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认知的实证调查分析

2022-12-28张志敏贾鹤鹏

中国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维度公众科学

杨 正,张志敏,贾鹤鹏,王 挺

(1.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2020年被视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方面,尤其是积极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1]。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也进一步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下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此,需要从多个视角深入研究,展现丰富多彩、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2]。在立体化、多层次的国家对外形象建设中,国家的科学形象是其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对外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3-4]。随着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持续增加[5],中国的科学形象在整体的国家形象中也越发重要,应当引起关注。要想推动中国国家科学形象的建构与优化,并进一步借此提升中国整体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国家形象建设效果,首先需要就中国国家科学形象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通过民意调查来了解外国民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评价是当前常用的研究方法[6-7]。对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美国公众为样本,调查并分析当前美国公众对于中国国家科学形象的了解、认知与态度,并以此为依据,为有效提升中国科学形象,并最终实现国家立体化、多层次的国际形象提供实证证据与路径建议。

1 科学形象、国家形象与公众认知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结果,是一系列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结果[8]。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9]。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更是成为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10]。同时,国家形象并不是某种单一维度的认知,而是多重维度复合互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教育等[11-12]。其中,科学维度或国家科学形象被认为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展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实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现代化发展水平[13]。所谓国家的科学形象,即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产品、科学家群体及其相关维度在国际新闻或舆论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14]。研究指出,中国的科学或科技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形象中的亮点[15],更是西方公众在感知中国整体国家形象时重要的维度与影响因素。 《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科学与技术 (66%)超过了经济 (63%)、文化 (57%)等其他领域,成为国际公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认知中印象最好的领域,同时也是与经济 (52%)并列成为国际公众最期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科学与技术 (43%)更是超越文化 (38%)、经济 (34%)、民生 (30%)等其他领域,成为国际公众最想了解中国的领域。在最能代表中国国家文化的领域中,科学创新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18%提升至2019年的21%[16],具有明显科技因素的 “中国制造”更是成为国际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17]。由此可见,在国际公众的认知中,中国的科学形象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形象中举足轻重乃至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组成部分。努力建设对外国家科学形象,也是中国实现从 “科技大国”向 “科技强国”形象转变的重要工作[1]。

相较于国家形象的其他维度研究,如文化维度[18-20]、政治维度[21-22]乃至军事维度[23-24],集中关注中国对外科学形象的调查与研究尚显不足。当前对于国家对外科学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首先是主要聚焦于以机构、政府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外交,即通过国家间的科学合作获取科学知识、构建建设性国家关系、应对共同挑战的外交领域与外交政策工具。科学外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科学为载体,具体表现为政府推动的国家间科学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以政治、经济、气候、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外交进程为载体,分析与研究科学在这些外交领域或进程中所发挥的主体性或关键性影响[25-27]。虽然科学外交的实践与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国家的对外科学形象,但由于其关注重点在于机构与政府层面的互动,其对于公众层面的对国家科学形象的感知与建构有所忽略。其次是集中在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国际新闻纸媒体对于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分析,并以此出发分析中国科学或科技在国际舞台上的呈现情况[4,28-30]。这一层面从新闻结果出发,同样缺乏对于更为普遍的公众认知层面的关照。此外,对于中国对外科学形象的研究还存在一系列的推断式结论,缺乏大规模实证证据。例如, “随着中国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视角也越来越宽” “中国科技正在形成多维立体、总体正面的国际形象”[5]等结论尚需必要的支撑性证据或数据。因此,从公众认知层面入手,在验证科学形象在立体化国家形象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 “科学形象”为研究重点,调查并分析中国科学在国际公众视野中呈现出怎样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是当前研究国家对外科学形象,并借此进一步实现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国家对外形象目标的重要工作。

