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情境论考察

2022-12-29蒋海蛟王世丹

关键词:媒介群体融合

蒋海蛟,王世丹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占网民整体的94.5%”,[1]43可以看出,网络视频媒介对广大网民的影响日益明显。其中,哔哩哔哩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作为青年文化传播的重要视频媒介,在“90后”“00后”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B站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

一、B站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察

B站最早创建于2009年6月,是一个集动画、漫画、游戏等内容的创作与分享于一体的“二次元”视频网站。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凭借ACG(animation, comic, game,即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丰富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原创内容)的运营模式、独特的弹幕文化、浓厚的社区氛围等,B站逐渐营造出了个性化、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并实现了视频媒介独特的“破圈”方式,使其“Z世代乐园”的自身定位走进大众视野,进而成为青年人高度聚集的视频平台和文化社区。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QuestMobile TRUTH)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B站月活跃用户规模在亿量级APP中同比增长28.3%。[2]

B站独特的媒介特征,对年轻化媒介生态的建构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一,在语言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社群性。B站用户“造梗玩梗”与“队形排列”等程式化的语言风格,饱含着基于共同趣缘信息之上的身份认同和群体情感,构筑起了一道信息化的“社群壁垒”。其二,在文化氛围上,实现了交互的平等性。与传统主流媒体自上而下、由点对面的媒介传播形式相比,B站通过弹幕、动态等互动机制形成面对面的传播方式,为年轻用户营造出了平等对话、积极分享的文化氛围。其三,在视频内容上,彰显出亚文化的渗透性。B站内鲜明的青年亚文化无形中感染了“破圈”而来的多元化用户,使其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对站内亚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其四,在娱乐形式上,表现出隐含的叛逆性。青年人的叛逆性与亚文化的渗透性在B站内经过耦合,形成了吐槽、恶搞、鬼畜等“站内特色”的娱乐形式,引发了大批年轻用户对解构性内容的集体狂欢。

作为国内最大的青年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站鲜明的媒介特征深刻影响着站内大学生用户的思想行为与价值取向:一方面,B站日渐多元化的视频种类,使其在扩大大学生用户视野的同时,也让主流声音的进驻成为可能。另一方面,B站原生的亚文化风格与大学生用户高度一致的兴趣爱好耦合,会使大学生用户产生对B站原生文化与原生社群特殊而持久的情感联结,造成大学生用户自身信息系统的“封闭化”与大学生群体和其他用户群体间的“圈层化”,进而引发大学生用户对主流声音的强烈抵触,导致主流文化的网络宣传能力受到严重挑战。

二、B站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情境论的契合性

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在B站的影响下出现了“封闭化”与“圈层化”等倾向,对主流文化发起了挑战。以媒介情境论为切入点,可以管窥青年大学生群体行为与B站媒介情境之间的独特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新时代基于B站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一)媒介情境论的理论视角

媒介情境论(Media Situ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约舒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于20世纪80年代在其《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的,他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和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情境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场景”方法来考察电子媒介对人们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外在表征。该理论将“电子媒介一旦被广泛应用,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环境”[3]12这一观点作为理论切入点,在媒介理论和人际行为理论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梅罗维茨看来,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产生于电子媒介对人们进行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由此带来人们对自身角色及其相应的“恰当行为”的认知变化。具体而言,现实世界中,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构成了人们决定自身语言表达及行为方式的基础,因此,社会场景的变化会带来人们在相应场景中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及人们对角色所应采取行为的认知观念的改变。而电子媒介创造的“信息场景”与现实中的“物理场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子媒介所带来的信息流动模式作为连接媒介环境与面对面场景的“公共基础”,使人们原本有形的行为场景挣脱了时空的限制,突破了传统社会场景对人们角色行为的束缚。于是,随着人们发生社会行为的场景借由电子媒介逐渐延伸到无形的“信息场景”中,人们产生交往行为的“信息场景”也得以融合变化,人们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恰当行为”的认知便自然而然地随着“社会舞台”的融合改变而发生变化。简言之,梅罗维茨以电子媒介创造的“新场景”为纽带,以对人们的角色-行为的分析为框架,构成了一条“新媒介—新场景—新角色—新行为”的思考路径。

