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的全面发挥

2022-12-29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薪地

区域治理 2022年29期
关键词:党务国有企业基层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薪地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全面发挥出引领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国有企业需要找准制约因素,充分释放党建工作潜能,依托高质量党建工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国有企业需要抓牢抓实党建工作措施,提高党建工作效益,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将党建工作和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起来。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展开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的内涵

“党建引领”是党建理论与实践中经常用到的词语,其基本含义是以党建工作引领其他相关工作的创新发展。具体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来,党建引领是指国有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带动其他相关工作的进步,最终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承担起国有企业的使命职责。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引领。党的领导以及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企业,这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党建工作实现政治引领,即国有企业应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国有企业要通过强化党建工作做好政治表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履行党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成为其他类型企业的模范榜样。为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国有企业需要持续强化党建工作,要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融合起来,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和党建工作挂钩,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是思想引领。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干部职工形成正确的思想,并以此为导向在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各战线、各细节中充分发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的层次决定行为的效果,所以国有企业要大力培养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不断将先进思想传递给干部职工。国有企业要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要基于党建工作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种浓厚的思想创新氛围,鼓励他们带动身边的职工以新思想、新理念实现岗位工作的提质增效。

三是人才引领。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国有企业需要发挥出党建工作的人才引领作用。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成为人才培养的战斗堡垒,起到识别人才、吸引人才、锻炼人才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一个创新人才的集中基地。国有企业要做好人才引领工作,发挥出党建工作在企业人才资源战略中的作用,尤其要培养出一大批思想立场坚定、业务能力优秀的党员干部,使他们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根本上是人才驱动和智慧驱动的结果,因此国有企业要向党建工作要效益,将党建工作的人才引领作用发挥到极致,以充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求。

四是文化引领。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企业较高水平的软实力,并反作用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与企业目标任务匹配的新型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引领和保障,尤其是党建工作中的红色文化应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因子。国有企业应更多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来发掘红色基因,将党的光荣传统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实现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二、国有企业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意义

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展开分析解读: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一种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文化领导,这种领导力能够确保国有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能够确保国有企业更好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消除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能够防范党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严不实现象,有利于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国有企业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科研创新、服务民生福祉等艰巨任务,加强党的领导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好地承担起使命职责。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重大经济科技和人才战略、进行改革开放创新、参与经济全球化,到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党都要进行全面领导,且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都不能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而要始终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能够为企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全方位的,包括企业治理、人才战略、作风建设、科研创新等,最终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以党建工作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其真正的内在机理在于,党建工作的全面强化可以使国有企业在政治建设上更为可靠、在组织建设上更为完善、在文化建设上更为先进,最终促使国有企业产生一种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并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还能够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以及发展为了谁等关键问题。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发展目标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利益,相反经济竞争只是国有企业实现国家意志和国家目标的手段,其真正的发展目标在于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唯有加强党建引领才能将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目标有效摆正。

三、国有企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国有企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因素客观存在,导致党建引领作用未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益,不利于高质量党建目标的达成。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思想认识不充分。一些党务人员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深刻的认识,相反,他们认为党建工作挤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干部职工无法将精力投入到主业上。在此类错误思想认识的引导下,企业党建工作显得较为疲弱,如表现为党建活力不够、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逃避各类党建活动。

二是形式主义较明显。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将党建工作视作完成一种任务,缺乏对党建工作的深入思考,遑论党建工作和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关联和融合,党建工作的创新乏力,各类党建方案照搬照抄的痕迹较为明显。企业党建实务中出现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在根本上都是一种形式主义现象,即党建工作虽然做了,但是目的上只是为了敷衍和应付上级检查,并无实质性的有效举措。

三是规律把握不够准。党建工作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更是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和规则。党建引领作用的全面发挥需要党务人员能够在把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现党建工作创新。由于当前企业党务人员对国有企业党建规律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党建质效低下,党建引领作用的全面发挥无从谈起。

四是创新元素很匮乏。党建引领作用的全面发挥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创新,只有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继续做到创新化,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党建工作的效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包括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等组成部分,其共同指向于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全新的党建工作元素,使党建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遗憾的是,当前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元素还比较匮乏,主要还停留在党建基本制度框架建设阶段,至于党建创新特别是党建品牌建设等工作还处于萌芽状态,反映出企业党务人员创新思维乏力,对于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等也缺乏应有的思考。

