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2-12-29牛磊
牛 磊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一、引言
2016 年 10 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必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身体健康是关乎国民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国民构建美好生活的进程。传统体育养生能够有效满足国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推动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养生体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社会的需求,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内得以全面发展。
二、概念界定
体育项目对“体育”“传统的”与“民族的”等条件能够同时满足,即属于传统体育,也就是说,传统体育是形成于中华民族历史社会活动,受传统文化滋养,在各个民族孕育过程中持续性继承与发展的体育运动的总和,并且这些体育运动均具有自身体系。传统养生学在中国具有较长的研究与发展史,是以感性与经验为基础,在古代哲学、宗教与医学等因素影响下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生命科学。尤其是儒、释、道理论思想在养生体育中的融合与渗透,使国民更加关注内外统一、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内涵。让国民在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观、职业观及生活观。在理论层面上,养生体育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导致体育项目在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我国古代思想的影响与熏陶,无论在形体动作上,还是修养原则上,都能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陈朋(2015)在《老年人对体育传统养生功法健身需求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指我国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及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健康养生方法及理论的总结。内容较为丰富,涉及情绪、劳逸、起居、饮食等多个方面,严格遵循练养结合、天人合一的原则与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运动理念,体现着我国传统的人生智慧与文化哲理。因此,传统体育属于传统养生与传统体育的融合产物,其中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人体意念调控、呼吸锻炼与姿势调整等行为,有效融合意、心与身,促进人体康健,对人体内在潜力进行有效激发。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对应的养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发展观”“系统论”“整体观”“形神合一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与“阴阳学说”等哲学思想。其形成源于传统养生的全方位思考与分析,在哲学理论基础与传统养生分析结果的协同作用下,构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健身方法,是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理论体系。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受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中华民族特色。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丰富,遵循天人合一、动静结合的原则。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体育对应的养生理论体系受社会进步影响正在进行不断创新发展,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持续吸收新内容,提升文明程度,以此对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适应。
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研究现状
我国体育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理论,倡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心灵和精神的恬淡,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王艳红(2018)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历史变迁》一文中指出,为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应构建体系完善的机构设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加强理论和技法研究等方面的改造。牛文民等(2020)在《孙思邈养生理论精髓之解析》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学的理论,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体育养生理论。颜芬(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对二者在现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认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深远的医学和社会学价值。邓奎等(2017)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提出我国体育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策略,认为体育养生文化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构成上已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有广泛性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新活力的增长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王英璟(2013)在《健身气功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框架构想》中认为国内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产业的主要有三种分支,中医养生文化产业、养生文化旅游和名人养生文化产业,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又往往相互渗透与结合,密不可分。综上所述,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哲学思想以及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产业在新时代对国家经济、民族振兴所起的促进作用。
21 世纪初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传统养生体育管理部门,国内传统体育养生的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性,编创出传统体育养生的新功法。同时又从传统体育养生产业化的角度发掘价值,为传统体育养生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推广资源。
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体育养生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面临传统养生文化不能有效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困境。随着社会的高速进步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难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生活节奏的加快提升人们生活内容的紧凑感,长此以往,使人们被动接受与进入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但是身体健康的保持需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因此,部分人们会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在选择体育锻炼形式的过程中,倾向于选择高心率负荷的剧烈运动。这种运动能够节省运动时间,但是对一些有身体隐患的人并不能达到理想健身效果。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具有一定慢节奏的特点,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等体育项目强调运动的匀、慢、柔与松,这种运动形式背离当代社会人们的快节奏运动需要,使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面临困境。
