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志注》《太平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研究

2022-12-29吕玲娣

关键词:搜神异文同义

吕玲娣

《三国志注》《太平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研究

吕玲娣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裴松之《三国志注》征引志怪类著作共7种,与《太平御览》所引对应内容形成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形式丰富,有文字上的异体字、通假字、形似而讹字,有词汇上的同义替换词、同义异形词,也有语法上的语序和结构变化等。如“含-灌”表示将水含在口中而喷出,是古代道家、佛家救人治病的常用方式;“捉-投”“蹷-蹙”形似而讹,“使”乃“促”字之讹,从而与“遽”形成同义异文。通过辨析字形、考查词义可以为文献阅读提供正确释读参考,也可以为中古汉语研究补证词义和语料。

三国志注;太平御览;志怪类;异文

引言

裴松之《三国志注》(下文简称裴注),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合称中古四大名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裴注征引文献广博,据高敏(2007)统计共有258种[1],包括正史、杂传、别传、家传、论赞、史评等。裴注所引描写鬼神怪异事物的志怪类著作共计7种,即《神异经》《异物志》《列异传》《博物志》《陆氏异林》《神仙传》和《搜神记》。此7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为:“此类凿空语怪,凡十余处,悉与本事无关,而深于史法有碍,殊为瑕类。”[2]404然“殊为瑕类”恰恰是裴注的特色,反映了汉魏时期道教和神学的盛行。关于裴注所引志怪类著作,学界主要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进行了探讨,如:张新科(2003)认为裴注所引杂传类作品往往以细节和人物的言行刻画传主形象;张智强、赵天一(2009)认为裴注所引志怪类文献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以裴注和《太平御览》(下文引用时简称《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异文,辨析字形,考查词义,为中古汉语的研究补充词义训释和语料参证。

一、裴注所引志怪类著作情况概述

《神异经》,又名《神异录》《神异记》《神异传》,旧题汉东方朔撰,《隋书•经籍志》始录,作一卷。《魏志•齐王芳纪》裴注引《神异经》1处。

《异物志》,又名《南裔异物志》《交趾异物志》《交州异物志》,东汉杨孚撰。《隋书•经籍志》卷三三最早录入,列有“《异物志》,一卷,后汉议郎杨孚撰”。《魏志•三少帝纪》裴注引《神异经》1处。

《列异传》,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曰:“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两《唐书》改题为晋张华著。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50条。裴注引2处,《魏志•华歆传》引1条,《魏志•蒋济传》引1条。

《博物志》,西晋张华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卷。裴注引4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旧本题晋张华撰。考裴松之《三国志注•魏书•太祖纪、文帝纪、穢传》《吴书•孙贲传》引《博物志》4条。”[2]3647

《陆氏异林》,即《异林》,西晋陆云撰。《魏志•钟繇传》裴注引1处。

《神仙传》,今传十卷,东晋葛洪撰。裴注引《神仙传》3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道家类”:“考裴松之《蜀志先主传注》引李意其一条,《吴志士燮传注》引董奉一条,《吴范刘惇赵达传住》引介象一条,并称‘葛洪所记,近为惑众,其书文颇行世,故撮取数事,载之篇末。’是征引此书,以《三国志注》为最古。”[3]1250

《搜神记》,今传二十卷,晋人干宝撰。裴注引《搜神记》12处,《魏志•文帝纪》引1条,《魏志•明帝纪》引1条,《魏志•三少帝纪》引1条,《魏志•刘表传》引1条,《蜀志•麋竺传》引1条,《吴志•孙破虏讨逆传》引2条,《吴志•三嗣主传》引2条,《吴志•嫔妃传》引2条,《吴志•诸葛恪传》引1条。

