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
——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
2022-12-29王学敏
王学敏
邵培仁作为中国第一代传播学学者,见证了传播学的引介、学科建制、学科大发展近40年的中国传播发展史,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媒介地理学、亚洲传播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空白。邵培仁在华夏传播研究领域的深耕形成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取向路径,并提出了“寻根主义”的研究范式。出版的《华夏传播理论》从元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华夏传播研究的困境和理论建构目标,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但是华夏传播研究自诞生以来就因为缺乏问题意识而陷入“牵强附会”①。冀望与邵培仁教授历时两个月往返不断的深度访谈,挖掘学者个人生命历程与学科发展背后的联系,为传播研究本土化发掘问题意识,为建构历史取向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一、深耕学术:传播学研究的平台创建
王学敏(以下简称“王”):在您看来有哪些转折点对您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影响?您在自述中说,您踏入传播学领域充满了偶然性,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偶然中充满必然。
邵培仁(以下简称“邵”):1985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学助教进修班的研修经历,是我学术历程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段正好是西方传播学引进不久、中国传播学发展尚未有明确方向的重要时期。传统与现代交织,挑战与机会并存。在这里,我如饥似渴,也如鱼得水,不仅在新闻系听到几位优秀的老师上课,还去中文系、哲学系听到许多优秀老师的课,以及各种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传播学等新兴学科,深切感受改革开放对学术冲击的独特魅力。最后还大胆地与住同宿舍的戴元光、龚炜合作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学术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产生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是当时几乎所有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系的选用教材。
王:在1993年之前,您已经主撰出版了5本专著,发表了许多论文,《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对您都做了人物专访或评论,学界影响很大,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吧?
邵:是的!但确切地说,这是转折前的铺垫,真正的转折点是1994年3月作为人才引进杭州大学新闻系。竺可桢老校长教导说:“不要当大官,要干大事。”作为知识分子,我要求自己“做物质的中农,精神的富翁”。金钱如风,虽能兴雨作浪,却过而无迹;学术似籽,虽不华丽热烈,却能传之久远。
我喜欢做学问,而杭大的环境又特别宜人、宜居、宜学。读书、教书、写书,以书为伴;家、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1996年底,我评上了教授。紧接着,我又当了新闻系副系主任,分管教学工作。
1998年10月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1999年7月由四校的文史哲和新闻、艺术等学系合并成立了人文学院,我被任命为副院长,依然分管教学工作。2006年,新闻系和国际文化系共同争取从人文学院独立出来,成立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校党委书记张曦认为我的性格更适合当书记,于是我成了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学校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2009年学校成立了七个学部,我又到人文学部做了副主任。
我从1994年到2018年退休,一直任传播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我们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建成了省传播学重点学科,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基地——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省重点创新团队——国际影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都是我。我们办了两本学术刊物——《中国传媒报告》(ChinaMedia Report) 和China Media Research (《中国传媒研究》),我和赵晶晶教授分别是刊物主编。出版了文化产业蓝皮书《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我和李杰是主编。李杰教授还联络新华社成立了浙江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兼任中心主任。可见,平台也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创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王: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对学校发展来说肯定是一个新的起点和转折点,但是对您个人是不是一个新的起点和转折点呢?
邵:是的!校长潘云鹤院士搞了许多改革,其中一项就是要求不同学院、学科联合成立交叉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基金给予立项和资助。传媒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建了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由我和耿卫东教授任中心双负责人。于是我在前些年出版的《经济传播学》《政治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等交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新的传播学交叉研究领域。
二、回应时代:中国传播学者的人文情怀
王: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历程来看,我发现您在《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②,不仅持续呼吁③,而且身体力行,生产了许多颇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得到学界好评。④请您谈谈,您为什么持续关注传播学本土化?您在学术研究中是如何实现个人关怀与时代议题相结合的?
邵:我出生在贫苦的革命家庭,这对我产生很大影响。1970年,尚在高中读书时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四年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身份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关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需求,将学术研究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不做“假大空”的常识性的无用学问。我认为,中国传播学建设的着力点则是本土化,突破点是交叉化,目标是国际化,最佳的学术生态是自主、多元与平衡。中国传播学研究要始终保持着浓厚的人文情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学术创新精神,及时回应社会现实,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构建与全球传播联通的中国传播话语体系,确立中国传播学的学术坐标与学术地位。
传播学者要实现个人关怀与时代议题的结合,将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还要具有学术的鸟瞰性、前瞻性和预见性,要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学术潮流、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地提出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具有本土性的学术概念和研究主题,不必跟在西方传播学后面亦步亦趋。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藏了十分宝贵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智慧,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只有几百年建国史的美国无法相比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进行本土化传播学研究。有许多数据已经表明,中国人民特别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不再仰视西方,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充满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拥有极其饱满的正能量和文化自信。我相信,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春天正在到来!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三、华莱坞电影:传播学本土化的试验田
王:您曾经苦恼本土传播研究找不到一种媒介作为试验田,后来您发现电影较其它媒介更适合用来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于是您从2012年向浙江大学社科院提出华莱坞电影研究计划,于第二年亲自主持召开了“浙江大学国际传播视野中的华莱坞电影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华莱坞的想象与期待》⑤的主题讲演,接着主编出版了多部华莱坞电影研究专著⑥和《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和《国际华莱坞译丛》。我们十分好奇,您怎么会率领一支队伍突然杀入了一个陌生的学术领域?
