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锻造党的领导力的政治品格

2022-12-29李锡炎

中国领导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建党领导力

◎李锡炎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全部奋斗历程与整个领导实践,具有“元精神”的意义。对党的领导力的集中研究,虽然时间不久,但党的领导力却是与党同生、与党同兴,同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引领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路同行,与时俱进。对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党的领导力不断提升来说,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发挥着源头活水和“母体”哺育作用。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国家、政党必须依靠精神力量支撑。党的卓越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裂变和巨大释放,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立得牢,党的领导力才能强大,党才能在历史风浪中挺立潮头,勇往直前。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领导力的灵魂和精神之源。党的领导力与伟大建党精神同生共存,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的领导力具有跨时空的穿透性和引领作用,看似无形,但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一个天才的雕塑大师,塑造着党的领导力的政治品格和实践特质。

一、伟大建党精神以理论思维与 政治理想塑造党的领导力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真理信仰与理想信仰内在统一的标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和精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遵循、理论思维,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道义制高点的占领与坚守。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政治立场和理论思维。

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精神前提和内在动力,是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与“坚守理想”因子在党的领导力中的萌动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基础和资源禀赋,其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有三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二是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这三个理论要点,是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的经典表达,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内核精髓,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领导使命、领导责任、领导目标的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领导思想、邓小平领导思想,奠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领导力的理论基础。

中新社发 杜建坡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领导环境、领导目标和领导实践也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处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面临许多风险与挑战,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活力。广大人民群众期待中国共产党加强全面领导,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为了回应时代之需、人民之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同领导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在新时代的领导目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超大规模的人口大国中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和八大本领进行了重要论述,标志党的领导力在新时代的新积聚新喷发。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之中,它的发生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领导能力,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治国理政能力,也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一种战略定力和引擎动力。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观念,“民贵君轻”“为政以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天行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治国理政理念相融相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的发生发展,提供文化自觉自信的历史文化基因和丰富养分。从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中国化“两个相结合”的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群众,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烈的本土性和原创性,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的精华,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以初心使命与实践品性锤炼党的领导力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宗旨和根本,既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品格,也体现建党精神的实践品性。伟大建党精神见诸于实践,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为国为民,勇于担当。伟大建党精神的这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的政治品格和记初心、担使命、见行动的实践品性,始终贯穿于党的领导力形成和不断提升之中,锤炼着党的领导力,引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激励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与为民初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不是一般组织的领导力,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力。“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是一个包括了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其严密的整体性统一性是其他任何组织无可比拟的。在这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中,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领导力和领导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对党的领导力的传导、执行、落实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细胞”和“神经末梢”,对党的领导力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再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个人的能力和本领,始终为党的领导力不断提供力量支撑。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纪律严明、政治清明、全方位、全覆盖的有机整体,同样是一个合理有效、逻辑严谨的科学系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正是这样的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和理论概括,其整体性与层次性有机统一的完美度,是一般领导力理论体系无可比拟的。这个严密完整的党组织体系之所以强大无比,就在于以初心使命为核心的伟大建党精神发挥着凝聚力和引领力。

党的领导力理论,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锻造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能力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与一般党的建设理论和一般领导学有其共性,但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包含了许多不同于一般领导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也不同于一般党的建设理论中的概念范畴。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如同四大顶梁柱,构成党的领导力的整体格局。这四大顶梁柱,虽然是相立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领导力的整体,是以政治领导力为统领,以思想引领力为灵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整体架构。党的领导力理论向纵向、横向、宏观、微观多维延伸拓展细化,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同向合力系统,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纵深网格结构:一是党的领导力纵向延伸细化,诸如政治领导力可分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思想引领力可分为思想信仰力、价值引导力、思想理论传播力、宣传舆论公信力;群众组织力可分为群团领导力、基层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可分为社会动员力、民心凝聚力、资源配置力等。二是党的领导力向各领域横向拓展细化,形成全覆盖的专业性领导力体系。例如:经济领导力、法治领导力、生态领导力、军事领导力、外交领导力、应急领导力等。三是党的领导力向多维宏观拓展细化,形成全视野的战略性领导力体系。例如:战略领导力、制度领导力、科学发展领导力、跨界领导力、改革领导力等。党的领导力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恰恰都是我们党在坚守根本宗旨、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

