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干血劳理论探讨肾脏纤维化的诊治❋

2022-12-28齐振强胡洪贞樊静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营卫瘀血病机

齐振强,胡洪贞,樊静娜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3.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是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后通路,也几乎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共同最终结局[1]。RF被认为是发生在最初各种损伤之后肾脏自身修复失败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炎症反应、肾脏固有细胞及免疫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促/抑纤维化细胞因子失衡等多个环节参与其中[2],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硬化以及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与沉积,最终取代正常的肾脏结构形成瘢痕,造成肾脏功能的丧失与衰竭。目前,西医学对RF尚缺乏理想有效的干预手段,被广泛认可的专门针对RF的治疗手段几乎不存在。RF属于中医学“虚劳”“肾痿”“肾劳”等范畴,中医界学者对该病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到临床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值得进一步去探索研究。笔者认为RF与中医学“干血劳”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病程特点等方面颇为相近,将RF归属于“干血劳”论治可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目前,阐述运用干血劳理论指导RF诊治的文章鲜见,本文试就此问题加以阐述。

1 干血劳释义

“干血劳”又称“虚劳干血”,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条文首即言“五劳虚极”,指出其属虚劳范畴。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是其病因。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是其病机。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是其证候表现,缓中补虚是其治法。此证虚劳是因,干血是果,又因干血与虚劳并见故称之为“干血劳”[3]。

1.1 干血的定义

条文所论干血是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干血劳”之病机关键。然何谓干血,有何特点,病性如何?张仲景并未言明,对此历代医家多有阐释。尤在泾在《金匮翼》中云:“干血,血瘀而干也。[4]”此言“干”有干结坚硬之意[5]。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则认为:“干血与寻常瘀血不同。[6]”瘀血乃离经之血,瘀血日久,“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被气火煎熬,则为干血”[6]119。由上述医家论述可知,干血属瘀血范畴,但干血又不是瘀血且甚于瘀血,二者不能等同。笔者认为干血即生成时间久的瘀血,为血液浓缩日久,津液枯涸,凝结成块,其质干结坚硬,可停留于局部脉络或脏腑,亦为病理产物之一,其性牢不可破属顽痰死血范畴[7]。

1.2 干血的特点

干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因虚而成,以瘀血为先。五劳虚极,经络营卫气伤,血脉凝积,瘀血内生,日久而成干血。正如清·李彣在《金匮要略广注》中言:“盖血脉周流不息,灌溉一身者也,一有劳极诸伤,则血虚而不实,滞而不行,此干血所由积也。[8]”

其二,病程长久。干血病起于“五劳虚极”,瘀血日久而成必经年累月,非一朝一夕之害。

其三,病位在经络营卫。经络营卫乃气血循行之处,五劳、七伤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血脉凝积而成干血。

其四,干结难破。干血病程长久,瘀血在经络营卫,血脉凝积积重难返,非一般草木之品可破,张仲景概括干血形成过程为“脏坚癖”。

其五,治以缓中补虚。陈修园在《金匮方歌括》中说:“干血致劳穷源委,缓中补虚治大旨。[9]”干血以虚为本,因虚致实,故以缓中补虚为原则。

1.3 干血劳的临床表现

览诸家观点,似乎干血劳多见于妇女,男子没有干血劳,其实不然。余无言称在男子其别名曰“血臌”,在女子则名曰“干血劳”。清·程云来《金匮要略直解》认为:“妇人虚劳,大半内有干血,男子亦间有之。[10]”程门雪《金匮篇解》也说:“实则干血劳之证,男子每每见之,不独妇人。[11]”由此可见,干血劳实则见病广泛。谈到干血劳证候表现,张仲景原文已有所涉:“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当是干血劳的必见症状。归纳诸医家观点,干血劳的主要证候表现有虚劳羸瘦,腹满而硬,少腹挛急,拒按或按之不减,饮食减少,皮肤干涩甚则甲错,面色萎黄或灰滞,两目黯黑,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干血劳早期因五劳七伤所害,损伤人体脏腑元气,以精气亏虚为主,随着病情的加重,经络营卫气伤,气血运行迟滞,瘀血内生,日久而成“干血”。干血内停则新血无以生,使气血更虚,虚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展成为精血虚极、干血内结的虚劳重症。