二、裴注、《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研究

本文中的对应异文指裴注、《御览》在记载同一部书或同一事件时所出现的文字差异。裴注、《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形式多样,表现在文字上,异体字如“邪”作“耶”、“埳”作“坎”、“不”作“否”,通假字如“尝”作“常”、“绵”作“棉”,形似而误字如“差”作“羌”、“洛”作“路”、“二”作“七”;词汇上,同义替换如“枯瘁”作“枯死”、“常”作“恒”、“斫”作“斩”、“须臾”作“不食顷”、“生”作“育”、“达”作“至”、“驰”作“快”,同义异形如“裲裆”作“两当”;语法上,语序不同如“皮以为布”(宾语前置)作“以皮为布”,结构不同如“出海中”(述宾)作“海中出”(状中)、“火当发”(主谓)作“必火发”(状中)等。下面选取四则异文进行分析:

[1]含—灌

葛洪《神仙传》: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吴志·士燮传》裴注 1192(1))

葛洪《神仙传》曰:士燮常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灌之,捧其头摇消之。(《御览》卷八百八十七 八/115(2))

本例裴注引葛洪《神仙传》作“含”,《御览》卷八百八十七作“灌”。

后世他本引本例或作“含”,或作“灌”,如:

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少有道术,交趾太守士燮,死已三日,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

《御览》卷七百二十四引《神仙传》曰 :“董奉时在南方,乃往,以三丸药内死人口中,以寒水含之,令人举死人头摇道之。”(六/637)

明·魏濬《峤南琐记》卷下:“苍梧士燮,常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药一丸用水调化灌之,摇其头,少顷目即开,手足渐能动,半日起坐,四日遂言语如常。”

按:“含”本指东西放在口里,不咽下也不吐出。《说文•口部》:“含,嗛也。”《韩非子•备内》:“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

“灌”指强迫使饮,《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灌,饮也。”《周礼•天官•兽医》:“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

从本例的上下句意和结构来看,“以水含之”的主语当是“董奉”,董奉把水含在口中于文意不通,因此“含”字“不咽下也不吐出”义于此未洽。“以水灌之”,从句意来看表示董奉强迫士燮饮水,但此时士燮已病死三日,无法完成饮水这一动作,故“灌”字“强迫使饮”义于此亦未洽。

检“含”字,他本亦作“噀”。如:

《晋书•幸灵列传》:“有龚仲儒女病积年,气息财属,灵使以水含之,已而强起,应时大愈。”“含”,《太平广记》卷八十一引《豫章记》作“噀”。

“噀”指喷水,《古今韵会举要•願韵》:“潠,喷水也。亦作噀。”如《晋书•佛图澄列传》:“澄尝与季龙升中台,澄忽惊曰:‘变,变,幽州当火灾。’乃取酒噀之,久而笑曰:‘救已得矣。’”清·姚承绪《吴趋访古录》卷二:“唐陆象先弟遘危疾,一僧以杯水噀之而瘳,曰:“我灵岩僧,他日当过我。”

“含”“灌”均有“喷”义,表示喷水,即将水含在口中而喷出。“含”常与“噀/喷/灌”等词同义连文,构成“含噀”“含喷”“灌含”等复合词;“灌”“噀”同义连文,构成“噀灌”一词。

“含噀”“含喷”“灌含”“噀灌”义同“喷噀”,表示将水、酒等含于口中向外喷散,医书文献中常见,如:

晋·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取小麦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去滓,复以绵度滤之,使极冷。傍含喷之疮,肠自上渐渐入,以冷水喷其背。”“含喷”,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一引《鬼遗方》作“含噀”,“喷”作“噀”,同义替换,表示喷水。

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二:“刮生竹皮,以苦酒渍之,令其人解衣坐,使人含噀其背三遍,仍取茗草浓煮汁,含之漱咽,终日为之。”

宋•赞宁等《宋高僧传》卷十八:“唐先天二年,陆鲁公子疾,医工未验,公忧虑增剧。门遇一僧分卫,屈入,遂索水器含噀之,即时病间。”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三:“堂门外东间,有一阁子,亦令洒扫垂帘,道士坐于堂外,含水喷噀。”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引《经验后方》:“用胡荽二两〈切〉,以酒二大盏煎沸沃之,以物盖定,勿令泄气。候冷去滓,微微含喷,从项背至足令遍。勿噀头面。”此例上句言“含喷”,下句言“噀”,同义替换,表示喷水。

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卷十九:“或有气绝病者,不自知,当须边(旁)人之救,以酒灌含之。”

清·王士雄《温热经纬》卷五:“因而思《伤寒论》反以冷水噀灌之证,非火厄于水而何?”

