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认同、交换:“剧粉博主”与其粉丝的短视频交往
2022-12-30兰海燕
兰海燕
随着短视频市场的迅猛发展,二次创作类短视频成为影视作品传播的新媒介。在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多部影视作品被拆分、重组,改编成一段又一段的短视频播放。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可分为被资本收编的劳动产品和业余爱好者的劳动作品两类。其中,业余爱好者的短视频类作品具有明显的情感诉求。一类短视频以演员剧中表演、网络互动、线下互动为主要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如影视剧《亲爱的热爱的》爆火后,主演杨紫和李现的“拉郎配”“真人CP”短视频在抖音、微博、B站收获了大批粉丝的支持。这类短视频的二次创作更多围绕“演员”进行“爱情”“兄弟情”的意义生产。另一类短视频以具体的影视作品观看者和喜爱者为创作主体,即影视剧的粉丝,我们将其称为“剧粉”。与前一种粉丝相比,剧粉更加关注影视剧品质问题,包括演技精湛的演员班组、逻辑在线的剧情发展、高品质的置景配置。这类短视频创作主要围绕影视剧本身进行意义生产,形成新的传播文本。
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是剧粉博主及其粉丝间以短视频为主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剧粉博主以具体的影视剧内容为生产素材,他们首先是影视剧的狂热粉丝,其次是自愿产出的短视频创作者。身为二次创作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剧粉博主们主动地投入短视频内容生产,通过多方面的意义产出积累自身的影响力。剧粉博主的粉丝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同为影视剧的粉丝,他们对影视剧和由此创作的短视频内容具有天然的喜爱度;二是由技术自动推荐观看短视频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被短视频内容和剪辑技术吸引。不管是主动的剧粉,还是被动的观看者,他们通过观看、点赞、评论、再分享短视频,获取信息,产生精神愉悦。剧粉短视频有效拓展了影视剧的传播文本,也成为剧粉博主及其粉丝间具有丰富交往意义的载体。本文感兴趣的是,身为业务爱好者的剧粉博主在素材积累、剪辑、整合上传的创作过程中势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为何能无偿劳动?剧粉二次创作类短视频为何经久不衰?剧粉博主与其粉丝的媒介交往为何可以长期存续?
一、短视频:“剧粉博主—粉丝”间的互动形式
剧粉将炽热的情感倾注到影视作品上,为影视剧二次创作短视频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剧粉博主的生产分享行为和其粉丝的再分享行为依赖短视频进行,首先交换的是点赞、评论、讨论、收藏、转发和关注等非物质回报,经济酬劳不是首要目的。短视频基于让观看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被分享,依靠剧粉间的社交信任进行传播,是多个自我人格叠加后的情感交往媒介,成为剧粉博主及其粉丝之间传递符号意义的载体。
(一)二次创作短视频:一种满足“交往期待”的媒介
被分享的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并非剧粉博主获取经济收益的工具,而是剧粉博主期待与粉丝展开同频率的交流,以达到享受情感共鸣、精神愉悦的媒介。剧粉博主身为影视剧粉丝群体的成员,同其他粉丝一样对影视剧寄托了情感与想象,通过再生产来表现自我。剧粉短视频往往围绕某一主题具体展开,如“王军反了”“只有和尚最懂周生辰”等主题的短视频呈现了人格特质,释放剧粉博主主动交往的信号,也承载着对“收获某种主题回应”的期待。将短视频上传分享之后,剧粉博主与其粉丝在对原本影视作品的延伸讨论中实现了某种主题的情绪共情与共振,观看者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剧粉博主“收获某种情绪主题期待”的回应。此时,情感符号和美学符号在剧粉博主及其粉丝间通过短视频流通。
