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孟英治疗闭经学术思想探析❋

2022-12-28方雨萱张大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蜇医案

方雨萱, 周 玄, 张大伟△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8;3.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450000)

王孟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名士雄,字孟英,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其代表作《温热经纬》为中医温病学重要著作之一,对中医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孟英精研岐黄,学验俱丰,不仅善治温病,对论治妇科别有一番心得体会,自述“雄于女科阅历多年,见闻不少”[1]684。细品其对《女科辑要》《古今医案按选》的评注,以及《回春录》中的医案,颇能体现其丰富的妇科经验,今仅就其对妇人闭经学术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1 王孟英对闭经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天癸不足

王孟英谨遵《素问》“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2]1的论述,阐释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天癸就是肾水,并参照干支理论加以解释:“谓天癸者,指肾水本体而言。癸者,水也。肾为水脏,天一生水,故谓肾水为天癸”[1]683。王孟英认为月水也可称为天癸,“至”字作“足”字解,天癸至实乃天癸足,即月水足。月水足,才有后言之“月事以时下”。“至,谓至极也,犹言足也……称月水为天癸,似亦无不可也。前贤解此,皆重读上二字而略下一字,惟将至字当作来字看,遂至议论纷纭耳”[1]683。由此可知,“月事不以时下”之闭经必须考虑到“天癸不足”的情况。

1.2 瘀血闭经

王孟英认为:“女子气竭伤肝,月事不来,病名血枯。盖瘀血不去,则新血枯也……后人但知彼血枯为血虚,而不知血得热则瘀”[1]686,强调在闭经中瘀血不去、新血日枯的情况。并指出此类情况“即《内经》乌鰂丸,仲圣大黄虫丸之义耳”[1]686。不仅仅明确提出了“瘀血不去,则新血日枯”,而且创建性地提出了“血得热则瘀”的情况,此为其温病学学术思想的一个体现,亦凸显出其在治法中擅长凉润的特点。

1.3 痰致闭经

王孟英指出:“今之医者,每以漫无着落之虚字,括尽天下一切之病……须知痰之为病,最顽且幻,益以风阳,性尤善变,治必先去其病,而后补其虚不为晚也。[1]301”更引用朱丹溪曰:“肥人痰塞胞门。[1]686”虽然王孟英指出闭经不可忽视“不足”的情况,但是也反对当时温补盛行之风,将所有疾病都视为“虚”。提醒医生须要知晓“痰”的因素。痰气凝滞、痰塞胞门是闭经的一种常见的类型。

1.4 气愆成病

《素问·举痛论篇》:“百病生于气也。[2]065”方约之云:“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专行。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3]7”《女科经纶》云:“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3]7-8”王孟英提出:“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一气偏愆,即能成病”[1]375。在气愆的论述中,更涉及到闭经的问题,“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愆则邪留著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今气愆其道,津液不行,血无化源……然汛断……是气愆而致血无以化”[1]375。用其气愆的理论指出因为气愆,导致血的化源不足,所以才导致月事断止不来。用气愆阐述月事不来之闭经的机理,实王孟英之创见。

2 王孟英诊断闭经二法

2.1 重视异禀

王孟英在对闭经的诊断中多处强调禀赋不同:“第人禀不同,亦如其面。有终身月汛不齐而善生育者[1]684”“有壮年而月信即断者……有数月而一行者,有产后自乳而仍按月行经者;有一产而停经一二年者”[1]686。盖因王孟英“于女科阅历多年,见闻不少”[1]684的缘故,总能鉴别出是疾病或是异禀。“禀赋不齐,不可以常理概也”[1]687。若见“汛愆”即以为病,乃一叶障目。“若血虽虚而火不甚炽,汛必愆期,此含蓄有权……正合坤主吝啬之道,皆可无虑”[1]685,认为闭经中有含蓄有权的闭经可以不用担心。

2.2 重视脉诊

王孟英在对闭经的诊断中强调“须以脉证互勘自得”[1]684,尤为重视脉诊。他指出:“余自髫年即专究于此,三十年来,见闻多矣。[1]692”“古人所论,原是各抒心得……纸上谈兵,未尝阅历者,何足以语此……以为凿凿谈脉者鉴。[1]692”在长期大量的临床上,对脉学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在其医案中最能体现,如治疗张养之令侄女痰症闭经一案:“张养之侄女汛愆,饮食渐减。于某与通经药,服之尤恶谷。孟英诊之,脉缓滑,曰:此痰气凝滞,经隧不宣”[1]262。此案可见王孟英凭脉辨得此女病机乃“痰气凝滞”。再如屠小苏之妻一案:“屠小苏令正,自乳经停,泛泛欲吐,或疑为妊……孟英脉之虚软而涩,曰:根蒂素亏,经停乳少,血之不足……窒滞不行”[1]378,足见王孟英之重脉诊。在鉴别异禀亦或闭经之时,更是凭脉诊断指出:“虽停止一二年,或竟断绝不行,但其脉不甚数者”[1]685,可以不做病论。

