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信息融合:大学生社会化阅读共享学习创设路径

2022-12-29凌雅君

传媒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社会化融合内容

张 瑞 凌雅君

“社会化阅读(Social Reading)是一种强调分享、互动、传播的全新阅读模式”[1],它是随着手机、电脑、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不断革新和信息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高度智能化并注重阅读内容共享、交流与评论的现代阅读方式。2014年至今,政府工作报告连续9次提及“全民阅读”。2022年4月23日,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去年,我国电子书阅读量人均3.30本,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79.6%,较往年有所增长,且超三成的成年人有听书习惯,在阅读方式选择上更偏向于视频讲书[2]。处于5G万物皆媒的时代,根据大学生个性发展及信息沟通迅速、灵敏等特点,大学生更乐于选择通过“视听信息融合”的新方式进行社会化阅读。

一、基于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现实表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网络社群的传播,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阅读模式——社会化阅读。詹新惠认为社会化阅读使阅读效果及出版生产发生了巨变,这是对传统阅读的一种颠覆[3]。Kintsch认为“读者在头脑中构建的关于文章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即是文本阅读的过程”[4],阅读过程能促使读者形成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更高的阅读素养。社会化阅读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时效性等优势,换句话说,社会化阅读的核心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当全民阅读遇上5G(Fifth Generation)时代,加速了社会化阅读内容在云服务、物联网、AI、AR/VR等方面的智能化进程,为读者打造了视听信息融合的沉浸式新体验。

(一)灵活多样的动态阅读客体

传统阅读以静态的纸质书报刊为载体,它的字体、排版、颜色、背景、图片等经过严格统一审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静态的纸媒过程。学生面对图书、报纸、期刊、杂志等纸质载体,所得的阅读感受略显逼仄。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会化阅读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其灵活多样的动态阅读客体深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它以电子信息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读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滚动屏幕进行阅读。视觉文化更易于操作和传播,能呈现更完美的阅读内容,呈现出视觉文化渐渐替代印刷文化的趋势[5]。

(二)多方联通的主动阅读主体

在传统阅读中,阅读行为主要依靠单独的个体,一本书或一个刊物只能一个人翻阅,可同时参与互动的人数较少。而社会化阅读却以多主体、多平台、多渠道、频互动的优势迅速占领阅读领域,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同时翻阅各类相同或不同的阅读内容,随时将阅读到的资讯转发、分享给读友,参与线上互动交流。“阅读信息+社会关系”贯穿社会化阅读全过程,以圈子化的形式进行社会互动,使个体接受信息由被动转向主动[6]。社会化阅读的主体较多且涉及的面很广,阅读层次不一,阅读领域不同,阅读群体网络庞大宽广,利于大学生形成多方联动的良好阅读态势,培养大学生广泛综合的阅读素养。

(三)智能便捷的多元阅读媒介

传统阅读的平台比较单一,多以纸质图书、报纸、期刊、杂志为载体,大量的纸质阅读资料占用较大空间,且阅读资料保存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图书从排版到出版再传送到读者手中周期较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封闭,且获取到的资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化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大学生可利用咪咕阅读、京东读书、微信读书、掌阅、视频号、快手等阅读平台,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学习强国等客户端,知乎、豆瓣、搜狐等网站平台和微信、抖音、Facebook、微博等APP进行阅读,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阅读效果各具特色,阅读视野宽广辽阔,最新资讯驰而不息,及时有效地传递了阅读内容,这些高度便捷和智能化的社会化阅读特点唤醒了大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可以说,电子媒介已可以与纸质媒介并驾齐驱甚至赶超纸媒,由此,大学生的阅读载体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面对科技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更愿意使用便携式的阅读工具搜索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由此加速了社会化阅读的发展。

(四)敏捷开放的创新阅读思维

“传统书籍的出版常常会受到拥有内容生产和传播权力的传统出版社、杂志社长期垄断”[7],内容的来源比较单一,摘录至纸质图书上的内容大多是权威人士经过严格筛选后确定的,加之版面有限,所选用的内容已有删减,这些阅读内容是少数作者思想高度凝练而成的,思维难免受限于少数作者的思想和个人经历,读者获取的知识多为间接经验,且形式单一。而社会化阅读的内容篇幅大小不一,来源广泛,信息易于搜索,阅读的内容不受外部环境限制,许多阅读内容多为作者源于生活的原创性知识,具有开放、创新性强的特点。读者既是知识的阅读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化阅读时可根据阅读到的信息加工转变为自己的阅读资料,能够快速筛选出大量的有用信息为自己的创作铺设道路,利于促进读者和作者形成和发展创新性思维。

二、搭建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的共享学习圈

“人类通过阅读认识世界并实现自我认识”[8],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9]。社会化阅读在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推动下融入了音频、视频、动画等传统阅读无法实现的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融合,刷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阅读行为与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知识的学习与增值,扩大了共享学习交流圈。

(一)建立大学生志趣相投的社交圈

大学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花费时间到嘈杂的环境中去而把自己长时间固定在特定的社交圈里,难以找到志趣相同的伙伴。当视听信息融合的社会化阅读盛行后,便打破了这种僵局,大学生通常会在阅读时创造或传播阅读内容,这些内容足以体现个人的兴趣爱好,当同类群体发现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并且对方的思想和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生活和学习经历与自己相似,他们则愿意与对方保持联系,进行互动交流,与更多人分享更多的阅读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各种社会化阅读平台和媒介,大学生得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传播,无形中大学生拓宽了自己的社交圈。

(二)创造大学生视听交互的学习圈

社会化阅读形成了颠覆式的创新,视与听交互在一起,大学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到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读物,更能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达到一种智能听书的新体验。电子触屏、图文并茂、动态滚动、视频音频光电交织,视听信息融合下的社会化阅读多样化的形式,拓宽了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更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且直观、生动地向读者展示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视听信息阅读内容,甚至能让读者达到如临其境的境界,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大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阅读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点,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视听交互学习圈。