(二)二次创作短视频:依靠社交信任进行传播
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得以传播的基础在于某部影视剧播出之后涌现出大量狂热粉丝,剧粉博主与其粉丝对该影视剧有同样的痴迷心理和交流欲望。天然的信任关系在剧粉博主及其粉丝之间产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影视作品和短视频内容的社交关系信任。剧粉博主生产短视频的行为,粉丝参与讨论、再分享的行为都是出于“我们都喜欢这部影视剧,我们认可这个短视频的内容”。其次,剧粉短视频传播有赖于对部分剧粉大博主的信赖,他们制作的短视频剪辑技术精湛,音乐、配音、旁白等与画面交织,情绪充沛、意义丰富,得到观看者的欣赏与认可。比如,有剧粉表示:“看了这个视频,我甚至想再看一遍剧了。”双方在短视频互动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愉悦感。如此一来,短视频便基于创作者和观看者双方的认可和信任进行传播,成为影视剧粉丝之间交流作品内容、建立持续交往的媒介。
(三)二次创作短视频:自我人格不断叠加的意义载体
与其他影视剧类二次创作短视频不同,剧粉二次创作短视频并非原影视作品的简单重复或浓缩,而是融入了剧粉博主自身审美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精神产物,带有主观偏向性。无论是不同于原作品的新叙事逻辑、自我情感表达的混剪短视频,还是再创造的新文本短视频,都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和自我呈现性质,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剧粉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分享行为是将自我呈现于他人面前的过程,而粉丝点赞、评论、收藏、转发行为是“自我”的多次叠加。“戳中了我的点”“我也这么认为”是多个自我“一致情感、相似人格特质”的表征。短视频具体的主题,如舍小情取大义、嫉恶如仇、非主演类角色分析等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审美特征和自我投射性质。通过这种自我呈现与叠加的多频互动,剧粉博主与粉丝的交往意义更加丰富。
二、剧粉博主—粉丝的短视频交流形态:新叙事、混剪和新文本传播
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中提出,“粉丝是积极挪用文本,并以不同的目的重读文本的读者,他们会把观看电视的经历转化为一种复杂的参与式文化。”在电视盛行的年代,粉丝通过录像机的剪辑功能,对原节目进行简单的翻录和拼贴。而随着剪辑技术日益丰富便捷,二次创作类短视频交流形式愈加丰富。剧粉短视频创作强调画面、音乐与情绪的交织,不仅对原有影视剧进行细节延伸挖掘,而且对短视频进行颠覆式的叙事重构和新文本创作,极致发挥剧粉博主的主观性与创造性,使新的意义不断产生并突出。
(一)主观拼贴的混剪短视频
混剪短视频常根据某一主题,对原剧的细节进行延伸挖掘(包括剧情梳理、情感线剖析、置景欣赏等),并将某部影视剧中具有相近画面和一致情感表达的镜头衔接在一起,组合成完整的视频。这种短视频常配有人物原声和音乐,通过声音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来积累情感,使观看者产生极富情绪冲击力的审美体验。音乐“上天啊/难道你看不出我很爱他/怎么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你要拆散他们啊……”常与“主演相爱未能相守”的情节搭配,通过音乐和画面的交替完成“悲”的情感主题表达,进而实现剧粉博主与粉丝的情感共振和自我叠加。
(二)重构叙事的二次创作短视频
剧粉博主出于对原本剧情和结局的不满,以自我审美逻辑和情感逻辑将影视剧要素拆分、重组,创造出具有全新逻辑的短视频作品,满足自我诉求。这类短视频根据具体的某部影视作品或者某位演员的同类型影视作品展开,包含两种叙事。一种是原文本新叙事,即根据一部影视剧拆解、重组成新的故事,对角色进行新叙事想象。例如,“东宫女孩”(古装剧《东宫》粉丝自称)将剧中男女主甜蜜的日常拆分、拼贴出男女主相守一生的圆满结局。另一种为跨文本新叙事,这类短视频常根据演员同类型的作品进行跨文本重构,实现角色跨文本想象和创造。“西州百姓”(古装剧《周生如故》粉丝自称)将演员任嘉伦的古装剧《周生如故》《锦衣之下》《大唐荣耀》拼贴成新的故事,重构其扮演角色“小南辰王”安稳的一生。
