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2-12-28义崇开

种子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油茶病斑病菌

义崇开

(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木材检查站,广西 贺州 542700)

1 油茶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1.1 油茶软腐病

1.1.1 为害特征

软腐病存在于我国大多数油茶种植地区,从油茶的叶片蔓延至枝条、果实,会对油茶形成全面为害。染病初期叶片会出现小圆点形状的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会迅速扩大,颜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且边缘无法通过肉眼分辨。染病中期叶片内部逐渐腐烂,短时间内病叶掉落。染病后期病斑上出现一些颗粒物,呈白色的纽扣形状。在干旱高温环境中,病斑会因空气湿度较低而出现裂缝,导致病菌死亡。

软腐病会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落果现象,并且该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果实的采收期,对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软腐病出现的原因与温度、湿度、郁闭度、林地密度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密度较大的种植林,山坳、阴坡、排水不良的地块易出现软腐病。

1.1.2 防治措施

开展科学的林地管理工作,及时对植株进行种植管理,确保种植林的通风性和透光性良好,及时清理带有病害的叶、枝、果等,科学消灭越冬病原。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油茶,必要时利用药剂防治,例如喷洒波尔多液、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等[1]。

1.2 油茶茶苞病

1.2.1 为害特征

茶苞病主要出现在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主要为害油茶的花芽、叶芽、嫩叶,造成芽、叶过大,油茶上部无法良好生长,果实生长不良,影响产量。茶苞病会为害油菜植株多个部位,且没有一致的时间,为害后各个部分具体表现不一致,例如花芽子房会变大肿胀,叶芽叶片会肿大。染病初期表皮为浅红棕色,中期表皮裂开脱落,露出内在浅白色的粉状物,后期粉状物变为黑色,叶芽萎缩死亡,但不掉落。此时,嫩叶的不同部位会出现圆形肿块,之后经过不断蔓延导致整个嫩叶死亡脱落。

茶苞病一年发生1 次,与气温、日照、湿度密切相关。茶苞病多发生在春季,若一些品种在春季没有萌动就不会出现该病害,如细叶小果油茶等;若一些品种在春季萌动就会发生茶苞病,如大叶中果油茶、大果油茶等。同时,通风与透光条件不好容易出现茶苞病,新增的分蘖枝易染病。

1.2.2 防治措施

种植人员可在春初至春中期剪除并烧毁出现茶苞病的枝条,并将烧毁的灰烬埋在较深的地方。同时,可喷洒波尔多液、0.5 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2]。

1.3 油茶炭疽病

1.3.1 为害特征

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油茶果实、枝叶、叶片部位,会导致油茶果实掉落、花蕾掉落、枝枯死亡等,甚至导致整株衰亡,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染病后,果实上会出现圆形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会不断扩大,并转变为深色,之后病斑上会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病菌不断扩散,形成片状病斑,导致果实死亡掉落。嫩叶上会出现黑褐色半圆形病斑,从中间或者边缘蔓延至整个嫩叶。嫩芽上会出现椭圆形黑褐色病斑,之后蔓延至整个嫩芽,新芽易感染该病害。枝条上会出现菱形病斑,病斑处伴有溃疡斑,位置凹陷,与周边正常部分分界明显。生长较为长久的树枝病斑较大,下陷程度较深,树枝内部为黑色。炭疽病的发生与种植林的湿度和密度有关,湿度与密度较大的种植林易发生该病害。

1.3.2 防治措施

第一,选择并种植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第二,禁止从出现炭疽病的苗圃中移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第三,及时去除有病菌的枝、果、蕾等,通过刮治对大枝条进行保护,刮治后需在刮口涂抹波尔多液。第四,结合抚育工作,抹除枝条上的不定芽,剪去不定芽发出的萌芽发梢。第五,根据植株的具体情况开展喷药工作,可利用波尔多液和茶枯水混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防治[3]。

