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新课程理念下劳动课程创新实践①
——以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小为例

2022-12-29◎唐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唐 斌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课程转变为独立的学科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重塑劳动教育新结构,描绘了劳动教育新“跑道”。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下简称“附小”)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要求,践行“全人教育”“实践体验”“面向未来”的劳动课程理念。立足新课程理念,学校进一步实现劳动课程的结构化建构,呈现出教育目标从知识走向素养、教育资源从零散走向聚合、教育内容从工具性走向生活性、教育形式从单一走向融合的新形态。

一、劳动课程理念的结构化表达提升

“教育工作者只有澄清自己的课程信念和经验,寻找自己和别人的共同之处,并弄清楚自己真正重视的是什么,才能使教育对话更加深刻和充满活力。”[1]附小基于“全人教育”理念和十余年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从“从什么地方出发”“到达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到达”三个维度,结构化表达校本劳动教育的课程理想和立场,即劳动教育三个“面向”:面向全体,面向生活,面向未来。

(一)课程出发点:全人教育,发展个性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1988年,美国学者隆·米勒正式提出“全人教育”概念,认为“全人”即是“完整”的人,“全人教育”秉承“整体大于局部”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各主客体要素间相互依赖、相互关系、共同参与和非线性操作。“德国教育之父”第斯多惠也提出了培养真、善、美品质的“全人”观。[2]“人是万物的尺度”[3],劳动教育理应以“育人为本”,回归到“人”的原点,坚持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使命,这也是劳动课程的本体性价值表达,是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因此,劳动教育之“全人”,一方面是“全体人”,即参与劳动课程的所有教师、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方面是人的“全方面”,即参与劳动的个体整体和谐发展,人性完整成长。劳动课程的价值在于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全面、自由、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劳”育的方面,更需全面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全方位培养学生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的劳动核心素养。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途径有必修课、学科渗透、课外校外劳动实践等,有学科专业形态,也有跨界形态、综合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从不同角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优化劳动课程结构体系,设立“自助餐”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力求劳动课程内容有多样性,课程形态有综合性,实施途径有丰富性,以多样态的课程助推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程生长点:实践体验,回归生活

劳动课程常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方式呈现,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习得劳动知识经验,获得劳动技能,体认劳动积极意义,养成良好劳动品质,培养劳模和工匠精神。

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基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应生活,改变生活。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是劳动所创造的人化世界,是基于劳动实践而产生的。[4]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即生活”,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与生活紧密关联;“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是劳动教育之必然,是课程育人之应然。学以致用、手脑并用是联系课程与生活的纽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劳动;课程即跑道,是劳动与生活的联结通道。

知行合一是劳动教育的内涵。知行合一是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诠释。罗生全等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层面实现劳动教育研究的理论到实践转化,实现劳动课程的特色化发展。[5]劳动教育在学校被窄化、在家庭被淡化、在社会被弱化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刻认识:或重说教,轻实践;或只行,不思考;学用脱离,知行分离;只劳动无教育或只教育无劳动等。有了“身”的参与,才会获得“心”的滋养。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认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完成劳动任务的胜任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劳动的稳定行为和品格,在经常性实践活动中养成;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在实践中发展。“知”对“行”有指导作用,“行”是“知”的结果;二者相融,才是完整的劳动教育。

(三)课程落脚点:自主创新,面向未来

培育良好劳动心理情绪,激发自主创新意识。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劳动通过工作倦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6]儿童若体会不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会缺乏成就感;心理不喜欢甚至是反对的、有情绪的劳动,易导致好逸恶劳的品行。良好的心理情绪是劳动教育基础,儿童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劳动关系为劳动教育提供材料,也是一切教育的起点。[7]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强制行为,而是遵循儿童身心、身体、智力发展规律,是发展儿童兴趣爱好、培养自主性自觉性、实现自身价值、能体会到成功的教育活动。当劳动成为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充分表达时,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儿童自会用心、用手、用脑劳动,产生自主创新意识。

在创造性劳动中解决问题,发展创新能力。“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8]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经济等方面强调了劳动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物质与精神财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理念,劳动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多种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小学阶段在进行重复性劳动的同时,需注重进阶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与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做中问、问中思、思中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的劳动问题,逐渐养成创新能力。