五是融入中心不达标。将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中来,构建一种融合型党建工作新机制,其必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融合型党建工作新机制为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品牌塑造以及全面有效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都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当前企业党务人员在党建实践中往往存在融入中心程度不足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其根源在于党务人员对于融合型党建工作新机制缺乏认识,且在实务操作中对于各类融合手段比较生疏。

四、国有企业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举措

那么,国有企业应如何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呢?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参考和借鉴。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思想。国有企业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在思想上确立基本的意识观念。国有企业要提高党建工作的政治站位,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中心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要将问题意识导入到党建实践中来,致力于通过党建工作的全面强化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来说,如下一些思想应得到确立:质量党建思想,即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的质量,树立高质量理念,注重党建工作质量的全面把控,加强对党建工作的质量评估;效益党建思想,即全方位发挥出党建工作的效益,主要包括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等,要强调党建效益的均衡,善于通过党建工作为企业谋求发展效益;大党建思想,即打造大党建新格局,推行“党建+”,使企业党建工作能够摆脱狭窄空间,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其他领域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党建与人才培养、党建与工会工作、党建与团青工作等,从而促进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精细化思想,即党建工作的开展要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调细节处见真章,把党建工作做得越来越细化,同时采用清单式、表格化的管理方式,确保各项党建工作措施得到全部落实,避免遗漏;融合型思想,即党建工作要和企业中心工作融合起来,但融合型党建往往做起来比说起来难,其原因是如何寻找适当的融合点、如何探寻适当的融合方法,均需要党务人员具备较高的实务技能。建议国有企业党务人员深入研究企业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细节,分别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事、财等多方面、多渠道找到适当的融合点位。

二是培育党建人才队伍。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党建引领作用能否得到全面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国有企业应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人员队伍,他们必须掌握国企党建理论,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党建工作创新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同时能够将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国有企业要大力培养青年党务人员,将他们培养成党建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并且充分发挥青年党务人员思维活跃、年富力强、创新能力也比较强的优势。针对当前党建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国有企业要将提升专业化程度作为党建人才队伍培养的重点内容,鼓励党务人员学习深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三是打通基层党建通道。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全局视角下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基层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建引领作用能否得到全面发挥,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基层党建工作是否做到位以及是否有效果。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足,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度不高;又如,基层组织生活的活力不明显,党员干部参与基层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再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效果也不够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国有企业加快打通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否则党建引领功能必然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建议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的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基层,将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强化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基层力量,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创新化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生活的活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四是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党建工作品牌能够代表较高的党建工作水平,同时体现出党建工作的创新程度和创新成果,因而具备较高的宣传推广意义。国有企业在党建实践中形成的党建工作品牌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党建工作引领作用的大小,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党建品牌的打造。当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品牌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凡是可圈可点具有先进性的党建工作举措,必然能够形成党建工作品牌,而如果刻意打造所谓的党建工作品牌,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国有企业在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不能刻意为之,而是要顺其自然,但是一定要具备品牌意识,并采取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党建工作举措,争取能够形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党建工作品牌。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务人员能够对党建工作品牌的生成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够对企业党建工作品牌的形成发挥出助推作用。

五是探索党建创新路径。国有企业要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提高党建质量和效益,推动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全面发挥。党建创新的路径是多元的,国有企业要找寻最适合国企的创新路径,同时注重创新成本和创新效益之间的最优化。在方法创新层面,国有企业要摆脱传统的以开会传达文件等形式的方法,更多地采用一些生动、活泼、接地气以及能够吸引党员干部参加的新型组织生活,使党员干部能够更为积极地参加到企业党建工作中来;在载体创新层面,国有企业要探索信息化、网络化的党建载体建设,善于利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打造党建网络平台,将党员思想教育课堂等搬迁到网络上;在制度创新层面,应引入党建工作常态化机制、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益评估机制、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对接机制等,争取能够常态化推进党建工作措施,严格把控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并将党建工作和企业中心工作全面对接起来。此外,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方案上也要注重创新,要更多地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避免党建工作方案出现“千企一面”的困局。

总之,国有企业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企业党务人员在把握党建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加快党建工作创新,激发党建工作能量,使党建工作能够有效地作用于企业中心工作,发挥出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引领改革创新、引领竞争力提升的良好作用。为了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的战略、思路、方法、措施、制度上都需要加以优化和完善,为党建工作能量的全面迸发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党务国有企业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基层在线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