(二)“场景融合”理念与B站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性

梅罗维茨从“场景融合”的角度指出电子媒介的信息流动使之突破了传统时空概念上的“地域”,实现了信息意义上社会情境的融合,人们依赖于特定物质地点所产生的“角色认知”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人们的行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他将场景融合对人类行为的作用机制结合三个“场景变量”进行了深度考察:其一,社会信息的相对关联,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会以其在社会场景中“共享且特殊”的社会经历组成一个社会群体,电子媒介提供的“共享且特殊”的社会场景信息越多,人们的群体关系越牢靠;其二,后台/台上的区别,电子媒介通过为许多群体显示或隐藏其后台行为的方式,使得社会的群体身份有了新的排列,电子媒介所建构的场景中出现的后台行为与台上行为的差距越大,形成群体的可能性越大;其三,信息场景与物质地点的关联,信息场景自带的匿名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与人们现实世界的关联,进而自然而然地隐藏起人们社会身份的外在表征,据此,信息场景与物质地点的关联越小,人们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在信息场景中的隐蔽性越大。

根据媒介情境论的三个“场景变量”,可以透视出B站的媒介场景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首先,B站通过自身所提供的文化信息系统,吸引并留存具有相同兴趣趋向的大学生用户,使B站平台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寻找“同好”的主要阵地;其次,B站通过提供后台场域,让大学生用户的后台行为风格进一步显现,面对站内具有相同兴趣趋向与价值追求的同质人群,大学生的行为风格会更加清晰、统一,也会更加封闭、同质;最后,B站所构建的“匿名化”的网络媒介场景,会使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变得更加“纯粹”——只有具有与之相同或相近价值观与兴趣爱好的人群,才能真正贴合并深入B站的媒介情境,B站也根据人的价值观及兴趣趋向划分出了明显的“圈内”“圈外”。

(三)“三种角色”视域与B站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通性

在进一步探讨“场景融合”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梅罗维茨总结出了日常生活中相互重叠交叉的“三种角色”类型,主要包括:隶属(群体身份)、转变(社会化)以及权威(等级)。在梅罗维茨看来,这三类角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结合在一起覆盖了人们在各个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当个体与某个群体拥有一段“共享且特殊”的经历时,他会隶属于该群体,进而拥有与其他群体成员“分离但平等”的“群体身份”;当个体想要进入某一群体时,他所经历的不断接触该群体信息系统的过程便是“社会化”;当个体在某个群体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及与之相伴的“信息控制”权力时,他便拥有了在这一场景内的权威地位。对人们“三种角色”类型的分析是媒介情境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术分析视角。

通过对“三种角色”与“场景变量”相关性的论述,梅罗维茨进一步考察了“三种角色”在新兴电子媒介的影响下将发生的深层变革:“群体身份”的融合、“社会化”的新方法、“权威”的削弱。如前所述,高校大学生进驻B站情境这一过程,正应验了梅罗维茨对“三种角色”在电子媒介的融合场景中所发生变革的分析预测:一方面,它通过大学生用户基于B站内二次元文化等“群体信息”所产生的强烈情感联结,使大学生用户拥有了具有高度排他性、粘合度的“群体身份”;另一方面,B站用特殊的媒介技术手段与小众文化风格衍生出了较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实现了对站内多元文化、个性信息的绝对控制,排除了圈外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不仅如此,B站的亚文化风格本身带有的排斥性与B站媒介情境对主流形象后台的外显,还使得主流话语的权威性面临解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B站发挥作用,就要处理好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经历“社会化”过程,加强主流话语的权威性与传播力,并获得B站用户对其“群体身份”的认可,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梅罗维茨对“三种角色”的阐释中获得启发。

三、B站媒介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从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可以看出,B站所建构的“媒介情境”已经成为大学生用户群体产生相应行为转变的“关键变量”。考察B站情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现实挑战,可以从媒介情境论对“三种角色”的分析路径进行深入思考。

