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古建筑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
2022-12-29刘永峰张阳阳王文举
刘永峰,王 建,张阳阳,李 磊,王文举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略之一,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为此,当前很多乡村地区加强了乡村古建筑的修缮与改造。在保护当地建筑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有效利用建筑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利用乡村古建筑,改善广大乡村地区落后贫困的局面,构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方式与治理体系,有效加强乡村古建筑的改造,促进乡村转型,实现乡村振兴。
1 乡村古建筑
乡村古建筑是相对于现代建筑而言的,指的是人们基于生产与生活的考量,在渔村、农村、牧村等形式的乡村中构建的传统性建筑。古建筑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历史中保留了较为淳朴的民风与文化。往往与当地的地形条件与地势特征相结合进行建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虽然整体规划设计的周密性不足,但是体现了古人对建筑的思考,往往保持了生态环境上的平衡,体现了浓郁的乡村风貌特征。乡村古建筑具有生产性的特征,建设初衷为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因此,建筑模式与建筑特征受到乡村传统、村风以及实际需求的影响。为此,并不过分追求美感,未照搬系统性的设计方案,而是从实际居住需要的角度出发,将居民实际生活需要与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乡村古建筑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我国南方与北方、东方与西方的地理环境与居住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得在乡村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方式上有所不同。不同地域对建筑的审美以及需求体现着一定的地域差异,例如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乡村古建筑设计多采用整齐划分的四合院建筑方式,而在我国福建、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宽广的平原土地相对较少,在气候表现上,空气较为潮湿,降水丰富,因此乡村古建筑多采用高耸的设计方式,在街道设计上采用整齐四方的划分方式,而在我国西藏等西部地区,主要的生活方式为游牧生产,牧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当地气候较为寒冷,地带多为冻土,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水泥、沙子、泥土等材料不足,因此乡村古建筑多采用简单的石块累积建造。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建筑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很多乡村地区均具有大量的古建筑,主要为生态型建筑,与当地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特色,在建筑过程中致力于实现环境、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发展,加强对自然要素的利用,由此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建筑形式。
(1)民族地域文化古建筑。我国很多乡村古建筑均是在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的,体现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特征,例如川西羌族区域乡村古建筑建设过程中,利用木头与石头堆垒成房屋,并建立木走廊与宅院连接,选用当地大量的竹竿拼凑成较为简单的动植物图案,在体现羌族特色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建筑的美感。该建筑设计过程中具有较为浓郁的乡土田园氛围,在建筑前面放置收获的农作物,并在院前院后种植植物,营造了良好的田园景象,同时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构建了小二层羌族民居建筑,将当地地域文化融入至外部形态设计之中,结合地方性材料例如黄土、石材等,构建了较为粗犷的外部发展形态,使得该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乡村特色。
(2)生态型乡村古建筑。生态型建筑类型是当前乡村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构成之一,基于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构思中有效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利用本土资源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在居住过程中能够带给居民良好的体验感,并实现对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利用绿植元素,增强了生态型建筑的自然气息,实现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效统一。
(3)现代田园风格的乡村建筑。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乡村建筑已经逐渐突破了传统乡村建筑方式的桎梏,逐渐融合进现代田园的设计风格,以此更好地改善居住环境,并构建多元化的建筑设计方式,与当前现代农业生活方式相结合,基于乡村设计风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此营造一种田园乡村的建筑氛围,同时更好地保有原有的自然风貌,这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当前我国现代田园乡村建筑设计不断改良,在保有传统田园建筑文化的同时,有效融合现代建筑、现代农业、建筑文化,并对此予以创新,以此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之下的现代乡村建筑体系。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建筑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
(1)对乡村古建筑改造进行整体规划。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之下的古建筑保护与改造,要求对乡村古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置统一的管理标准,构建全面的乡村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机制,针对破损的墙壁、颜色缺失的建筑墙面等进行及时修缮与维护,在对乡村古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探索将其设计为民间博物馆的形式,由此促进乡村传统古建筑在新时代之下焕发生机,充分发挥乡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这也是对乡土古建筑的一种良好保护方式。要求针对已经遭到破坏的乡村古建筑,构建专业的修复方式,利用现代修复技术以及设计理念尽量还原乡村建筑的外貌,由此实现对乡村古建筑的有效维护与保护。
