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2022-12-29孙玲仙
孙玲仙
(昆明旅游索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8)
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机制下,与成本控制有着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成本控制能让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良好的预算管理效果离不开合理的成本控制。有效的成本控制也是在全面预算的理念之下产生的,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就是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成本预算和支出详情都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合理预估,并将预算目标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方便后期执行成本控制。第二,成本控制的相关资源和数据能为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相关企业资源文档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整理得出,这些文档可以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依据资料。第三,全面预算管理能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探究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体现
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离不开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对成本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明确企业成本战略目标
将全面预算管理方式运用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遵循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与目标编制全面预算计划,必然要求企业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整体的成本控制计划。在企业内采取预算目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成本控制目标在企业内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促进成本战略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企业运营过程中,部门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各部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造成的。这些矛盾容易激化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这些问题并进行处理的时候。而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在企业管理中之后,管理者能根据预算情况,对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分配,这样就能避免各部门之间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发生矛盾,部门矛盾能从根源上进行解决,可见全面预算管理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3.有助于完善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不足
众所周知,成本控制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良好,才能让企业的未来利益实现最大化。企业在没有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之前,管理层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运营成败,主要是管理层的发现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和企业运营成败息息相关,管理层的水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但在成本控制中使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之后,将能够有效解决管理层发现问题不及时的状况。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能进一步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各个部门的控制责任,成本控制责任的落实能够促进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另外,企业成本管控的绩效也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准确掌握,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改进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4.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战略管理能力跟成本控制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越强,战略管理能力也就越高。企业战略管理的执行过程,其实也就是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因此,为了能够尽快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要对经营预算进行有效监控。企业对各种资源的运用与调配可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预算编制,以预算指标作为企业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开展的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依据,来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相关活动,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与责任,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免遭淘汰,那就需要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采取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对外部内部都有利,对外可以分析竞争企业的相关状况,对内部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另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知己知彼,让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把握,深入分析出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相关潜在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或消除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5.有助于企业有效实现激励与约束
企业面临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不仅仅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外部竞争压力,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压力。预算管理能帮助企业在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注重控制成本投入,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不断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好预算管理的约束和激励功能,提高员工参加工作的积极性,还能促使企业员工和部门之间权责明晰、分工明确,促进企业工作稳定有序开展的同时也能够让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改善和优化。
6.有助于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
企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上到下是很多企业常见的人才管理模式,企业采用分级管理方式来进行日常规划不利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能力的发展。而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来开展管理,能避免员工能力和才华得不到施展与发挥的问题,能让员工的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
二、企业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依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实际,结合笔者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对企业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分工不合理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中,全面预算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需要预算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实施。然而一些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之前,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
(1)预算组织机构分工不合理