1.4 油茶煤污病

1.4.1 为害特征

煤污病又叫煤烟病,是油茶种植区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会造成油茶出现落花、落果的情况,导致油茶减产,严重时导致枝枯叶落,全林枯死。染病初期枝叶上会出现黑色菌苔,早期病菌只在叶中脉络处发展,随着病菌不断增加,蔓延至全叶。煤污病的病菌表面不平整,在不适宜的环境下会干缩裂开,与叶面分离,呈现明显的片状干枯层。煤污病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严重影响,使其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导致植物长势较弱,最终枯萎死亡。该病害主要以蚧类、蚜虫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物质,多出现在林密度较大、阴坡、山窝等地带。

1.4.2 防治措施

种植人员需加强林间的抚育管理,及时间伐和修枝,确保林密度适宜、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促使其更好地开花坐果。在初期防治中,需及时清除诱病的昆虫和出现病害的枝叶,避免煤污病传播与蔓延。

1.5 油茶白绢病

1.5.1 为害特征

白绢病主要发生在较为温暖的地区,在我国南方种植区较为常见。该病害对苗木的为害较为严重,多数地区1/2 的种植林都会受其为害,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白绢病从根部开始向上蔓延,使根部的树皮颜色变为深色,并伴有腐烂的情况,短时间内会在表面产生菌丝层,呈扇形扩展。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白绢病的病菌会蔓延到地面上,之后出现菌核,影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枯萎干缩,进而导致全株枯死,严重影响种植效益。

白绢病的病菌适宜在30 ℃的环境中萌发、繁殖,阳光照射时间较长会加快病菌活动。土壤的湿度和性质会对病害产生严重影响,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白绢病发病率较高,肥力较好、含氮量较高的地块发病率较小,土壤贫瘠的地块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白绢病喜酸不喜碱,土壤中碱元素多时不易出现该病害。

1.5.2 防治措施

病害初期可以使用相关药物对苗木的根部开展防治,例如利用硫酸铜浇灌苗根,防止病害蔓延,也可以使用萎锈灵等控制病害蔓延。同时,需及时挖除出现病害的苗木,对周围的土壤消毒,在原有土的基础上加一些新土,更好地避免白绢病传播与蔓延[4]。

1.6 油茶半边疯病

1.6.1 为害特征

油茶感染半边疯病后,油茶枝干生长速度变慢,枝叶稀疏掉落,叶片变色枯萎,出现落花、落果情况,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半边疯病多从枝干的背脊处开始为害,使枝干的表皮无光泽、不平整,出现多个小坑,与正常枝干表皮形成鲜明对比。受半边疯病为害的枝干病菌布满整个表皮,接着向其他部位蔓延。当病菌侵入到枝条内部时,内部的核心枝干部分变为深色,并逐渐腐烂,进而导致枝条枯萎死亡。半边疯病和气温、林地密度、土壤情况、林地位置密切相关,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发病率较高,树木年龄越大越容易染病,阴坡、山坳、密林等地块易出现该病害。

1.6.2 防治措施

种植人员需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木抵抗病害的能力,与整地、间伐等工作结合,破坏病害的生存环境,控制感染源。对于病害较轻的枝干可以采取刮治方法或涂抹适量的波尔多液。

1.7 油茶藻斑病

1.7.1 为害特征

藻斑病是叶部病害的一种,多发于种植条件不佳的地区,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降低油茶质量与产量。藻斑病多发于老叶上,叶片正反面均可发生,反面更容易出现。染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芝麻大小的圆形斑点,之后逐渐向其他部位扩散。中期病斑变大,颜色逐渐变深。后期病斑变为深褐色,中间深周边浅,呈圆形或者椭圆形。

1.7.2 防治措施

雨季时,种植人员要及时排水,做好对种植林的清理工作,确保通风和透光性良好。对地块多施钾肥,以便更好地增强树势,提高油茶植株的抗病能力。对于发病严重的种植林可在4—6 月或采果后喷施杀菌剂。

2 油茶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2.1 油茶毒蛾

2.1.1 为害特征

油茶毒蛾又被称为油茶毛虫或毛辣子,在各种植区均可发生。油茶毒蛾幼虫会蛀食叶片、树皮、幼果,通常从叶片开始为害,导致油茶减产或死亡。油茶毒蛾的雌蛾长为10~13 mm,黄褐色,雄蛾长为7 mm,黑褐色,卵为乳白色,卵块外有黄色的茸毛覆盖,幼虫长为11~20 mm。油茶毒蛾一年发生2~3 代,主要以卵的形式越冬,常聚集为害植株。