二、劳动课程目标内容的结构化设计

“课程即文化”,劳动教育是劳动文化传承与创生的主阵地,作为学校课程整体的一部分,具有学校课程文化的属性。附小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设计劳动课程目标与内容,为其注入学校课程文化基因,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育人体系,改善和完善顶层设计。

(一)立足学校课程文化,系统设计劳动课程目标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9]”附小立足学校课程总目标“以丰富的课程丰富孩子的生命,让每位孩子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以劳动课程的功能和目标为基础,与学校文化的核心语词“每个日子都闪亮”相结合,将劳动课程总目标描述为“两爱”“三会”“四有”(如图1),着力培养热爱劳动、劳动人民,会自主、安全、合作劳动,有奉献、勤勉、担当、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为了便于理解记忆,将其提炼为:“自己的事情自觉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抢着做。”

图1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小劳动课程目标体系

基于课程总目标,注重“细分”与“进阶”,结合学段特点分解劳动教育目标。“两爱”指向劳动观念进阶,低段学生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中段学生懂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道理,高段学生体会“业精于勤”内涵。“三会”指向劳动能力与习惯进阶养成,低段学会“房间、教室与公共区域的整理与清洁和安全使用工具”,中段学会“家务自理,自觉维护生活场所卫生,并能在劳动中提出和解决问题”,高段学会“整理与收纳、饮食烹饪等,主动参加公益性服务劳动,并会制定劳动计划,协作完成劳动任务”。“四有”聚焦劳动品质与劳动精神进阶,低段注重“乐于参与集体劳动,愿意服务他人,遵守劳动规则,完成劳动任务”,中段“有勤俭节约、承担责任、不怕困难的精神”,高段具有“乐于奉献、主动克服困难、积极探究、勇于担当、追求创新的精神”。力求让劳动课程充分实现全人教育,突出个性发展,每位师生绽放光彩;实践体验,融入社会,每个日子绽放光彩;自主创新,面向未来,未来日子绽放光彩。

(二)统整校本劳动实践,系统设计劳动课程内容

学校围绕劳动课程目标体系,统整已有劳动实践,系统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将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卫生、整理收纳、烹饪营养和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服务性劳动则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如此,构成劳动任务群,以此为基本单元,分学段进阶安排内容,构建课程内容结构。

例如,结合“两爱”目标,为低段学生设计了“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桌椅”“分类整理生活、学习用品,整理书包”“择菜、洗菜、削果皮”“正确使用电视、电脑”等生活类劳动内容,形成了校本化劳动清单。“现代服务业类劳动”,则依托阿福童体验馆,按低、中、高三段进阶,分别设计了在阿福童体验馆“感受职业特点”“体验职业特点”“创意服务”等劳动内容清单,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劳动课程实施的结构化融合

附小整合学科要素,构建了以国家课程(劳动课堂)为引领,以项目任务课程为主体,以学科融合课程为补充的结构化实施路径(如图2),凸显“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图2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方法

(一)国家课程“学做”统一,发挥引领作用

劳动课不仅要致力于劳动观念培育,学习劳动方法,掌握劳动技巧,而且要引导学生从劳动中体验生活新的乐趣,培育一种“新生活”方式,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新生活的能力。每周1节劳动课或由班主任执教,或由专职劳动教师任课,强调“学做”统一,发挥国家课程的引领作用。

根据已有劳动教材,学校实行“课内学+课外做”的教学模式,包括“读教材,知劳动—说教材,析劳动-仿教材,做劳动-贴教材,记劳动-画教材,评劳动”等环节。如一年下主题单元一“餐后清理有妙招”,教学在第一节课完成读、说以及讨论,知道如何洗碗筷,如何收拾餐桌,并以实物模拟操作,用课桌当餐桌,用纸巾当抹布等,学会收拾餐桌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愿意做”;课外则回家完成洗碗筷,用多种方式记录劳动过程与结果,并进行自我和家长评价;第二节课进行分享成功经验,交流问题,归纳劳动方法或感悟等,以评价进行激励。

