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项目资金管理的优化研究
2022-12-29兰晓春
兰晓春
一、引言
林场在建设中要对目前项目建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将各项技术要素以及资源条件进行集中整合,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做好林场引资、筹资等,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成效,扩大投资效益,推动国有林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加速社会绿色发展新环境中,国有林场面对较大的发展机遇,在资金管理转型中要认识到各项管理活动的重要价值。专项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下拨专项资金及单位自筹的配套资金,在现有的林业项目资金投入中,主要是涉及林木培育、森林采伐、林木加工以及多种经营生产活动。由于各项目组成差异性、应用路径不同以及周转不同将会导致林业资金运用存有特殊性。国有林场在林业专项资金中要注重设定预算编制,对预算合理评价与反馈,对反馈结果合理运用,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控,提升内部财务管理绩效。在国有林场经营发展中,资金流量直接影响到林场生存发展。
三、目前国有林场资金财务管理方法运用
1.管理理性化
管理理性化发展是基于林场财务管控目标,对各阶段项目活动展开规范化设计。通过有效设计、管控,能保障国有林场长期发展中多项财务活动有效实施,保障多项工作效率最大化发展。林场在经营发展中要设定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基于林场自身发展现状制定财务制度统一化规定,设定完善的财务管控制度。在林场各类项目管理中,要对各部门过程管理行为集中优化,防止不合理问题发生。在林场财务活动实施中进一步强化程序化管理,制定具体且规范的财务规章制度,保障各部门能遵循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展开操作。
2.计划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就是林场年初财务部会结合这一年的实际发展情况,基于历年的各项指标分析去积极强化各项资源与资金管控,保障经营发展目标最大化。在财务规划管理中,要实现多个要点划分。整合各类财务管控目标,做好财务预算管控。各部门要对实施计划有效整合,确保各项财务计划能协调性实施。对林场各个管理人员设定相应的审核计划,依照各部门发展现状做好职务划分,发挥各部门职能效力。最后,财务管理部门要对每年计划实践完成情况集中总结,为后续林场计划实施提供具体参照标准。
3.定量分析财务活动法
在定量分析财务活动法实践中,财务管理部门要对财务计划规范化制定,对各项管控情况规范化判定,做好财务过程集中整合。在定量分析基础上整合出偏离财务计划的管控部门。对偏离情况进行分析,做好财务精细化计算,分析各类影响要素对应的影响程度。
四、国有林场项目资金管理常见的问题
1.经费有限致使难以深入开展工作
从当前部分国有林场建设现状中能得出,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实际下发的管理资金受限,致使林场建设中诸多资金运用受限,对各类资金开支应用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制度执行不到位
相关管理部门在实施资源配置中,积极遵循公平性原则,保障多项资源最大化利用。但是在各项管控活动展开中,各项制度设定规范性亟须提升,监管不合理,也会导致多项腐败问题产生。要注重对其严格监管、制止、惩处,防止林场资源遭到不同程度损坏、浪费。
3.管理缺失致使经济效益降低
有部分林场林木采伐中,实际采伐时间与采伐数量未能充分结合林木生长规律严格执行。这样将会导致诸多未达到采伐标准的幼木被采伐,不仅不会提升项目生产经济效益,还会对区域生态环境构成较大破坏。
五、国有林场项目资金管理优化措施
1.完善制度,规范资金管理
(1)设立完善的自动失效以及审查公布机制
目前我国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确立,林业方面的立法活动覆盖范围在逐步扩大,更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与经营人员自身合法权益。在构建规范性体系过程中,开始逐步公开法律目录以及提升各项法律监管审查合法性,设定相对完善的自动失效以及审查公布机制,对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优化,强化制度规定约束性。
(2)完善林业资源监督管理制度
在整合目前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各项问题基础上,要持续完善林业资源监督管理办法、林业行政许可听证办法等。这样能有效实现依法行政,对加速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能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发展。此外,目前林业部门还对林地与林木权属登记办法、疫病监测方法、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办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等实施了集中修订与审查,对各类规章实施了有效清理,做好了规章目录的公布实施,能有效对林业部门多项文件展开深入清查。
(3)完善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体制
建立健全现有的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体制,相关林业项目建设中要严格依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程序实施,做好项目申请、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项目检验、项目验收,做好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资金等多环节的高效化应用。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中,均要依照规定资金管理程序实施,对每个细节实施管控。管理部门严格依照管理程序对项目资金实施高效化监管,确保资金能依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办法等足额投入到建设部门。任何单位不能随意截取、借用项目建设资金,并设定完善的资金违规应用追究责任制度。
(4)建立筹措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优化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示制度,将财务监管中从粗放化管理转为集约化管理。
