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阳理论从温补三阴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2022-12-28田锋亮
田锋亮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亚型,是一种表现为腹痛并伴随腹泻的功能性肠病[1],其发病目前认为与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异常、脑-肠轴功能紊乱、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治疗上给予解痉、止泻、益生菌及抗焦虑抑郁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调节、心理干预等[2-3],但总体症状的改善以及远期疗效欠佳,严重者引起营养不良、失眠。IBS-D中医辨病多归于“腹痛”“泄泻”范畴。笔者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腹部为阴地,结合郑钦安“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的阳主阴从理论,认为腹痛、泄泻发作,多与三阴脏寒引起气滞湿阻有关,如脉症相符,基于扶阳理论采用温补三阴法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浅析如下。
1 扶阳理论概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是人生命的根本,在人的生、长、壮、老、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扶阳理论认为扶阳就是集扶助阳气、顾护阳气、调理阳气于一身的高度概括,应时刻注意保护人体阳气的一种医学思想,常运用于阳虚阴寒类疾病。笔者有幸至云南吴氏扶阳流派跟师学习,流派创始人吴佩衡,名钟权,听学于火神派弟子卢铸之,崇郑钦安火神派学术思想,多注重扶人之阳气,擅用附子,长于使用经方[4-5],现传承人吴荣祖教授为其代表传承人[6]。
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认为在治疗阳虚类疾病过程中,三阴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寒化是病机关键,形成水寒土湿木郁,提出了温阳、助阳、壮阳、固阳、回阳、救阳以及潜阳等治法[7-9],方用附子四逆汤类方、桂枝汤类方、理中汤方、建中汤类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大回阳饮、潜阳封髓丹等,药物常以附子、干姜、肉桂、桂枝、吴茱萸、细辛等温里药为核心,可扶助阳气,温化寒湿,温通经络,也常与补气药、补阳药、辛温解表药、理气药、收涩药、化痰除湿药、活血化瘀药等配伍使用。
2 IBS-D与三阴脏寒的关系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病腹满溏泄肠鸣”“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IBS-D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而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其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有关,认为腹痛病机为脏腑经脉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及失养,泄泻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肠传化升降失常。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泄泻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采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九法[10]。
目前多认为痛泻多与肝脾有关,《医方考》所记载“泻则之脾,痛则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本病虽易发病,但多为慢病基础上的急性发作,其病程较长多大于6个月,且间断发作以隐痛为主,多不剧烈,腹软喜按,故笔者认为肝脾肾三阴脏寒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景岳全书》曰“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凡脾泄久泄证……且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医方集解》云“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脾肾阳虚,阴寒凝聚,则腹痛、腰酸肢冷”;同时《伤寒杂病论》也对三阴经腹痛、泄泻进行了详细描述。
笔者认为本病因脾肾阳虚,继现肝阳气不足,肝脾肾三阴脏寒,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导致腹部脏腑经络气血不畅及失于温煦濡养,不痛及不荣均可导致疼痛;三阴脏寒,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温煦,水寒土壅湿阻,导致湿浊内阻,肠腑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引起泄泻;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命门火衰亦可导致肝寒而肝气失于生发,导致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木郁克土,亦引起腹痛、腹泻发生。腹痛部位因三阴脏侧重不同而表现不同,如《伤寒论》167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太阴多见脐周大腹痛,少阴多见下腹痛,厥阴多见两胁腹及少腹痛为主。
在泄泻的发病中,内湿是关键病理产物,亦多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如三阴脏阳气亏虚,则寒从中生,寒生则湿气留之,加之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久之必更损脾肾阳气,而致阳虚湿盛引起腹痛泄泻顽固不愈。