(二)项目任务群特色化驱动,凸显主体作用

一是年级劳动课程主题化。每学年上期(9—12月)劳动周,各年级根据《劳动课程标准》任务群的要求,选择一个主题,自主研发特色劳动项目。包括一年级生活技能类劳动,二年级班级服务性劳动,三年级手工编织课程,四年级科技制作课程,五年级动物饲养课程,六年级敬老爱老课程。各年级组长依照“设计方案-材料准备-用工具操作-活动记录-展示评价”的流程,创新开展活动。

二是节庆类劳动课程仪式化。每学年下期(3—6月),全校将部分农业种植性劳动和生活类劳动以节日庆典形式开展,如3月土地承包节、4月采摘节、5月韭菜节、6月美食节等,循着“课程方案—劳动展示—总结反思”流程,赋予其强烈的仪式感,强化劳动认同。

三是专项劳动课程体验化。第一类是情境化主题劳动课程,包括阿福童职业体验课程、岗位体验等,借助儿童经济课程实施劳动教育。每周五,学校开放阿福童体验馆,为学生提供职业功能体验区;并实施值周班级负责制,每位学生参与学校不同岗位,如校长助理或班级考评等,体会教职工的劳动特点,感受劳动的艰辛,学会简单管理和校园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第二类是研学劳动活动,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每期1天。学校分学段设计12条研学线路,如低段生命课程的天府芙蓉园、大熊猫基地、成都动物园、玫瑰花溪谷线路;中段民俗民风课程的非遗博物馆、川菜博物馆、唐昌战旗村、茶溪谷路线;高段历史科技课程的建川博物馆、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科技馆、天府软件园线路。学生在六年将走进所有基地,通过动手劳动操作项目,实现“在自然中成长,在天地里求知”的劳动教育追求,增强价值体认,培养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能力与品质。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多元、整合的教育元素,为学科课程有机渗透提供了本体性依据[10]。附小遵循“互惠互利、分类实施和系统建构”的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强调自然浸润,倡导项目式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例如,六年级数学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由此各学科合作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在校园角落处修建一个花园。以此为大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师生综合运用数学测量、科学知识、劳动种植课之花品种的选择和美术学科颜色搭配等知识,建设新花园,自然协调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间的关系,落实“五育融合”。

四、劳动教育评价的结构化创新

(一)目标性评价,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学校结合劳动课程三维(两爱、三会、四有)目标体系,结构化设计教什么、引导学生如何学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以保持目标统领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学的评价的一致性。如中段年级的日常生活劳动类“我会做早餐”烹饪课程,根据劳动素养表现,将课程目标分解为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制作营养早餐,学会简单制作的技能;提高科学合理搭配早餐的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与评价目标(早餐设计的合理性,制作技能提高程度,分享的主动性,过程中表现出的健康观念等),并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早餐制作过程评价劳动观念、习惯与品质,以制作的早餐质量评价劳动技能等。将评价作为劳动教学的一部分,体现“作为学习而评”;以评价促进教与学,体现“为了学习而评”;以一体化的“教、学、评”共同指向素养目标达成。

(二)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具身体验

学校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劳动教育重要的评价方式,以劳动实践操作、成果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劳动素养情况。凭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心理表现、精神表现等因素,评价劳动任务完成情况,从而量化劳动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并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根据劳动的不同内容进行不同的表现性评价。生活劳动评价主要关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与劳动过程的习惯表现;生产劳动评价关注工具运用、劳动技能、劳动结果的表现等,考查其劳动技能水平、劳动价值观、劳动质量、劳动精神等。表现性评价与成果性评相结合,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水平与劳动核心素养达成情况。

(三)阶梯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发展

学校结合劳动项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和完成劳动任务的表现,进行分层、进阶式星级评价。如煮饭1颗星,炒家常菜(普通劳动)2颗星,炒特色菜(创造性劳动)5颗星等;偶尔打扫房间2颗,经常打扫4颗等。进而以新苗币激活学生评价意识,如10个五星可兑换一个勋章,10个勋章可兑换1元新苗币。新苗币可校园内流通,如可用于承包土地、竞标、租树苗等,也在阿福童体验馆消费,如购物、看电影、涂鸦等。以阶梯式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发展,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