“含”“灌”还常与“洒”搭配,构成“含洒”“灌洒”等词,义同“噀洒”,表示喷洒,如: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日中许,庆苏焉,旋遂张目开口。尚未发声,阖门皆悲喜。猛又令以水含洒,遂起,吐腐血数升,稍能言语。”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及还至母所,见母拥衾坐床上,言有白衣者六人,以水灌洒,遂霍然而苏。”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故道至聿青岛明光山,不半,潮已达塔岛,觅泉取水,相望佛山,涛沫噀洒,宛似一挂珠帘,石槛礁栏出数百丈,盘错密布,潮急风猛。”

综上,本例“含”义同“灌”“噀”,表示“含水而喷之”,“以水含之”即指将水含在口中而喷出,是古代道家、佛家救人治病的常用方式。

[2]捉—投

葛洪《神仙传》:“捉书负姜,骑杖闭目。”(《吴志·赵达传》裴注1428)

葛洪《神仙传》曰:“投书负姜,骑杖闭目。”(《御览》卷八百六十二 七/951)

本例裴注作“捉”,《御览》卷八百六十二作“投”。

“捉”,一本作“投”,如:

《淮南子•诠言训》:“善博者不欲牟,不恐不胜,平心定意,捉得其齑,行由其理,虽不必胜,得筹必多。”“捉”,《御览》卷七百五十四作“投”。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武后闻之,大怒,逼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捉”,十二行本作“投”;乙十一行本、孔本、张校同[5]。

“投”,一本作“捉”,如: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慧后还荆,遇见镇西长史刘景蕤,忽泣恸而投之数日,蕤果为刺史所害。”(T50/393c)“投”,元本、明本、金陵本作“捉”[6]。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寻欲投身,自取殒绝,亲友谏谕,其志不移。”(T51/897b)“投”,甲本、中本作“捉”[7]254。

按:“捉”指握、持,《说文•手部》:“捉,搤也。一曰握也。”《广雅•释诂三》:“捉,持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捉书”表示握着信、提着书,如:

南朝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七:“著赭布帔,下有赭布泥洹僧。手捉书一卷,遥投与规。”(T55/50b)(3)“捉”,宋、元、明本作“提”。明•王芥庵撰《阅藏随录》卷一引此作“提书”。(D58/18b)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昔桓玄爱重图书,每示宾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投”有寄、递之意,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三十:“后五年,余从故道出桂岭,至前别处,而君没于南中,因赋诗以投吊。”“投书”表示寄书信,如:

《汉书·赵广汉传》:“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

从句式结构上来看,“捉书”与“负姜”相对成文,“骑杖”与“闭目”相对成文,“负”“骑”“闭”在语义上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性,“捉”是延续性动词,语义上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性,而“投”是短暂性动词,语义上只能表示极短暂的动作,没有持续的时间长度,与“负”“骑”“闭”等动词搭配不当。

据此,本例当以“捉”字为是。

[3]蹶—蹙

干宝《搜神记》:婢蹶然起跃,头至于栋,攘臂切齿而言日:“诸葛公乃为孙峻所杀。”(《吴志•诸葛恪传》裴注1440)

《搜神记》曰:婢蹙然起跃至于栋,攘臂切齿而言曰:“诸葛恪公乃为孙峻所杀。”(《御览》卷五百 四/1117)