(三)剧情基础上的新传播文本
粉丝常常在“共享的理解、共同的兴趣、集体的幻想”基础上进行意义再生产,剧粉对喜爱的影视剧有一种痴迷心态。基于对剧情、人物角色、台词、置景、道具、音乐的浓厚兴趣,部分剧粉博主会考据剧中人物原型及所处背景、建筑风格、道具知识、服装造型、诗词旁白等,将其所搜集到的信息制作成短视频,为观看者科普相关知识,再创造新的影视剧短视频传播文本。这类短视频一般由影视剧触发,创作者出于对影视剧的喜爱和兴趣而创作,对影视剧的共同理解被分享。
三、交往形成:情感驱动下剧粉的短视频自觉劳动
粉丝是某事或某人狂热的崇拜者或拥护者,常被描述为积极、主动、热烈的形象,以及一种着迷的状态。粉丝“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①。无论是身为短视频创作者的剧粉博主,还是身为观看者,“西州百姓”“东宫女孩”们自我认定是某影视作品的粉丝。短视频账号“但逢辰时.”的个人简介表示“是一个扒细节的博主,也是一支只写西州的笔”,其所有作品都围绕《周生如故》进行细节突出、情节重组。抖音博主“顾鄞”自称为“东宫迷”,只剪辑《东宫》。作为狂热爱好者,他们专注且痴迷于特定的影视剧,有一种相似的表达,如“这么久(几年了),还是走不出来”,以至于长期自愿“追随”。
(一)剧粉博主“为爱发电”的短视频创作
数字时代的免费劳动强调用户通过劳动生产了真正的数字产品,却未得到相应的报酬。②剧粉博主短视频二次创作过程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剪辑、分享视频,这种劳动付出往往与得到的经济回报不匹配。创作者为他们喜欢的影视作品倾注了大量情感,大多凭借对影视剧的喜爱和痴迷展开短视频制作,包括对剧情、人物角色、服装、造型、布景、音乐的喜爱,“为爱发电”“喜欢”“热爱”等成了创作者口中的高频词汇。对影视剧的狂热喜爱成为驱使他们劳动的根本动力,他们的创作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劳动。
(二)观看者自愿付出的情感劳动
情感成为数字时代所有网民行为的驱动力。剧粉博主粉丝的观看行为、点赞行为、评论行为、再分享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劳动。他们作为影视剧的粉丝,对短视频内容带有一种狂热的喜爱,自愿“为爱转发”“超长待机”。剧粉博主短视频的分享曝光在流量池中,观看者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在一对多的观看场景中,其无需义务性地付出③,而剧粉博主再生产的短视频叙事契合了观看者的审美逻辑和情感偏向。“这个配乐仿佛击中了我的心”“你(博主)剪得好好”是观看者为喜欢的影视剧二次创作短视频点赞、评论、再分享的源源动力,其互动行为都是自愿的,情感驱动此时明确指向了剧粉博主和短视频作品。
(三)短视频互动是双方不断主动“卷入”的过程
亨利·詹金斯“文本的盗猎者”概念强调粉丝在对媒介文本解构与重构中的主动性,粉丝是积极的创作者和意义生产者。剧粉博主与其粉丝的短视频互动是双方不断主动“卷入”的过程。剧粉主动收集与影视剧相关的视频材料,并在其中寻找更多具备吸引力、更与自身审美诉求和情感诉求相符合的内容,逐步对故事情节和内容生成解读,这种意义生产是循序渐进的。而身为观看者的粉丝群体同样对影视剧怀有兴趣和幻想,其短视频主动搜索行为、观看行为、互动行为、再分享行为,甚至是要求剧粉博主制作短视频的行为其实是出于自身喜爱和痴迷的自觉性行为。粉丝对影视剧的狂热程度使得他们的短视频“卷入”度增加,而高卷入度也会驱使他们再次主动接触短视频。粉丝短视频“卷入”是一个双向驱动过程。正因为如此,双方不断主动“卷入”短视频,他们对影视剧和相关短视频的狂热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剧粉博主与其粉丝间的交往愈加紧密。
四、交往递进:基于认同和精神交换的短视频互动
从结构来看,以同一部影视作品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短视频账号就可以视为一个基于兴趣、共享信息的粉丝群体,群体成员以影视作品为纽带,形成作品、创作者与粉丝之间持续交流互动的虚拟社区。其中,剧粉博主将短视频上传至平台供其粉丝欣赏的行为,以及粉丝观看、点赞、评论、讨论、打赏、再分享的行为都可被视作交往行为。这套具有特殊语言的社会交往方式基于双方认同和彼此精神交换进行流通。