2 研究问题与方法

针对上述文献梳理,本文进一步提出需要回答的主要研究问题:在西方公众的认知体系中,中国科学呈现出怎样的形象?该形象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美国公众作为研究对象。虽然美国公众并不能全面代表西方公众,但是美国作为当前国际关系与传播体系中与中国矛盾最为激烈与明显的国家,其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可能更具有极端化的特征,从而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把握中国科学形象在国际传播体系中最容易出现并激化的问题与角度。针对某一特定国家公众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究某一国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该国公众认知中国科学形象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感知与认知进行调查。问卷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基本人口统计学部分、中国国家形象感知与认知部分、中国科学形象感知与认知部分。人口统计学部分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学习/工作是否与科学相关;中国国家形象感知与认知部分主要包括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印象、国际影响力认知、国家形象特征认知、中国国家形象代表性文化认知、国际合作领域认知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维度;中国科学形象感知与认知部分包括中国科学形象总体印象、中国科学国际影响力认知、中国科学发展成果与功效认知、中国科学形象特征认知、中国科技代表性成果认知、中国代表性科学家认知、中国科学信息获取频率与渠道信息、受访者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等维度。整个问卷包含26个问题、100个有效回答类目。问卷的类目设计主要参考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所用类目。

问卷的发放主要通过亚马逊旗下的国际问卷调查平台mturk,以美国为调查目的地 (location),共发放10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30份,有效率为98.1%。在1030份样本中,女性样本占到42.4% (n=437)、男性样本占56.5% (n=582),其他或不愿吐露者占1.0% (n=11)。在年龄分布上,26—35岁占据最高比例 (35.9%,n=370),其次为36—45岁 (26.7%,n=275)、46—55岁 (19.0%,n=196)、56—65岁 (9.5%,n=98)、18—25岁 (5.5%,n=58)以及66岁以上 (3.2%,n=32)。整体年龄层分布较为均衡,青壮年占据样本主要比例。在教育水平上,仅1人为初级中学教育及以下、24人 (2.3%)为博士学历,其中最大比率为本科学历 (56.8%,n=585),其次为硕士学历 (24.1%,n=248)以及高级中学学历 (16.6%,n=170)。超过一半的受访者 (61.7%,n=636)认为,其学习或现在的工作与科学相关 (见表1)。

3 数据分析与结论

3.1 美国公众对中国科学形象的整体认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公众的认知中,中国国家整体形象得分较低 (1为最低分,10为最高分),仅高于俄罗斯与印度尼西亚,然而在国家科学形象认知中,中国国家科学形象则得分较高,同比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日本 (见表2)。这说明美国公众虽然对中国的整体国家形象抱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认知,但就科学维度而言,还是认可并欣赏中国的科学形象的。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美国公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评分与其对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与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见表3),即倾向于认为中国有着正面科学形象的公众也同样倾向于正面评价中国整体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科学形象作为国家立体化形象中的一个维度的优秀表现,或可用来引导提升西方公众对于中国整体国家形象的认知。只要明确了科学形象与整体国家形象的相关性,即科学形象在立体化国家形象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推动科学形象的建构在整体国家对外传播层面上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表1 调查样本基本人口统计学数据

除了国家科学形象评分较为靠前外,美国公众同样较为承认中国科学的发展实力与影响力。在对国家科学实力的排名中,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在联合国五常国家中第二名,见表4,且超过四分之三 (75.1%)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科学有着较为显著的国际影响力 (打分在6分及以上) 。综合可见,中国科学形象在美国公众心目中的认可度相对较高,有着较为良好的声誉与评价,可以成为中国引导带动立体化国家形象建设与对外传播工作的 “巧实力”与发力点。