(一)群体身份:封闭化的信息系统对外来信息的排斥

以年轻化定位其用户群体的B站,在吸引大量青年人聚集于此的同时,也给年轻用户提供了一个专属的媒介情境——这种充斥着二次元文化的信息系统成为了大量B站青年用户的“共同经历”,使其拥有了梅罗维茨所论述的“群体身份”。梅罗维茨认为,拥有共同的经历、信息会使拥有者们由于“一种共同身份的感觉”而产生非线性的情感联系。出于对群体自身的后台行为与隐秘信息的隐藏与保护,这个群体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进而设法使自己与其他群体相互隔离。

B站聚合的二次元信息系统,依靠独特的思想内核与文化特征,与“圈外人”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划分出了明显的边界。这种边界感被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群体毫无保留地接受,并赋予了带有高度认同感的“群体身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一方面,被过分强调的“圈内”与“圈外”的“身份证明”,使B站大学生用户群“抱团”现象加剧,在被细致划分的各种小团体内部,衍生出了自身的话语体系、思维逻辑和兴趣特征,身处与自身言行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同好”之中,群体成员的思想行为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另一方面,“用户群体与视频内容同质、用户交往风格与程式固定”,[4]95使B站建构出了一个信息意义上的“封闭场景”,进而使大学生用户思想行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错误的思想言论很难破除自身生长的“温床”,并被具有舆论正向引导责任的“圈外人”发现,由于缺少理性引导,部分视频投稿的弹幕评论区甚至成为了不良言论滋生的“培养皿”。

当前,B站大学生用户的“群体身份”造成的思想同质化、排他性,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竖起了厚重的信息壁垒的同时,也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主客体良性互动关系的理念。由于大数据算法所建构的B站情境中的“信息茧房”,大学生更加“倾向于算法推荐带来的情感舒适和虚拟交往,回避现实社会对话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把握到大学生的兴趣倾向,由此衍生出来的认知偏差和情感互动不足会不断削弱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确定感和归属感,甚至出现惯性排斥”,[5]134严重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对B站大学生用户的“入耳”“入脑”与“入心”。

(二)角色转换:限制性的媒介场景对群体信息的控制接触

社会化(即人的角色转换过程)的难易程度受群体信息的数量与新媒介对群体后台的控制程度所决定。当一个新媒介中的群体信息越多、给予新用户私下接触群体后台行为的机会越少,社会化的进程就越缓慢。可以想见,社会化进程在保护原生群体免于遭到“那些对群体没有承诺的个体泄密的潜在危害”[3]57的同时,也阻碍了其与新用户、新思想的接触。B站视频独特的弹幕文化、小众的文化氛围、社群性的语言风格等个性化的媒介特征都是其保护原生群体的天然屏障。这种独特的媒介情境不易与其他信息系统相融合,更难与“三次元”(人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世界“破冰”,使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推进都遭遇了不少的阻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尤其是在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公民道德法制教育等内容时,如果不注重与B站自身特色的结合,就难以在“五光十色”的娱乐、整蛊、鬼畜、动漫等视频内容的狂欢中获得一席之地。以B站的“知识区”和“资讯区”的投稿视频为例,获得较高播放量的投稿视频也大多是属于标题吸引眼球、封面引人瞩目的自然科技等类型的“冷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较少。可以看到,B站建构的媒介情境用特殊的媒介技术手段与小众文化风格衍生出了较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实现了对站内的多元文化、个性信息的绝对控制,将“其他人”“其他信息系统”排除在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视频投稿如果无法与B站情境定义达到契合,便会遭到B站用户的天然拒斥。此外,在社会化过程中,随着社会共享信息的增加,当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于青年大学生视野时,他们将担心自身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乃至尝试性解决“会用尽我们的能量和资源”,[3]309进而主动降低自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梅罗维茨看来,这种“担心”在逻辑上的最终结果便是人的利己主义的形成,在外在表征上则是“青年人对道德的不满与政治抗议”。[3]309而青年人集聚的B站,俨然成为了这种社会现象的缩影。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浸在目不暇接的画面、泛娱乐化的内容、爆炸性的信息量等视频媒介平台特有的视频影像的无形诱惑之中,认知鉴别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在日复一日的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中逐渐降低,“脱离对人物、事件和社会思考评价的正确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渐进式过程将无法建构”。[5]134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入驻B站,必然要经历复杂而困难的社会化过程,如何在加速思想政治教育在B站情境中社会化过程的同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B站的媒介情境的契合性,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认知鉴别能力,是将B站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主阵地必然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三)权威解构:娱乐化的凝视机制对权威的解构

