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护理

2022-12-29余云王哲芸王岩陈媛媛

护理学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造口肠系膜夹层

余云,王哲芸,王岩,陈媛媛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是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导致供血肠道局部缺血、细胞损伤[1],严重可致肠坏死,导致腹腔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最终危及患者生命。文献报道,该病发展迅速,发病6 h内治疗的病死率<10%,6~12 h病死率增至50%~60%,24 h以上病死率高达80%~100%[2]。快速诊断和尽早干预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3]。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因其极高的病死率,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在国内外已达成共识[4]。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常常累及分支动脉,导致重要脏器组织缺血和功能损害[5]。Takagi等[6]研究显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13%,院内病死率为33%~100%。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临床表现隐匿[7],易延误治疗,预后差。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增加了3~4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病死率[8],即使肠道血运重建以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造成术后高病死率的原因。2020年4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合并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53岁,于2020年4月26日因突发胸背部疼痛7 h余收治入院,外院CTA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狭窄,远端显影正常。入院时神志清楚,心率102次/min,呼吸25次/min,血氧饱和度0.99,血压156/62 mmHg(左上肢)、162/77 mmHg(右上肢)、206/67 mmHg(左下肢)、80/54 mmHg(右下肢),四肢动脉搏动可触及,肌力评级5级,腹软,肠鸣音2次/min,腹围82 cm,无压痛反跳痛,胸背部疼痛,数字疼痛评分4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180/120 mmHg,未规律服降压药,未规律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佳。

1.2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予控制心率血压、镇痛镇静处理,完善相关各项检查,经与家属及患者沟通,考虑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远端显影正常,未出现肠道缺血表现,予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避免手术延迟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的严重后果。4月27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主动脉弓置换(岛状吻合)+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体外循环转流180 min,升主动脉阻断134 min,深低温停循环27 min,手术时长5 h 15 min,术中出血1 200 mL,输血1 550 mL,术后安返监护室。术后10 h拔除气管插管,序贯高流量氧疗。术后17 h,患者解血便约200 mL,诉腹胀,予急行胸腹CTA检查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立即联系血管外科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中见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支架植入后再次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通畅,术后安返监护室。术后患者再次解血便2次,总量约200 mL,请普外科会诊,建议剖腹探查,立即送患者至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部分小肠坏死,遂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小肠造瘘术+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安返监护室。患者小肠切除术后当天尿少,尿素19.6 mmol/L,肌酐224 μmol/L,考虑急性肾损伤,予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经监护室治疗7 d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间断行肾脏替代治疗,于入院后25 d病情平稳出院,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2020年11月19日于我院普外科行造口回纳术,术后7 d出院。

2 护理

2.1肠道缺血坏死的监测 因患者术前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狭窄,有肠道缺血风险,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监测腹部肌张力、腹围、膀胱压、肠鸣音的变化,有无腹痛、腹胀、血便等表现,以尽早识别肠道缺血坏死[9]。患者术后回室时腹软,测量腹围83 cm、膀胱压12 cmH2O、肠鸣音未闻及,予每1小时听诊肠鸣音、每班测量腹围及膀胱压,关注腹部体征,患者无腹痛、腹胀。术后15 h患者诉腹胀,肠鸣音未闻及,予床旁腹部超声后予开塞露2支纳肛后排血便约200 mL,腹胀未缓解。护士严密观察并记录病情,及时汇报医生,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禁食、胃肠减压。②每小时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乳酸变化,乳酸升高提示肠道存在重度缺血和不可逆损伤。患者乳酸从腹胀前1.1 mmol/L逐渐上升到2.1 mmol/L。③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关注白细胞有无升高,若升高提示有感染发生;关注D-二聚体变化,D-二聚体的异常变化是肠道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10]。④抗凝:在确认患者无引流多等出血风险下,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该患者术后15 h引流260 mL,出血风险小,在腹胀怀疑肠系膜缺血后立刻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⑤启动危重患者转运模式,联系放射科行急诊胸腹部CTA检查。患者胸腹部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护士积极做好介入术术前准备。

2.2转运护理 患者术后怀疑肠系膜缺血后,为明确诊断及治疗,先至放射科行胸腹部CTA检查,再转至血管介入科行支架植入术,最后送至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转运前全面、快速评估转运风险,保障患者安全[11]。由于患者夹层术后氧合差,转运途中有氧合下降风险,同时肠道缺血加重休克风险,需预先做好防护措施。患者夹层术后为高流量氧疗,高流量氧疗因无法连接便携式氧气瓶,无法实现转运,需改为无创通气,转运前10 min使用转运呼吸机实施无创通气,评估患者耐受情况,该患者无创通气时心率、脉氧饱和度未发生明显改变。行有创血压监测,备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利多卡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等抢救药物,备气管插管全套设备,因CTA时间较长,还需另备一瓶便携式氧气瓶。由1名N2护士、1名ICU医生、1名外科医生、1名护工共同转运。转运前提前联系电梯及目标科室,确保转运路线畅通。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患者主诉。本例患者安全转运至目标科室,并顺利接受手术。

