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

2022-12-29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玥李相志

区域治理 2022年29期
关键词:中心社区群众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玥,李相志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站在人民角度、为广大人民谋求福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坚定立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之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中,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把谋求人民的幸福作为党的执政追求,所以新时期里党和国家在实践工作中更加深入地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人民紧密相连。因此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党在执政中解决民生问题和追求人民的幸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一)新时代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含义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紧紧围绕人民。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现代化事业要把人民作为价值取向,不脱离人民群众并且始终从人民出发,坚持人民作为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立场和出发点,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新时代党和国家从指导思想确立到各项制度安排,再到具体工作的实践都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首要,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人民的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1]。新时代党要在发展中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方位和价值理念,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在发展中为人民谋福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历史渊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代历朝的执政者都以维护国家长久稳定为目的,在国家治理中早已把握了民众是决定国家政权兴衰的历史规律。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始终以民为本,于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以民为重,制定了一系列重民、安民、富民、养民、爱民、抚民的民本政策,因此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才能够一直安定和谐、延绵不绝,这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借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执政之日起就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仅得到人民的认可,还同人民群众协力向前,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社会发展要从历史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只有得到人民拥护,国家才能和谐安定。所以,党坚持把人民放在社会发展的中心并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切政策制定和改革都紧紧围绕人民。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来源于具体实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以维护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从建党之初到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人民一直是党执政的中心和主线。新时期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会面临许多挑战和难题,难题和挑战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将“人民至上”的原则坚持到底,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解决社会发展中有关人民群众的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制定出能造福人民群众的政策和措施。新时代的人民思想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而是在坚持人民的价值立场上全面深化改革,随时随地以当前历史条件为转移[2],实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同发展、同进步。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机遇和挑战,所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坚持人民中心思想不仅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还能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新时代里党在社会发展中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整改和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并且在实践中被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执政中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始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党在新时代的具体发展中不断调整政策,只为谋求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施一系列促进社会建设进步的举措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在新时代的社会建设中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社会服务制度。比如为了降低就业难题的出现,党建立了保障困难就业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推进市场化就业率的提升,还促使国民经济朝着与就业相关的方向高质量、高速发展。此外还有多方面为就业困难群体建立的就业保障政策和体系,极大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就业权。为了改善就业环境、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政府依据现代经济体系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就业难群体调整了就业政策和就业体系。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首要,坚持贯彻就业政策是民生之本。如政府坚持用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解决就业难题,为了提高就业者的实际操作水平,政府对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实行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从业者的专业技术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的形势采取对应措施,从源头改善就业难题。

(二)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区治理是当代社会发展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人民生活、人民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与社区治理密不可分。党的政策和方针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完善党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在社区治理中全面保障人民利益,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不仅关乎以人民中心思想的发展,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社区治理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赖群众,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不能小觑群众的力量,社区治理工作往往能从细节上反映国家治理工作的优劣,也能真实反映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就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社区治理工作,社区干部要采取系列措施,从根本上了解人民群众对社区治理的意见,以及他们所遇到的生活难题,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密切关系人民的社区活动:如法治进社区、健康生活讲座、有问题我解决等社区活动,收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菜价高、社区基础建设差、交通堵塞等,社区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和改善民众生活中的难题,从最根本的民生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切实解决人民生活中的问题。

(三)推动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

新时代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时代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展的体现。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新时代,网络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必需品。所以,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和实践需要。推动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党关于网络安全的政策改革及制定要紧密贴合时代发展的脉络,把人民思想放在第一位,断绝不良信息的传播,积极引导并弘扬网络正能量,保证人民群众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阻碍,尽管国家采取了必要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地阻止了虚假信息、不良言论的传播,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所以有必要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比如鼓励网民自觉抵制并举报虚假、造谣诽谤等不实信息,主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社会正能量等,让人民群众作为监管网络安全的关键一环,切身参与到网络文明建设中。这样不仅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功能,还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将网络环境的治理向人民群众心中的理想状态靠拢,使党和人民群众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共同构筑安全健康的网络生态,推动网络、社会的双和谐。

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解决中国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发展尤为重要,而我国发展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解决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极其重要,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障,所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最主要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关联。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3]。中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中心的思想是在真切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社会发展的主线,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中心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并形成正确的群众观,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面对群众时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真切之心,真心实意地用实际行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能让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贯彻走群众路线,切实走入人民群众中间、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制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策和方针,并且能设身处地地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同时还能促进社会进一步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祉。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不仅能够在发展中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也能对人民群众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看到自己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使人民群众能够自发地参与到新时代的社会建设中,自觉组织对人民、国家有益的社会活动。因此,党在走群众路线时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保证高效、高质量地解决民生问题,给人民群众提供生活的保障,也能让人民群众看到自己的力量,最终形成双向、双赢的美好结局。

(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至关重要[4]。正是因为在新时代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才能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力量,让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团结好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关键一步。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有十分光明的前景在等待我们实现,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能让党在执政中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矛盾变化在新时代的新特征,以及社会新矛盾带来的新要求,让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方向,解决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克服挑战和难题的反复中不断进步、朝前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有未知的风险和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奋斗。因此新时代发展必须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凝聚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力量,同发展中的挑战和困难作斗争,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奋进,最终取得属于人民群众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在新时代的全球发展中,各个国家都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如今各国发展相互影响、互联互通的世界形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能够保障全球化发展历程中我国人民的福祉和中国社会的稳定进步,也能为全球人类前途命运的发展贡献出中国的治理方案,促进人类发展和共同进步。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全球性问题不但频频出现,而且还愈发复杂,然而全球性问题出现的本质在于没有在社会发展中着重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组成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部分。新时代中国发展坚持以人民中心思想,以人民为执政之本,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推动中国社会向好发展。所以在全球发展的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更具深层意义,中国方案的提出不仅是为了保障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将世界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中的一部分,谋求全人类的共同进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主张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交流、共同发展,还生动地与中国梦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为全球人民谋福利的大国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并且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主体地位。正是因为新时代发展始终贯彻以人民中心的思想、坚决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在新时代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党和人民群众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向好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5]。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人民群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中心社区群众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社区大作战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