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同体构建视域下的高校志愿服务优化路径探析

2022-12-29婧,陈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时代

陈 婧,陈 莹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300)

一、引言

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再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因此高校在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对自身志愿服务队伍的全方位审视,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优化统一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 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文明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上开展了积极的尝试。

二、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松散的“联合体”加剧了高校志愿服务同质化

诸多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力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纷纷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志愿服务途径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场上守正创新,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技术优势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并非所有志愿服务活动都能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一方面,部分学校虽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联合党政群团部门、教学教辅部门和学生社团共同参与,但内部结构松散,缺乏沟通交流,在职能上又存在交叉、权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加之资源匮乏,使得团委、学生社团、二级院系学生会、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等不同组织策划出相似的服务主题,在特殊节庆日例如学雷锋日、劳动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时常扎堆出现,千篇一律的文化活动在服务对象面前反复上演,难免出现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志愿服务联盟的建立打通校际优质资源的共享渠道,办学水平较高的重点名校以其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雄厚的资金支持、专业化的人才服务队伍和丰富的服务实践经验成为了学习的榜样,但普通院校受困于各方条件的劣势只能选择简单的模仿,进步有限,更难为农村发展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

(二)校地疏离催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化

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是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现实情况中,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制约使得两者间的合作往往浅尝辄止,在文明实践合作方面偏向于短期、临时的志愿服务项目,难以针对地方特色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校地合作机制尚不完善,沟通不紧密,双方志愿服务队伍衔接不畅,缺乏细致的调研工作。

(三)参与感剥离,引发志愿者积极性低下、志愿者流失严重等问题

高校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参与行为,是志愿者们作为必不可少的力量介入到公共性的社会活动之中,是对集体的融入与公共利益的追求。在整个文明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需要将自己视为整体的一部分,以此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状态。然而,一方面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朝着个人化、功利化的方向嬗变,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低下,即使参与其中也是为了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青年自我发展也迫切需要群体身份和社会认同,青年进行社会参与,是青年这个群体或者个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生产发展等活动,以‘公众’而非‘私人’的身份走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心理满足”,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身份认定机制的不健全让志愿者们获得感不足,长期游离于群体身份和社会认同之外的后果就是对于志愿者身份的舍弃,即使继续留在志愿组织中也存在将活动当作任务来应付的情况。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同体构建——有序的组织整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需要将无数分散的志愿服务主体集中起来,整合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序力量。从高校的视角出发,这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自身内部管理、校际合作、校地协同、服务对象去客体化等主要内容。

(一)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整体性运作

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成立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将学校的志愿力量重新整合,以统一的领导姿态来协调不同部门的分工合作。

1.纵向层级整合

许多高校的志愿服务队伍设置为院校两级组织架构,校级志愿服务队伍成员又大多数来自校团委组织,接受校党委以及上级团组织的领导,除了负责大学生志愿者的注册、培训、监督等工作外,还承担起了接收县(区)、乡(镇)、村(社区)的志愿服务需求并及时传达给各个二级院系志愿队伍的中介任务。为了防止两级组织架构下校、院两级志愿主体的二元分化,一定要充分保证院系的独立性,明确权力的边界,让开展活动的基层志愿队伍能充分享有自主权。我校为此研究制定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施意见》,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各二级分院志愿服务队伍的年度安排,尽量避开重复的内容。

2. 横向职能整合

一个成熟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运行的成果,但以往在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宣传、评估、激励、活动资金筹集等多项内容开展过程中,校团委负责联络各个机构,例如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上好理论培训课程,委托宣传部负责活动成果宣传展示,委托信息中心和各教学院系提供技术支持等,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但配合度不高的临时组合导致服务效能被大大降低。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定位是多功能性的综合大部门,这种综合性不是要以重起炉灶、再拉人马的方式在高校原有的机构设置里创造出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王国,而是作为一个沟通协调的中转阵地。高校团委专门设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以此平台将各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以充分的信息交换、意见交流来凝聚共识,最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二)校际合作的资源互换

