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成因与对策

2022-12-29刘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劳动力

刘丹

(长春市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计划生育及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来的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随之带来的问题包括劳动力规模持续萎缩,社会养老负担较重,加大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等。本文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及最新的理论研究,在对老龄化现状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路径,通过积极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建立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再分配体系,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养老观念,为加强老年社会工作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

1.1老龄化概念 20世纪初,桑巴德在《人口年龄分类与死亡率研究》一书中首次将50岁以上的人口定义为老年人口〔1〕。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总人口的10 %或65岁及以上总人口的7%即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在1999年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3〕,结合发达国家发展情况来看,现代社会人口动态发生结构性或较大转折性变化时,会给经济带来深刻影响〔4〕。

1.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2.1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七次人口调查,人口增长面临着从数量压力到结构性挑战的历史变化。全面放开二胎后,只导致出生率的轻微增长,而从结构上老龄化人口结构长期发展的方向未发生本质变化。

关于人口规模,2020年人口超过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超过65岁年龄以上人口为1.91亿。据估计,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约为3亿人,2033年达到4亿人以上,到2053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83亿,亚洲老年人的2/5和世界老年人的1/4将来自中国〔5〕。

关于老龄化速度,60岁以上人口数增长率及65岁以上人口数增长率正在大幅上升,两个年龄段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急剧增加。我国的60后逐渐进入老龄化,我国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期。

1.2.2劳动力规模持续萎缩 在1981~2014年,我国一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边优化劳动力配置,在劳动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较好地缓解了劳动力逐年减少带来消极因素,而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9.68亿人为15~64岁的劳动人口,自2010年以来,15~64岁的劳动人口比例每年都在下降,从2010年的74.50%下降至2019年的70.60%,而2020年减少至68.55%,首次低于70%,而我国劳动人口中,45~64岁的比例,在2011~2019的9年间增长了7.61%,由2011年的33.74%增加至2019年的41.35%〔7〕。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力也在老龄化。众所周知,经济发展通常是由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共同作用决定的〔8〕,劳动力规模的改变正在悄悄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劳动力要增加15.4%以上才能消除非技术劳动力减少5%时带来的不利影响〔9〕,而劳动力的减少将会降低人民的收入、支出及福利水平。随着我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改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外国投资者投资战略和投资重心的转移,我国中小企业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为此在未来时期,将不得不做好应对产业升级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变化。

1.2.3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首先,由于劳动力总供应量的持续减少和老年人口比例的激增,社会养老金的负担持续增加。从1989~2018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了378倍,从118亿元增加至4 464.9亿元〔10〕。其次,从抚养比上来说,202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的绝对水平上约为44.66%〔11〕,每100名劳动人口必须要承担44.66名非劳动人口的抚养任务。而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比2010年增长7.80%〔12〕,根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累积养老金余额在2017年达到6.99万亿元最高点后逐渐减少,在2035年结余减少至零〔13〕。相比发达国家,2020年,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及居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占比仅为29.98%,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占比70.02%,覆盖超过10亿人〔14〕,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等费用支出压力也会同步增加。

1.2.4未富先老持续加大经济运行下行压力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劳动力供给结构会逐渐改变,经济运营成本迅速增加,人们的储蓄意愿和资本积累逐渐降低,而且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活力,特别是国家税源结构、产业结构布局。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3.5%。按照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到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万美元,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英国、日本,分别在1972年、1975年和199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当时,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4.1万元人民币(2.1万美元)、13.5万元人民币(2万美元)和27.0万元人民币(4万美元)〔15〕。可以说,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我国已经不可避免进入了老龄化的下一个阶段,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会逐渐凸出,随之而来的核心科技的技术落后会引发进一步的发展动力衰退。伴随着居民老龄化带来的消费欲望减弱,导致老年人口更加注重降低养老风险来加强个人储蓄,因此,我国老年群体通常节衣缩食的消费观念在消费市场上对经济需求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

1.2.5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养老支持 我国家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和独居老人的空巢数量正在大幅增加。2010年,全国家庭总户数的14.8%为独居老年人口户〔1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2.1%为独居老人,已达到1 443.97万人〔17〕。另外,按照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每年会有7.6万户家庭因各种状况成为失独家庭。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2012年约为100万户〔18〕。而我国由于人口基数的原因,还有数量相对较大的“残独家庭”。如果没有子女或家人照顾,上述家庭将不得不依赖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大于80岁的高龄老人会选择社会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高龄老人的能力状况直接影响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其失能导致的赡养、服务看护问题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和社会支持力度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养老群体。对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养老服务,我国民间资本参与热情较高,但政府机构监管相对落后,社区养老的参与人员专业技术达不到老年人口个性化养老的心理预期,政策调控力度和措施亟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2.1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老年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老年人口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是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类社会传承和高速发展的捷径和法宝。之所以人类能够不断前行,探索未知,正是因为能够汲取前人经验,才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我国的GDP从1952年的679.1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1 015 986亿元,人民在享受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服务便利的同时,我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渐作用鲜花化进程中的人口发展规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加的传统类型过渡至再生类型即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加,最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深入,最终达到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成长的现代类型。随着人口类型变化过程,人口的年龄结构也从年轻结构过度至成年结构,再到老龄结构。因此,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是必然产生的。