探索构建完善的乡村建筑保护体系,坚持科学性、协调性、合理性的保护原则,不断优化乡村建筑的保护工作。科学性指的是将乡村古建筑的改造与当前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并契合当前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精准把控当前建筑保护与改造的各项内容,一旦乡村古建筑遭到破坏,要求采用合理性的原则,基于经济因素、技术操作、作业成本等因素,基于节能环保理念进行建筑修复与保护,协调性指的是采用修整与新建联合的作业方式,保持乡村建筑原始的自然风貌,并与当地的乡村文化相结合。
(2)加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将古建筑作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与要素之一,为此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开发。很多乡村古建设计较为精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较小,古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保存较为良好,当前在很多生态系统设计中均运用了多种生物,每种生物均有自身的应用价值。包括无机物等植物生存原料的循环、各种动物的利用等,在设计过程中均有自身的应用价值。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乡村转型以及古建筑保护过程中要求充分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强对自然规律的有效利用,以此优化乡村古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保存农村原有的环境艺术。我国具有众多形态各异的村落,往往具有整体气氛较为浓郁的独特文化,在乡村之中往往具有浓密的农作物、广袤的田野草原等,在当前振兴战略实施之下,当前很多乡村地区逐渐加强了城市化建设,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因此当前乡村振兴转型机制之下,对古建筑的开发设计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古建筑的改造促进乡村转型。将古建筑的改造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此不断加强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地区生活环境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不断加强对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对各项资源的有效开发,在此设计过程中不断增强乡村建筑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4)加强对原有乡村文化的保护。在对乡村建筑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原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当前很多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建筑设计师的个人特色与主观思想。此类建筑设计虽然运用了多种设计元素,显著增强了古建筑设计的效率,促进古建筑设计保持良好的美观,对广大民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此种古建筑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缺乏了与环境的共鸣,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农村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了解当地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以此将乡村文化融入至古建筑设计活动之中。促进乡村建筑的建设能够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师的个人特色。以此保证古建设计的特色,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古建筑设计之间的有效融合。
在古建筑促进乡村转型过程中,基于美丽乡村进行改造设计,将古建筑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改变原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在创造出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在对古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以此对乡村古建筑进行优化设计改造,不盲目追求表达视觉上的效果与经济效益,而是加强对现有乡村古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开发设计。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转型相结合,发现乡村古建筑的闪光点,加强对古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探讨乡村古建筑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乡村振兴达到良好的建筑效果。在保留乡村古建筑本身特色的同时保持时代发展气息。在乡村古建筑发展过程中,将乡土要素融入其中,以此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促进乡村古建筑的现代化创新。坚持整体性原则进行乡村古建筑设计,实现乡土资源与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之间的整体性发展,促进民族建筑的整体性建设。
(5)加强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对乡村古建筑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与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相结合,将乡村古建筑设计为乡村旅游民宿,为促进乡村转型,不断丰富乡村古建筑的各项功能,包括基本住宿功能、饮食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辽养服务功能等,为游客营造一种贴近自然的居住环境,使得游客在居住过程中能够有效释放日常工作生活中所积累的压力,在乡村民宿设计过程中,有效融合当地自然景色、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域文化相结合,营造具有良好艺术性与自然性的游客居住民宿。基于此种理念对现有的乡村古建筑进行整体翻新与修整,加强对当地地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将人文环境与景观生态融合进景观设计之中。由此在加强乡村古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乡村古建筑的经济功能,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4 结束语
古建筑是乡村振兴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属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对古建筑的优化设计与改造,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地方乡村文化,并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加强对原有环境艺术的保护,基于乡村文化进行古建筑设计。由此不断提升古建筑设计质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优化乡村古建筑设计,增强建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