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共进勇担当 共谱三十年华章

2022-12-28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理事长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王安民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工业学会人才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理事长、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 王安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核工业作为关系国家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核科技领军人才,对国家安全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正是以此为使命,以一流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流的人才方阵。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也是我国核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学会成立至今,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作为核技术领域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核教育学会积淀了雄厚的资源优势和专家优势,已成长为核工业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团体。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核工业迎来继“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核教育学会将紧密围绕核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心和大局,致力于产教融合,赋能人才、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核工业人才培养工作,以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培训,更高水平地服务核工业发展。

海纳百川,群英荟萃 学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新核教育,培育核人才,助力核发展”为己任,特别是2019年第六届理事会提出了以“服务学会全体会员、引领核工业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核强国建设步伐”为宗旨的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学会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一是成功举办高端论坛及主题征文活动。2019年,学会成功举办了“由核工业大国到核工业强国:人才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做主旨演讲;2020年10月,在深圳中广核大学成功举办了“核你一起 共创未来”高端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长利作主旨演讲。同年,成功开展了主题为“核工业人才教育培养探索”的征文活动。

二是成功举办以“双碳”主题的首届学术年会。2022年6月,学会成功举办了以“砥砺奋进 核创未来——‘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首届学术年会,邀请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等相关部委、企业领导参会并致辞,邀请樊明武、于俊崇、陈和生、邓建军、林君、罗琦院士与会交流。会议期间,海南省委副书记徐启芳专程看望与会院士及领导并与大家座谈,樊明武、陈和生、邓建军3位院士及康克军等12 位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34 位核领域专业人员作分会场报告,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清洁能源发展、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开展学术研讨交流。

华龙一号

三是组建专家委员会,提高学会软实力。2021年6月,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专家委员会组建成立大会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家委员会由来自涉核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院士、科研管理、学科带头人组成,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主要围绕我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分析、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咨询建议,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是组建青年工作委员会,加强青年创新创效。2021年12月,学会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旨在促进核行业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学子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教科研课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现、培养和造就新时代高水平的核工业教育工作者和核工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五是创新核工业培养平台,助推核工业人才培养。近两年,学会分别举办了“核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双碳’目标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培训,分别邀请于俊崇、邱爱慈、杜祥琬院士等专家讲授创新人才发展、校企协同育人、“双碳”战略人才培养等行业热点主题课程。通过搭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平台,不断促进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协同育人。

有容乃大,聚焦合作 学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是核行业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和交流平台,学会依托会员单位开展工作,开展全方位调研,积极扩大学会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支持。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深耕会员服务机制。近两年,学会理事长带领学会有关领导及秘书处的同志分别赴教育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等20 余家部委、协会、高校和企业开展调研,探讨核工业人才教育培养合作方式,力图通过校企共建、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为核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是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展现学会形象,增强学会影响力。学会理事长分别受邀参加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系统工程分会成立大会、2021 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等活动并作主旨演讲,积极介绍核工业教育学会有关情况,加大与有关学会、协会的交流合作,展现了教育学会的新形象,增强了学会的影响力。

三是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强化各项科研结果落地。在每年的理事年会、常务理事会以及学会组织的培训中,学会邀请企业人员介绍科研需求以及人才需求,增加企业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引进力度,做好相关政策研究。深入探讨“产教融合”主题落地,加快“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落地,通过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联动,强化各项科研结果落地,形成良性循环,助推核工业发展。

四是积极主动作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青年委员会发挥创新创效作用,主动联系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发适合年轻人融入企业的课程。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十四五”期间核工业人力资源供需研究报告,加强学会分支机构组织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做好行业周期下的核专业高校就业趋势数据分析,为高校、企业下一步联动培养奠定基础。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核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核教育学会开展核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面向未来,学会也将多举措并举,践行人才培养宗旨。

一是增强政治意识。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高的专业水准、更优的服务水平,高质量做好学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紧紧围绕为中国核工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队伍这个中心工作,融入“两弹一星”精神,充分发挥学会融会贯通、桥梁纽带的作用。

二是强化分会功能建设。学会多方调研,组织会员单位联合组建产教融合分会、教育教学分会、就业指导分会。加强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核工业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同时,探索更多专业分会建设,加强分会功能建设,调动会员单位积极性,统筹学会以及会员单位各项资源,强化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核能行业人才培养以及队伍建设献言献策,发挥学会力量。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秘书处积极拓展与核行业国际机构、国际知名院校、国际知名科研院所等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渠道,与各会员单位一起,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活动;积极参加世界核协会、世界核大学相关活动,共同完成核能领域调研和报告。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沟通,积极建立沟通机制,定期组织会员参加相关活动,促进核行业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

四是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

发掘核行业发展中最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作为调研重点,加强向兄弟学会和重点会员单位的调查研究。前往学会重要理事单位,开展实地参访调研工作,借鉴同类型行业学会办会模式及良好经验,积极与学会理事单位沟通交流发展需求。

传承核工业精神铸就伟业,引领核工业教育创新未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核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核工业战略发展机遇期,全力推进核工业领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搭建学术交流、产教融合高水平发展平台,进一步强化学会号召力、学术影响力、组织创新力,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育学会,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保驾护航,谱写核工业教育新篇章。

猜你喜欢

核工业学会人才
人才云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学会分享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析核工业的发展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