部分企业中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预算相关以及预算方案批准等工作,但具体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属于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并没有完全被贯彻落实,仅仅只对预算方案进行批准,预算目标的拟定和相关方案的制定工作则让财务部完成,这样就导致财务部不仅要完成日常会计核算相关工作,还要承担部分预算管理工作。
产生预算工作分工不合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清晰和不够深刻。从预算编制到执行,再到预算监督与考评等各个环节,企业各部门和员工都应参与到预算工作中来,而不能将预算工作只交给某个部门来完成。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要主动承担起预算审批的工作,包括预算目标的制定和调整、考评与反馈等,而不是交给财务部来完成,财务部本来就有自身繁多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完成,如果还承担预算工作的话,预算工作的执行效果难以保证。
(2)预算监控和反馈组织不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管理方式。互联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企业每位员工与各预算责任部门都要参与到监控中来,这样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但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还要负责预算的反馈与监控,并没有成立与之相关的监控反馈组织,而财务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任务繁多,压力过大,对预算工作捉襟见肘,不能对其起到反馈和监督的作用。由此可见,一些企业在预算管控过程中还是缺乏相应的预算反馈和监控体系。
产生预算监控和反馈组织不健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有的企业对全面预算的全程性特点认识不到位,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整个过程的成本控制。从具体方面来说,企业往往只将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重点,而对监督与执行、考评与调整等阶段环节没有采用反馈与监控机制来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导致预算管理方案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2.预算编制与成本核算不合理
(1)预算编制不合理
有些企业编制成本预算的方法是采用定期预算法跟增量预算法来完成的,如果不考虑不同成本项目和不同产品的特点,不加以区分的进行成本预算编制,那么预算的准确性就难以确保。企业的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与间接生产成本,定期预算法更加适用于变动性较大的项目预算,由于受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市场供需关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其精确度难以把握。而对于可以预见的成本项目,在预算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为了确保精确度,能够采用增量预算法来进行编制预算,还能节约相关编制资源。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声场成本和产品的特征,导致了预算精度较差。
(2)成本核算不合理
企业成本考核和分析的基础是成本核算,预算考核和分析受成本核算的影响很大。如今,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不规范情况,主要是由于业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大多缺乏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标准的预算管理制度,有的甚至存在上个月的费用发票留到下个月清算的状况。企业的预算管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内部规模较大,种类繁杂。所以,财务核算的最终结果常常受到一些模糊数据的影响,这给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和最终核算管理带来了困难,并影响到员工的年终考核。
3.成本预算的控制与执行力不足
(1)缺乏对成本预算的监控与分析
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全程性的,对它的控制也应该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为了有效收集成本预算的相关完成情况,企业要随时更新预算管理系统,不断分析存在预算偏差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完善。在成本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有的企业缺乏整体动态跟进和有效分析反馈,只有在年末的时候,财务部门才会对当年成本实施简单的考查,可见企业成本预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跟进、分析与有效反馈机制。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预算执行制度。有的企业可能在早期就已经出台了有关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规定,但规定并不完善。早期出台的规定偏向于宏观性内容,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编制与审批流程进行了相关规定,而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分析跟进、考评反馈等方面。展开来说,企业并没有对成本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具体合理的相关规定,对跟进方式与频率、反馈内容和途径模糊不清,对预算控制的执行者和分析者缺乏相关具体条文制度来进行约束,从而导致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控制和分析。第二,成本预算的目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合理分解。大多企业的预算目标是以年为单位,并没有将预算目标分解到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管理者为了便于监督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也通常按照年度预算来进行分析和监控。如果监督者想要增加预算执行过程中跟进与分析的频率,必然需要把各个时间段内成本核算目标作为参照标准才能完成,而这通常很多企业都不具备充足条件。
(2)成本预算执行力不足
一些企业的成本预算是划分到各个责任部门的,部门的相关领导对执行情况负责。但在成本预算具体管理中,监查力度微乎其微,有时财务部门对预算偏差的分析和反馈较为滞后,预算相关部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不足。当预算出现巨大差异的时候,相关部门管理者才愿意花费精力分析成本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但这样的做法难以掌握预算责任部门的真实情况,出现预算差异的真正原因也难以找到,解决方案更是无从下手,成本更加难以控制。另外,成本控制的目标仅仅分解到各单位或各部门,在各部门、单位之中没有再进行细分,这导致大多数员工对企业成本预算工作了解不够。
成本预算执行力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内部预算参与度不够,缺乏预算意识。有的部门或单位认为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应当负责主要工作,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也只是表面配合,没什么参与度。第二,成本预算目标细分不够彻底,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宏观成本控制目标及本部门预算目标不了解,缺乏成本预算执行的方向。第三,成本预算中,高层对于预算管理全程性特征认识不足。预算管理只侧重于预算编制,对于成本预算执行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具体来说,一是相关管理者没有对成本预算的重要意义进行有效宣传,未能增强大家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二是在成本预算管理中缺乏相应及时有效的跟进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
4.成本预算考评体系不合理
成本预算管理贯穿在成本控制全过程,而有的企业在考核过程中只考虑财务性指标,成本预算管理的考核指标不够系统,考核指标只有偏差率,对于成本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其他非财务性的指标不进行考核。另外,某些企业只注重预算偏差率的结果,而没有对产生偏差率的原因进行挖掘;某些企业往往只注重当年指标体系的考核结果,而没有将目光放到企业员工的成长培训等方面;有些企业的打分标准较为死板,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也采用相同的打分标准,没有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不同标准。
导致企业成本预算考评体系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没有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没有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考评标准。有的企业成本细分项目较多,成本项目不同,其复杂程度与重要性,用途性质都差异巨大,但企业不重视成本项目的差异性,任何项目的成本预算都通过执行偏差率作为打分标准,企业内部成本预算的参与积极性难以提高。第二,财务部门对于成本预算考评指标体系认识不够充分,有的企业在设置考评体系时缺乏对驱动因素和成果、短期与长期行为、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指标的综合考量。另外,有的企业在制定考核体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执行结果,而忽略成本预算全程性的考量,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反馈分析等关键环节,对整个预算流程缺乏严谨对待。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企业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一些企业成本控制活动中有效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供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参考。
