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022-12-29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杨洁

区域治理 2022年29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 杨洁

园林绿化在光合作用的时候能够释放氧气,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充分发挥净化环境的作用。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地搭配,还可以有效,降低太阳辐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加入园林景观艺术理念,不仅可以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还可以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符合人类亲近自然的需求。纵观现今园林艺术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园林设计师应高度关注,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人们对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高水平的园林景观。

一、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园林绿化设计原则

在园林景观项目的具体设计中,园林绿化设计及运用主要遵循三方面的原则:第一,注重协调性和整体性。为保证园林绿化设计较好地贯彻人性化理念,绿化设计应聚焦场所精神的创造和文化内涵的增强。同时,需要融入文化艺术设计,满足城市居民的情感表达需要。第二,植物群落应丰富多样。城市绿化景观设计需要保证布局生动自然、要素简洁合理,可结合我国传统的园林要素,充分利用植物的密度、高度、叶色、枝条营造审美情趣。园林植物搭配需要考虑季节变化的影响,保证不同季节的特色鲜明,春季的繁茂、夏季的浓密、秋季的鲜艳、冬季的点缀。同时,植物的布置空间感方面的效果,也不容忽视,以此充分利用草坪、灌木、乔木丰富空间层次,重视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紧密搭配结合,进而在园林景观项目中打造丰富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态稳定性、多样性及可持续性。第三,设计理念与公众感知的一致性。为保证园林绿化能够真正引起城市居民的共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存在的不同行为特征和审美品位,充分在设计中体现,满足不同需求,从而较好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城市景观设计中园林绿化设计的作用

(一)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城市景观设计时,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未来的规划与发展,还需将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多样化的景观内容,蕴含着艺术价值、实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是凸显城市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设计需立足于城市的发展情况,应对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予以充分把握,正确理解城市景观布置的特点与要求。在选择植物以及其他代表性景观要素时,应确保与当地特色相符。在充分发挥植物特色与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其存活率,因地制宜。景观的观赏价值与园林绿化设计形式紧密相关,对于城市设计而言,推进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是核心目标,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对城市现有的绿化面积、具有的景观规划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综合考虑环境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确保所在地的环境符合植物的生长特点。此外,园林绿化可推动城市美化的宣传作用,优化景观设计与布置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还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当地的文明特色。吸引观赏者的目光,汇集人们的注意力,将城市文明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示出园林绿化所特有的美。

(二)优化景观的综合发展

城市景观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创新发展的必要性。设计者应充分考察当地的土壤环境,全面把握当地的气候条件特点,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适当引入一些适宜生长的珍稀植物,将多样性的景观内容合理应用,从而推动城市景观设计迈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站在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园林设计不仅直观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文化进步的具体体现,打造独特的设计风格,需要融入现代化园林的设计理念。景观与文化可以在凸显本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展示出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底蕴。

(三)增强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

绿化植物经过长时间的物种更迭和自然选择,地域乡土植物已经与当地生态环境完美融合,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一定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应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的提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合理增加地域乡土植物的使用比重,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园林景观建设对城市原始生态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破坏,另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少外来植物的引入,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进而使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展,切实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推动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三、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有机融合人文景观与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一是有机融合人文景观与景观设计。将人文景观融合到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是优化规划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对于设计者而言,应结合城市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予以深度挖掘,拓展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路径。例如,以历史文化为着手点,构造具有浓厚人文风格的景观园林或城市公园,实现对本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文化景观的布置与建造,一方面能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底蕴直观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能体现出更高的人文价值,带给观览者与众不同的观赏体验。尤其是针对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置适宜的绿化植物,打造大规模、文化感风格十足的城市园林。园林绿化设计需从实际出发,确保景观布置与城市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绿色斑块的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二是绿色斑块的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的层次,不仅限于特定的景观生态规划,更多地强调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绿色斑块的设计主要结合城市环境的基本特点展开优化。城市绿色斑块是一种小面积的植物绿化,分布在城市的多个区域,观赏性强,契合居民的审美需求,适宜用于休闲休憩。绿色斑块不仅能发挥调节空气质量并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更好地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绿色斑块的设计中,常采用隐喻、象征等手段将地域文化信息进行传达,置身其中时能使人更好地联想与思考,在设计的暗示下让使用者去感知、体验、想象和理解,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设计更有意义,突出城市的特色,充分考虑到地块的形状,满足城市景观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更好地契合生态建设的指标。绿色斑块的设计,在植物选用方面,应选择丰富植物种类,营造长期景观,使之更具多样性。同时,运用时需全面了解每一种植物的特性,有的可以对环境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有的却可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如,为了避免硫磺的污染,可以多种植一些银杏;夜来香含有有毒物质,长期吸入它的气味对身体不利,还会使人眩晕。因此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丰富城市园林种类,实现良好的群落景观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景观机能功能,进行相应的搭配,使其具有差异性,从而保证景观的多元化。

