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2022-12-29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沈 琦 陈 婧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为目的,对市场上多款畅销盲盒进行案例分析,提炼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组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其中,借用手法主要包含图形借用、造型借用、故事借用;组合手法主要包含直接组合与提取重组两部分;创新手法主要包含体验创新与复合创新。这些方法都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潮流文化产品中的传承与创新。
盲盒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潮流消费产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根据Mob研究院的《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2024年盲盒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亿元[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国产品牌泡泡玛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盲盒品牌,盲盒品牌的“出海”也助推了越来越多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盲盒的传播,例如故宫猫——祥瑞系列盲盒、囡茜十二生肖系列盲盒、Kimmy&Miki神话系列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盲盒设计之中,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潮流文化更好地结合,更好地引导年轻人接受、喜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相关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是通过文明演化聚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它能够表现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诗词歌赋、神话故事、传统书法、中国戏曲、汉语汉字、民间工艺、特色美食,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从古代就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对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展现在当下人们眼前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对社会以及整个宇宙的意义展开研究,该意识对中国人的审美及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
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代其他事物;其次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就是一个携带意义的感知,也就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其中“能指”代表的是符号形象,“所指”代表的是指代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可以是意指,这种意指构成了符号的隐喻性[3]。基于以上理论,可以使用符号学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表达,例如以“麦穗”作为符号,代表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以“红缨枪”“乾坤圈”“风火轮”作为符号,象征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哪吒”。
盲盒与盲盒设计
盲盒(Blind Box)是外部包装相同,但是盒子里面装着同系列的不同玩偶,消费者需要“抽盒”拆开包装之后才能知道盲盒玩偶的具体款式。对于消费者而言,盲盒消费不只是购买盲盒本身,更是社交情感、游戏体验、文化体验的消费,这些消费体验包含了线上线下两部分内容[4]。
首先,盲盒需要有独特的造型设计,具备强辨识度与记忆点。例如最为畅销的Skullpanda密林古堡系列盲盒,将原本哥特风的、阴郁的玩偶形象以新颖的风格形式呈现,产生强烈的反差,使盲盒更具魅力。其次,盲盒需要有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元素,有较强的主题性与故事性,例如以濒危鸟类为主题的“肥啾”系列盲盒等。最后,盲盒的系列化程度较高,例如囡茜十二生肖系列盲盒等。系列化的盲盒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收集欲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
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图形借用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传统图案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这是其他装饰图案无法取代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些图形被借用到盲盒设计中,大多起装饰作用,赋予盲盒美好的寓意。例如故宫猫祥瑞系列中的“葫芦”形象的设计使用了汉字“吉”这一元素,用以表达“吉祥”寓意;宫廷宝贝“小学士”胸前的图案是官补仙鹤图样的卡通版,清朝时期官补上的图案是区分官员品级的主要依据,仙鹤图样为一品文官补子,借用到盲盒设计中用以表达“有学问”这一寓意;招财宇航员“京剧脸谱”借用了京剧脸谱中的孙悟空脸谱图案与寿桃图案,在“招财宇航员”系列盲盒中代表“中国文化”(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图形借用方法对应表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图形借用方法对应续表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造型借用
盲盒大多是人形玩偶,其设计要素包含服装、发型、妆容、帽子、饰品等,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服饰符号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很多盲盒设计中都存在中国传统服饰符号的造型借用。例如,囡茜十二生肖系列中“寅虎”的形象设计就借用了虎头帽、汉服棉袄的造型;molly新年系列中的“多多金”借用了年画娃娃的造型;唐雪芙宫廷佳人系列中的“司音”借用了披帛、唐朝大袖衫等造型。同时还有一些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中的造型借用,例如饱格格初遇花神系列中的“榴花格格”借用了粽子造型、石榴造型和龙舟造型;故宫御猫系列“葫芦”的形象设计中借用了葫芦、寿桃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造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造型借用(作者自制)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造型借用还包括对历史文物的造型借用。其中一类是直接使用文物造型进行盲盒设计制作,这类盲盒的设计制作者大多是拥有文物版权的博物馆,多数文物盲盒还会结合消费者的体验进行创新(见图2);还有一类是通过对文物的造型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而成的盲盒,例如超活化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其中就包括“饕餮”“觥大”“觥二”“鸮”“冷鸮”“鸮尊”“牺尊”“凤鸟”等盲盒,这些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和纹样为基础创作而成的产品,更加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充满趣味性,具有可玩性。
图2 河南博物馆“失传的宝物”盲盒(图片来源于网络)