当前要规范化设立资金筹措计划,对计划合理编制、审批。对各项资金筹措业务有效执行、记录,做好各项资金利息、对应股息计算,做好会计记录与支付。对岗位人员各项职责合理分化,注重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逐步完善外筹资金业务的风险管控、风险规避、授权审批、资金预算编制、资金审批管控。
基于现有的各项法律、林场建设经营发展、经营目标、财务预算等对资金筹措规模进行判定。对募集长期资金前应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方向。
配足专业人员展开资金筹措、资金管控,对各类筹措资金项目(营林、生产、科研、种苗、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行跟踪管理。
规范林场应依法签订相应协议、合同、承销协议、债券契约等法律性文件。如果需要对外进行融资,需要提供相应担保、抵押等,及时补充担保人、抵押物、质押权属证明等。
财务部门在资金筹措建议项目中要进行高效化分析论证,在季度、年度与林管部核对林木资产的林权证号、林权面积及相关的变更信息,确保对林木资产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由专人管理林场的借款合同或协议等相关法律性文件,并按合同或协议偿还本金、支付利息。
财务部门对筹措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加强会计核算,强化专项资金绩效审查
(1)实施“三专两单”会计核算制度
现阶段要注重高效化落实“三专两单”会计核算管控制度,保障多项资金应用能实现针对性管理,设立独立管控账户,对各项资金独立展开核算。林场财务管控部门在会计核算实施中,要从根源上对现阶段资金管控漏洞进行管控,防止出现假账问题。结合项目资金的管理基本原则,确保及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及时反馈各项目实施现状,结合项目制定方案以及各项资金业务进行资金高效化核算。
(2)加强专项资金的过程监管
国有林场管理人员要注重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以及项目建设管理现状,逐步强化自身法律意识。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要求,优化资金管理方式,强化财务管理各项职能。在多项管理活动执行中,要注重对资金应用以及运转过程合理控制,确保财务管理能全面参与到资金管理全过程中。基于管理掌握多项资金动态化发展现状,保障各项资金合理应用,提升资金应用效率。多项管理制度设定的重要作用是对个人行为集中约束与规范,管理部门要优化多项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要求。结合不同单位实际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化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助于强化资金应用效率。管理人员要注重参照我国现有的各项财政法律法规、会计法规以及多项规定等,设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升过程监管成效。
(3)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做好资金监督以及绩效管控
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账管理、专项使用、统一核算、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必须按规定用于允许和规定的项目,不得改变用途。在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中,需要明晰政策要求、整合分配方法、注重绩效结果导出等,以此为基准进行资金管理、分配以及应用。由财政与林业部门共同管理林业专项资金,其中财政部门主要是控制及编制中期与年度的财政资金预算,以及下拨专项资金,以此来做好资金监督以及绩效管控。林业厅主要是做好各项专项年度计划制定、指导、实践、监督,对财政厅各项资金应用情况有效监管。
3.控制多项风险要素,加大资金监督检查力度
(1)完善风险管理体制
现阶段国有林场管理部门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避免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企业相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趋势,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风险类型进行识别与判断。对风险需要做出及时预防,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风险形成原因以及实际危害进行估算,预算风险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然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或是转移。在对广大员工进行管理时,管理部门需要为财务人员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2)多维度加强资金监管
当前要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对项目工程资金实施监督监管,扩大上级监管覆盖范围。林场管理部门要注重与审计、纪检、财务等部门强化协作,建立联合性资金审查小组,对各项资金营业现状实施全面检查监管。做好日常资金应用统计,保障各个方面资金都能得到有效跟进管理。此外,要注重做好自身监管和财务部门以及多业务部门强化配合,组建资金应用检查小组。基于各项检查制定更多改进办法,落实项目资金应用以及质量检查相关工作。积极接受社会舆论与媒体监督,结合林业部门、当地群众监督,能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六、结语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国有林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林业资金信息反馈制度以及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筹措资金管理制度,落实配套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过程监管,实现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控及提升财务管理效益,为推动国有林场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