(三)形成大学生知识共享的阅读圈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使知识的转移、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及时传播日趋常态化。大学生也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不时透过指尖为他人点上一个赞,评论、转发、分享一则精彩的语段或视频,甚至围绕某个知识点与他人展开一场激烈的讨论,让“个体作为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关系网中交融,在新的阅读架构下生产阅读内容、共享阅读信息、创造阅读价值”[10],在浓厚的知识共享学习圈中涵养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

(四)构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圈

大学生进行社会化阅读,可以接收到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想和不同思维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和方向。大学生更容易从社会化阅读中找到兴趣点、灵感和创新点,提高了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意愿,激发了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力及创造性思维,构筑起创新发展的思维圈。

三、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共享学习创设路径

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据重要的教育和学习地位,大学生在社会化阅读结束后,可基于同一阅读内容融合议题与其他读者进行交往联系[11]。在传统阅读遭到历史性颠覆的同时,社会化阅读以其视听信息融合的优势占据有利地位,但在社会化阅读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遇到困境。因此,针对大学生阅读素养不高等问题,笔者提出了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共享学习的创设路径。

(一)以视听分享的价值理念提升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素养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的思维过程”[12],当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发自内心地想把自己阅读到的好文章及内容分享给他人,甚至愿意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给其他读者,并且在互动交流区与其他读者进行思想的交锋,由此与其他读者建立一种阅读社交关系。这种视听分享的价值理念,从另一个层面上说,阅读个体同时扮演读者及内容生产者双重角色,他们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将部分内容或思考分享给其他读者,同时又强化了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视频分享作为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的特定产物,它提供的视听信息融合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视频分享网站,使学生越过课堂教学获得所需学习内容,移动通信网络随时随地皆可阅读打造了可视化的数字环境。”[13]同时,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化阅读时还可以在特定的频道与发帖人进行互动交流和评价,发帖人可以通过收集到的反馈信息随时更新和增减词条,保证阅读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社会化阅读融视听于一体,注重互动分享,若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化阅读时能深入理解社会化阅读的内在意涵,努力培植自身悦分享、融视听的价值理念,就能有效地提升其社会化阅读素养。

(二)以形式多样的传播平台优化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生态

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方式可满足大学生的多元阅读需求。信息化时代融合了大数据、区块链等众多优势,特别是5G覆盖面推广,越来越多的社会化阅读平台和阅读媒体如雨后春笋,“5G+”阅读模式向纵深化发展,大学生能够使用形式多样的阅读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阅读方式,利用丰富的资源为自己的阅读提供更多便利。

“大学生通过分享、转发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并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同辈阅读兴趣,共建良好的社会化阅读环境。”[14]所以,高校在教学管理和图书馆管理上也可以自建一些适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的阅读交流平台,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平台资源共享的合作,开拓出更多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化阅读的渠道和平台。教师和图书馆管理者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及个性特征,同时利用后台大数据统计,将不同阅读兴趣的读者划分为不同阅读社区,并有针对性地根据搜寻主题内容的频次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这个社区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分享,传播阅读内容,收藏有用资源。

(三)以深度有效的阅读内容提高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质量

“社会化阅读包含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内容形态”[15],媒体及网络的发展促进了阅读资源库的不断扩充及更新,曹祥芹和韩雪屏认为阅读内容要面广量多,阅读的质量才能精深,即博约结合[16]。在社会化阅读中,大学生应做到因需而取、权威验证,选取有深度、有效度的阅读内容,避免被“花边”信息带偏。同时,大学生还应读而思、读而悟,大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读懂,更要“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17],以理性的认识达到心灵上的深刻感悟,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社会化阅读质量。

有价值的原创内容搜寻难度较大,多元化、高质量的移动阅读内容数量不多[18]。高校应利用好自身教学和管理平台,将纸质的图书转变为可视化强、获取方式简便、阅读方便的电子读物,适时向大学生传播真实有效的资源。建立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多的搜索引擎;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建立更为全面的专业资源库,整合有关专业的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指导。

(四)以灵活开放的创新思维拓宽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视野

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其阅读思维的影响,当思维得到拓宽,并形成创造性思维,其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首先,大学生面对宽广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思维时要学会克服从众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其次是打破经验论,不要将自己以为的标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要善于通过官方或权威的阅读平台收集资料,检验所读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及和科学有效性;最后要冲破权威主义的藩篱,大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正确性。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大学生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化媒体资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验证知识,从而开阔视野,开阔思维。

社会化媒体提供的可视化信息和服务,以其较高的开放度、灵活多样、易于获取、参与互动的优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化阅读时应成为信息收集者、知识创造者、内容传播者和评价者,创作、维护或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并在网上对其他内容做网上分享交流;大学生还应努力培养自身灵活性、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冲破思维固化的藩篱,从而有效拓宽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的阅读空间、阅读时间和阅读视野。

四、结语

“阅读既是文化吸收与消费的过程,也是文化创造与生产的过程”[19]。投入阅读可以形成“心流”,过程愉悦,能有效抵御焦虑和不安。在建设书香社会背景下,要促进传统阅读与社会化阅读的有效结合,相互融通,社会化阅读不是对传统阅读的全盘否定,创设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共享学习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支持。文章基于视听信息融合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表征提出创设共享学习的路径,旨在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大学生应通过拓宽阅读平台、强化阅读分享、促进多方位互动、优化传播途径等有效策略,创设利于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的共享学习氛围,构建一个随时随地阅读的优越环境,促使社会化阅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社会化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融合菜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主要内容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