三、伟大建党精神以奉献特质与英雄气概激发党的领导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对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斗百年实践和无数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的理论概括。“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如此多的惨烈牺牲。”[3]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英勇斗争的百年奋斗和领导实践中,不论是在战争年代的残酷环境下,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奋力拼搏中,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遭遇无数风险挑战。党的领导力在一次次严峻考验中得到不断提升,在一次次应对挑战中变得更加强大卓越,体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不惧险阻、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从党的领导力在艰难曲折考验中不断成长、始终卓越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看到,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的领导力的引领和支撑。

其一,党的领导力在党的百年奋斗中铸就,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中积蓄。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精辟地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4]党的领导力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同时开始的,与党的历史相随相伴,与党的思想进程同步发展、同步深化,在思想进程中凝聚积蓄,在百年奋斗的实践中锻造铸就,呈现出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领导力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特点。

建党之初,党的组织比较幼小,从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开展工人农民运动相结合起步,形成建党精神,推动党的领导力从思想引导力、政治领导力,逐渐向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发展壮大。其间曾发生过教条主义的错误,用照搬照抄的机械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导致党的领导力一度减弱。经过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万里长征和延安整风,全党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入手,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党的领导力迅速提升,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在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曾发生过曲折,党的领导力受到伤害。从思想认识上看,还是脱离实际的形而上学所致。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力得到大大提升,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党的思想进程和党的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力的锻造铸就和党的领导力理论形成,离不开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领导力两者在党的思想进程和领导实践中互动共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把握科学思维与领导能力之间的互促共融关系,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把方向、管全局、作决策的能力,增强领导决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分析判断力、科学决策力、战略谋划力、统筹协调力,从而增强党的领导力,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由此,“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引领党的领导力迎着艰难曲折和斗争风浪,在党的思想进程和领导实践中不断增强,形成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机统一的政治品格和实践特质。

其二,党的领导力在伟大建党精神鼓舞下不断增强,在破解难题的领导实践中不断创造辉煌。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改革党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成为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导实践,面临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诸如如何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等。我们党从事的伟大事业史无前例,解决新的重大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唯有继承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闯出一条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领导力的新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党的领导力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后,又有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全党面前,诸如如何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保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解决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唯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惧风险,迎难而上,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升党的领导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践证明,这些年我们党的领导力无比坚强,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地应对世界变局,成功地开展了疫情防控,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给了我们党巨大的力量。

四、伟大建党精神以党性立场与人民情怀熔铸党的领导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品格,体现党性立场与人民情怀,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这其中包含着“一体两面”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本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的基因传承和动能传导作用,使坚持党性与人民性在党的领导力锻造中得到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最显著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两大元素,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另一个是领导影响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其实质就是党性立场与人民情怀的内在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富有强烈的党性和人民性。党的领导力蕴含着党的政治理想、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的内涵,强调领导力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的内涵来看,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卓越领导力、科学决策力和严格执行力,揭示了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路径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发出来的磅礴伟力,是党性和人民性共同发力形成的强大组织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蕴含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也蕴含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党性原则,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性。党的领导实现了党性立场和人民情怀的有机统一,这是党的领导力无可比拟的重要因素,也是极为鲜明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付诸实践。

五、小结

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领导力完美融合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都折射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领导力的灵魂,同时学习借鉴、兼收并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我们党的领导既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又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二是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领导力,抓住层层传导的纽带,构成多形式多点位的传导系统,使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领导实践中全面发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把伟大建党精神化为领导力实践行动,扎扎实实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各种本领和能力,使我们党在任何时期,特别是在重要时期、重大事件中始终保持最强的领导力。

[注 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0.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求是,202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建党领导力
坚持党的领导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领导力21法则》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