“权威依赖于隐私。”[3]63一个权威的产生与维持,不仅需要其在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权威”,还需要使自身的言行举止也时刻保持“权威”。在梅罗维茨看来,与传统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更具“后区偏向”,即电子媒介会“将过去限于私下交往的信息全部公开”。[3]88换言之,当信息系统较为封闭孤立的时候,权威可以基于自身后台的隐蔽性而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秘感,从而保证人们只关注其专业领域并获得尊敬;当信息系统开始融合后,本应只存在于后台的“权威”的言行被迫暴露于大众视野下,随着新媒介的广泛传播成为了“前台”表演的一部分,观众随即拥有了“凝视”的权力——一种“富于权力意味的观看方式”,[4]98权威不可避免地遭到解构。

B站娱乐形式的叛逆性是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对权威充满凝视意味的解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受到UP主(将视频等内容在共享网站上传发布的人)对原本视频的剪辑加工,造成原有意义的输出中断,从而产生了解构效果。B站的鬼畜区聚集了大量通过剪辑、配音等方式对原本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视频,这些视频被UP主根据自己的喜好赋予了新的含义。由此,许多主流认知中的权威形象被拉入了B站鬼畜区的媒介情境中,成为了被解构对象。观看者也抱着娱乐的心态予以凝视,消解了其本身应有的科普性与权威性。此外,在弹幕和评论中,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本能常常会产生一种‘融入舆论主流’的心理倾向,这在网络话语的生成、表达和传播之中经常见到”,[6]97用户的吐槽、“玩梗”等主体意识也会促使用户评论“对权威的解构呈现出内卷趋势,每一条弹幕都成为让解构朝纵深方向发展的铺垫。”[4]98

B站内鬼畜剪辑的视频、恶意调侃的弹幕等,看似是一种对“高高在上”权威的反抗,但实际上,在泛娱乐化网络思潮的裹挟之下,它们更加趋向于大学生对主流信息再加工过程中获取文化解构快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隐藏于B站对主流信息解构大潮之中的深层问题,是“‘青年’让位于‘青春’;‘反抗’让位于‘傻乐’或者‘萌’‘宅’”[7]281的“跟风”现象。B站的解构现象中“不平则鸣”的表现样态掩盖了众声喧哗的内在实质,近乎狂欢的娱乐态度阻碍了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应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可,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甚至形成了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拒斥。

四、B站媒介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8]4-7随着B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我们应结合媒介情境论“群体身份”“社会化”“权威”等理论视角,对B站情境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优化。

(一)信息整合,积极融合“群体经历”

在梅罗维茨看来,一方面,新兴的电子媒介会通过其自身所提供的信息系统而划分出新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电子媒介也会暴露许多群体传统的后台行为,使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系统得到充分的交流融合,进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吸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因素。”[9]120因此,要想提升“思政话语”对B站用户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利用B站作为各文化信息系统的“指挥中心”与“互动平台”的潜在优势,在尊重交流双方思想差异的前提下,充分整合B站信息资源,积极融合“群体经历”,使“B站故事”与“思政话语”得到充分的交流互动。