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故事借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故事被借用到盲盒设计中,其中包含成语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等。例如DIMOO时光漫游系列中的“飞鸽传输”就是取自中国古代“飞鸽传书”的故事,设计者将其与互联网中的文件传输巧妙结合,进行了谐音变化,将“书”写成“输”,古今结合,使产品更富有趣味性;宫廷宝贝中秋猫系列盲盒中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盲盒都取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兔子的形象对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诠释;故宫猫名画记盲盒中“太宗猫”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唐朝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所绘的禄东赞朝见唐太宗的故事,同系列盲盒还“演绎”了《清明上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鱼石图》等名画中所描绘的故事与场景;而甄嬛传系列盲盒“甄嬛(回宫版)”盲盒所体现的是《甄嬛传》中甄嬛从甘露寺回宫的故事,同系列盲盒还有乌拉那拉·宜修落泪、叶澜依骑马、年世兰乘坐步辇、沈眉庄佩戴玉镯等经典故事桥段,能够激发“剧迷”的共鸣。
表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故事借用方法对应表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组合
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直接组合
盲盒成套系出现的机制容易激发消费者成套收集的欲望,消费者出于收集整套盲盒的动机会进行多次消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也有体系化的内容,例如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十二金钗、西游记人物等,因此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直接组合,应用到盲盒设计中。例如,囡茜十二生肖系列、囡茜二十四节气系列、CHYNEE开辟鸿蒙十二金钗系列等。此外,盲盒套系一般为8~12个每套,还会有1~2个隐藏款,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直接组合的方法需要同类文化符号种类与盲盒数量匹配或大于盲盒数量。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提取重组
盲盒设计还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取与重组,例如Nancy与子成说系列盲盒取自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包括牛郎与织女、虞姬与霸王、梁山伯与祝英台、宁采臣与聂小倩等,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若干情侣CP(Couple)进行提取重组,赋予了盲盒美好爱情的寓意,提升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增加了其购买意愿。
随着盲盒主要消费群体也就是年轻一代对泛娱乐、动漫、国风等内容的兴趣程度的提高,很多针对年轻人的影视作品、手机游戏、剧本杀等娱乐方式中都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了新的符号表达,这样的新符号语言进一步影响了盲盒设计。例如Kimmy&Miki神话系列盲盒虽然选取的依然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CP,但多组CP来源于近年来热门的影视作品,并且设计者对其进行了重组,赋予其新内涵。如该盲盒的隐藏款为哪吒与小青龙,这对CP来源于《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设计者依据他们之间的友情设计制作了该盲盒。这样的文化符号提取与重组贴近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趣味,受到消费者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
1.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体验创新
盲盒需要开盒才能知道其款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可以感受开盒的乐趣与惊喜。河南博物馆开发的“失传的宝物”盲盒应用了考古文化符号,对消费者的开盒体验进行了创新,消费者需要使用“洛阳铲”,有耐心地层层挖土,再细致小心地扫去浮尘,青铜器、铜佛、铜鉴、银元、玉器等“迷你版文物”才会慢慢出现。这款盲盒分为传说、传承、史诗等级别,具备神秘的名字和独特的结构,可以让消费者通过体验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5]。紧接着,市场上出现了十大帝王国玺(秦始皇国玺、刘邦国玺、成吉思汗国玺、朱元璋国玺、康熙国玺等)考古盲盒、三星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考古迷踪兵马俑盲盒等。随着考古盲盒的热销,河南博物馆推出了“文物修复师——新石器时代”和“文物修复师——青花瓷时代”盲盒,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文物修复与盲盒相结合,受到消费者欢迎。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复合创新
随着盲盒市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已不再满足于消费者体验方式的创新,而是走上了复合创新之路,从一个简单的盲盒演变为包含背景塑造、名称命名、打开方式、氛围营造、传统文化符号运用、礼物赠送、环保意识等内容的“盲盒综合体”。例如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盲盒就运用了复合创新方法(见图3)。
图3 “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盲盒——迷你文物博古架(图片来源于网络)
盲盒背景为“海上丝绸之路”;盲盒打开方式运用开箱“提拉”动作,对应沉船打捞;撕掉封条打开马口铁沉箱后,蓝色水晶泥模拟“海水”包裹“珍珠”“闪片”等海底元素,“泥质古沉船”造型取自我国古代“福船”造型,可以挖掘出“南宋金项饰”“南宋青白釉瓷瓶”“菊瓣口绿釉小盘”等精美文物;此外还会随盒赠送“迷你文物博古架”,消费者可以自行拼搭;马口铁沉箱可以作为收纳盒重复利用,随盒赠送的考古贴纸可以对马口铁沉箱进行DIY装饰。盲盒玩家一步步探索盲盒,并在盲盒体验与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可玩性、趣味性、知识性,进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组合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其中借用手法主要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图形借用、造型借用、故事借用;组合手法主要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直接组合与提取重组;创新手法主要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验创新与复合创新。基于以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后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丰富盲盒的种类与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上下功夫,并结合VR、AR等新技术着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体验创新;此外,还可以结合当下热门的元宇宙概念推出“线上盲盒”,增加年轻一代对盲盒的认同等。
民族复兴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新的潮流。众所周知,年轻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潮流文化产品中的传承与创新极具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盲盒设计中的应用值得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