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社会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2022-12-29万代吉
万代吉
(1.青海师范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师范大学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1]。2019年,中国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2]宣言中形成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共识;新文科建设应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哲学社会科学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引发的一次学科内部的转型和发展。学科的发展除了学术研究的转型和发展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下,文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顺应时代的需求走向创新改革之路。社会学作为高等文科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应在新的历史时期散发出新的中国气象和风貌。
一、高校社会学学科建设历程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清末维新运动后出现了一批改良运动倡导者,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经验改变中国社会日益恶化的运行状况,社会学便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自西方传入中国。早期传入中国的社会学主要为孔德系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社会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社会学传入中国后一批仁人志士积极尝试社会学的中国化,先后形成了四个学派。其一,乡村建设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被学术界称为“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涉及的领域和机构广泛,对早期社会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梁漱溟的“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的理论探索以及他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以及晏阳初等人提出的“愚穷弱私论”,在定县的平民教育实验等,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所陷入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的产物。其二,中国社会学综合学派。这是通过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思想结合西方孔德系社会学理论建构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使社会学在理论上中国化,形成的综合学派。其三,中国早期社会学社区学派。为了了解国情,通过社区研究与功能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学者和成果,形成了社区学派。其四,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产生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结果,既有理论的阐释也有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为社会学中国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社会学在高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随着社会学的传入,各大高校陆续将社会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关于这一时期在中国高校社会学学科及课程的设置,史料记载不详,有以下几种说法:许仕廉先生认为圣约翰大学在1905年由门阿瑟(Mr.Arthur Moon)讲授过社会学课程。孙本文先生认为1906年奏定京师法政学堂章程课程表中,在政治门下安排有社会学二学时的课程。“将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科与职业,并专门培养此类人才的,上海沪江大学首开其端”[3],并在1913年开始设社会学系;厦门大学在1921年设历史社会学系,徐声金任系主任。早期社会学课程的讲授主要在教会学校由外籍教师讲授。1916年康宝忠教授在国立北京大学主讲了社会学,被认为是国人自授社会学之始。到二三十年代,随着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中国社会学家成为社会学学科的主力,社会学在高校快速发展起来。以孙本文、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依托各大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展开社会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成为社会学学科中西贯通的最重要的推动者。“到1947年秋,全国独立大学或学院设立社会学类学系共有22所”,[4]这些院系主要集中在中东部高校。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社会学在各大院校被调整取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战略重点。“建国初期,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主要以配合国家经济复苏的需要进行院校调整,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有明显计划性的特点。”[5]国家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体系主要参照苏联高校体制,调整的方针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建设综合性工业大学和师范院校。对高校文科类专业进行了大幅度消减,理工科在高校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到1953年,社会学相关学系都被取消。社会学被取消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自身发展方面看,社会学在初传中国后没能很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变革没能做出根本性的分析。早期吸收的主要为孔德系综合学派的研究理论方法,对中国社会存在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学科在高校的重建及发展。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得到了恢复重建,各大院校通过培养师资力量,制订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组织教材建设等恢复学科建设,并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学教学体系。1992年全国高校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在天津召开,会议主要就社会学学科恢复13年来的成绩、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等进行了总结和研讨。到1992年“全国已有社会学类专业四种: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心理学;专业点18个。到目前止,已培养出社会学专业学生2307人,其中本科生981人,研究生班毕业生236人,硕士生295人,博士生11人。”[6]到1996年我国高校成立了25个社会学系(专业)。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在21世纪后才开始在相近学科院系中设有社会学专业和课程,单独的院系设置较少。
二、目前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西北地区社会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社会学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尚难以满足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缺少建言献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其二,西北地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存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的问题。在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缺少辨别和实践能力,缺乏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实践训练,很难服务于国家“提升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的需求。西北地区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良性运转建言献策的学科,应紧密联系实际,扎根当地社会实际,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但在校培养的学生实践方面的训练和能力还不尽如人意,服务社会方面还有待提高。其三,西北高校对社会学专业师资的需求尚不能满足,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仍有待提高。一方面专业的高层次师资短缺,师资多为相近学科跨学科培养而成。另一方面,人才外流现象仍然存在,教师梯队中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断层。专业高层次教师多为新进毕业的博士,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还需积累经验。有经验积累的中老年教师多为跨学科背景,导致学科带头人短缺,不能很好的建立学科团队,也很难形成专业特色。其四,目前西北高校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有待改进。一方面由于师资短缺部分课程无法设置,特别是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涉及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知识,但由于相关综合性师资短缺使得这类课程的开设及质量都受到影响,阻碍了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等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提高西北地区社会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讨