具体而言,可以对以下三种信息资源进行重点整合:其一,B站的“话语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使用接地气、新颖有趣、富有感染力的“网言网语”,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圈层的黏性,提升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推动主流话语深入人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B站情境在话语上的“群体融合”。其二,B站的“热点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脱思想政治教育正面灌输和宏大叙事的传统方式的束缚,尝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热点、网络新“梗”的良性互动,这既是了解大学生后台行为的快速通道,更是向大学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文化圈层理解与关注的有利契机,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B站情境在价值认同感上的“群体融合”。其三,B站的“互动信息”。场景融合后出现的新行为即为“中区”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与B站情境进行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主流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B站推出的Vlog(创作者以自己为主角记录、分享其日常生活的视频)、动态视频等视频形式带来的互动机遇,通过展现自己介于“主流声音”(前区行为)与“私人生活”(后区行为)之间的“中区”行为,如主流媒体人的工作日常、思政工作者的教育课堂等,有效拉进与大学生用户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者的理论熏陶和魅力辐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B站情境在情感上的“群体融合”。

(二)后台控制,协同构建“社会化”

电子媒介改变了人们对群体信息的传统接触模式,使个体“在成为某一群体的真正成员(即“社会化”过程)之前,就知道了该群体的许多后区行为”。[3]146这种对群体的后台行为的过早暴露,打破了传统信息模式依据年龄、性别、职业等区隔而天然产生的无形界限。对于理性判断力、思维认知力尚处于形成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在其“社会化”过程中,过早、过多地接触B站内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极易左右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深刻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10]据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协同,控制各个主体对其自身后台行为的暴露程度以及大学生用户对各个群体后台行为的接触程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正面导向、积极向上的“社会化”空间。

B站作为一个多方进驻、内容丰富的媒介情境,需要多方协同构建大学生“社会化”的网络空间。第一,要从源头净化网络,降低各主体不良“后台”内容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力。一方面,针对监管主体而言,要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对各主体的后台暴露限度加以明确的规定,对打着“信息自由”的旗号大肆发布色情、暴力、庸俗等内容的主体予以严厉惩罚,避免B站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不良内容的“聚集地”。另一方面,针对视频发布者而言,要对其在网络上发布暴露自身“后台”的视频内容时所附加的责任与义务加以明确的规定,只有对各个信息源加以有效管控,才能有效防止B站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的“培养皿”。第二,要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流媒体“前台”内容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感召力。习近平指出:“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11]主流声音缺少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正面宣传的质量与水平仍然明显不足,因此,我国的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技术优势,通过对信息生产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内容为王”的媒介融合转型,提升主流能量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舆论影响力。第三,要主动接触大学生“后台”行为风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迎合大学生与B站小众文化耦合后形成的兴趣爱好与行为方式,向大学生展现社会“前台”对大学生B站情境内后台行为的理解包容与积极融合,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针对性,使主流声音能够被大学生用户“入耳”并“入心”。

(三)场景融合,促进教育平等化

梅罗维茨曾展望电子媒介将通过对场景的进一步信息融合,形成一种“无地域”的文化,届时,各种角色的后台经过社会场景的融合得到了充分暴露,人的地位随之渐趋平等。这种由媒介带来的“平等化”场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在B站追求平等、面向多元的媒介情境中,作为内容生产的UP主与作为观看者的粉丝之间的关系更趋向于平等和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渗透自身的价值内容,就要与B站实现双方场景的深度融合,在B站建立大学生用户易于接受的平等互动模式,进而提升B站场景对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接受度。

马克思指出:“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它表明人对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12]48因此,构建B站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场景的深度融合,促进其过程的平等化,就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作为切入点:其一,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面对B站媒介场景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心地位的削弱,教育主体要避免自身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惯性保持与维护,主动创造良好的双向交流情境,做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真诚交谈,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与B站情境的融合提供主客体之间平等的交互环境。其二,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而言,要充分利用B站“人人可以成为创作者”的环境,促进客体积极参与B站的创作实践之中,“不同的情境突然发生暂时的融合,会引起行为的混乱,而长期的融合会导致的新行为模式的诞生”。[3]5只有保证大学生用户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与B站媒介情境融合过程中长久的活跃性与参与性,才能真正引发大学生用户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的转变,进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与B站情境融合提供必要的客体主动性。其三,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互动机制而言,要做到对B站互动区特色——私信、评论、动态,特别是弹幕的充分运用。B站鼓励平等交流,支持及时回复的对话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与B站媒介情境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技术优势,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保持“技术敏感”,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与B站情境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媒介群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