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年,需要有积极的老化态度
2022-12-29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送给我们“一朵最绚丽的奇葩”——长寿,这一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在生命问题上的理想和追求,因科技无穷的造化之力在今天成为现实,70 岁、80 岁、90 岁,乃至100 岁,现在的我们不仅比先辈活得更长,而且在生理状态上更为年轻。然而,许多老年人在享受生命长度的同时,另一个关于生命质量的问题却浮现出来,那就是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更有质量,更加快乐。这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哲学问题,现代心理学将其表述为“老化态度”。
所谓老化态度,指个体在老去的过程中对变老这一事件的体验与看法,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心理结构,由内容性质和评价视角两方面构成。在内容性质上,老化态度分为积极老化态度和消极老化态度两类。积极老化态度是指老年人正面感受与评价在自己身上伴随着生物年龄出现的老化状态和老化体验,客观地对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种老年性改变,及时地调适身心,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人生价值观念,感受自我的有用感、存在感和价值感。在近期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WS/T 802—2022)》中,老年人的良好情绪、自我满足、积极参与社会和保持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得以重视,突显了积极老化态度的理念。消极老化态度则与之相反,即个体伴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地位和人脉资源的变化所带来的丧失感、老年歧视与不友好,并由此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与生存意义的消极感知。在评价视角上,老化态度分为自我老化和一般老化两个层面。所谓自我老化,是指老年人从自身的衰老感受与生活体验出发而做出的对自己日渐变老这一事件的主观评价,如“和同龄人相比,我看上去更老一些”“我虽然已经70 岁了,但从没觉得自己已经是老年人了呢!”“我的体力精力大不如从前”“我还和年轻时一样,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这些都是对自我老年期年龄事件的主观评价,不同的评价反映了不同的老化态度。而一般老化态度,则指更广泛意义上的老年人群,对一般社会老年群体年老的观点与看法,如孔子所言“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苏轼诗中所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大量研究表明,老化态度是老年人是否能够快乐晚年、安享晚年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乐观的老化态度会让老年人拥有较高的健康自评与生活满意度,成功地适应老化过程;而消极的老化态度则可能会使老年人陷于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中,有损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甚至会危及到寿命时长。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 年提出“积极老龄化”,即意在倡导老年人以及全社会都要把老化看作是一个正面的、有活力的、积极的进程,以此减轻老年人因退行性变化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痛苦,身心得到更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最终实现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目的。所以,积极的老化态度对于老年健康十分重要。
如何才能建立并保持积极的老化态度呢?很重要的一条是老年人要为自己设计一份老年生涯规划。先来看一项研究。有位心理学家在对200 多位60~70 岁低龄老年人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中87.88%的人报告说,自己每天从睁眼忙到熄灯,带孙子、做家务、烧茶煮饭,“一年到头也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没有快乐,还身患多种疾病。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些老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早在几千年前就指出,老年人不能“只对高寿有兴趣,需要更认真地思考该怎样度过”,如果“我们知道该怎样度日,生命就够长了”,否则再长的寿命也“只是活了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位老年人自迈进老年行列的第一天起就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份老年生涯规划,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一份既充实又切合实际的老年生涯规划,是老年人身心愉悦的源泉。
再说,一个人的快乐从何而来?快乐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快乐是某个目标实现后的一种心理体验。如张老伯退休后计划系统学习摄影理论与技术,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如愿以偿,于是感到快乐;李阿姨退休后计划先用三年时间旅游,然后帮儿女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于是每一次旅行出发都让她快乐不已。他们的经历诚如古罗马学者塞涅卡所说:“我们应该珍惜老年时代,热爱老年时代,如果你懂得如何度过老年时代,那它是会充满快乐的。”
泰国《星暹日报》有篇文章同样谈到,走出工作的老年人“要从生活中去酿造属于自己的春天,要为自己的老年拟定一份安老计划,这样才能使得生活在清静中露出生机,在无为中创造有为,在闲逸中获得情趣,才能如同年轻时一样沉浸在希望、期待、充实和快乐之中,……方能老而不老”,显然,制订一份生涯规划,让自己有目标的生活,是每一位离开工作岗位步入老年的人获得身心愉悦的第一步。
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的老年人会说:“人老了,今天不知明天事,做生涯规划有什么用?”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正确。人老,只是年龄上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生价值的丧失。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老而无用”,只有“老而弥坚”,翻翻史书,看看身边,可以发现“活出生命精彩”的老年人比比皆是。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什么用”是老年人的头号忌语,也是对老年生命杀伤力最大的一句话,一旦说出“生涯规划没有用”,接下来,一连串的“有什么用”就会接踵而至,“学习有什么用?”“看报有什么用?”“锻炼有什么用?”“朋友有什么用?”“出门有什么用?”“说话有什么用?”“离开我住的房间有什么用?”“离开我睡的床有什么用?”“活着有什么用?”美国学者莫洛亚说“这就敲响了死亡之门”,所以“这几个字可是万万说不得的”。
充分认识人生价值,认真规划老年生涯,是持有并保持积极老化态度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