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教学模式在高职《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12-28王旭兰
叶 倩 范 榕 闫 雪 王旭兰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还要关注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以培养具有临床能力的人才为主[1]。《常见疾病康复》是一门具有众多理论知识,同时又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该课程涉及较为成熟的实用性操作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康复》的内容,本文运用实验法, 对比探究传统教学法与TSP①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求更适合《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的方式。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把岗位实践能力所涵盖的知识点融入到理论讲授中,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后,需要掌握到各个重要的知识点,并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运用到临床中。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结合TSP教学法,引入标准化的案例教学,以剧本的形式引入实际的临床案例,通过设计脚本的方式,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然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带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然后由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SP),搭建接近真实的临床场景。在这个教学中,由于教师扮演的是真实的病人,对此,学生也会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案例当中。TSP是一种与CBL②相似的教学方式,在CBL中以典型的病例展开案例教学,同样是结合真实的临床场景,属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CBL中缺乏病人的真实表现,大多都是由学生扮演病人,在教学时容易出现笑场的情况。对此,在引入TSP教学法后,要求让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首先教师对于病人的临床症状与实际表现,要比学生了解得更多,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病人该有的表现;其次,教师作为病人开展临床情境教学,更能让学生重视课堂的教学内容。如果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临床情境学习,有的学生会因为扮演患者的是自己的同学,难以进入真实情境,对整个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对此,以教师为患者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二)课程目标
在本次的实验教学中,围绕TSP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临床常见疾病康复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通过以教师模拟真实病人的临床模拟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操作。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临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基于教师的指导逐渐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技能与医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本次实验当中,课程的总学时为128学时,基于TSP模式展开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以临床项目为案例展开教学,教师扮演真实的病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具体的课程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模块化设计
二、TSP教学模式应用过程
(一)研究对象
在本次研究中,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01班的40位高职学生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然后选取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02班40名高职学生作为干预组展开教学,最后对比两组学生的资料。
(二)实施方法
1.对照组学生
教师结合《常见疾病康复》的课程内容展开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上课前提前设计好教材内容,然后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学中通过系统、全面的知识讲解,促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掌握。
2.干预组学生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TSP临床教学内容。首先,在展开案例教学之前,教师把相关的案例资料先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自主完成案例内容的预习,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围绕典型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应的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专业知识。接着,采取TSP教学模式,由教师扮演真实的病人,围绕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与教师扮演的病人进行沟通,模拟真实的情况,现场由其他学生进行全程录播,最后由教师根据大家的模拟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
针对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展开《常见疾病康复》课程内容的综合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操作和理论考核均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组织实施。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在综合技能成绩的对比上,对照组成绩为88分,干预组成绩为92分,干预组的分数要更高。在理论成绩的考核中,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88分,干预组的为92分,干预组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发现,在运用TSP教学模式之后,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有所增加。并且在教学中,通过引入让学生先自行围绕案例展开自主学习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的理论成绩普遍较高。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比较(x±s,分)
在表3当中,通过对比两组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到在课程学习兴趣的表现上,干预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平均分数为4.4分,而对照组的仅有2.05分。这是因为在干预组中所运用的TSP教学模式采用了临床案例实践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对照组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显得过于呆板无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中,在分差值最大的内容中,TSP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的分数达到了4.35分,而对照组的仅有1.95分,两组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可以看出TSP教学模式的实施,不管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还是临床教学,都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在TSP教学模式之下,能够更多地与教师互动,参与课堂。因此,在教学方法满意度上,干预组的平均分为3.95分,而对照组的只有2.20分。
常规超声检测一般分为连杆大头、小头和杆身3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灵敏度分别进行超声检测。考虑连杆杆身“工”字形,中部、大头、小头位置结构复杂及大、小头部位超声近场区干扰、过渡圆角过多等问题,在检测时一般要考虑用多个超声探头同步进行检测,而且很容易产生一些漏检与误判,而采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则无需采用多个探头就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定位连杆缺陷的位置。本文选取OmniScan MX超声波探伤仪的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线阵列探头尺寸为25×25 mm,其仪器与探头如图12。试件连杆的材质为45钢,纵波声速为5 920 m/s,横波声速为3 240 m/s,仪器和探头参数如表1所示。
表3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方法调查反馈分值比较(x±s,分)
四、讨论
(一)应用TSP的必要性
据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预测,未来15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的转折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80岁以上高龄人口不断增加。按照我国老年残疾人占全国残疾人53.24%计算,截至2017年,我国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约16万人。陕西省个别高职院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5年内,陆续有11所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但目前在校生不足3000人。按照国内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人数约为本科人数的2倍估算,陕西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校生人数约4500人。这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康复服务需求差距悬殊,人才缺口巨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叫好,不叫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用工荒”等共性问题将持续存在。这不仅加剧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压力,还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我国康复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培养合格的康复技能人才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普通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而言,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其学习能力存在多层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学习意识不足、独立思考能力薄弱、问题分析能力较差、新知识接受能力不足等方面,这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疾病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步入实习岗位的桥梁。在《常见疾病康复》课程当中,涉及的大多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只围绕理论知识展开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之后实习或进入到相应的岗位时,无法有效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一旦患者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2]。
(二)应用TSP的优势
1.在TSP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尤其是通过以教师作为病患展开临床教学的形式,能够更早地帮助学生接触到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到真正面对病患时应当如何正确缓解患者的情绪,面对患者的病症,要如何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2.TSP教学模式与一般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模拟的病人展开情境教学。由于教师本身具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对于病患的具体表现也会更加了解,懂得病人在医院与医护人员沟通的过程中会有哪些表现。对此,教师可以非常真实地反映出病人的情况,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3.在TSP教学中,整个教学模式是非常开放的,在场景模拟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共同进步。
4.TSP教学不依赖真实临床患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真实情境教学,能使学生明确诊疗流程。学生熟练后进入临床,保障病人安全,更符合伦理要求,也可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5.TSP教学法互动式角色扮演,既能使学生了解患者心理及躯体障碍改变,又能使学生作为治疗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学生提前适应康复工作,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中对患者进行关怀和鼓励,提高患者依从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TSP教学模式在《常见疾病康复》教学中的不足
2.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会有所不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因自身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可能会更快地融入到场景教学当中,与教师展开充分的交流,但也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在沟通以及表达能力上都会有所欠缺,当要求他们要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这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影响到整个教学流程的进展,对教学效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以外,还应当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3]。尤其是针对临床实践教学,一些学生与他人交流时存在结巴、吞吞吐吐的情况时,教师就需要格外留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3.一般而言,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知识。因此,存在部分教师本身有临床工作在身,导致其在带教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工作原因难以完全脱身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影响[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协调好学校教学和医院工作之间的矛盾,固定好自己的时间,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结语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当中,结合TSP教学模式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5]。与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TSP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案例教学的方式,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帮助学生逐渐过渡到以后的临床工作场景中,提前积攒临床经验[6]。在结合了案例教学的方式之后,通过以教师扮演病人,引导学生与“患者”展开交流,促进学生临床实践知识的获取。在与教师互动的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自身也能够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实践当中,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且TSP教学能提供更逼真的模拟临床场景,可以提高学生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发现不足并主动改进,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注 释:
①TSP:即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s的缩写,意为教师标准化病人,由标准化病人引申而来。TSP教学模式,是指由经验丰富的、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扮演患者的情景教学方式。
②CBL: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由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发展而来,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