1.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便捷高效开展,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企业设置专门预算管理机构,能够保证相关管理活动有效开展,还能促进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的作用。企业要设置由负责人领导的预算管理小组,然后在领导小组下面设置相关职能科室,配置专职人员负责。传统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能够通过专门机构的设立进一步解决,促进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以及全过程监督的有效开展。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企业经营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部门负责人参与到预算工作中,能够让他们根据总预算的情况来安排各部门的分预算工作,并且能根据编制预算的要求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各部门的职能科室能根据编制和审核的预算结果来进行日常监督考核,这有利于促进各个部门认真执行预算,这能大大提高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解决传统预算管理活动由于缺乏相应管理人员和机构而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
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职责,有效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要赋予预算工作人员了解财务信息的权限,这样才能结合各部门实际编制预算。明确好各岗位的职责之后,还要确保员工在监督之下展开经营管理活动,这样才能获得成效。此外,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管,确保经济业务真实可靠,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监督的作用。企业还要注意升级改造原有的财务管理平台,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如果出现问题,根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进行责任追究,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为全面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活动创造有利环境。
2.保证预算编制程序科学规范
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中,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能高质量进行,企业要确保编制内容的有效性。所以,在编制过程里为确保程序规范,要采用上下结合、从下而上、从上而下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为成本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在预算编制开始之前,需要全面分析预算的总体目标,详细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企业内部实际任务,将总业务以单位的形式分成各个不同的小业务,并根据各单位情况来设置单独的预算编制方案。
其次,预算管理小组要承担起责任,充分了解与把握企业总体预算目标,以及各个部门相关的预算目标,明确之后将其告知相关部门,这样对应部门才能根据预算目标制定出预算草案。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制定完预算草案后,预算小组要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需要再交给管理小组再次进行审查核对,确保预算方案完善无误。
最后,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小组要根据各个部门最终上交的预算管理方案,来制作详细预算方案、确定企业预算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预算内容最终确定好之后及时进行审批和内部公示。确保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的预算管理方案,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和责任,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3.加强成本预算控制执行力
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全面预算执行控制阶段被凸显出来,全面预算执行控制要特别关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预算责任部门在执行企业全面预算时,要严格遵循预算方案,利用平衡计分卡等分析工具,使成本管控与预算过程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现金流的预算和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对成本管控效果产生影响,为实现现金的收支平衡,企业要严格控制支付预算资金,将资源合理配置。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来做好全面预算分析,对全面预算的发展趋势和执行现状展开差异对比、进度结构分析,得出差异情况产生的原因和预算指标的完成度。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受控、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企业对于全面预算审批程序也要严格执行,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4.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系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想要有序、高效开展,必须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形成监督约束并提供参考规范。
第一,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度。为了更好地规范员工行为,将预算管理目标落实到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中,企业首先要明确好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位员工在预算管理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此同时,企业的预算方案编制工作要随着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开展,并且紧跟企业变化发展情况,不断优化调整预算管理方案,让管理内容更加多元丰富,推进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第二,建立全面预算效果评估体系。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兼顾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来确定考核标准,不断完善预算考核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对于有效提升预算管理能力,控制企业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考评工作要认真完成。在建立预算管理效果评估体系时,为了能对企业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控制进行良好评价,企业要优化评估指标,确保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并及时反馈考核结果。此外,企业还要将员工的业绩考核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相关联,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评估作用,让员工的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遵循奖优罚劣的原则。对于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工作绩效较好的员工,给予福利薪酬上的优待和补贴,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相反,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积极、表现差的工作人员实施通报批评、评奖评优限制等处罚措施。
四、结语
企业成本控制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应当放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成本控制产生的实际价值,科学合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诸多企业在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中出现的分工不合理,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预算编制和成本核算不合理,成本预算的控制和执行力不足,成本预算考核体系不规范等问题,企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例如明确分工职责,设置专门预算管理机构,合理规定预算编制程序,加强成本预算控制和执行力度,完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等,最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