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酸与闭环的循环中,期待更好的2022
2022-12-29
核酸、核酸、核酸,闭环、闭环、闭环……对于一个以体育和传媒两个行业交集为职业的我来说,这两个词所代表的状态,已经成为我自2020年以来的工作常态。
——苏畅(40岁,体育记者,北京)
2022年1月6日,广东江门。
结束了长达四十余天、横跨2021年尾和2022年初的又一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采访工作之后,我在从驻地前往珠海机场启程不到7分钟的时候,终于拿到了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可以启程了。
核酸、核酸、核酸,闭环、闭环、闭环……对于一个以体育和传媒两个行业交集为职业的我来说,这两个词所代表的状态,已经成为我自2020年以来的工作常态。
2021年,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第二个年头,我明显感觉到,伴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和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接踵而至,国内的体育氛围热了许多。
由于体育赛事具有团队多、聚集性强等特点,国家对于体育赛事的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要求相对更加严格。带着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进入赛区之后,我们往往立马被拉到监测点,进行核酸和血清双检。等到比赛结束,我要带着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返京,落地北京后还要尽快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得到阴性的结果,才能够进入报社的大门。
虽然繁琐,但已然形成习惯。
去东京奥运会,对我们这些已经适应了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人来说,更像一次“大考”。
2021年7月底前往东京。启程前半个多月,我们就下载好了东京奥运会指定的APP——OCHA。往来日本的全部防疫、通关手续,包括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的健康打卡,以及回国前的检测预约等,都要在这个APP上完成。但是,当真正抵达东京成田机场,第一个让我感到吃惊的竟然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核酸检测。
东京奥运会的核酸检测,采取了采集唾液方式。在成田机场,日方防疫人员把我们带到一个个格子间,给每人发了一个塑料试管、一根塑料吸管,外加一个塑料漏斗。然后,让我们按照墙上挂着的指南,自己往漏斗里吐口水。
或许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但由于核酸检测前半小时不允许喝水、吃东西,我们也不敢在飞机上和成田机场摘下口罩,所以当时大家已是口干舌燥,唾液也变得无比浓稠。3.5毫升的唾液看似只有那么一点点,却需要大家嘬着牙花子使劲往外“挤”,日方防疫人员还会在一旁给“挤”不出口水的人加油鼓劲……
后来,我们在东京的半个多月里还做了6次这样的核酸检测。每一次,我们都在起床后,趁着还没吃饭、喝水,就迷迷糊糊地吐好口水,拧紧试管盖子,再装进自封袋,到新闻中心或赛场再自行扔到核酸样本收集箱里。
我们的一位摄影记者全程录制了他第一天在房间怎样拿试管、怎样贴条码、怎样吐够3.5毫升口水的过程。他把这段长达十余分钟的视频放在网上,据说点击率不少。另一位摄影老师据说因为牙龈发炎,在机场嘬牙花子的时候不慎把些微的牙龈出血混进了口水而不自知。日方检测人员认为其有故意损坏检测样本的嫌疑,把他单独“拎”进“小黑屋”捅了鼻子,检测出阴性结果才算罢休。
当然,在结束奥运会准备返回国内的时候,各种手续和检测就变得更加严格起来。
回国之前48小时左右,报社前方报道组的所有人冒着大雨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指定的一家检测机构做血清、鼻拭子。回国之后落地深圳,检疫入关和“14+7”的隔离生活中,鼻拭子更是我们的“必修课”。
记得是14天集中隔离期结束的那天,一早来给我捅鼻子的医护人员是个大男生,看得出来他刚工作不久,似乎比我还紧张。按照规定,当天的鼻拭子是左、右两个鼻孔都要捅一次。他用略生疏的手法捅完我的左鼻孔,正准备掰断棉签头往试管里装的时候,韧性十足的塑料棉签杆突然从他手中的试管里弹了出来,落在我俩面前的地板上。
一刹那,我们俩面面相觑,空气似乎有些凝固。
“怎么办?”我问。
“再……再测一次吧……”他小心翼翼地说。
这个要求我无法拒绝。结果,原本就“左右开弓”的酸爽鼻拭子,在我这儿变本加厉地成了“买二赠一”。
后来我回忆了一下,从北京启程前往东京,直至结束隔离返回北京,我们在短短的40天时间里接受了10次鼻拭子核酸检测。对这种让不少人为之色变的核酸检测方式,大家竟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
对于体育人来说,2021年的确是一个体育“大年”。结束东京奥运会隔离一个多月后,我们又迎来了陕西全运会。这届全运会是国内第一次有较大规模观众入场观赛的大型体育赛会,疫情防控工作格外严格。每个在全运村接受闭环管理的参与者,每一次走进全运会的大门,都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被放行。
所以近二十天的全运会下来,我的“全运通”APP上,又有了多达14次的核酸检测记录。
1月初结束的女排联赛期间,有从事赛事商务运营的朋友感慨道,没有观众的空荡荡看台,让女排联赛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赛事的商务开发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在憧憬2022年一定会变得更好的同时,也感叹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当下,能够较顺利地举办一项又一项全国性的体育赛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将拉开大幕,下半年亚运会也将在杭州举办。对于中国体育来说,2022年同样是一个“大年”。从2020年至今,我们所有人已经坚持了两年,我们更加期望,以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体育将在2022年全面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人类与新冠疫情的战斗,也能够在2022年取得全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