本例裴注引干宝《搜神记》作“蹶”,《御览》卷五百引作“蹙”。

“蹷”“蹙”形似,“蹶(蹷)”,他本作“蹙”,文献常见,如: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八:“每入山与子俱行,后忽蹶然而倒,化成一鹿。”“蹶”,《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引《异苑》作“蹙”。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引《搜神记》:“女至皮所,以足趶之曰:‘尔马,而欲人为妇,自取屠剥,如何?’言未竟,皮蹷然起,卷女而行。”“蹷”,《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五引《搜神记》作“蹙”。

文献中“蹶然”,他本作“厥然”“撅然”“歷然”等,如: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元嘉初,青州刘幡射得一鹿,剖腹藏,以草塞之,蹶然起走。”“蹶然”,《太平御览》卷九百七作“厥然”。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三:“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隣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T53/796c)“蹶然”,宋、元、明、宫本作“撅然”。“撅”“蹶”形似,此当作“蹶”。

《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蹶然”,清·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四引此章作“歷然”。“歷”当作“蹷”,形似而误。

按:“蹶(蹷)然”,指急起、惊起的样子。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八“蹶取”条:“蹶然,急疾之貌也。”

“蹶然”常与“起”类动词搭配,如“蹶然+起/起坐/起走/跃起”,表示“急起”“惊起”。如:

《逸周书》卷九:“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汉书•陆贾传》:“于是佗乃蹶然起坐,谢贾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宋书•五行传》:“婢蹶然跃起,头至栋,攘臂切齿曰:‘诸葛公乃为峻所杀。’”

“蹙然”本指局促不安的样子。《庄子·外物》:“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也可指忧愁的样子,如明•刘元卿《贤奕编•多忧》:“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踊叹不已。”此二义于此皆未安。

据此,“蹙”当是“蹷”字之误,本例当以“蹷”为是。

[4]遽—使

干宝《搜神记》:“竺乃还家,遽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蜀志•麋竺传》裴注 970)

《搜神记》曰:“竺乃急行达家,使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御览》卷八百六十八 七/990)

《搜神记》曰:“竺乃急行至家,使出其财物。明日日中,果火大发。”(《御览》卷八百八十四 八/95)

本例裴注引《搜神记》作“遽”,《御览》卷八百六十八、八百八十四均引作“使”。

检《搜神记》卷四“糜竺”原文,“遽”作“便”,其文云:“竺乃急行归,达家,便移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本例亦作“便”。

“便”“使”文献中常混用,毛远明:“构件‘吏、更’形近讹混,‘使’又作‘便’,与便利之‘便’成为同形字。”[9]“便”,他本作“使”,如:

《汉书•尹翁归传》:“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便”,《御览》卷二百五十三引此作“使”,其文作“延年召上辞问,甚奇其对,使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宋•柳永《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为别后、相思煞。我前生、负你愁烦债。便苦恁难开解。”陈运彰录:“便”作“使”[10]。

“便”“使”形近而误例,如: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时负座竖便即发难,深义泉涌,清辩响应。”明南本“便”作“使”,范祥雍注曰:“盖形之讹。”[7]386

明•杨一清《山游晴霁 累日煦如早春 喜而有作》:“莫便溪头洗尘耳,下流恐有饮牛人。”明嘉靖刻本《石淙诗稿》作“便”,《石淙诗钞》作“使”。冯良方注:以文意当作“便”,“使”因形近而误[11]。

按:这里“遽”表示匆忙、仓促,《玉篇•辵部》:“遽,卒也。”如《礼记•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汉•郑玄注:“遽,犹卒也。”西汉·扬雄《太玄经》卷六:“阴气塞宇,阳亡其所,万物穷遽。”晋·范望注:“遽,忙也。”本例指麋竺急忙赶回家,匆忙将家中的财物搬出,故“使”“便”于此均意义未安。

笔者认为“使”当是“促”字误用。

“遽”,他本文献中有引作“促”例,如:

