30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盐城224000
仇 莉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1 概述
在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理念看来,现代学徒制一般是指通过教师教育与校企合作的联合互动型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进一步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指出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与人才培养所需,积极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企业则应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技术、设施、资金、管理等要素支持校企合作。该举措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破解校企资源共享双方参与度不强的“治本”之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内用工需求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要求推动以生态建造、智能建造为基础的现代建筑工程产业集群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作为建筑行业实现技术进步源动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继续保持深化校企合作,依托专业优势,结合企业技术优势,培育出能够推动技术进步、运用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复合型人才是校企共同的目标与责任。
2 现代学徒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过程中,强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该方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显著[1]。在人才培养层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技能实践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学策略,对建筑工程中的信息采集、软硬件应用以及施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课程分为建筑施工实训、课程实训及技术实训等三部分,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社会性的学习内容,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实践经验来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日后参与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3 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资源共享的保障
①技术与平台保障。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与企业技术人才参与指导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工作。校企深度合作,从工学交替、实习实训机制、实训基地、校企人员互聘等方面探究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同时投入资金打造信息化校园,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有力保障;②组织与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共享,挑选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研究小组,定期组织交流活动,确保教学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有效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与把控作用[2]。学校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科学而严格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顺利开展;③经费与资料保障。学校支持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资源项目建设,支持制定教学参与科研的各项政策。
4 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资源共享的现实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校企资源共享方面始终不断汲取先进经验,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4.1 校企资源共享意识弱,建设规划缺乏合理性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资源类型与数量也呈几何式增长。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方面意识不强,特别是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基本靠学校单方面发力。现阶段,许多地区先后规划和创建了诸多产业园区,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职业院校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建筑行业工作岗位与优秀建筑工程人才。另外,建设规划在组织与实施环节中问题较为显著,不利于资源共享及校企健康协调发展。
4.2 政策不完善缺乏利益引导性,企业参与动力不强
近年来,关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方面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最有影响力的。与其他政策不同的是,该政策充分考虑到“产”“教”融合性不强的问题,从本源上解决了“企业听命文件”的尴尬情况。但现实各类政策仍以鼓励性为主,缺乏强制性,再加上缺乏完善化的配套实施细则,例如多数企业所关心的退费减税、节能减排与扶持奖励等。建筑工程企业在校企资源共享前期是资金、人员、实训基地的投入主力,并且投入力度在持续增加,因此企业参与动力并不强。在教学体系开发、教学设计、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也无利可图,所以参与积极性较弱。
4.3 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力量建设存在短板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师资短缺主要体现在数量层面的师生人数少,比例失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强调技能训练,知识传授相对较少,原则上实践教学课时应占总课时的半数之上[3]。若实践教学课时比例高,课程开展频繁,那么也就需要更多的教师。质量层面的骨干教师少,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双师型教师并不是仅拥有两“证”或双职称就足够了,而是既能胜任建筑理论教学,也能指导学生深入一线工地实践,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资源的核心参与者,如果缺乏产教融合能力,必然会影响到校企资源共享工作的有效开展。
5 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资源共享策略
5.1 强化校企资源共享意识,提高校企建设规划能力
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些成效多是职业院校单方努力创造的,企业参与意识普遍不强。在企业看来,双方资源共享,企业初期投入过高,担心是否能够在后期收回成本。所以,推动校企资源共享的动力主要来自院校一方,企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应采取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参与校企资源共享,并创建奖励与考评机制;政府、院校、企业三方成立校企资源共享指导委员会、教学资源指导委员会和企业资源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定期举办交流会与报告会,提高双方的交流水平。
强化校企双方建设规划,应在前期建设规划基础上,从上层到实施层均要统筹规划,解决校企资源共享面临的重点问题,从而加快资源共享[4]。首先,上层规划应考虑好产业园区在空间上应保持适中距离,与学校不宜过远,为校企双方人员来往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与环境,加快双方资源共享如下图所示,除成立上述三大委员会以外,校企双方还应设置主管部门并提供所需资源,为双方共享与互评创造条件。其次,实施层规划应做好完善资源共享标准、考核标准以及共享规范;搜集整理所有反馈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合理评估资源,确保共享资源的质量与范围没有问题。
校企资源共享规划图
5.2 创设模块化平台,构建校企衔接教学资源
如上表所示,以学期弹性、教学过程弹性、教学方法弹性等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管理过程,构建模块化平台,设计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对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目标,合理调整课程体系标准,确保课程专业化、实践平台化、项目案例化,使课程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校企之间还应加强联系,重视开发教学资源,创建各类型的资源包,将企业案例当作教学案例,融入教学全程,确保知识的衔接。此外,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持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未来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奠定基础。
校企资源共享模块化平台表
5.3 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力
采用体验式教学。创设与企业对应的岗位情景,通过模拟仿真的建筑工程案例,为学生提供可实操、可就业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行业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岗位实践中能够通过所学来强化基本技能[5]。在具体教学中,构建基础认知、岗位体验等层次不同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采用项目式教学。面向建筑工程企业的工作内容,开展项目导向式教学,进行图纸识别与会审、定位放线、工程统计验收等项目模拟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采用岗位式教学。学生在学到一定专业技能后,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在技术骨干的指导下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岗位式教学一般分为认岗、跟岗以及顶岗三个阶段。前两阶段是让学生掌握熟知施工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施工翻样等工作,最后的顶岗阶段则是让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中。
6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资源共享既是校企合作与创新的基础,也是校企快速发展的着力点,更是校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资源共享应在“职教20条”的指导下,关注建筑工程企业的现实诉求,创建校企协同管理模式与资源共享渠道,将校内教研活动拓展至企业与社会之中。建筑工程企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技术、资金、设施、管理等优势资源参与进校企合作,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肩负社会责任,由此实现校企双方共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