3 王孟英治疗闭经特点

王孟英在对闭经的治疗时提纲挈领地指出遵古勿泥,这一观点是在其大量的临床后所发出的慨叹:“于女科阅历多年,见闻不少,始知古人之论不可尽泥,无妄之药不可妄施也。[1]684”他告诫:“治病总须察脉辨证,而后议治。设泥成说,但执暴崩宜补,必致酿成锢疾矣。”

3.1 重法轻方

对于闭经的治疗,谨遵张仲景、张景岳、赵献可、沈尧封等人之说。对于闭经虚证主张使用补水、补火、补中气三法,认为此三法最为扼要。但是他更强调的是“补水勿泥于六味,补火勿泥于八味,补中气勿泥于归脾”[1]686,对于闭经的实证又有清热化瘀之别法,时刻强调勿泥成方并指出:“诚以天下之病,千变万化,原无一定之治。奈耳食之徒,惟知执死方以治活病,岂非造孽无穷?亦何苦人人皆欲为医而自取罪戾耶![1]262”王孟英言辞之犀利,足见其对不加省察、徒信传闻、固守死方以治疗病症之人的痛恨。纵观王孟英医案亦少提及方名,多是列出药名,药名之下亦少提剂量。

3.2 合法施治

在对因忧愁思虑而伤心导致的血耗经闭这一类型的患者,王孟英认为:“此证最难治疗。[1]686”因为此类患者“所愿不得,相火必炽,非补水无以制之,六味地黄汤补阴泻阳,固是妙法,然脾虚食减,倘嫌地黄腻膈”[1]686“六味碍脾,归脾助火”[1]686。用六味补肾之法则碍脾之运化,用归脾之法则易助相火更伤阴液。在治疗此类复杂病机之时,多有顾此失彼之弊。王孟英处理此类患者只能合法治之以试,“惟薛一瓢滋营养液膏(女贞子、旱莲草、沙苑蒺藜、桑叶、芝麻、枸杞、菊花、白芍、归身、地黄、穞豆、南烛、茯神、玉竹、陈皮、甘草各四两)加小麦、大枣、远志,庶几合法。一瓢又有心脾双补丸(西洋参、白术、茯神、甘草、生地黄、丹参、炒枣仁、远志肉、北五味、麦门冬、玄参、柏子仁、黄连、制香附、川贝母、桔梗、龙眼肉),亦可酌用”[1]686。

3.3 不妄攻通

王孟英在对闭经的治疗中,在对异禀之人以及“不足”的患者不可妄用攻通之品,“昧者不知此理,而但凭月事以分病之轻重,闻其不行,辄欲通之,竭泽而渔,不仁甚矣”[1]685。他指出不可见闭就通,妄用活血之品,实乃愚蠢的竭泽而渔做法。纵观闭经的医案,通篇绝少使用红花、乳香、没药之品。如张养之令侄女痰症闭经一案:“张养之侄女汛愆,饮食渐减。于某予通经药,服之尤恶谷……此痰气凝滞,经隧不宣,病由安坐不劳。法应豁痰流气,勿投血药,经自流通……果渐吐痰而病遂愈。[1]262”前医与通经药,然此女经水未下反增“恶谷”,其疾未愈。非但不足之人不可妄用攻通,痰气凝滞之人亦不适用。

3.4 慎用温补

王孟英在对血枯经闭之人的治疗上,特别反对使用温补之法并指出:“后人但知彼血枯为血虚,而不知血得热则瘀,反用温补,岂能愈此血枯之病?[1]686”血得热则瘀,故他反对用温补治疗血枯经闭。对于此类的患者,建议使用王子亨《全生指迷方》地黄煎(生地汁、大黄末)[1]686。如治邵小墀妻闭经一案:“邵小墀妻春患汛愆,释医诊以为妊,广服保胎药,渐至腹胀跗肿,气逆碍卧,饮食不进。夏延孟英视之,曰:血虚气滞,误补成胀也……气机渐运,胀去食安,渐入滋阴养血之治,数月经行而愈。[1]271”可见当时之医生闭经难与妊娠鉴别更都喜用温补,反误补成胀。王孟英更指出:“温补亦治病之一法,何可废也,第用较少耳。[1]313”“世之医者,眼不识病,仅知此法可以媚富贵之人,动手辄用,杀人无算。岂非将古人活世之方,翻为误世之药,可不痛恨耶”[1]313!王孟英对温补之法的认识客观中正,亦无偏执己见之嫌。