《旧唐书•魏征传》:“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遽”,《新唐书•魏征传》作“促”,其文曰:“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遽”“促”同义,《文选•张衡〈西京赋〉》:“百禽㥄遽,骙瞿奔触。”薛综注:“遽,促也。”“促”“速”同义,《广韵•烛韵》:“促,速也。”故“遽”,他本文献中有引作“速”例,如:

《北史•高允传》:“天下妙理至多,何遽问此?”“遽”,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引作“速”。

“遽”和“促”“速”连用,构成“促遽”“遽促”“遽速”等同义连词,表示急促、匆忙。

《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汉•郑玄笺:“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文选•司马迁传》:“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文颖曰:“卒卒,促遽之意也。”

清·梁廷柟《夷氛闻记》卷四:“奕经颇有所闻,虑遂影响传播,遽促移营嘉兴。”

清•华蘅芳《有赠二首 其二》:“底事东风遽促归,汀州碧草已芳菲。”

唐•陈致雍《奏金吾班位状》:“周旋中矩,凡百卿士,预于朝谒,鸣佩就列,奏乐入班。升降之容,不宜遽速。”

据此,“遽”“促”当为同义替换。“使”“便”乃“促”字形讹,此当作“促”。

结语

综上所述,裴松之《三国志注》征引志怪类著作共计7种,与《太平御览》所引对应内容形成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形式丰富,有文字上的异体字、通假字、形似而讹字,有词汇上的同义替换词、同义异形词,也有语法上的语序颠倒、结构变化等。“含-灌”表示将水含在口中而喷出,是古代道家、佛家救人治病的常用方式。“捉-投”“蹷-蹙”形似而讹,“使”乃“促”字之讹,从而与“遽”形成同义异文。通过辨析字形、考查词义,不仅可以为为大型词典的编纂补充词义训释,也可以为中古汉语的研究提供语料参证。

(1)本文所引裴松之注文均出自中华书局1982年版《三国志》,1192表示页码,文内同。

(2)本文所引《太平御览》均出自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八卷本,八/115中数字“八”表示第八册,“115”表示页码。文内同。

(3)本文所引佛经文献皆引自“CBETA电子佛典2014”。T表示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经》,D表示出自《国家图书馆善本佛典》,X表示出自《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T”“D”“X”后数字表示册数,“/”后数字表示页码,a、b、c表示当页上栏、中栏、下栏。如T55/50b表示此段文字引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册,第50页中栏。

[1]高敏.《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1.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250.

[4]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09.

[5]《资治通鉴新注》编篡委员会.资治通鉴新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6602.

[6]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144-3145.

[7]范祥雍.大唐西域记汇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58.

[9]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803.

[10]陶然,姚逸超.乐章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75.

[11]杨一清.石淙诗稿[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8:212.

[1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李昉.太平御览[M].夏剑钦,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14]张新科.《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4-40.

[15]张智强,赵天一.试论《三国志》裴松之注“凿空语怪”的文学意义[J].教师教育学报,2009(1):143-146.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Fantasy Novels Cited in Pei Songzhi’sand

LV Ling-d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There are a lot of variant characters in seven fantasy novels cited inand in. These different characters are rich in form. Some are interchangeable, variant, similar but corrupt characters. Some are synonymous substitutive and variant words. There are also grammatical word order reversals, structural changes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variant characters, we can supplem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and corpu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Medieval Chinese.

;; fantasy novels; variant characters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6.10

H124.3

A

2096-9333(2022)06-0068-06

2022-05-05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三国志注》与宋代类书所引交叉文献平行对应语料库建设与研究”(SK2021A0409)。

吕玲娣(1979- ),女,安徽巢湖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训诂学、汉语史。

猜你喜欢

搜神异文同义
《生经》与《搜神记》平比句比较研究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制造《搜神记》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由对立走向友善
李白诗歌异文浅谈
论《搜神记》中狐的形象类型及其文化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