表2 不同国家形象与科学形象评分

表3 中国国家形象与科学形象相关性

表4 五常国家科学国际影响力排名

3.2 美国公众认知下的中国科学形象特征

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科学形象在海外公众心目中的特征,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科学传播、提升科学素养,最终推动中国立体化国家形象建设的工作。根据Barrett等[31]关于科学形象的研究,并结合中国科学研究的特点,在问卷调查的中国科学形象特征认知维度中,我们将科学形象划分为创新、前沿、求真、公平公正、功利主义、政治导向以及学术不端七个维度,并要求受访者按照1~5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受访者越认同中国科学形象的该维度特征。调研结果显示, “政治导向”是美国公众认知中中国科学最为显著的形象特征,平均得分为4.05,其次为功利主义 (3.64)与创新 (3.64)以及前沿 (3.38)。学术不端 (3.19)、求真 (3.09)两项特征虽然相对排名较低,但是得分依旧超过3分,说明受访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同中国科学的该特征属性。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在美国公众认知中,中国科学形象虽然总体得分较高,但依旧是正负面形象特征交织存在,负面形象维度中的 “政治导向” “功利主义”与 “学术不端”与正面形象维度的 “创新” “前沿” “求真”共同存在于立体化多维度的中国科学形象中。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越倾向于认为中国科学有着较为明显的政治导向的美国公众,越倾向于对中国的科学形象与国家形象进行负面评价 (见表5),而中国在进行对外科学传播时也确实存在明显的科学泛政治化倾向[32]。这警醒我们,若要推动国家对外科学形象的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整体国家形象的优化,可能需要在对外科学传播工作中努力将科学 “去政治化”或 “弱政治化”,使科学与科学传播回归科学本真。

表5 科学政治导向评价与中国国家形象/科学形象的关系

除了直接询问受访者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特征维度的认可之外,问卷还进一步调查了美国公众对于中国当前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社会影响的认知,这些认知数据可以在超越上述七个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成就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不同维度存在不尽相同的认知,见表6 (1分为完全不认同,3分为中立,5分为完全认同)。对于中国科学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科学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三个维度,美国公众表现出最为明显的赞同态度,这也与上述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七个维度特征的认知中 “创新” “前沿”等维度的高得分相呼应;而对于中国的科学发展对世界来说是一种威胁、中国的科学发展保障了中国的社会稳定以及中国的科学发展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三个维度,美国公众则表现出更倾向于中立的态度。唯一一个美国公众倾向于表达不认同态度的是中国的科学发展有效保护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与之相对应,美国公众也倾向于认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导致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发现,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依旧表现在特定维度的正面形象与特定维度的负面形象的交织。对于 “中国的科学发展拉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以及 “中国的科学发展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的较高得分,也进一步印证了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 “公平公正”的较低得分。证明在受访的美国公众认知中,中国科学并不能带来社会不同阶层的公平发展,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可能是不公平分布的。

表6 中国科学形象具体认知得分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美国公众的认知中,中国科学形象主要呈现出快速发展、具有较强创新和前沿特色、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十分重视且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层面具有明显作用的正面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强政治化导向及功利主义,且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并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的负面特征。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研究维度 (创新、前沿、基础、高端)等更倾向于呈现正面认知;而对于中国科学的社会维度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强政治导向、效益分配不公、破坏生态、拉大贫富差距等)则更倾向于给予负面评价。因此,我们在进行对外科学传播与科学形象建设时,不仅需要注意前文所提及的 “去政治化”或 “弱政治化”的取向,同时需要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结合美国等西方公众已有的在科学研究维度层面上的正面认知和社会相关维度的负面认知进行传播策略制定,比如强化中国科学在创新、前沿、基础等领域的成果,同时有意识地将中国的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国际安全等领域建立良性关联,改善西方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负面认知。

3.3 美国公众对中国科学的了解

为了进一步明确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的领域偏向,我们首先调查了美国公众对中国诺贝尔奖获得情况的调查。诺贝尔奖,尤其是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作为全球最顶尖、最权威的科学类奖项,往往最能代表该国的科研发展水平以及科研的国际显示度[33]。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实现了中国诺贝尔科学类奖项零的突破,也引发了国际上对于中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大范围讨论[34]。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40%的美国公众知道中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超过56%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中国是否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这说明中国高端、重大的科研成果尚未在美国公众心目中形成有效认知,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依旧有待提升。在科学技术领域,美国公众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传统的科技新闻传播中,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大国重器以及量子通信、纳米技术、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是最为常见的领域与话题。但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上述的大国重器以及尖端科技,美国公众日常最为了解、熟悉,接触最多的科技领域是中国数字媒体,其次是中国高速铁路、AI技术,然后才是超级计算机等 (见图1)。虽然数字媒体相较于大国重器等领域而言其科学与技术含量并不那么高,但凭借其对于美国公众日常生活的渗透与密切接触,对美国公众产生了最为明显的影响。高铁、AI等紧随其后的领域也表明日常生活相关性可能是美国公众主动接触、了解中国科学技术最为重要的维度。

