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才优先 加快建设核工业人才高地

2022-12-28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工业人才队伍国际化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顾军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喜迎成立三十周年。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一路砥砺奋进,与我国核工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创新核教育、培养核人才、助力核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核工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和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0月16日对核工业人而言,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1964年10月16日,一朵蘑菇云从罗布泊深处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子。正因为汇聚了核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和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才有了依靠自己力量制造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的辉煌成就。大半个世纪以来,正因为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源源不断集聚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核工业方不负国家使命,强核报国屡创佳绩。迈向建设核工业强国新征程,人才依然是最为关键的资源,最为重要的因素。必须加快建设世界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人才优势提升核工业发展优势,以人才竞争力塑造核工业核心竞争力,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两步走”战略加快推进实现强核梦强军梦强国梦。

牢牢把握核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核工业发展。在核工业创建60 周年时,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这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深度调整,全球经济链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安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但可以确定的是,核工业依然是全球政治博弈、力量角逐和大国竞争平衡的“压舱石”,这既是核工业发展新机遇,更是核工业必须承担的政治使命、历史使命。

在此大变局下,全球气候变化又带来了一场以“双碳”为目标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核能作为稳定基荷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核技术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核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核工业的更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经过67年发展,我国核工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全面提升,但也应看到,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还有短板弱项、基础研究的底子还不够牢固、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夯实,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国核工业发展前景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创造价值的广阔舞台,同时也对各类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和要求。这些需求和要求,就是核工业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核工业教育学会在这方面可以更好发挥引领、整合和协同的作用。

加快塑造并充分发挥人才发展的新优势

人才是实现强核强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核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中核集团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核工业人才队伍的责任。

明确建设世界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纲要和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行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华龙一号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一企一策”建强配优领导班子,大力选拔基层经验丰富、实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素质明显提升。强化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培训培养体系,开展分层分类的专业化培训和轮岗交流,连续多年开展党组管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一批40 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党组管理干部队伍中,让干部到吃劲负重岗位经受摔打,在开拓市场、推进改革、专项攻坚等一线前沿经受磨练。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明确“以战略科学家和院士为龙头、三领一高潜一核星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立足自主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加速人才集聚,培养造就规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结构显著优化和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建立覆盖战略科学家和院士、领航、领军、领英和高潜、核星六大层级的人才梯队。探索创新重点紧缺领域人才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深化与高校战略合作力度,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在合作院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和领创科研基金。持续做好产教融合育人,与清华大学合作定向培养项目,迄今已开展有二十六年,培养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探索出一条核工业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指导下,积极开展核特有职业的分类、技能标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基于技能标准,构建覆盖核特有职业的岗位培训大纲、内训师队伍、考试题库、技能鉴定中心和技能鉴定站,广泛开展技能人员培训、认证和技能大赛,组织开展“技能中国行——走进中核集团”系列活动,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突破了很多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深化核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走出去”。出台“十四五”国际化经营规划,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国际化经营“四梁八柱”之一。与法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等国机构合作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连续多年组织人员赴外培训。设立多个海外代表处,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选派人员赴国际机构工作,常态化开展国际化业务培训,举办国际化经营大赛,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首家中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管理学校落户中核集团,两年来共培训来自20 余个国家的160 名学员,实现国际化经营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协同联动、互促发展。

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人才的加速度就是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所在。中核集团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人才强核战略,坚定不移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加快核工业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核”力量。

猜你喜欢

核工业人才队伍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析核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