办学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部分高校通过校际的合作交流来弥补自身在专业水平、志愿者数量、服务经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成效不足。这种以强带弱的组合基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首先,要在校际建立起民主协商的平等关系,分工有不同,地位无高低。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骨干人员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志愿服务联盟目标,就活动设计、承担角色等问题展开充分的探讨,避免内容的雷同。其次,将资源的扩散由单向的流动转变为双向的互动。校际合作的核心是资源的共享,要坚信“任何组织即使是资源较为丰富的组织也不可能孤立存在,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源交换”,例如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相较于景德镇当地的本科院校,实力较弱,但是在兄弟院校间实践示范活动的观摩过程中也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以此带动双方的进步。这就要求合作的成员单位能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挖掘潜在的人力、物力资源,避免将某一方单纯视为资源的获取者或提供者。最后,保持个性找准特色。新时代高校文明实践共同体不是主体间的无限趋同,内部的差异化和多元性为共同体提供了生命力,每一次实践经验的细微变化都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的观点与选择。

(三)校地协同的机制共建

完善校地协同机制既是构建文明实践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是拓展高校志愿服务类型,创新志愿服务机制,提升志愿服务针对性、深入性、专业性的有效路径。围绕整合资源、对接基层群众现实需求的共同目标,学校应与地方各系统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实践项目为纽带,在运作协同、保障协同等方面形成合力。

1.衔接顺畅的运作机制

为保障校地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要从长效机制层面入手,打通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组、站的三级架构,实现校地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上的无缝对接。高校党委与地方组织要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考评,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工,规范合作流程,保障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网络化管理机制和联络机制,联合各方成立文明实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校团委和学工部统筹工作,指定专人专职与景德镇三河村、黄泥头村、丰源村、枫树山社区等地方组织沟通协调,邀请机构负责人和乡村群众代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利用学院领导驻村扶贫的优势,组织师生骨干队伍做好与鸬鹚乡等扶贫村的对接,深入了解村民的困难和需求,为实现精细化服务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周提示、月计划、月总结制度,将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细化、量化到具体目标、时限、措施、联络人、责任领导等,实现全程监督。把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摩擦,在联席会议上及时反馈处理,在磨合中紧密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团结高效的工作格局。

2.多源聚合的保障机制

经费上的保障是优化志愿服务水平的前提,单一的经费来源让高校财政力不从心,需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出台相关政策,拓宽志愿服务经费的来源渠道。建议建立学校专项经费、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三方为主体的活动基金,并完善基金的使用制度、公示规定,确保志愿活动支出的实报实销、公开透明。培育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团队,确保人力上的保障。教师骨干与地方社会工作专家共同组建培训导师团,围绕为民服务的实际需求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志愿组织的整体素质。在顺利完成志愿服务后,地方组织要给予志愿者们正式的时长认定,通过荣誉证书、电子身份证书等方式强化角色认同,不吝惜于公开的表彰,提升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将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纳入推优入党和评优评先工作体系,与教务处和学工处协同合作,让班主任、辅导员在学期末综合测评当中给予奖励加分,在日常班会中大力宣扬,对参与文明实践的教师给予绩效和荣誉上的奖励,以此全方位构建起鼓励志愿服务的良好校园氛围。除此之外,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地方组织还结合实际资源优势,为文明实践共同体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场地保障、政策保障。

(四)服务对象的去客体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要求所有参与者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没人能置身事外。但是在志愿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农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经常被置于客体的位置,被动地去面对志愿工作人员所施加的一切影响,仿佛只要节目设计得漂亮,开展得顺利就万事大吉。农村群众是否能接受教育和引导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里自觉自愿地完成文明实践反而被忽略。为了激发农村群众的内在积极性,从被服务者最终转变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参与者,就必须要给予其足够多的选择权与话语权。这要求在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法上坚持为民服务、求实务实的原则,“把握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学生下乡活动前都会基于服务对象的兴趣与需求,设计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让乡亲们点单,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群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通过提问、回答、与他人合作、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等社交步骤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学习,挖掘出自身的主体价值。同样,高校也不能停留于志愿服务活动供给者的位置,两者应当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在文明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实现自我完善与统一。

四、结语

推进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能够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主流意识的传播平台,要营造精神教育的意境、唤起民众对精神文明的共鸣、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对接,最大力度引导人们以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诚挚的情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下去,使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时代
以志愿,致青春
请文明演绎
小行动 大志愿
漫说文明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