2.1.2 防治措施

第一,化学防治。对3 龄前的油茶毒蛾使用阿维菌素防治。第二,生物防治。在每年4 月施用白僵菌孢子喷雾或者白僵菌原粉进行防治。第三,物理防治。在越冬时期进行人工摘卵。

2.2 油茶尺蠖

2.2.1 为害特征

油茶尺蠖是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各种植区均可发生。油茶尺蠖主要取食叶片,会将整个叶片吃掉,造成落果现象,连续为害2~3 年会导致全株枯死。油茶尺蠖为灰褐色,幼虫为黄色且杂生黑褐色斑点,一年发生1 代,通过化蛹方式越冬,主要在土壤和落叶层中生存,次年2 月会羽化,春初温度上升后开始产卵,夏初孵化为成虫,夏末成虫进入土壤中准备越冬。

2.2.2 防治措施

第一,物理防治。可在秋冬两季与整地翻地等工作结合,挖出在土壤中越冬的蛹,之后将其集中焚烧,将灰烬深埋于地下。开展培土埋蛹工作,在蛹较多的地方用未经复垦的土壤覆盖蛹的聚集处,阻止其春初变成幼虫钻出土面为害植株。人工捕捉油茶尺蠖,在害虫较为密集的地方人工捕捉4~6 龄幼虫。第二、生物防治。利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氰戊菊酯乳油、鱼藤精等展开防治。

2.3 油茶象

2.3.1 为害特征

油茶象主要为害油茶籽,幼虫出现蛀害的情况较为严重,严重时导致落果,引起油茶炭疽病,导致油茶减产。油茶象成虫长为8~11 mm,颜色为黑色,卵为黄白色,形状为椭圆形,幼虫颜色多为金黄色,蛹为黄白色。油茶象两年发生1 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喜欢荫蔽的环境,有假死性特征。

2.3.2 防治措施

第一,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第二,物理防治。冬天挖掘夏天铲除,修枝抚育,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其危害;定期收集落果,减少幼虫出现;盛发期用糖醋液对成虫诱杀。第三,生物防治。在高温高湿的季节使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如白僵菌等。第四,药物防治。在成虫的盛发期喷洒绿色威雷防治。

2.4 茶蚕

2.4.1 为害特征

茶蚕主要蛀食油茶叶片,是食叶害虫,会将整个叶片蛀食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最终导致植株死亡。茶蚕成虫为棕黄色,一年发生2~3 代,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多见于气温较高的地区。成虫飞得较慢,幼时聚集,4 龄后分散,在枯叶或树基中化蛹、越冬。

2.4.2 防治措施

第一,与垦复培土结合消灭土壤中的蛹。第二,利用其群聚性人工捕捉、除卵。第三,在卵孵化一段时间后使用苏云金杆菌兑水喷洒防治。第四,在幼虫发生期喷洒鱼藤精防治。

2.5 茶织镰蛾

2.5.1 为害特征

茶织镰蛾的幼虫会蛀食枝干,造成叶片枝条生长不佳,使其生长缺少养分、水分,进而导致植株枯死。茶织镰蛾会对树龄较长的小树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其全株死亡。茶织镰蛾的成虫长为16~20 mm,黄褐色,一年发生1 代,幼虫在枝条内越冬,有趋光性,最初孵化出的幼虫会进入到植株的芽鞘中,由上到下蛀食木质部,使树枝内部中空,导致植株生长缺少养分。

2.5.2 防治措施

第一,加强对林地管理。在7—9 月剪除被害的枝条并集中烧毁,保持林地清洁,破坏虫害的生存环境。第二,物理防治。在卵变为成虫期间利用黑光灯诱杀。第三,药物防治。使用敌敌畏乳液对其进行防治。

3 结束语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市场对油茶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病虫害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相关人员应准确把控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病虫害的发病特征,采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例如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减少病虫害对油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油茶病斑病菌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家乡的油茶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