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谈黄河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2022-12-30张显运郁晓刚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文明

张显运,郁晓刚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确立的前提是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自觉,首先要求国民站在当代中国发展议题下,重新追溯、审视和反思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明之魂。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系与主流,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关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交流与发展。

一、皇皇禹域:黄河流域文明发展史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5400余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众多地域文化,它们又共同缔构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

(一)绵绵瓜瓞

中国是有着“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旧石器时代,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已发现古人类遗址,黄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更多达数千处,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数十种,代表性的有半坡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等。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文化面貌已经清晰可寻。距今5300年左右,巩义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的发现更证明黄河中下游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初期阶段,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其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正是赖此主根脉延续不断、瓜瓞绵绵”[2]。

(二)禹砥九域

夏商周三代文明孕育于黄河流域,河洛地区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司马迁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3],固不待详言。三代政权的神圣性亦与黄河密切相关。清华简《厚父》载:“王若曰:‘厚父!遹闻禹□□□□□□□ □□□川,乃降之民,建夏邦。’”[4]大禹治平黄河水患,砥平九域。夏都二里头文化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这里被称为最早的中国。清华简《保训》云:“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解,用受大命。”[5]商朝先公上甲微于黄河追寻中正之气,并传贻后世子孙,至成汤维持不坠,终至受天命而建立商朝。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出现彻底否定了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将中国有据可考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黄河文明也因此更加熠熠生辉。

(三)多元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文明也蓬勃发展,诸子百家竞相登场,百家争鸣。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黄河流域成为统一的国家政权的中心。经过长期的纷争,多元文化也出现了融合与一体化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正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与此同时,黄河流域因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黄河文明既辐射影响到周边各民族,又对周边民族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实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融合。

(四)威加海内

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建构了古代东西方世界相互连通的交通网络。张骞“凿空”的丝路成为亚欧大陆之间最为便捷的通道。东汉时期,出任西域都护的班超于永元六年(公元94年)“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又派甘英出使大秦,“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于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遣使贡献”[6]。

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毫无疑问,中原王朝、中原地区是这个纽带的核心与中枢。张骞“凿空”西域,班超与甘英前赴后继,相继出使西域和欧洲,加强了中原王朝同西域各国、中亚乃至罗马的联系,使中原王朝威加海内,黄河文明远播世界。

(五)华韵胡音

魏晋北朝时期,北方黄河流域迭经动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但这一时期也是以黄河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转折和再塑时期。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南下入主中原地区。中外交流呈现出“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7]的景象。以波斯、粟特为代表的中亚异域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广泛融入黄河文明。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的内化,打破了先秦时期形成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传统夷夏观,实现了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8]。黄河文明进入了重要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期。

(六)万国衣冠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南北朝以来分裂纷争之旧局面。隋唐时期再次迎来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随着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呈现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的盛世景象。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万国衣冠拥入中原地区。当时的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成为世界各国商人慕名而来的天堂:“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货易,车马填塞,若西京之崇仁坊。”[9]世界各国的使节不远万里,纷至沓来,竞相朝贡。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春正月一日,隋炀帝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靺鞨、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并遣使朝贡。”[10]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月,唐高宗从东都洛阳出发到泰山祭天。“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罽宾、乌苌、昆仑、倭国及新罗、百济、高丽等诸蕃酋长,各率其属扈从。穹庐毡帐及牛羊驼马,填候道路。”[11]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将地中海文化、中亚文化、东亚文化、东南亚文化和黄河文化连接起来,赋予了黄河文明多元汇聚、文明开放的品格。

北宋立国,黄河流域的东京开封依然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也是丝路沿线万国来朝的国际性都市,呈现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12]“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13]的恢弘气象。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中国的礼乐制度、儒家文化、四大发明被传播到世界各地,黄河文明持续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走向,是先进文化的典范。这种引领既涉及中国国内,也引领着世界发展潮流,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但是,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自东都至淮泗,缘汴河州县,自经寇难,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多有盗贼。”[14]黄河文明遭到重创。北宋以后,随着黄河流域频繁的战乱,政治中心、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大批中原居民南迁,黄河文明渐趋衰落。尽管如此,黄河文明的流风余绪仍深深影响着其他地域文化。

回顾黄河文明的发展史,它既有基于黄河流域地理分布下中华民族所创造出的传承千年的物质文明,也有绵延至今象征中华民族群像的精神文明。它是以农耕文明为核心,多元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核心和灵魂。黄河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二、其命维新:黄河文明建设推动文化自信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营养”。

(一)黄河文明与国家“文化自信”建设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纳入到我国“文化自信”体系建设当中。

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自然离不开对黄河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传承黄河文明首先在于对黄河文明有准确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而理解与认识黄河文明又离不开科学研究。作为处于黄河流域文明中心的中原地区,更应当做好对黄河文明挖掘、开发、创新及传播的研究工作。目前,河南大学成立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成立的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洛阳师范学院成立的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以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成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整合历史、文学、地理、艺术等学科的科研人员专长,从不同研究视角探究黄河文明。对黄河文明的科学研究是普及黄河文明的基础,进而才能建立起广大民众对黄河文明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古老文化的延续需要注入时代的新活力,创新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传播和传承也离不开当代文化传承的新媒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须要凭借和采用具有创新性、效能性的新模式、新手段,如大型实景演出、动漫等新业态形式,搜索引擎、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形式为古老的黄河文明赋予了新生命,也拉近了民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洛阳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考古前置,各类项目建设都以不占压重要文物遗迹为前提,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规划“多规合一”。围绕“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东方博物馆之都、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五大板块,投资53亿元建设河洛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华夏历史文化传承核心区、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等,持续扩大“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影响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文旅融合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实现了飞跃。

(二)黄河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旨在解决工业化进程中人类与自然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注解。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历史上黄河泛滥达1500余次,改道26次。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对黄河治理已见成效,但黄河流域的生态体系仍然较为脆弱,因此弘扬发展黄河文明必须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应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转变为绿色、循环、低污染、低消耗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黄河流域的许多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目前,河南省已开始推进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生态建设、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相结合,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传承相结合,打造一条以黄河为轴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带。

(三)黄河文明与国际文化交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5]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仪的实施无疑会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创新提供新的平台和契机。“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5个国家,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风俗习惯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才可能增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创设通畅的环境。

黄河文明具有深厚的内涵底蕴和浓郁的民族国家特色。因此,黄河文明无疑是中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文化交流的品牌和主力。中国文化、黄河文明“走出去”才能够让世界以客观、多维的眼光审视中国,认识真实立体的中国,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助力于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在国际文化交流的浪潮之中,黄河文明也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力,碰撞出新时代的生命火花。

三、冉冉征途:黄河文明历久弥新

陈寅恪先生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16]北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黄河流域不再是国家统治的中心,从此首都不再沿陇海线东西摆动,而是以京广线南北变换,这预示着黄河文明的渐趋衰落。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黄河流域沦为帝国主义争夺的主战场,黄河文明遭到重创。尽管如此,黄河文明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新时代,黄河文明将会踏上冉冉征途,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黄河文明源远流长,弦歌不辍,是中华文明的根系与主流,黄河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必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国家与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觉。黄河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民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源来所自。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黄河文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冉冉征途也必将展现璀璨光彩。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文明
请文明演绎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漫说文明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对不文明说“不”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