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人的护理

2022-12-28张伟玲古广梅蔡晓琳

全科护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假体医嘱负压

胡 静,张伟玲,古广梅,蔡晓琳

随着新辅助化疗的进展和外科重建手术的进步,保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方式[1-3]。由于病人术前、术后大剂量使用化学药物治疗以及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创面大,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病人易发生假体感染。人工关节置换是最常用的保肢方法,文献报道,初次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约为2%[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为1%~2%[5],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为0.4%~2.0%[6]。随着保肢病人的增多,临床上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人例数逐渐增多。对于脓肿不明显的、假体无松动者,可选择保留假体清创灌洗术[7]。我科于2015年7月—2018年11月收治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人16例,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病人,男10例,女6例;年龄13~70岁;骨肉瘤10例,软骨肉瘤4例,间叶源性恶性肿瘤1例,尤文肉瘤1例。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12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恶性骨肿瘤病人;②年龄10~70岁;③术前接受规律化疗、行肿瘤切除术及术后接受规律化疗;④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且行清创术。排除标准:①确诊为良性骨肿瘤病人;②年龄<10岁或>70岁;③未接受规律化疗或入院前行不规范手术治疗;④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可保守治疗控制感染。

2 术后护理

2.1 病情观察 ①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尿量。由于假体周围感染清创灌洗手术时间长,且术中使用大量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安多福快速冲洗创面,易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8],因此术后须要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尤其要观察病人是否出现烦躁、呼吸困难、高血压、少尿、惊厥及昏迷等不良症状。16例病人术后均遵医嘱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12 h,密切巡视病人,16例病人生命体征无异常,均未发生上述症状。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每隔4 h测量1次。②观察病人手术切口有无脓液渗出及臭味等,观察病人假体周围皮肤有无温度过高、肢体有无肿胀、有无疼痛等症状[9]。

2.2 疼痛管理

2.2.1 正确评估疼痛 使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对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评估。16例病人均为气管内麻醉,术后当天每隔2 h评估1次疼痛情况,连续评估4次;术后3 d每天评估1次疼痛情况;病人出现疼痛时随时评估,使用止痛药物后需再次评估。本组14例病人术后轻度疼痛(NRS评分1~3分),2例病人中度疼痛(评分4~6分)。

2.2.2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疼痛程度病人采取相应的疼痛干预措施,包括药物、非药物干预,干预后及时评估病人疼痛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疼痛干预方案,提高疼痛干预效果[10]。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保持病房环境温度18~22 ℃,湿度50%~60%,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安抚病人,使病人夜间可平稳入睡。针对中度疼痛的病人,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干预(三阶段用药原则),再次评估病人疼痛评分,直至降至轻度疼痛[11]。

2.2.3 干预效果 使病人疼痛评分≤3分,24 h疼痛评分≤3分,24 h止痛药干预≤3次,同时完成以上3个指标代表干预有效[12]。

2.3 伤口冲洗护理 ①冲洗液的选择:每日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000 mL+庆大霉素80×105U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②调整冲洗速度:一般术后72 h内的冲洗速度宜快,滴速为每分钟80~100滴,边冲洗边负压吸引。之后可根据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状调整冲洗次数及量。一般为每分钟40~80滴,24 h内输完每天冲洗液。每隔2 h以全速冲洗2 min,以便将坏死组织引流出,同时也可防止冲洗管腔阻塞。③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伤口冲洗管。④掌握伤口冲洗停止的指证:引流液为无坏死组织的澄清液体,且在伤口冲洗期间引流液培养结果连续3次均为阴性方可拔除伤口冲洗管或将伤口冲洗管改为伤口引流管。

2.4 伤口引流护理 ①保持管道通畅,伤口引流管避免受压、折转成角,向离心方向挤压伤口引流管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引流瓶放于安全的位置并且要低于伤口60~100 cm。②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并做好相关记录。如在1 h内引流量大于200 mL,且颜色鲜红,触摸有温热感,提示手术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暂停负压吸引,告知医生立即处理。

2.5 维持有效负压吸引 ①负压压力维持在0.03~0.06 MPa[12],墙式负压具有不稳定的缺点,每小时巡视。②负压表与连接管及引流管与负压瓶之间须连接紧密[13-14],保持引流的密闭性。

2.6 控制感染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行静脉血细菌培养及引流液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15-16]。16例病人静脉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引流液细菌培养3例出现阳性结果:1例结果为近平滑念珠菌,遵医嘱给予氟康唑注射液400 mg静脉输注,每日1次;2例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遵医嘱给予注射用替考拉宁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给予床边接触性隔离。其他病人继续遵医嘱给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

3 小结

16例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行清创灌洗术病人,通过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包括术后当天密切观察病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及生命体征,做好疼痛管理,做好伤口冲洗护理及伤口引流护理,维持负压有效吸引,做好控制感染护理,14例病人假体感染控制良好,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0.78 d,避免了再次手术及假体的取出甚至截肢术。因此,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人在清创术后做好病情观察、疼痛管理、伤口冲洗护理、伤口引流的护理、维持有效负压吸引及控制感染护理,能有效控制假体周围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假体医嘱负压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