2 干血劳与RF关系的理论探讨

RF属于中医学“虚劳”“肾痿”“肾劳”范畴,与“干血劳”在临床症状、病因病机及病程特点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从临床症状看,RF起病隐匿,早期可无显著临床表现,后期则出现面色晦暗甚则黧黑、肌肤甲错等全身性症状,这与干血劳出现“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特征性表现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从病程特点看,RF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发展至ESRD的共同最终结局,多呈慢性、渐进性的病程特点,往往需要经过诸多病理过程,病程十分漫长,这与“干血劳”病程长久的特点也极为相似。从病机看,外感和内伤均可损伤人体正气,引起脏腑虚损,日久伤及肾络,肾络气血运行失常,络气郁滞,络血瘀滞,甚或形成癥积,痹阻肾络,破坏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RF的发生;干血劳的形成系五劳七伤所害,经络营卫气伤,血脉凝积,内生干血,而成干血劳。可见,两者病位皆在络脉,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瘀阻皆是两者的病机关键,从病机看两者亦具有明显相似性,因此将RF归属于“干血劳”论治颇为适宜。

2.1 干血是RF的病理基础

中医学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必瘀”,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RF往往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加之正虚,血运无力,或湿热痰浊等痹阻经脉均可导致瘀血形成。笔者认为RF病位在肾络,肾中精气亏虚,久病瘀滞,经络痹阻,瘀血内积,失于濡润,日久徐徐蕴蒸,凝滞而干,必然形成干血。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言:“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生机,久则变为骨蒸干血痨瘵,不可不急去之也。[6]84”加之肾内络脉具有支横别处、网络分支、纵横交错、细窄迂曲的结构特点,其血管细长、血流阻力大、速度缓慢、黏度较高,决定了病邪伤及肾内络脉出现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病病机特点[12]。肾络的这些生理病理特征均为“干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从RF病理变化来看,早期炎症细胞浸润,肾脏固有细胞在致纤维化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作用下,发生损伤、活化、增殖、凋亡以及表型转化,细胞外基质聚积与降解失衡,后期不易降解的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与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狭窄、血管襻阻塞或闭锁,组织结构被破坏,正常肾单位逐渐丧失,微血管稀疏形成瘢痕,出现肾皮质变薄、肾脏萎缩、肾功能逐渐丧失[13]。肾脏干血的形成实际就是瘢痕形成的过程,干血形成后痹阻经络,气血津液失于循行则新血无以生,络不得养则愈加枯败而成为败络,败络已成,肾失所养,加之干血内阻、久病成为肾劳重症。肾劳后期五脏虚损,干血内结,肾络失养,脉管干瘪萎缩,组织瘢痕化,肾皮质变薄、萎缩,有如草木之萎落,与现代医学RF的病理改变有异曲同工之妙。

2.2 肾络痹阻是RF的病机关键

络脉是沟通表里内外的桥梁,又是气血运行汇聚之处,病理情况下则成为外邪入侵的通路和传变途径。外邪侵袭,循经内客于肾伤及肾络;或久病久痛,脏腑气机紊乱,气血耗损,肾络失养;抑或气结在经,功能失调,久则入血入络伤及形质,肾络受损,气血运行障碍,络气郁滞,络血瘀滞。依据络病病机特点,病邪伤及肾络,络脉必然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从而出现肾络络虚不荣、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等病理变化。正如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中云:“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14]”RF是肾脏病遭受各种损伤之后肾脏自身修复失败的结果,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最终结局。从肾脏病理来看,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狭窄、阻塞、闭锁及血管壁增厚、小动脉硬化;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多、基底膜增厚;球囊黏连、肾小球内血栓、局灶或阶段性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等多种病理变化,与干血痹阻经络的特点相吻合[15]。故笔者认为,干血内结、肾络痹阻是RF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在RF过程中,由于肾虚、湿热、浊毒等病理因素的影响,肾络气血运行失常,络气郁滞,络血瘀滞,导致络脉瘀阻、瘀血内积凝滞而干,日久而成干血。干血已成,痹阻于肾络,肾络不通,津液气血失于传输,新血无以生,络不得养,日久而成肾劳。干血与肾络痹阻二者互为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主水、主司开阖的功能失常,患者出现水肿、关格、癃闭、尿浊等多种病症,终致肾络失用,痹阻不畅,肾中阴阳气血衰败,功能尽失,尿毒症由此形成。

