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宗教文化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12-29赵晓锋王月清
赵晓锋 王月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主张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等,在人类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也就不可回避地要促进宗教文化交流。
无论在公共外交、跨文化对话、中外人文交流中,还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宗教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并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2)徐以骅:《中国宗教“走出去”——论宗教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国宗教》2020年第1期。从宗教文化交流的维度来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宗教文化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宗教交流对话。文明的起源是宗教,“文化每以宗教开端;文化每依宗教为中心,非有较高之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其文化之统一,民族生命之久远,每都靠一大宗教在维持”。(3)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30页。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将宗教作为界定不同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理论内涵、历史脉络、现实需要等方面来看,宗教文化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诸多关联。
从理论内涵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宗教文化的价值追求相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解决全球性议题和深层次问题,内涵极其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超越了单边主义、个体至上、文明优越论等狭隘观点,倡导建立共建共享、开放包容的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世界各大宗教追求的价值所在,不同宗教大多秉持和平、开放、包容的理念,以人际和睦、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为追求;教义中大多包含劝人向善、引导人们和平共处的内容,“伊斯兰”就是“和平、顺从”的意思,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爱”,佛教强调“觉悟”“慈悲”等,这些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资源,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启发性智慧。
中国宗教文化崇尚和而不同、多元包容,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中国宗教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开放包容、中道圆融是中国宗教文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宗教文化对天下的认识是整体的、圆融的,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局限,主张把关怀洒向包括人和自然的整个世界。中国宗教对外交流不以咄咄逼人的传教冲动和扩张性为特点,减少了跨国交流的阻力和政教冲突的可能性,为国际宗教交流提供了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选择方案。(4)徐以骅:《中国宗教“走出去”——论宗教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国宗教》2020年第1期。中国宗教文化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支持,也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智慧。
从历史脉络看,宗教文化交流是地区和平发展的重要变量。放眼世界,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激荡、冲突,始终与人类历史相伴,人类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宗教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当今世界基督教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冲突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华文明也经历了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荡融合,佛教、伊斯兰教与本土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土文化交流交融发展,呈现出儒学化、伦理化、心性化的趋势,最终形成了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宗教文化交流活跃的时期,相应的地区大多保持了和谐安定、繁荣发展的格局;反之,“唯我独尊”则容易导致“文明隔阂”,进而带来文明的冲突。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商贸往来之路,是人文相通之路,也是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交流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5)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3期。
从全球治理现状来看,宗教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宗教既是和平的重要纽带,也是冲突的“催化剂”,宗教冲突是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重要问题。冷战后,宗教民族冲突、“文明冲突”逐渐成为世界矛盾的主要表现,国际形势万变不离其“宗”,不同宗教之间、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间冲突频发,成为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宗教领域是理解中外关系、处理全球事务时相互认知基础薄弱、信任程度较低、分歧较多的领域之一。
宗教领域的认知薄弱和偏差,也正凸显了宗教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强调,“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6)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宗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与纽带,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地区、族群间的信任、认同与尊重,也极大可能带来“化干戈为玉帛”的文化动力。因此,宗教文化交流在化解冲突、增进理解、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宗教文化交流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型分析
中国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信众绝对数量多,宗教国际地位高和影响力巨大。“信教公民近2亿,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中国宗教》2018年第4期。依托丰厚的宗教文化资源,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从当前来看,我国宗教文化交流活动主要通过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宗教历史文化寻根、搭建国际学术平台等形式开展。
1.基于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的宗教文化交流。以中国爱德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慈善组织在宗教文化交流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由丁光训、韩文藻等老一辈中国基督教界领袖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民间公益组织。成立30余年来,爱德基金会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国际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特殊弱势群体帮扶、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了数千个项目和相关活动,累计募集捐赠资金超过37亿元,实施的公益项目覆盖了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521个县区,受益贫困群体达数千万人;引进长期外教2000多人次,其中1人获国家级“友谊奖”,50人获省级最高奖。这些基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宗教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宗教文化的理解认同,为开展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和载体,促进了民间交往和民心相通。
