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工作法激发“两新”组织团建新活力
2022-12-28团柘荣县委
文|团柘荣县委
柘荣县以实施“两新”组织团建“343”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柘荣模式”,充分发挥“两新”团建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作用,持续激发团建工作新活力。
实施“四项行动”提升“两新”团建引领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实施“四项行动”为抓手,坚持多维发力,不断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
开展“灵活建团”行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团建“集中攻坚、提档升级”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示范”工作思路,召开专门部署会议,组建3个推进组、2个摸排小组,针对因团员人数少等原因不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的情况,通过找准工作切入口、下派团建指导员等具体措施,采取“联合建团”、“园区建团”、“产业链建团”等方式,稳步提高“两新”团组织覆盖率。目前全县已组建109家“两新”团组织,规上企业实现建团全覆盖。
开展“结对帮带”行动。全面推行“1+1”结对帮带机制,择优选派团干“一对一”当好团建指导员、政策宣讲员,采用每周一联系、每月一会商、每季度一总结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两新”组织情况。2022年联同县委组织部,从涉企服务部门物色17名优秀团青骨干挂钩联系“两新”示范点,培育广生堂、力捷迅、贝迪药业、天人药业和柘友爱等5个县级“两新”团建工作直接联系示范点。
开展“双找双培”行动。致力夯实“两新”组织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双找双培”行动,即“广泛动员口袋团员找组织、组织找口袋团员行动”,“把优秀青年培养成为团员骨干,把优秀团员培养成青年党员”。在“双找”方面,由“两新”团工委牵头联合乡镇团委对各辖区范围内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团员情况、青年情况、流动团员情况进行摸底,确保底数清、数据明,通过微信、电话沟通等方式,教育引导45名“隐形”团员亮明身份、转接关系。在“双培”方面,挖掘“两新”组织内优秀青年将其规范发展为团员,将优秀团员骨干选任在团组织或企业的重要岗位锻炼,有效提升其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能力素质。
开展“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团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把“两新”组织团干部培训纳入县乡党(团)校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交流观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政治素质硬、思想理论水平高、政策实践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两新”组织团干部队伍。
突出“三个注重”提升“两新”团建组织力
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全县团组织建设工作总体布局,通过提级管理、班子构建和品牌培育等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注重党建引领。主动寻求工作支持与帮助,多次向县委分管领导汇报“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县委高度重视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有力强化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有效领导。
注重强化力量。以团县委换届为契机,成立柘荣县“两新”团工委,向组织争取县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任团县委挂职副书记、任职“两新”团工委书记,并择优从“两新”组织团支部书记、青年骨干中配备2名副书记和4名委员,专门安排1名团县委干部协助抓好“两新”团工委工作。同时,在柘荣经济开发区探索成立“1+3+N”园区“团建联盟”,增强工作保障机制。
注重配套保障。谋划打造“两新”团工委办公场所,在柘荣经济开发区增设“青咖人才驿站”,实行“集中式”团建管理模式,安排专人为所有“两新”团组织提供包括建团指引、“智慧团建”系统操作指导、组织关系转接以及团建活动等“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青年之家“旗舰店—直营店—加盟店”运行模式,将25家“两新”团组织“青年之家”直营店打造成为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门户窗口”,增强交流互动、指导培训、青年交友等服务功能。
图|柘荣“两新”组织团工委为青年举办联谊交友活动
坚持“三个引领”提升“两新”团建服务力
立足“两新”组织实际,积极引导“两新”团支部将工作重点放在助推企业发展、提升社会效益上,切实增强团建工作实效。
坚持引领青年岗位建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抓团建和抓业务相结合,全面开展“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比作为”主题活动,引导“两新”团员青年带头亮明身份、亮出岗位、亮出承诺,攻坚发展难题、重点任务。
坚持引领青年扎根发展。充分运用“一站两联”工作机制,组织委员、团代表广泛联系“两新”组织团员青年,推行“全员大走访—互动促发展—合力解难题”工作模式,通过开展走访一批青年员工、开展一轮座谈交流、解决一批困难问题的“三个一”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切实打通联系服务团员青年“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共帮助青年解决婚恋交友、子女就读、住房等问题35个,有效服务人才扎根发展。同时,积极发动“两新”组织参与“扬帆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岗位,2022年共为264名高校在读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坚持引领青年践行责任。充分发挥“两新”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主动担当作为、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在非公企业大力实施“三个一”助振兴行动,全力动员一批青年企业家下乡投资兴业、全力培养一批新型青年职业农民返乡拼搏创业、全力引导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入乡扎根立业。在社会组织持续深入开展“一元公益”、“公益国学”、“爱心助学”、“希望工程一堂课”、“99公益日”、“铸魂筑梦”等项目,动员青年力量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