4 王孟英治疗闭经用药

4.1 茯苓

王孟英认为“痰气凝滞,经隧不宣”是闭经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中提到经水不通专有痰滞方论:“经水不通有属积痰者。”可见经闭者不仅有血气不足之虚证,也有痰湿阻滞之实证:“大率脾气虚, 土不能制水, 水谷不能化精, 生痰不生血。痰久则下流胞门, 闭塞不行, 或积久成块, 占住血海,经水闭绝”[4]。《丹溪心法》云:“肥胖饮食过度之人而经水不调者,乃是湿痰,宜苍术、半夏、滑石、茯苓、白术、香附、川芎、当归。[5]203-204”王孟英在其治疗妇科病闭经的医案中每每用到茯苓,医案中未明确剂量,但在《潜斋简效方》创制调经种子保胎丸中,涉及到茯苓的用量:“用白茯苓二两,与炒白术、酒炒条芩、炒童便香附、醋延胡、焙红花、益母草净叶各一两,没药三钱,共研细蜜丸”,并指出此丸“汛愆者服之自调”[1]483,同样佐证了王孟英在治疗不孕和闭经时喜用茯苓。

4.2 海蜇

闭经病因既有痰湿亦有痰热,王孟英善用海蜇清化痰热。海蜇即水母味咸能软坚,归肝肾经,可泄热化痰用以治疗痰热。纵观王孟英医案中用海蜇者27条。《本草拾遗·虫鱼鸟部卷第六》中认为,海蜇:“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6]261”王孟英《归砚录》中谓:“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软坚开结之勋,则固在也。故哮喘、胸痞、腹痛、癥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疸等病,皆可量用。[1]435”且《重庆堂随笔》述:“本水结成,煮之可化为水。夫身中之痰,亦由火搏其水而成者,故为化痰之主药,且泄郁火,宣滞气。[1]655”《随息居饮食谱》又有记载海蜇:“咸平。清热消痰,行痰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癥瘕、泻痢、崩中、带浊。[1]243”由海蜇、荸荠组成的雪羹汤,由清·王晋三创制,其书《绛雪园古方选注》记载:“有清凉内沁之妙……味咸,性皆寒而滑利。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以泄热止痛,捷如影响。[7]”王孟英擅用雪羹汤以清热涤痰、滋阴润燥,其医案中运用该方者77条,可见其对该方的重视。如康尔九令正案:“康尔九令正患汛愆,而致左胁疼胀,口苦吞酸,不饥不寐,溲热便难,时时欲哭……左甚弦数,以雪羹汤吞龙荟丸,经行如墨而瘳。[1]384”足见王孟英熟练运用海蜇化瘀消痰、清热开结以行经闭之效。

4.3 黄连

王孟英治疗闭经反对一味温补,认为:“……而不知血得热则瘀,反用温补,岂能愈此血枯之病?[1]686”血得热则瘀,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发为闭经,若用温补,则火更炽,瘀更甚。《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2]13”《医宗金鉴》云:“二阳,胃也,胃热甚则烁其血,血海干枯,故月事不下。[8]”张洁古曰:“女子月事不来者,先泻心火,血自下也。[3]15”心主血,脾生血,心脾火热,灼煎阴液,耗伤阴血则月事不来。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论治闭经可用“清心火,滋肾水”的方法。又《医林改错》曰:“血受热则煎熬成块。[9]”黄连可以清热泻火,《神农本草经》谓:“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10]”黄元御《长沙药解》:“凡泻火清心之药,必用黄连。[11]”王孟英用黄连清邪火积热,如吴馥斋令姊一案:“汛事渐愆,寝食皆废,肌瘦吞酸,势极可畏。”王孟英用盐水炒黄连,与高丽参、甘草、小麦、红枣、百合、茯苓、牡蛎、白芍、旋覆花、新绛等治之,各症渐愈[1]260。

4.4 蚕沙

闭经实证以血瘀为多见,《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12]”血在胞宫通行受阻,积滞日久则成血瘀。《素问·评热病论篇》:“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2]56”《血证论》记载:“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机。[13]”蚕沙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又名“晚蚕沙、蚕矢”。《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云:“治消渴癥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14]”李时珍指出蚕沙能治疗妇人血崩之症。王孟英首创蚕矢汤,治疗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等,可见其运用蚕沙颇有心得且运用灵活。王孟英在《四科简效方》中记载:“经事不行……久闭者,用蚕砂四两,砂锅炒半黄色,入醇酒一壶煮沸,澄去砂,每温服一盏。[1]564”

5 结语

王孟英治疗闭经的这些经验与见解,至今对中医妇科临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业医者细细品读。正如近代名医张山雷称颂王孟英“临证轻奇,处方熨帖,亘古几无敌手”[15]34;曹炳章更认为其“能以轻药愈重病,为自古名家所未达者”[1]359。然王孟英并无妇科专著于世,其治疗妇科的经验多散于评注与医案中,对于研读、学习其诊疗思路、遣方用药造成了困难。因此王孟英对温病以外的其他各科都有众多的临床经验,值得继续发掘整理。

猜你喜欢

海蜇医案
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中医“五辨”思维探讨医案研读方法*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重订王孟英医案》19 则泄泻医案的证素与辨证研究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
真海蜇撕扯更易断裂
即食海蜇pH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