新文科建设是文科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新文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7]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8]因而,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发展西北地区社会学教育教学发展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社会学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社会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说明,确立正确价值导向的重要性。2018年举办的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建设的内在要求。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9],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五位并举,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学专业建设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学办学方向,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批判的精神学习借鉴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因为西方社会学理论方法是植根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移植到中国需要经过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0]。应该充分挖掘社会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教学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以内涵式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集中精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是一项周期长、成效显现慢的事业,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西北地区高校应结合学科发展规律,推进高校社会学教育教学建设。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从专业结构优化、课程提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文科,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优化专业结构,主要包括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首先,需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研究探明社会和市场需求,坚持以生为本,调整探索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适应度。课程提质方面,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应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调查研究、事实陈述、数据统计等作为论证社会现象的重要依据,与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将这些新的技术手段融合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中,必能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前瞻性与实用性。这就要求在培养方案的调整及课程设置中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交叉,促生新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性是新文科的重要特点,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所关注的领域为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所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综合将拓展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将会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学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新文科在高等教育中要求培养基础扎实、通古博今、创造力强的跨文化综合性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注重社会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加大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西部地区历史地理文化等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及外语水平的培养。
(三)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11]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还需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技能。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师资培养制度,加强师德建设。通过教师的职业训练,加强教师对教学规律、教学改革的把握,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科研训练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教学技能和理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技能,这样才能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高等教育不仅在教育方式上,而且在教育的理念上正在发生深远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获取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使得教学手段和方式需改革,教师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具体的学科,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支持,促进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12]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翻转课堂、同伴教学法、小组学习等。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合作式、研讨式、自主式学习,首先要做到教学理念的转换与教师角色的转型。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需转型,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知识传递方式从单向转为多向互动,颠覆了传统学习过程以及教师角色,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设计者和指导者。其次,师生关系也发生变化,成为学习伙伴、学习共同体。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教师在教育领域应早做准备,凝练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应有前瞻性、综合性等特点,优化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在疫情防控时期,各大院校有步骤地实施了在线网络教学的模式,使师生对教学的方式体验上都有了一次突破性的发展,网络优质资源得到利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的契机,必将有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但是依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域的特点,社会学课程如何有效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优势也有新的问题与挑战。
(四)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突出学生中心,将学生的发展、生长和个性需求摆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13]合理增加学生阅读量和体育锻炼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生来到大学,也是想在大学的氛围中提升自己,教师们希望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学习本身是有成本的,但学习又是人的一种本能,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应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短期及长期的学习计划和方向,让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有远大理想,既有仰望天空的视野,也有采取脚踏实地的行动。坚持立足学科发展的需求,社会学专业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扎实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能让学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在实践中,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应用和理解,也是社会学学科中国化的重要途经。
结 语
社会学自传入中国至今在高校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社会学学科进入大学学科体系,一些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社会学家成为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主力。以孙本文、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依托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展开社会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成为社会学学科中西贯通早期的推动者。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学科重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思想,郑杭生则提出了“理论自觉”的观点,深化了对“中西贯通”的理解和认识。在上述两个阶段中,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都遵循着“中西贯通”原则,社会学中国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拓展。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应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以内涵式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强化社会学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应遵循以内涵式建设为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西北地区文科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促成地方特色,提高在国内外社会学学科领域的知名度,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学科特色是社会学学科在西北高校中可持续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