(一)基于认同的互惠关系延续
剧粉博主的短视频分享行为虽是自愿的,但在交往过程中常怀有认同的期待。首先,这种认同包括对自我是某影视剧粉丝的认同,“西州百姓”“东宫女孩”以剧中内容为群体起昵称,这是剧粉短视频经久不衰的首要原因。其次,剧粉博主及其粉丝间的互动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互惠关系。④剧粉博主期待得到粉丝的欣赏和肯定,他们从粉丝的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中收获开心与愉悦,其社会认同期待被满足,自我价值被放大。而粉丝在观看短视频时会有所得,其自我情感诉求和审美诉求被确认和放大,他们会产生“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以为”的想法,并寻找到可以进行延伸意义交流的群体。随着剧粉博主与粉丝间的互动增加,努力获得粉丝认可成为剧粉博主们实现自我认同的方式,这些情感会驱动剧粉博主进一步产出短视频。在循环往复的分享互动中,双方的心理距离被拉近,“西州百姓永在西州”,认同感持续放大黏合效应,互惠关系是剧粉博主及其粉丝交往行为得以长久存续的关键所在。
(二)意义生产的多重精神满足
短视频二次创作是一项没有即刻经济回报的利他主义的分享,其回报主要是精神层面上来自其他剧粉的肯定和赞美。⑤剧粉博主利用自身剪辑技术重构文本,满足自身情感诉求,是一种意义生产之后的愉悦性报酬。“剪得好棒”“这首音乐选得恰到好处”等评论使得博主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强化自我认知,产生被崇拜感。剧粉博主与其粉丝在评论区展开有关影视剧和短视频内容的双重讨论,双方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逻辑在短视频分享与被分享过程中得到印证。“原来不只我有这种感觉,他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心动了”,这种互动行为使得剧粉博主及其粉丝拥有一种归属感。评论区粉丝对于其他主题短视频制作分享的要求,如“小南辰王的心动线”“军师是如何看穿周生辰的”视频制作要求让剧粉博主有被需要感,驱动剧粉博主再次生产意义,自我成就在这种反复的短视频制作和分享中得以达成。而作为精神交换的另一端,粉丝的作用不容小觑。剧粉博主的认同与精神满足来源于粉丝的表达和支持,也只有拥有了粉丝,剧粉博主的短视频生产与分享才具有长期存续的价值。
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影视剧粉丝群体日益壮大,以此为核心的短视频二次创作作品意义也愈加丰富。剧粉博主尽可能地挖掘作品中隐藏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剧情,实现视频内容、情感、意义三者交织与传递。剧粉博主、粉丝、短视频都是这个交往链条上必不可少的一环,短视频扮演着意义载体、情绪媒介的角色。剧粉博主和其粉丝之间的媒介交往之所以能够长期存续,得益于双方自觉的情感劳动和身份认同,以及自我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注释:
①[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1.
于高存玲,范珈硕.为洛天依写歌:虚拟歌手粉丝创作者的情感劳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47-156.
③方诚,夏一文.赋权与剥削:数字劳动视角下的粉丝“打投”行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6-29.
④吴玥,王江楠,刘艺萱.她们为何在同人社群自愿创作:以群体认同与情感付出为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S1):108-125+128.
⑤曹书乐.作为劳动的游戏:数字游戏玩家的创造、生产与被利用[J].新闻与写作,2021(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