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清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状及措施

2022-12-29陈云荣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东瀚畜牧兽医站福建福清350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福清市种猪疫病

陈云荣 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东瀚畜牧兽医站 福建 福清 350300

福清市地处福建东部沿海,是福州市畜牧大县(市)之一,其生猪存栏占福州地区三分之一以上,是福清市畜禽生产最大组成部分。猪肉不仅满足福清市约164.2万人口的消费市场,还辐射供应周边县市。福清市生猪养殖场经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模场生产设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后,全市在养规模生猪养殖场44家,在建猪场4家,11家获种畜禽经营许可,其中有2家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通过引种和培育,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实现市域范围内自繁自养生产。

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影响下,国内种猪和猪肉的进口受到很大限制,加上非洲猪瘟疫情侵入中国,导致国内猪肉市场供应一度短缺。一些养殖场为了提高产能,将育肥母猪作为种猪使用,性能大大降低,体现出猪场良种化水平存在不稳定性。探讨福清市生猪养殖发展过程,研究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模式,望对生猪良种化发展提升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1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各养殖企业由于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水平及饲养人员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场区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导致区域范围建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存在部分问题。

1.1 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疫病对种业生产危害大养猪业生产规模存在周期性波动,但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而突然出现诸如非洲猪瘟等高致死性、高传染性疫病,在没有有效疫苗和药物的条件下,有可能导致大范围、大批量种猪锐减,对受影响的猪场一般都是毁灭性的;要复养的话,全场消杀成本高、病毒“拔牙”难度大、清场时间久,导致复养成功率低、周期长,极大影响种业恢复及稳定。

1.2 种猪短缺,生产性能下降 种猪供应短缺时,企业为了维持生产规模,大多采取将新出生的本来进行肥育的母猪挑选出来作为种猪使用,导致种猪系谱混乱,容易出现近亲杂交的情况,生产性能普遍下降,若饲料、疫苗、兽药等饲养成本不变或上升,就会降低养殖利润,打击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

1.3 饲料、种猪转运存在疫病传播风险 在饲料进场、出猪和进猪过程中,必然会直接接触到外来物品,若养殖场(户)出于成本考虑或对消杀工作意识淡薄,未进行彻底、充分洗消,极容易导致病原借助饲料、运输车、运输人员作为载体传播到场内。

2 福清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可行性措施

2015年之前,福清市生猪养殖场达1 000多家,养殖规模差异大、养殖设备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小型养殖场多以供精站供精繁育为主要手段,该方式虽能提高人工授精良种率,但也存在疫病交叉感染风险。2015年起,在政府财政大力扶持下,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为重点,以种畜禽场为发展线,通过建立优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为手段,整体提升生猪生产性能。

2.1 提升场区现代化水平2015年起,在农业、生态、财政部门配合下,下拨补助资金4 000多万元,对全市40多家保留养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以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生产前段,企业建设车辆、人员消毒通道,功能区划分鲜明,办公区与生产区分离,保障进场生猪、饲料等安全性,降低疫病感染风险;在生产端,企业建设集中料塔,引入自动料线、自动化温控系统、自动化空气过滤系统,把控各阶段饲料量,监测各项环境指标,配套风机、水帘、保暖灯、场区消毒机等设备,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保障生产性能。安装漏缝地板,降低粪污对猪群疫病的影响。在生产后端,养殖场建立一套完整的以固液分离后生化处理、配套种植消纳的粪污处理工艺(福清市其他养殖场还有采用异位垫料、原位垫料等粪污处理工艺),为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保障。

2.2 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 企业可建立完善的防疫、生产、免疫、粪污处理等管理制度,还可根据需求,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采用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可追溯技术、智能环境预警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建立生猪养殖智能化系统。