3 基于大黄虫丸论治RF的思考

干血是RF的病理基础,干血内结、肾络痹阻是RF的病机关键。针对干血内结、肾络痹阻的病机特点,RF的治疗当以祛除干血为重点,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言:“干血痨,人皆知其极虚,而不知其补虚正是助病,非治病也,必去其干血,而后新血得生,乃望回春”[6]168,即强调祛除干血的重要性。临证需重视虫类药和仁类药物应用,兼以补益脾肾,重药缓投以期缓中补虚,祛瘀通络,方获良效。

3.1 大黄虫丸的组方

干血劳因虚劳而生干血,虚劳为本,干血为标,干血不除新血不生,故治当以祛干血为主,兼以扶正补虚。然干血内结,日久病痼,坚硬如石,循化瘀之常法调治,必劳而无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也说:“血枯者不可通也。血既枯矣,而复通之,则枯者愈枯,其与榨干汁者何异?为不知枯字之义耳。为害不小,无或不蹈弊也”[16],故张仲景创立大黄虫丸以治之。大黄虫丸原方:大黄(蒸)十分,黄芩二两,杏仁一升,桃仁一升,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虫半升,芍药四两,甘草三两,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方中大黄荡下逐瘀,能“破癥瘕积聚,推陈致新”为君;虫(土鳖虫)咸寒入血,破血通络,合大黄能通达三焦以逐干血,配水蛭、虻虫、蛴螬之蠕动啖血之性,搜剔经络,合以干漆、桃仁增强祛瘀阻、通血闭之功;佐以黄芩清热,与大黄相合清上泻下,“驱游热而坚肠胃也”;杏仁宣利肺气,以助逐瘀行血之药,同时取杏仁、桃仁濡润之性以破干血;生地、白芍、甘草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以补其虚;用酒送服,以行药势,诸药合用,以通为补,意在逐瘀滋液,重在祛干血,所谓“缓中补虚”,即是逐瘀生新。

3.2 大黄虫丸治疗干血证要义

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最为精辟地指出了治疗干血证的三个要点:“此方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17]”

润以濡其干。瘀血失于濡润,日久蕴蒸而成干血,干结坚硬,牢不可破,非一般养阴生津之品可化,需给予桃仁、杏仁之品以润之。桃仁、杏仁多脂善润,药力持久,缓缓渗入,以油脂之类濡润干血,才能使其充分浸透,松散如酥。

虫以动其瘀。干血以虚为本,因虚致实,其质地干结坚硬,牢不可破,非一般草木类活血药所能胜任,用之非但无功反有耗气之弊,须变通治法以祛之。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啖血”之辈,因其直入血分,具有蠕动钻透、搜剔啖血之能,故有破干血之功。

通以去其闭。干血经濡润、虫类嚅啖,尚需推荡之力以助其消散。大黄虫丸用大黄量小且蒸而入丸,非以其攻下,而是取其将军之性推动涤荡,通以去其闭。

三法合用,以杏仁、桃仁濡以润其干,以虫药蠕动而啖其瘀,借大黄之力以通之,使蓄积日久、干结坚硬之干血顿成土崩瓦解之势,实乃祛干血之要旨。

3.3 大黄虫丸抗RF作用的现代研究

在RF的诊治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加之个体差异又有所不同,RF诊治在紧抓干血内结合肾络痹阻这一关键病机的基础上,仍需重视辨证论治的运用且不可拘泥。针对可能出现的湿热、痰浊、毒邪、正虚等病理因素,在大黄虫丸基础上随证加减用药。

4 结语

综上所述,RF与干血劳关系密切,从干血劳论治RF是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可为RF诊治提供一定诊疗思路。干血是RF过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也是RF的病理基础,肾络痹阻是RF的病机关键,因此RF治疗当以祛干血为主,兼以扶正补虚之法。大黄虫丸是治疗干血劳的要方,其方以通为补,重在祛干血,以求缓中补虚,祛瘀通络。研究证实,其改善RF作用疗效确切,用于治疗RF颇为适宜,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营卫瘀血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教你识瘀症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