2.3营养支持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肠道以缺血为主要表现,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需要积极营养支持方能恢复[12]。该患者入院时营养状态良好,经历两次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6分,存在严重营养风险,需制订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患者体质量65 kg,根据Harris-Bendict公式计算每日需要目标能量1 451 kcal(1 kcal=4.18 kJ)。术后早期因肠道供血不良,责任护士遵医嘱行肠外营养:总能量约1 350 kcal,热氮比101.8∶1,肠外营养液中不加胰岛素,使用过程中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通过静脉单独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在8~10 mmol/L。术后第3天开始为促进肠黏膜恢复,在肠外营养同时联合使用滋养型肠内营养方案[13]:术后第3天予5%葡萄糖溶液100 mL以20 mL/h通过营养泵经鼻肠管匀速持续输注;术后第4天予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500 mL以30 mL/h同法输注,患者无腹胀、腹泻等不适;术后第5天百普力速度调至50 mL/h,调整肠外营养液能量至约800 kcal;术后第9天,患者洼田饮水试验无呛咳,鼓励其经口进流质饮食。术后第12天患者开始经口进半流饮食,并停止肠外营养输注,合理搭配膳食,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为原则,鼓励患者逐步增加经口进食量及每日进食次数;术后第16天,患者经口进食所含能量可满足机体需要,停止肠内营养输注。营养支持过程中,责任护士密切监测患者体重指数、血浆清蛋白、总蛋白等指标变化,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该患者术前体重指数为21.2,血清白蛋白31 g/L;术后第23天体重指数21.7,血清白蛋白43 g/L。

2.4谵妄护理 由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特殊性及手术的复杂性,谵妄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31.1%[14]。该患者夹层术后第2天晚间胡言乱语、自行拔除桡动脉置管,有攻击倾向,遵医嘱予约束带及乒乓球手套保护性约束,检查各个管道的固定情况,并予右美托咪定起始剂量40 μg/h进行镇静治疗。镇静约束过程中,使用RASS评分[15]监测镇静水平,保证约束松紧适宜,定时翻身。由于右美托咪定有减慢心率及低血压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3 h后血压最低至89/55 mmHg,予降低剂量,患者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术后第3天6:00停右美托咪定,患者神志转清,能配合治疗,对夜间谵妄行为没有记忆。白天协助患者下床坐床边轮椅上活动,并安排家属进监护室陪伴30 min,安抚鼓励患者。与医生沟通,将患者转至较安静监护室房间,早晨、中午、晚间主动告知患者时间,夜间调低各种报警音量及灯光强度。患者未再发生谵妄,顺利转出监护室。

2.5造口渗漏的护理 患者造口术后,给予常规造口护理。造口术后5 d,造口袋中肠液较多,并自造口袋下方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发红,每天更换造口袋3~4次。在造口早期肠道水肿,选择一件式造口袋;发生渗漏后及时将一件式造口袋更换为两件式造口袋。更换造口袋时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将造口护肤粉均匀撒在发红皮肤上,保留2~3 min,拭去多余造口护肤粉,于造口周围喷一圈伤口保护膜,再围绕造口根部涂抹一圈防漏膏,最后粘上两件式造口袋。经过上述处理,患者造口袋更换频率降低为2 d更换1次,造口周围皮炎症状减轻,未再发生渗漏。

2.6心理支持及出院指导 患者术后因肠道造口,排便结构及方式发生改变,表现非常焦虑,担心出院后被人嘲笑,有较强病耻感。同时对出院后造口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信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专业的开导与安慰,告知患者只要维护得当,完全不影响日常活动。出院前3 d进行预出院训练,让患者自己护理造口,护理人员在旁协助,直至患者完全独立造口护理。对患者的每次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增强患者信心。另一方面,患者这次主动脉夹层发病与其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有关,告知术后血压控制对预防疾病复发依旧很重要。指导患者每天定时测血压,不要随便更改降压药物剂量,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调整。

3 小结

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灾难性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但早期症状存在隐匿性,部分患者在确诊肠系膜缺血时已发生肠坏死。因此,若能早期识别诊断,尽早干预至关重要。归纳护理重点为:①早期快速识别肠道缺血坏死征象、快速安全转运为治疗争取时间;②因术后早期肠道供血不佳,暂缓肠内营养,制订营养支持方案为全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外与肠内营养结合,最后序贯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减轻肠道负担同时保证有效的营养支持;③积极有效处理谵妄、造口渗漏等并发症,减轻患者不适与痛苦;④给予心理支持,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并重视随访,保证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经过25 d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猜你喜欢

造口肠系膜夹层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含软弱地层矿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