图1 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不同领域的熟悉情况

通过选取2011—2021年由科技日报社主办及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中国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不同科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十条新闻,并调查美国公众对这些中国科技新闻的了解程度发现 (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中国国内关注的科技新闻均呈现出不甚了解的情况 (1分为很不熟悉/完全没听过,5分为很熟悉),所选的十则新闻没有一则的了解程度得分均值超过中间值3分,唯一一则得分较高的为新冠病毒的相关新闻,即 “中国于2020年第一时间向全球共享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也具有明显的国际性议题属性。与前述结果相印象,中国国内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或科技议题并没有有效到达美国公众。这一方面可能源于中国科技成果信息或科学新闻在国际传播中显示度不高,传播途径受限;另一方面可能源于中国国内对于科技新闻或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全符合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信息或科学形象认知的需求。正如前文所言,日常生活相关性或是美国公众选择了解中国科学信息、科技新闻以及认知中国科学形象的重要原因。中国大国重器或前沿尖端科学成果很难引起美国公众的了解兴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推进对外科学传播工作,推动中国国际科学形象建设并进一步借此优化中国整体的国家形象,首先需要了解目标国家的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了解偏向与了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科学传播工作。

表7 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技新闻的熟悉程度

上述数据表明,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最关注的领域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字媒体、高速铁路、人工智能、新冠疫情等。因此,如果想要提高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正面评价,并进一步提高其对于中国整体国家的正面评价,首先需要从美国公众日常相关的科学领域入手,强化中国科学领域的显著度,提升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然后再进一步推进其他更为尖端、前沿的生活弱相关领域,对于大国重器的科技宣传,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生活化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3.4 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频率与渠道

除却在科学领域与内容上的偏向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信息获取、科学形象认知的信息渠道以及相关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信息获取频率并不太高,超过56%的受访者获取中国科学信息的频率在一周一次至三个月一次之间。频繁获取中国科学信息 (一周一次及以上)的受访者仅占总人数的16.9%。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上述研究结论,即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中国正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以及创新高地,当前的科研实力也在近年来获得了飞跃式发展。然而这些科学信息并未有效传达到他国公众,他国公众对于中国的科学了解程度与信息获取频率依旧较低,这是中国在进行对外科学传播与国家科学形象建设工作中首先需要强化的地方。

在中国科学信息获取渠道方面,美国公众依旧明显依赖西方媒体,如其本国的主流新闻媒体,推特、脸书等西方主流社交媒体以及美国地方性新闻媒体 (见图2),中国的国际声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较为微弱。中国的主流媒体、影视作品等在传递中国科学信息、建构中国科学形象方面的作用明显弱于西方媒体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大量国际传播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国在国家形象建设中依旧处于 “他塑”困境, “自塑”力量微弱、渠道不畅、效果不佳。结合前文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领域与科学内容的偏向来看,除了中国媒体信息渠道在他国的 “水土不服”之外,这或许也与中国对外科学传播所选取的领域、主体、内容不适应美国公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有关。想要打破这种 “他塑”困境,让美国及其他国家公众愿意去看、去关注中国媒体上的科学信息,还需要从内容角度入手,满足其对于中国科学信息的获取需求,从日常相关性切入,进行去政治化或弱政治化处理,从而争取国际受众的有效关注。