2.基于历史寻根与认同的文化交流。以扬州大明寺为代表的寺院组织的历史文化交流活动,在增进东亚文化认同中具有区域性影响。扬州大明寺积极发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拓展中外文化交流,围绕鉴真东渡等历史因缘,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和文化活动,促进中日佛教界、海峡两岸宗教界友好交往。2003年,扬州市举办了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纪念活动。扬州大明寺与台湾佛光山在宗教文化方面密切合作,佛光山在大明寺筹资建立了鉴真图书馆,开设了文化讲堂,打造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扬州大明寺还依托历史资源,开办了鉴真佛教学院,以培养佛教国际交流人才为目标,将“突出外语教学,注重律宗研修,弘扬鉴真精神”作为办学特色。大明寺、鉴真学院被命名为江苏省“华人华侨文化交流基地”以及全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还比如,南京佛顶宫依托历史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接待了包括尼泊尔佛教法王、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在内的重要海外嘉宾,举办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心经》文化论坛”等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宗教文化论坛。这些基于历史寻根和认同的宗教文化交流,充分宣传展示了中国的宗教文化现状,促进了文化交流合作、文明交流互鉴,凝聚了各方对于共建和谐世界的共识。
3.基于国际性学术论坛的文化交流。中国发起和创设的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等品牌性国际学术论坛,已成为全球宗教对话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以世界佛教论坛为例,该论坛于2005年发起,由海峡两岸以及香港、澳门佛教界倡议,以平等、多元、开放为原则,搭建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围绕“文明交流互鉴”“构建和谐世界”等主题展开,传递和谐、包容的价值,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18年10月在福建莆田举行,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这些基于宗教学术的文化交流,传递了和谐、包容的价值理念,不断促进各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得出三点启示:其一,宗教界人士是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比如,丁光训发起创立了爱德基金会,赵朴初等大力推动了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一批宗教界代表人士有视野、有情怀,身体力行,开创了宗教文化交流的良好局面。其二,宗教历史文化是交流对话的重要依托。挖掘宗教历史文化,开发宗教文化资源,阐释好中国宗教文化精神,是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增强中国宗教文化海外影响力和认同度的重要基础。其三,广交国际朋友是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是宗教文化交流的题中之义,通过海外宗教界人士宣传阐释和谐、和合、和顺的宗教文化理念,推广中国宗教文化精神,对于国外的受众来说,更有说服力,接受度更高。在宗教文化交流中,要注重结交一批认同中华文化、愿意为中国发声、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朋友,通过他们不断弘传“世界大同”的价值理念。
宗教文化交流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趋势与路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交织叠加,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地区形势动荡不安,和平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要克服困难挑战,需要加快转变“文明冲突论”的叙事体系,推动交流交融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宗教文化交流作为交流交融的重要方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不可缺席,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宗教文化的独特价值与积极作用,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认同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形势趋势,促进新时代宗教文化交流行稳致远,持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宗教文化交流有世俗化的趋势。当代世界宗教有走下“神坛”、走向“世俗”的趋势,这也直接影响到宗教文化交流。与过去宗教文化交流过程中浓厚的宗教氛围相比,近年来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中,宗教因素有淡化的趋向,主要体现在基督教背景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从调研访谈情况看,在近年来组织的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外青年群体的宗教信仰呈现一定的弱化趋势。
面对世俗化的趋势,宗教文化交流要高扬价值理念、人文精神,既应该看到“宗教性”对于交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更应深入挖掘“世俗性”的内容,彰显宗教文化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等,比如和平、包容、慈悲等精神价值,强化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引导宗教参与实践、服务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宗教文化交流的外向性逐渐增强。如果说以前宗教文化交流以“引进来”为主,表现出被动性较强的特点;那么,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在国际上话语权的增加,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主体性不断凸显,从“引进来”为主转向“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比如:进入新时代以来,爱德基金会先后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设立了非洲办公室,在瑞士日内瓦设立了国际办公室等;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等宗教文化交流平台的感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推动中国宗教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宗教故事,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提升主体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挖掘开发宗教历史文化资源,构建中国宗教文化的话语体系,培养高层次的宗教文化交流人才,打造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传播包容谦和的理念,分享中道圆融的智慧,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抵制宗教极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8)《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
第三,宗教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增加。近年来,受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技术等因素影响,宗教文化交流呈现出复杂性趋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一些国家频频打着“人权”旗号、利用宗教问题抹黑中国,给宗教文化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也极大地影响了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实施,一些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有向线上延伸的趋势,比如,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分论坛就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趋势,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也要积极开展互学互鉴,更要积极回应西方社会关于所谓“宗教”“人权”问题的质疑。同时,需要我们积极因应网络时代趋势,探索即时视频等线上交流形式,丰富宗教文化交流渠道,创新形式,用心用情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国际知名汉学家孔汉思认为,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民族、国家乃至文明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积极开展宗教文化交流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宗教治理工作的深化和延伸,是参与全球治理的应有之义,将进一步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和人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