邵:的确,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大象冲进瓷器店”的感觉,尤其是我们所采用的不是电影研究常见的方法,而是有意使用了学科交叉研究的路径和研究方法,具有某种颠覆、重构、更新的意味,使得许多代电影学人苦心建筑的知识大厦岌岌可危、摇摇欲坠,让一般电影研究者难以接受,招致一些人批判、批评、甚至嘲讽。这恰恰是学术创新遭遇的常见状态,必须以平常心、同理心正确对待。
其实,我不仅自小喜欢看电影、喜欢搜集电影海报,还购买了大量国内外电影研究书籍,比如我有全套的《电影艺术译丛》(后改名为《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剧本选集》等,也尝试过写电影剧本,而且为本科生开设了《电影文学与艺术》选修课、为博士生开设了《影视传播理论》选修课;成立了影评协会,为市电影公司提供宣传资料;在杭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点招收当代中国电影传播方向博士生,在传播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也招收和培养影视传播研究方面的人才。因此,当我找到了本土传播研究的落脚点、决定举起华莱坞电影研究的旗帜时,才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2014年,我们申报建成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文化创新类)——浙江省国际影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我是中心主任;注册成立了国际华莱坞学会,任会长;获准成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华莱坞创研中心,任主任。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次华莱坞电影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近20种学术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⑦
四、新世界主义:全球传播研究的新愿景
王:作为与本土传播研究相对应的全球传播研究,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⑧描绘和建构了一幅全球传播的新愿景,发表一系列论文、主编出版了著作,还提出了打造“整体全球化”⑨和建构“人类整体传播学”⑩的主张,让人觉得您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主张层出不穷。您能帮助我们梳理一下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构架吗?
邵:首先,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同“整体互动论”⑪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我曾在《政治传播学》“政治传播学的未来”一章中提出并论述了“整体互动论”。传播学研究“应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传播整体,多层面、多角度观照审视传播的全部过程,努力把握和认真分析整体互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相互关系。”⑫这种理论贯穿于我的全部的学术研究的过程之中,包括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研究。
“新世界主义”(New Cosmopolitanism)以国家根本利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为考量,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大同”“天下”思想,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国际主义理念。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不但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整体全球化”和建设“人类整体传播学”,而且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努力成为建构全球传播新秩序、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规划者。同时,它还包括时间、空间、尺度、文化、机制、话语、模式、平台等体系结构要素。⑬通过规划和确立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及实践路线,大力传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情怀和深刻内涵,大力宣传中国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及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倡议、新举措,积极开展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新世界主义尽快为世界各国政府与大众理解和接受,成为全球的共识和行动。
附:邵培仁教授简介
邵培仁,江苏省淮安县宋集公社章桥大队人。曾在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新闻学助教进修班,在意大利特伦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学。现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华莱坞电影理论、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研究。邵培仁近几年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和省、部社科科研课题18项,先后发表论文380余篇,已撰写或主编出版的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和华莱坞电影研究著作34种。多部著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个人于2018年荣获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良师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年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传媒思想人物奖。
注释:
①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台湾)2003年第77期,第1-21页。
②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13-224页。
③邵培仁:《论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陈怡群、朱贤勇:《邵培仁:传播学应进行本土化建设》,《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3年5月29日;邵培仁:《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的进路与策略》,《当代传播》2012年第3期;邵培仁、姚锦云:《寻根主义:华人本土传播理论建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展宁、邵培仁:《为什么要学科“本土化”?——价值焦虑、主体身份与文化政治》,《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邵培仁、姚锦云:《返本开新:从20世纪中西学术交流看传播学本土化》,《广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邵培仁、王昀:《本土化方法革新:一种认知传播视角的回应》,《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④林凯:《中国传播学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邵培仁传播学研究成果述评》,《东南传播》2020年第3期;李思敏:《邵培仁:书写传播学的中国底色》,《海河传媒》2021年第8期;陈江柳:《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东南传播》2021年第4期。
⑤邵培仁:《华莱坞的想象与期待》,《中国传媒报告》2013年第4期。
⑥主要有:《华莱坞电影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华莱坞电影理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媒介地理视阈下的华莱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年),《走向绿色:华莱坞电影生态研究》(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9年),《电影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周颖:《华莱坞电影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东南传播》2019年第8期;羊晚成:《我国华莱坞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文献计量》,《中国传媒报告》2020年第2期;《华莱坞电影研究“走出去”,研究丛书被海外多家高校图书馆馆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微信公号,2021.10.19。
⑧邵培仁:《作为全球战略和现实考量的新世界主义》,《当代传播》2017年第3期;邵培仁:《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构想与愿景》,《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6期。
⑨邵培仁、陈江柳:《整体全球化:“一带一路”的话语范式与创新路径——基于新世界主义的分析视角》,《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1期;沈珺、邵培仁:《整体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当代传播》2019年第1期。
⑩邵培仁:《走向整体的传播学》,《中国传媒报告》2013年第1期;邵培仁:《携手共同构建人类整体传播学》,《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2期。
⑪肖容:《整体互动论:独树一帜的传播模式——略论邵培仁的传播学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⑫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3-383、274页。
⑬邵培仁:《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构想与愿景》,《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