2.2.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养殖场可通过分布式图像传感器的应用,构建较完整的视频监控网络,在养殖场生产区、控制机房、无害化处理区、粪污处理区、仓库等重要场所安装摄像机。可24 h观看生产加工情况、生猪生长情况,监测异常猪只,减少人员与猪群接触而导致的疫病传播风险;同时采集相关数据到接收设备,通过后台分析系统,可以时刻监控猪舍温度、湿度、氨浓度等数据。可减轻猪舍管理人员数量和操作出错率,减少巡查工作量,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2.2.2 自动化控制系统 生猪大规模生产及研究需要长期、直观、精确的环境数据和生猪生长记录,形成可回溯的数据库,并要求对生产环境的变动实时报警,能够通过集中操控台实现及时、远距离调控。养殖场可购置成套设备包括喂料、饮水、通风降温及清粪系统、室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氨、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等多维度监测子系统,通过系统中的传输部件实时发送相关数据至服务器管理平台,用户通过智能化终端就可以实时查看相关汇总数据,并生成曲线进行相关分析。以便对管理流程作出积极改进,使生猪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智能化,最大程度提高企业产量和产品质量。

2.2.3 生物安全防控系统 生物安全是养殖场管理的首要任务,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生物安全制度有效监管及执行。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布置AI计算摄像头,猪舍配置轨道巡视机器人,赶猪通道布置固定式守望者,对猪场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提示异常情况。

生物安全智能防疫系统可有效降低人员培训成本、及时发现并提示未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的行为,避免净区污染,最终实现猪场生物安全的数字化管理。

2.2.4 生产追溯中心 即建立猪信息库,形成种猪选育以及仔猪转栏、用料、用药、无害化处理、检疫、出栏等过程中人、机、猪、料的管理台账。对接环境采集系统、可视化监测系统、自动饲喂系统等子系统信息,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可追溯信息库。对接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有关平台,达到对猪生产、巡查、销售环节的监测和追溯目的。

2.2.5 运营分析中心 运营分析中心包括商品猪报表、种猪报表、猪群变动报表等。运营分析中心通过不断的数据汇总,与其他功能模块积累的生产工作日志数据相结合,为将来的大数据精准化养殖及种植提供有效的大数据支撑,帮助企业开源节流、优化生产结构。

2.3 建立院企合作模式 福清市部分种猪场积极寻求与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科研院校以养殖场为试验合作站,进行饲料配方、基因测序、疫病监测等各项生产指标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可为企业制定更为优质的饲料配方,制定更高效的饲养方案,从基因层面改善和调配选育出更优质的种猪,提高生猪疫病免疫水平,提高种猪生产性能。

2.4 加大惠农政策扶持2019-2020年,为支持种畜禽场发展、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福清市以生猪源头为主要抓手,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省市共计下达6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福清市国家级种畜禽场提升改造,企业安装防鸟防虫网,购置生猪性能测定设备及系统;建立疫病检测实验室,配备电泳房、分子实验室、PCR扩增室等,并购置相关试验设备。通过病原检测、抗体检测、基因筛查等手段,具备猪群常态化疾病监测能力,不仅提升了种猪选育的准确度,也保障了种猪生产性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福清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的优势

种母猪理论生产能力,窝年产仔平均15~28头,年产25头以上即算优等;窝产活仔数6~18头,窝产12头以上即算优等。福清市种猪良种场母猪年窝产仔平均为27.2头,窝产活仔数达到12.8头,生产性能达到先进水平。

4 结 语

福清市生猪养殖场的发展表明,通过提升场区现代化水平,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防疫、巡查、生产常态化制度,寻求与科研院校合作,加上惠农政策扶持等,福清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二是减少运输过程的防疫风险,避免养殖场间的交叉感染风险;三是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保障市场供应,提高生产收益;四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提高企业升级改造积极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变养殖场(户)生产观念转变,建设标准化、现代化的优质养殖基地,也可示范带动周边区域集体寻求改良,建立场区规范化、区域标准化、县区良种化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猜你喜欢

福清市种猪疫病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忆初心 颂党恩金婚夫妻传佳风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福清市老年大学 国画教师林齐松作品展举行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