肝体主疏泄和情志,阴而用阳,其性主升、主动,条达、升动就是阳气的特性。《四圣心源》曰“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升”“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肝阳气充沛,能使气的条达升动之性发挥正常,如脾肾阳不足,则导致肝气、肝阳不足,木郁不达,气滞不通,就会出现如《谦斋医学讲稿》中所叙肝阳虚的证候“懈息、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临床上本病部分患者合并抑郁或夹杂焦虑的心理问题,出现懈怠忧郁、胁肋疼痛、胆怯、焦虑等阳虚类精神症状,就考虑与肝寒肝气失于温升条达有关。
3 温补三阴法的理论及用药分析
《类证活人书》云“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也”。《医学真传·腹痛》云“夫通则不痛,理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温补三阴法源于扶阳理论扶阳治法,针对三阴脏,采用温补脾肾,温升肝木,化湿止泻,通络止痛之法治疗。郑钦安曰“四逆汤一方既为回阳救逆之总方,则世间一切阳虚病皆可用之,不必定要见到阳衰欲脱之危象,方敢放胆使用,病至如此,恐立方之意虽善,而追至晚已,此未免不识几。识几者,临证一遇阳虚阴盛之证,即在此方分量轻重上斟酌而用之,断不至于酿成纯阴无阳之候”。故针对三阴脏寒证的腹痛泄泻,如脉症相符,可使用温补三阴方治疗,方由吴萸四逆汤合真人养脏汤佐风药加减而成(附片、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乌药、肉豆蔻、诃子、当归、白芍、防风、羌活、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并可根据腹痛部位及三阴脏侧重不同加减用药,如出现寒热错杂之候,可酌情合用潜阳封髓丹、乌梅丸加减。
吴萸四逆汤用治三阴寒证,方中附子既下温肾阳,又中温脾阳,因其具有辛散之性,还可温阳通络;干姜为温煦中焦之主药,尤宜于脾胃寒证,同时还可助附片以温肾阳,炙甘草补土伏火,一则四逆汤能温肾助阳,乙癸同源,肝阳虚的关键在于下焦命门火衰,二则四逆汤温补肾阳的同时还能温肝助升,再加一味吴茱萸,辛苦而热,主入肝而温肝助阳,理气散寒,暖肝而恢复肝之升发疏泄,条畅气机止痛,同时配合加入肉桂、细辛入少阴,肉豆蔻入太阴,乌药入厥阴增强温补三阴之效。豆蔻温中涩肠;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而中气生于相火,相火降于甲木,方用芍药降甲木而敛相火,相火降则中气运,其性寒味苦,与附姜桂枝同用,化合其苦寒之性,不伤土气而败相火;方中佐防风、羌活祛湿、生发清阳,条达肝气。全方通过温补脾肾,温升肝气,达到温补三阴,止痛止泻的效果。
4 中医外治法的使用及调摄
临床中,笔者除了使用中药口服治疗,根据本病三阴脏寒的病机,对于部分腹痛腹泻症状严重的患者,多配合使用中医外治方法配合使用,自拟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自拟温中止泻贴,敷于痛处,或肝脾肾三经穴位上,或给予督灸、艾条灸或艾炷隔姜灸,或使用热罨包治疗,将温补三阴方打粉后装入布袋,加热后敷于腹部,通过局部和穴位的作用,温通经络,改善腹痛泄泻症状,国内亦有较多医家报道使用灸法类[11-16](包括督灸、艾灸、隔物灸、温针灸)、穴位贴敷[17-18]等外治法治疗腹痛、腹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顾护阳气,避免腹部受寒,适当运动。
5 典型案例
患某,男性,59岁,2020年10月24日初诊,主诉:反复腹痛腹泻2年余,再发1个月。患者2年前因反复脐周及两侧腹痛,大便稀溏,每日3~5次不等,受凉及劳累后发作,曾行肠镜未见异常,腹部增强MRI:肝胆胰胃肠未见异常,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匹维溴铵、复方乳酸菌胶囊”等药物止痛止泻,患者腹痛腹泻缓解,后仍间断发作,1月前因腹痛腹泻再次发作,自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谷氨酰胺胶囊后腹痛腹泻减轻,但腹痛仍间断发作,夜内明显,导致睡眠差,疲倦乏力,为求中医诊治,遂来求治。初诊症见:脐周及胁腹隐痛,大便质稀溏,每日1~3次不等,色黄,无黏液脓血,食欲差,自觉周身乏力,腰酸怕冷,无口干口苦,入睡难,情绪低落,夜尿多,舌淡黯,苔白腻,脉沉弱偏弦。中医辨病腹痛泄泻,辨证三阴脏寒证,给予温补三阴方加减:制附片30 g(先煎1 h),干姜15 g,肉桂10 g(后下),吴茱萸6 g,细辛3 g,乌药10 g,肉豆蔻15 g,牡蛎30 g,炒麦芽30 g,白芍10 g,防风10 g,陈皮10 g,党参15 g,茯苓 30 g,炒白术30 g,炙甘草6 g。12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嘱患者服药期间进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避免受凉,适当活动。
2周后患者复诊,述服用上药后腹泻腹痛明显减轻,偶有脐周隐痛发作,大便质变软,每日1~2次,无不消化食物,进食可,疲倦减轻,睡眠好转,后以上方加减间断再服药1个月,腹痛及腹泻均好转,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按:患者以腹痛、腹泻为主症,患者大便清稀,有未消化食物,故考虑阳虚导致完谷不化,腹痛部位以脐周、两侧胁腹为主,考虑患者三阴脏寒,腹部失于温煦,阳气无力推动气血的运行,经脉气血阻滞,经络失温失养,故见腹痛;脾胃运化不及,故见食欲差;肝阳不足,故见情绪低落,疲倦;肾中真阳不足,故见腰酸怕冷;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故见苔白腻,脉沉弦。故给予温补三阴方,温补脾肾,温升肝木,温补通络,止痛止泻,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6 结 语
IBS-D患者以腹痛、泄泻为主要症状,常因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加重,其病机考虑阳虚证多见,与肝脾肾三阴脏寒有关。如脉症相符,基于扶阳理论,治从温补三阴法入手,方用吴萸四逆汤合真人养脏汤佐风药加减,可根据腹痛部位及三阴脏侧重不同加减用药,如出现寒热错杂,可合用潜阳封髓丹、乌梅丸加减,多可取效,配合中医外治疗法可起到协同作用,同时需注意生活、饮食及情志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