2.2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除了人口的自然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控制人口规模实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导致了出生数量的大幅减少。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在过去的时间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快速地实现了资源配置得优化,人地矛盾较好地得到缓解,并有效提高了人均资源水平,在相对一个时期较好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如果中国不严格实施大规模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也会逐渐下降,人口增长将逐渐放缓,但是下降速度不会如此迅速。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同样导致了年轻劳动力的大幅减少,未富先老格局已然形成。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带来了我国少子化的社会现象,加剧了社会赡养问题的形成,并影响了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2.3生育观念的转变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的生育观念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首先,古人常说的养儿防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养老制度的逐渐健全,传统观念已逐渐消失。特别是伴随着代际矛盾的突显,新时期的年轻人个性化与老年人的保守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差异,我国当代传统赡养格局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其次,由于建国后我国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改善,今天的女性具有与男性等同的职业地位,我国女性的就业环境和条件要优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但是考虑到工作场所的各种压力和工作内容,同时避免因生育造成的岗位调整和升职空间减少等不利因素,选择少生少育的女性占比逐渐增多。最后,导致生育意愿降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我国高昂的养娃成本。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就业、升职、应酬等社交和生活压力,新一代年轻人工作中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年轻人疲于应对职场压力的同时,较高的婚姻成本,特别是年轻人结婚的彩礼和居住必需的房产价格较大程度抑制了生育意愿,而抚养孩子将会持续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教育成本,这些都造成了年轻一代生育意愿的不断减弱。

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分析

3.1积极推进延迟退休政策 2021年,我国明确提出延迟法定退休的考虑因素〔19〕,政府已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计划实施延迟退休。在未来,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和社会支持帮助不同受教程度,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身体状况的个体实现其工作意愿。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有必要分析不同行业与劳动力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退休对就业的影响。要从国家层面和行业特点上了解退休年龄的推迟对该行业就业群体的影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渐进式的退休,要结合老年人群的特点综合施策,开发符合老年人群身体和心理健康适合的职业,减少对年轻劳动人群产生竞争压力。在充分调动老年人工作意愿和发挥老年人群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做好对年轻劳动人群的就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对老年人群的关注与扶持或服务的方式应以不以增加年轻劳动力负担或利益为前提〔20〕,通过一种平缓的方式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足够的缓冲时间。

3.2建立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再分配体系 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有效的方式,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建立以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再分配体系,避免出现因老龄化加剧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与老龄化相关的贫困加剧等不利局面。我国基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身份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加大了养老金待遇上的差距,本质上造成了再分配利益上的差距。我国拥有庞大的公务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缴费阶段该群体无须个人缴费,职业生涯的薪酬包括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而企业员工在缴费阶段已经承担了相应的缴费额度,但退休后,除去统筹部分,只能享有部分国家财政的养老补贴〔21〕。除此之外,要积极消除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市场减少的不利影响,促进劳动节约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再分配制度的政策指导,加快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的合理分配,建立适合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促进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广泛就业。

3.3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健全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要通过政策和市场调控,改变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与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统筹各行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城镇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扩大公共投资渠道,完善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基金政策,使养老保险基金有效实现保值增值,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资金压力。农村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通过产业调整和乡村振兴鼓励年轻劳动力的回流,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共享共荣的社会和经济权利,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和养老配套服务的同时,通过市场调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促进人力资源的正向流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老年服务工作中来,从而加速应对老龄化社会这一社会治理难题〔22〕。

3.4提高生育率,为生育权回归家庭做好政策支持 2021年,我国已全面放开三胎政策,将生育权回归家庭,但是当前的托幼机构鱼龙混杂,年轻夫妇除了承担高昂的育儿成本还要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要坚持人口发展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步的科学观点,将早在1974年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中提到的:“所有夫妇和个人都有自由和负责地决定生育孩子数量和间隔”〔23〕的理念,宣贯到新一代年轻人中。要让新时期的年轻人树立起延续生命的价值理念,鼓励生育,强化生命延续的教育理念,同时倡导隔代抚养和支持力度,强调家庭价值观,帮助重建传统家庭模式。今后要继续加强对妇女权利和地位的保护,消除在劳动力市场上因生育导致的妇女歧视,大幅度延长产假,提高产假期间的薪酬待遇。在降低育儿成本的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为各年龄段儿童的入学和教育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有效的子女养育补贴或奖励政策,通过适当的财政支付,引导年轻夫妇重塑生育理念,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3.5转变养老观念,加强老年社会工作建设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需要优先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建立与我国国情和传统道德相适应的老龄社会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应确保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安享晚年。政府在加大政策引导的同时,要通过居委会、社区、街道联动,构建康养结合、医养协调的养老支持和卫生服务体系〔24〕,要加大老年人亲子同住或就近居住的宣传引导力度,改变现有的老年夫妇独居模式,鼓励各种形式的养老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鼓励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日间护理家庭,鼓励社区护理方案,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建立特殊的医院体系等等。要学习已经步入老龄化的其他国家的有效做法,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丰富扩大居家养老服务支持资源,积极有效应对少子化造成的养老困难问题〔25〕。2013年7月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为老年人群的利益保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26〕,但是法律的刚性约束还需要配套相应的落地措施,只有全社会共同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到老年社会的建设中来,才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帮助和服务我国的老龄群体。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劳动力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