图2 美国公众获取中国科学信息的渠道情况

4 结论与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美国公众的实证调查研究,首次明确了他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与其对于中国整体国家形象认知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为国际形象建设战略中强化科学传播与对外科学形象建设工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证据支撑。此外,对于美国公众的实证调研数据也表明美国公众认知体系中的中国科学形象的一系列特征,如相较于整体国家形象,中国科学形象有着更为正面的评价;中国科学被认为有着显著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学形象是强政治导向、功利主义、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与创新、前沿、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等正负面特征交织的形象;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与现状并不十分了解,信息获取频率也相对不高;在关注领域与内容方面,相较于中国传统科技新闻比较重视的大国重器与尖端前沿科技创新,美国公众更倾向于了解与其日常生活关联更为密切的科技领域;在获取中国科学信息的渠道方面,美国公众主要依赖西方媒体,中国的对外媒体力量在进行对外科学传播、营造中国科学形象上显著性较弱,中国科学形象大体依旧处于 “他塑”状态。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对外科学传播与科学形象建设,并借此进一步推进中国立体化、多角度的国家形象提升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 强化顶层设计、重视对外科学传播

在国家对外传播的战略层面强化科学传播地位,重视国家科学形象在整体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在意识、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划等方面提升对外科学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能力与地位。增加多方支持和投入,提高认知,给予政策与资金的多重支撑,并大力培养跨学科的科学传播与国际传播人才,为发展国家对外科学传播、科学形象建设并带动国家形象建设提供顶层支持。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维度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核心作用,在科技、外交、经济、文化等国家高层部门要树立科普融入对外传播的意识。外交部门和外宣部门要加强科学素养,强化在外宣工作中巧妙宣传中国科学的意识与能力。在进行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时,要有意识地植入中国科技创新、中国科学形象的内容。对此,建议在科技部或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内部成立科普与国际传播部,负责以科普内容开展国际传播的内容计划制定,协调外交部门、央媒、央企、国际组织、科普项目交流、汇聚科普内容、开展对外传播、开展人员培训等。

4.2 弱化政治倾向、有的放矢地制定对外传播的策略

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出发,结合多重实证调研手段,将研究结论转化为有效的分析报告,为支持有针对性的对外科学传播战略与策略制定提供基础。例如,结合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科学研究维度的认可及对于中国科学社会层面相关维度的负面倾向,在具体的对外传播策略制定中更符合国际受众习惯的视角,凸显中国科学精神,反映中国科学与科学家风貌,以期推动中国科学的整体国际形象。

在具体的对外科学传播与科学形象建设的工作中,本研究的实证数据表明,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国内科技新闻的关注重点与领域,弱化具有明显政治化倾向的大国重器的科技宣传,将对外科学传播的重点放在与目标受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领域,将中国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与他国公众的生活建立关联,从而推动目标国受众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认知兴趣与正面评价。抖音等中国数字媒体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在当下环境中或可提供一条不同于宏观国家科学叙事的生活化取向的科学宣传主题与路径。

在传播渠道策略上,结合国际公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造中国自己的对外科学传播发声平台,并以此为基点,带动、整合传统大众媒体、专业科学媒体、国际社交媒体、人际传播互动等多元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对外科学传播渠道体系,打造中国对外科学传播的品牌媒体,从而改变国际公众在获取中国科学信息时对于本国媒体的过度依赖。

4.3 警惕 “他塑”力量,及时做好辟谣工作

在进行对外科学传播与国家科学形象的建设工作中,依旧需要警惕西方的 “他塑”力量,要明确国际传播中 “他塑”力量下的国家形象误读往往是普遍的,应以正确、准确的中国科学信息应对他国对于中国科学信息的误报与误导。同时,还需要建立国际科学传播舆情监测机制,及时观测并发现中国对外科学传播中的危机舆情事件及其在国际媒体环境中的发酵演变,以及在相关事件中他国媒体或政治话语力量的误报与误导,有效分析有关中国科学的国际舆情的传播渠道、内容特征以及信息把关人等,在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关于中国科学形象的误读辟谣与正面宣传。

猜你喜欢

维度公众科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公众号3月热榜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