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12-29王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小学2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王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小学 2554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能够突出文本的整体性,让学生完整地了解作品,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选择推荐优秀书目,开展好整本书阅读

为了进一步丰富资源和拓展学生阅读面,教师可以根据统编教材的内容以及要求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目,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此外,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和开阔知识面,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生物、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语文科目之外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低年级的学生对色彩鲜明、插图丰富的故事书籍更感兴趣,在选择时要以文字少、插图多的书本为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高年级学生则要选择具有深度和意境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书籍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二、优化调整阅读任务,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浅层次阅读是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很多学生无法突破阅读瓶颈的原因也在于此。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通过对阅读任务的优化调整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打破能力束缚,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提高阅读品质。

例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童年》这本自传体小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围绕主人公梳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事件发生经过,自制思维导图并厘清文章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将绘制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看,提供素材支持,引导学生将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在思维导图上体现出来;第三,选择一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制作名片卡,并描述该人物和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阐述故事情节,重点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形象和语言等特点,谈谈自己对该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三、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整本阅读效果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在阅读整本书时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解答困惑,要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时,要做好经典章节的领读工作,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理解的突破口,掌握古典名著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摆脱阅读的困境,快速投入到阅读状态中去,高效完成阅读任务。此外,还可以让班内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范读,其他学生看到同学能够毫无障碍地阅读后,畏难心理自然就会减少,降低阅读的恐惧感,从而更加自信和从容,阅读则会更加顺畅,学生的专注力也会更高。另外,教师要做到全程陪读,时刻关注学生阅读进展情况,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保持热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有效做好阅读批注,提升整本阅读质量

阅读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思考,比如,这几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人物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一边思考一边在对应位置做好批注,通过写批注的方式和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能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水平。

例如,给学生推荐《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就对书中这样一段内容产生了质疑:吹牛大王说自己连同马一起掉进了沼泽地后通过往上拉自己的辫子成功将马和自己拉了出来。很多学生就质疑,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于是就在这段内容边上做好批注,阐述了自己的疑惑。此外,在读到吹牛大王幻想自己爬到月亮上种豆苗时,很多学生在旁边写了自己的感想,想象自己爬到月亮上会做些什么。通过批注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散思维与作者深入对话交流,对文章内容形成深刻记忆,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的深度和品质。因此,要鼓励学生做好阅读批注,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其他同学分享,在交流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体验。

五、读后交流体会,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学生在阅读后会有诸多的想法和感受,这种阅读体会如果不能和其他人交流分享,就会陷入“孤读”状态,从而影响阅读的品质。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拥有阅读后表达想法体会的渠道,通过对细节的探讨和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意境的理解感悟,从而提升阅读的品质。

首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大会,明确读书的主题。学生在阅读一本书后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阅读感悟,在交流沟通中发生思维的碰撞,相互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增进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实现阅读知识的快速积累和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其次,以某本书为阅读对象开展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深入研讨书籍内容,扫除阅读盲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阅读思维体系。

例如,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古典名著后可以围绕“失败与成功”讨论,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等方面深度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名著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快速完成知识构建,形成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

六、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坚持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态度等进行全方位考核,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考核评价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对于低年级学生和中年级学生,要检查学生图书卡片的制作情况以及好词好句的摘录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检测学生的读后感书写情况,倾听学生的阅读感悟。此外,要重点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具体表现。在评论时不能采用统一的语言,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性和指导性语句,既保护学生自尊心,又要指出学生阅读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提升的空间,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采用多样化方式促进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评价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整本书阅读的优势和作用,并给学生推荐优秀书籍,布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任务,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