(二)养生锻炼方式与年轻化人群不匹配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养生锻炼方式的老年化,难以匹配养生人群的年轻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年轻人接触各类健康知识,开始注重养生,使养生人群逐渐趋向年轻化发展。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养生重要性,会主动找寻适宜自身的养身方式,但传统体育对应的养生体育运动大多是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要求锻炼者动作缓慢优美、松柔慢匀、轻灵圆活与中正安舒。这种锻炼形式与要求一时之间难以被年轻人群接受,使养生人群的年轻化与传统养生锻炼方式的老年化发生冲突。因此,传统体育对应的养生体系发展需要借鉴普拉提、瑜伽等类似运动,有效处理受众接受问题,创新传统养生运营方式,赋予其基础内涵与时尚色彩,实现传统体育对应养生运动与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变通发展。
(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学科体系尚未健全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面临相关学科体系尚不健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与医药类院校已经开设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学科,部分其他类型的院校也开始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设定为选修课,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推广工作。但是大多院校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进行推广的现实情况是课程内容集中在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等体育运动的练习训练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较少。理论知识教学存在问题的同时,部分院校的技能教学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养生课程实施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在教材方面,相关书籍虽然比较丰富,但适用于高校教学的针对性教材较少,使学科教学难以匹配到有利的基础教材,影响学科教学有效性,制约学科体系完善。
五、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普及宣传,树立养生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的发展,需要政府与相关研究学者在社会范围内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知识普及,加强其益处宣传,帮助当代养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养生价值观。
首先,政府部门应根据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育运动现状,组织并发展养生协会。在内容上,主要以养生体育运动、养生理念、养生饮食及养生文化为主。在形式上,可划分为网络在线指导、电话服务、课堂教学及养生运动等。而在理论指导上,主要以国学教育、理疗保健等理论为主。
其次,制定优惠政策,相关政府部门应为退休职工提供免费参与体育养生运动的机会,或委派专业人员进入社区,积极组织并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以此扩大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加强网络服务机制,在构建养生协会的过程中,社会大众通常因为时间与距离因素,难以及时地参与协会举办的养生体育活动。例如,年轻化养生群体不理解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慢节奏,在选择锻炼方式的过程中,大概率忽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要价值,而在自身养生进程中并不具备科学的养生观念,影响其养生成效。
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需要趋向年轻化发展,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与年轻化养生群体的体育养生文化需求,并赋予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一定的内涵性属性,使年轻化养生群体在具备自身正确养生价值观的前提下,能够基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涵性,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养生,有效突破年轻化群体与老年化锻炼方式的冲突,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时尚感,赋予其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解决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问题。
(二)商业化运营,国际化推广
传统体育养身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发展,需要顺应新时期传统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实施商业化运营与国际化推广。在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传统体育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需要发展自身对应的产业,结合背景优势与国家政策支持,将传统体育运动产业化,在商业化运作相关体育运动与养生体系的过程中,增加传统体育运动养生的指导员数量,扩展传统体育运动站点数量,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国内与国外的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相关运动的总人数。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以广播、影视和手机App 等为主体的传播媒介,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宣传,促进国家经济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协调发展。在完善产业设施的基础上,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商业化运营与发展,需要相关企业与部门重视传统体育运动的创新,主要是运动形式与运动内容的有效创新,对其养生功效进行最大化发挥,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国内外推广提供保障。由于现阶段,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消费市场正在不断扩大,且参与人数正在不断增长,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商业化发展具有一定可行性,需要其在运营与推广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经验,连接相关企业产业,构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产业群,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促进其长远发展。
(三)完善专业建设,加大研究力度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我国传统体育养身文化实现有效发展,需要完善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研究力度。我国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组织尽可能多的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类课程,各大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该课程为专业课、必修课或选修课。院校一旦设置该课程。就需要保证课程教学对应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且完善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学习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知识提供有利平台。在此基础上,完善专业建设,健全学科体系,需要重点培养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使其以有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等,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教学实效性。在学生熟练掌握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知识与技能、教师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加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研究力度,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以先进研究成果体现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面临传统养生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养生锻炼方式与年轻化人群不匹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学科体系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需要其选择普及宣传树立养生价值观、商业化运营推广、完善学科专业建设等革新路径,实现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时代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