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小规模猪场管理需要注意的细节
2022-12-29孔燕燕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川城镇畜牧兽医站
文│孔燕燕(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川城镇畜牧兽医站)
受限于资金、硬件设施、圈舍条件、饲养人员水平等原因,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夏季高温高湿、暴雨多发、蚊虫滋生的季候条件下,易造成生产指标下降,甚至猪群发生疫病导致猪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往往是生产管理部分细节把控不严所致。笔者简析了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夏季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需注意的细节要点及改进措施,旨在帮助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稳定夏季生猪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一、存在问题
1.猪只生产性能低。由于舍不得投入资金,且对于猪群养殖生产遗传育种的作用理解不透,而购入品系优势欠缺的低价种猪,本身生产能力就不高,加之夏季高温高湿等外界因素影响和饲养水平的限制,导致各项指标相较春秋两季下降更为明显。同时,自繁自养的中小养殖场,饲养人员缺乏科学育种选种的知识储备,凭借过往经验对种猪进行选择和留种,经常在不经意间导致近亲配种繁殖,同样会导致种用和后代商品猪生产能力递减,造成影响夏季生产。
2.饲养混养密度大。中小规模猪场的设计和建造虽符合防疫条件,但大多数场对于猪舍建造的科学性考虑不深入,在生猪饲养行情好的时候,不顾猪舍承载能力,一味地加大存栏量,导致生猪密度过大,不利于夏季通风降温。另外,中小场户养殖的随意性较大,对生猪的品系和代际区分不细致,经常性发生种猪、育肥猪同栋舍、多代次混合饲养,以为减少了饲养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却不知极易导致猪群健康状况隐忧。
3.场舍环境控制差。不能保持场内尤其是猪舍环境清洁;对于季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反应不及时,或因设备条件限制,对高温高湿的情况应对不足,造成猪群饲养环境差;对于猪群健康状况观察不深入、不仔细,发现隔离患病猪只不及时,易造成疫病影响面大。
4.疫病防控能力弱。饲养人员或驻厂兽医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夏季常见生猪疫病的防控意识,对猪群免疫和环境消杀工作不重视;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设计,根据经验或者人云亦云的开展猪群免疫,甚至存在免疫注射针头多头次使用的情况。
二、细节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应注意猪群密度,做到不同阶段的猪只分栋舍饲养,育肥猪要根据猪只大小动态调整饲养密度,建议转入初期0.5平方米每头,饲养中期(猪只体重约60千克左右时)0.8平方米每头,饲养后期(猪只体重超过100千克时)1.2平方米每头。
其次,应加强猪舍的环境控制,应注意生产过程中的通风换气,一般情况下保持门窗、换气孔敞开,并辅以风机等设备促进栋舍空气与外界新鲜空气的循环流通。同时,注意对圈舍降温,可采取冲洗、喷淋、滴水、雾化等方式,将圈舍温度控制在20℃以内为宜。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直接用大量冷水对猪只进行喷洗,以免产生过度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
最后,应保证饮水和日粮的供给。高温下,育肥猪每日至少消耗20升水,清洁凉爽的饮水可提高猪只的采食量,可增加夏季生猪增重速度;在饮水时可适当添加盐,帮助生猪机体补充电解质,避免出现水盐失衡、电解质紊乱。同时,夏季生猪食欲有所降低,易造成营养失衡,影响公猪精子活力、母猪产仔量、育肥猪难增重等问题,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鱼粉、大豆等改善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或采用湿、稀料进行饲喂,改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注意及时清理更换变质的饲料残留物。
2.加强疫病防控。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应尽快对猪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避免大量降水导致水源污染,且夏季高温,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更应重视消毒及免疫工作。做好环境消毒,人员、物资进出场的消毒要严格落实,避免外界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内,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进行喷雾消毒,注意选择刺激性低的消毒药,严格按照要求配制药剂浓度,尤其是带猪消毒不可浓度过高。做好免疫接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猪伪狂犬、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季节性疫病要格外注意。做好粪污清理,防止蚊虫滋生,避免虫媒疫病的发生。
三、改进措施
养殖者可以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对饲养员的培训,抛弃对过往经验主义的依赖。要注意在消毒过程中做全做细,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在制定免疫计划、填写养殖档案时应注意科学规范,为今后养殖中的及时回顾反思进行资料留存;要严守猪场生物安全要求,发现患病猪只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疫病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