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审计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2022-12-29刘小宇

上海商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人员内容

刘小宇

一、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做好审计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发展质量。目前很多企业在审计工作开展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虽然纵向来看,审计工作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客观上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因为没有做好审计工作,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受阻。针对这种情况,随着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需要企业在这一工作开展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挖掘分析审计工作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策略的创新,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二、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

企业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做好这一工作对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别从以下几点具体探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

首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目前企业经营风险种类较多,风险发生概率较大,风险一旦发生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较大。因此,经营风险管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审计在企业经营风险管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做的作用,开展好这一工作,能够及时识别风险隐患,从而根据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这样能够降低部分风险发生概率,也能够减少风险发生之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其次,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能够企业管理的规范性。规范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目前很多企业管理比较粗放,具体表现为管理制度的适用性、针对性欠缺,管理措施简单粗暴,很多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匹配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审计,能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了解企业管理方面的薄弱以及短板,这样企业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更加规范。

最后,做好审计工作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不易模仿、难以复制、不随员工流失而丧失的竞争力。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层面,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很多,其中审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做好审计工作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化解,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企业内部控制将会更加有效,督促相关人员切实履行好权责,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等等,所有上述方面的持续改善最终都会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强化层面。

三、企业审计领域常见的问题

对于当前企业审计领域常见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明确企业审计工作改进的重点以及方向,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

1.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欠缺

目前很多企业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审计流于形式的问题十分突出,即企业审计机构或者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做不到依据所掌握的各种资料进行客观公正地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么刻意回避,要么在各方压力下将一些问题大而化小,这样的审计自然就是走个形式,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独立性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各种问题的严重性,最终会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危害企业的健康发展。很多企业审计部门工作开展中,因为地位不够超然,权限不够大,这就容易被企业主要管理者干预,从而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

2.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具体

随着审计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审计内容越来越多,不过从很多企业这一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审计内容存在不够全面具体的情况,即审计内容没有能够做到不断拓展,很多重要的应该被审计的内容并没有纳入其中,这造成了审计工作不够全面,审计结论有失偏颇的情况。目前企业审计重心基本上集中在财务领域,重点是对于资金收支、投资收益等内容进行审计,但是对于权责履行、资源配置、管理效能等内容的审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就是审计内容不够具体,审计内容没有进行细化,同时对于审计内容的评价比较笼统,这样的审计结果蕴涵的价值就会下降很多,不利于基于审计结果来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3.审计方法不够灵活多变

企业审计方法是否灵活多变,不仅仅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还会影响这一工作的效率。目前一些企业审计方法不够灵活多变,审计工作效率、效果因此不够理想,从企业审计领域的主流方法来看,以文案审计为主,即根据被审计部门所提供的资料以及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来进行审计,从文案资料审计中得出结论。企业审计方法以结果导向审计为主,过程审计方法应用不足,另外就是企业审计方法的落后还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方面,由此导致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比较差。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做不到基于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实时审计,审计周期太长、审计耗时较多,不利于企业根据及时根据审计结果来处理各种问题。如果审计耗时太长,一次审计动辄需要几周乃至几个月,那么等到审计结果出来之后,由于时间太久,审计结果已经不能够反映企业当下的情况。

4.审计工作能力存在不足

当前企业审计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复杂,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很多企业的审计工作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并不具备做好这一工作的能力,由此导致了审计工作质量大受影响。企业审计工作能力的欠缺主要集中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不足等方面,由此导致了审计工作不够专业。很多企业审计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审计经验也不够丰富,面对大量的审计资料,无法做到快速地、准确地从审计资料中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不利于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企业审计工作创新策略

企业审计工作创新没有捷径,针对上文所谈到的各种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在广泛汲取不同企业这一个工作开展经验教训基础之上,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来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1.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审计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独立性,只有足够独立、不受干扰,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提升这一工作的实效性,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审计工作的独立需要通过做好以下几点来加以实现:首先,企业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小组,地位要尽量超然,不受各方的钳制,企业高层对于审计工作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干预审计,同时也要求其他人员不能够影响审计;其次,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小组的权限要能够满足审计工作独立开展的需要,审计工作需要被审计部门的配合,需要被审计人员的支持,因此对于开展审计工作部门或者人员来说需要赋予相应的权限,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充分的配合与支持;最后,加强审计监督,即对于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审计出现偏差。

2.拓展审计工作内容

企业审计内容需要进行拓展,除了审计财务方面内容之外,还需要审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管理流程是否规范、内部控制效果、廉洁自律情况等等。审计工作需要在重点突出的基础之上尽量照顾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体现出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审计工作内容的拓展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审计目的、审计重点来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审计更有针对性。同时审计工作内容需要更加具体,审计不能够过于笼统,针对具体的审计内容得出明确的审计结果。举例来说,企业不能够简单地、定性地评价内部流程的好坏,而是要指出内部流程方面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够给企业管理改进指明方向。

3.增强审计方法的灵活性

企业审计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除了上文所谈到的基于文案资料的审计方法之外,还可以引入问卷调查、访谈、远程审计等方法,从而保证所获得的各种资料更加翔实,基于翔实的资料提升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除了结果导向的审计方法之外,还要引入过程型审计方法,不仅仅关注结果,同时还需要关注过程,即注重通过审计来了解管理过程是否规范,管理行为是否合适,通过这样的审计来推动企业内部流程的更加优化。此外,企业审计方法需要迎合信息化的趋势,将各种信息技术引入审计工作之中,提升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例如远程审计可以节省审计成本,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缩短审计耗时,确保审计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当下的情况。

4.提升做好审计工作的能力

企业审计工作创新要求审计人员要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游刃有余地做好更加复杂的审计工作。如果企业专业审计人员存在短缺,那么应根据审计创新工作的需要,从外部引进一些更加专业的审计人员。如果企业现有的审计人员在岗位胜任力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加强培训。围绕审计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召开专门的研讨会,邀请这一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传授经验,以提升审计人员做好这一工作的能力。除了上述举措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审计人员的考核,要求审计人员工作中能够自觉“充电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胜任力。企业应建立审计知识管理体系,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探寻总结做好这一工作的内在规律,推动企业审计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五、结语

总之,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深刻反思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策略。本文提出的企业审计策略囊括了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拓展审计工作内容、增强审计方法的灵活性、提升做好审计工作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要做好上述这几点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企业一步一个脚印来推进。文中所提到的企业审计工作创新策略有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虽然这些策略不可能被所有的企业直接照搬应用,毕竟不同的企业审计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对于本文所谈到的几点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人员内容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主要内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