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考研考公大潮第三年,希望顺利上岸
2022-12-29
我向往诗情画意的人生,但我也懂得要在规则体系中沉淀下来,做该做的事,不要超出界限。
——养恬(24岁,公考备考生,辽宁)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里,极具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国人写下了许多对于美好愿望的词句,例如平安喜乐、万事胜意、如愿以偿……现代年轻人也用“锦鲤附体”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愿望——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梦想与愿望的追求从未停止。
对于我来说,新年的愿望首先是希望世界和平、疫情消散;其次是希望自己考公上岸,并且能在爱好的领域里继续遨游。
在考公之前,我考了两次研究生,当然都以失败告终。我是学学前教育的,决定考研是感到有必要提升学术能力,进入职场时需要一个更有底气的身份——在那时的我看来,拥有研究生身份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必备”要素。
2020年,当毕业遇到疫情,决定再次考研让我对避开“找工作大军”有过一丝小小的窃喜。考研的日子里,我参加了专业机构的备考培训。在广东培训的半年,我这个北方女孩不得不忍受潮湿、起湿疹、上火等等一系列折磨。每天拼命早起晚睡,喝了无数咖啡——我深深感到,把咖啡融入血液是一个考研人的基本素养!
但是现实往往会给你沉重一击。2021年年初,第二次考研又落空了。出成绩的第二天,母亲建议我去考公,她说既然已成定局,那就往前看吧。还没回过神,我又投入到了公考大军中。
在准备公考的日子里,我在学习的同时,疯狂地“吸收”所有能够激励我的话,最喜欢的是这句:云心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我想,无论怎样我都会有落脚之处的吧?
由于深知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坐在教室里学到最晚的是我,每天早上第一个坐在教室的也是我。在忙碌的学习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看法,我想把自己的微小力量奉献给国家,想为社会服务,想去实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在考公的路上,我充满力量地奔跑着,我觉得方向明朗,前途可期。
结果是差了一分。我报名前考虑过的所有岗位中,只有我最终选择的岗位上不去,差了这一点点的运气让我决定:再试一次。
现在,我刚刚结束完第三次考研——没错,我又选择了一次考研。距离下一次省考的时间这么久,又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家人也支持我再次考研。
备考的日子里,我在东北零下十几度的早晨,打开窗户,在新鲜的冷空气中站着背书;在颈椎病的折磨中,我头顶针灸,背着政治主观题。我不怕困难,亦接受任何结果,我相信尽人事听天命,但也常常想:也许这次的结果不一样呢?
考研结束,我马不停蹄地准备第二次考公,虽然每天都要被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反复煎熬,但是我心甘情愿,好不快活,每每将不会的知识点搞懂,我的身心都获得极大的满足。
跟朋友们坐在乡村大院或草地上,谈天说地,纵声歌唱;或者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小天地,听着小曲,写着毛笔字……备考的压力使我在一段时间疯狂痴迷想过上这样的生活,直到我看到罗翔老师的那句话:“一直浪漫会走到自我毁灭的,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人最终还是要进入到一个规则体系中,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这简直是一句点醒梦中人,我向往诗情画意的人生,但我也懂得要在规则体系中沉淀下来,做该做的事,不要超出界限。
现在,距离省里的公考还有不到3个月,我还在拼搏的路上。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顺利上岸,也祝愿跟我一样正为前途拼搏奋斗的年轻人,多喜乐、长安宁、胜意且蓬勃地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