(三)城市花园设计搭配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三是城市花园设计搭配。不同地区的绿化应用会有一定的差异。在北方城市花园中选择绿化植物,通常包括孔雀草、三色堇、矮牵牛、金盏花等。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凸显绿色价值,那么可以在所有的季节使用大丽花等多年生的植物和四季开花的秋海棠,还可以搭配使用月季、向日葵、以及其他的开花灌木。在建设城市花园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以此来达到特定的美学效果。如果是以宽阔的树木为背景,可以选择百合、长寿菊等多叶植物进行搭配;鲜艳的红色花朵不能放置在医疗卫生或者安静的休闲场所,这样会使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更适合配置在花园或者绿色植物中;白色属于冷色调,可以放置在活力充沛的多彩环境中;黄色花朵能够更好地活跃气氛进行点缀。

(四)城市街头绿地的花卉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四是城市街头绿地花卉的设计。在城市街头进行花卉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该城市的特点,因此,应综合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建筑物的风格、交通道路网络等科学地设置花卉景观。首先,应按照相互点缀、相互衬托的原则,搭配不同形态、不同季节以及不同颜色的花卉品种。其次,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的风格。在设置花卉的时候,结合城市的独特风格,来选择适合城市风貌的植物,使用街头植物来体现出该城市的特点,可以大范围的铺设市花体现城市的形象。第三,遵循生态设计规划。在城市街头、公共交通等待区等位置配置花卉,合理选择更具适应性的品种,尽量选择本地花卉物种,这样既能够保证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够更深层次的开发绿化景观的价值。在街头绿地设置花卉植物,既能够有效净化城市空气,还可以充分发挥污染防控的功能,在设计时应尽量选择四季盛开的花卉,通过不同品种的搭配来起到防治空气污染的目的。

(五)公共场合园林景观配置方案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五是公共场合园林景观配置方案。园林配置工作在城市绿化景观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流较大的地方通常会有很多园林,将花卉种类、树木园林元素进行合理地配置,不但能够为环境增添朝气,还能成为某个区域的代表性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对公园绿地进行规划,因为公园是整个城市的绿化核心,由于公园占地面积比较大,在进行公园绿化设计时,要全方位思考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要求,也要剖析儿童的心理活动,因为儿童对于颜色比较艳丽的花色非常敏感,可以把鲜艳的花卉、树木等园林元素纳入设计规划中。在展开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考量街道宽度和数量,设计合适的园林从而体现地方特色。

(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六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1)植物配置的优化

在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景观的丰富性以及生态功能的系统性,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等相关特征选择出最佳的水生植物进行配置,让滨水景观与水生植物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发挥出滨水景观植物的最佳效果。

(2)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的设计是将雨水花园绿地的初级雨水和地表径流囤积起来,然后通过现有植被砂土分层结构,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过后的雨水则通过自然渗透的方式来补充城市地下水。不仅如此,收集到的雨水还能够用来供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以及其他城市用水等,有效地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紧缺地问题,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存蓄水能力,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在进行雨水花园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例如地形地貌以及排水系统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水体污染情况以及常见的水体污染种类等进行综合设计和考量。如果建设地环境质量差时,则应当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植物,例如旱伞草、花叶芦竹等,同时,在植被的附近也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污染物污染水源。

(3)植草沟及植被的选择与配置

相较于传统的管道排水,植草沟能够有效吸附并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同时能够减缓径流流速,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流量和污染的压力。因此,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必须合理。以某地滨海地区的雨水花园建设来说,由于离海岸较近,故应选择一些耐盐碱的本土植物,适当搭配一些非本土植物来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同时,植物的选择首先要求在降水时能够具备较强的抗水淹能力,在干旱时则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其次根系要较为发达,只有较为发达的根系,才能够保证植被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常绿植物是首选,因为常绿植物能够减少养护和管理成本。可选择风车草、水生美人蕉、小兔子狼尾草等水陆兼生植物,木本植物的选择应选择柚子、红花檵木等。在配置的形式上,一般可以选择近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布置方法,但就实际养护成本来说,规则式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法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后期需要投入较多的维护成本,而近自然式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案,则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就滨海地区的雨水花园建设来说,应当要采用近自然式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案,通过与景石搭配,采用障景造景的手法来营造出一种自然、朴实的氛围。

(七)重视道路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之七是重视道路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需要重视对道路两旁以及道路隔离带的设计,不仅包括行车道,也包括景观设计区域内的人行道,营造出与建筑相契合、相呼应的景观。例如人行道路需要选择的材质能否与居住空间或景观设计区域形成相互交映的形式,同时要避免重复造成景观设计单一的现象。步行街的设计要重视这些道路是否可以设置成蜿蜒的形象,是否有利于城市居住空间的景观设计等。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可相应地设置减速带,或者在道路两旁设置更多的花花草草,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砖块来营造更加舒适的道路景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把园林绿化设计概念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营造舒适的社会环境,既符合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需求,还能保护自然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应明确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发挥其在城市景观中的现实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绿化设计效果。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