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2-12-28秦天水

种子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杀虫剂果农害虫

秦天水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麦积林场,甘肃 天水 741020)

在林果生产中,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果树病虫害的控制,不断提升林果生产技术,确保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防治果树病虫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林果生产中,必须与种植者、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确保林果的质量[1]。

1 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病虫害种类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农药滥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果树病虫害发生频繁,以往的小面积虫害逐步发展为大面积的虫害,并有新的害虫产生。

1.2 非侵染性病害加重

果树具有明显的商品性和较长的生长周期,属于多年生植物。在栽培期间,为促进果树生长,必须在生长期施入大量化肥,定期灌溉、施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可预防落叶病、白粉病等。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营养成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失,会造成缩果病、小叶病、水心病等[2]。

1.3 不同病虫害之间相互影响

不同的环境、气候和区域下,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差别较大,而且为害程度也不同。除了少数几种害虫的宿主比较单一,大部分果树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很难控制果树的病虫害。感染病虫害会对植物根系的营养物质输送产生一定影响,使植株生长势减弱[3]。

2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种

我国林果树种繁多,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对区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天气、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苗种。比如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可种植大红色樱桃、翠玉梨等。要保证种子达到相应标准,种子必须光滑、完整、饱满,并有产地的检测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抗寒抗旱苗木被开发出来。通过合理选择,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果树产量[4]。

2.2 合理挑选种植园地

园区环境是影响果树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应做到科学、合理选址。在建立大型果园初期要了解区域气候,对土壤等进行调查,远离化工厂、造纸厂、电厂等企业,对园区的环境进行调查,确保符合果树的生长需要[5]。

2.3 合理使用套袋技术

果树在生产中容易受到鸟类、昆虫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果实产量下降,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套袋技术是在果实成熟之前将果实套入袋中,以确保果实不受损害、改善果实品质、防止环境污染、防止树枝划伤、增加果实色泽、降低风力对果实的伤害、防止因大风而降低产量。同时,受气温效应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该技术增加果实的甜味和产量,进而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套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选择套袋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到林果的经济因素,以保证果品的产量[6]。

2.4 灌溉和掩埋

在林业中,春季果树的成活率高于其他季节。春季的土壤适宜果树生长,也有利于果树根系与土壤结合。同时,种子不易腐烂,有利于果树幼苗生长。春季降水量大,可满足果树的需水量,但易引起烂根,应多观察土壤水分情况。应根据果园的具体条件合理灌水,同时要掌握好浇水时间,保证土壤与果树根系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果树品质,实现果园的可持续发展[7]。

2.5 施肥

施肥是改善果树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栽培时,要根据果树的种类,因地制宜,合理施肥。比如,苹果成熟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水;在幼苗出苗之前,要控制浇水量,以防止根系腐烂。在收获苹果后,主要施基肥,保证果树对肥料的需求。可以先计算果园的面积,确定果树所需的肥量,将化肥溶解,然后施肥。在生长过程中,果园中的杂草会与果树发生营养竞争,所以要把杂草清理干净[8]。

3 影响果树种植质量的因素

3.1 种植选地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优良的土壤、气候等不可或缺。区域光照、降水量、气候、土壤品质差异都会对果树生长产生影响。不同的果树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土壤是果树最基本的保证,不同果树对土壤的要求不同。

研究表明,影响果树生长的因素很多,而造成果树品质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地选择不当。果树生长要求有肥沃的土壤和足够的阳光。大多数种植者在进行果树栽培时,往往注重土壤养分,忽视了其他因素,造成果树养分不平衡,从而影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果实品质下降[9]。

3.2 施肥方式

化肥可以给果树提供足够的养分,适当施肥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目前,在果树栽培中,由于缺少科学的施肥方法,导致一些农民大量施肥。过量的肥料会加速土壤的酸性和碱性,使土壤失活,使果树不能正常生长,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由于不同的肥料之间有一定差别,施肥量控制不好会对果树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4 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

目前,我国林业果树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化学杀虫剂可以降低森林果树的病虫害发生,合理应用化学杀虫剂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中,多数种植者盲目施用化学杀虫剂,导致果树发生严重的药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果树大面积死亡。目前,已有500 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学杀虫剂被大量应用,不但会对果树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污染环境,对人类的身体也有一定危害。

4.2 管理不当

目前,我国林业果树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果树栽培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严重制约了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林果生产中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机械,技术也比较落后。种植者没有及时购置先进的设备,对设备的认识不足。

4.3 破坏林业生态环境

在果树生产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从而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目前,在我国果树生产中,绝大多数种植者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均衡性,随意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环境对果树病虫害的保护能力,加大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使林业果树面临病虫害大量增长的问题。

此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生态系统适应力调节力下降、温室效应加剧、土壤沙化与侵蚀,对果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4 过度灌溉及施肥

目前,氮肥是我国最需要的一类肥料,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氮肥可以减轻果树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等问题。过量使用催熟剂会造成果实早熟,延长生长期,使果树容易受机械和疾病的伤害,降低果树的抗性。过量灌溉也会加大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率,对防治果树虫害造成影响,使防治难度提升。

4.5 喷药效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在果树园内普遍采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和低效的喷雾剂,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无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此外,使用不当的喷雾剂会造成喷洒不均、药物分散、雾点较粗等现象。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幼苗生长迟缓,对果实叶片造成损伤,造成落叶、叶黄等。在发生病虫害时,由于喷洒时机不当,很难对果树的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导致防治工作低效,对果树正常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4.6 造林技术不完善

当前,我国广大果农由于缺乏造林意识与造林技术,没有综合调查生态环境、深入了解病虫害发展规律、对果树病虫害进行技术预测、树立及时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意识。由于季节不同,需要采用的造林技术也不同。在造林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果树的特性,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当前,由于种植者对此缺乏重视,造成了病虫害防治工作低效,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生长。

5 果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5.1 挑选优质的果树品种

果树种类对林果产量的影响很大。选择优良的果树品种,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工作的效果。栽培者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不同品种的果树进行分类,并对果树品种进行科学规划,以防止病虫害产生交叉感染。此外,果农要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枝,做好园区的清扫和养护,从根源上遏制病虫害发生,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

5.2 科学施药防治

果农在果树生产中,可喷洒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确定喷药范围,避免在果树上多次喷洒杀虫剂而影响果树生长。在喷洒完杀虫剂后,要对喷剂进行清洁,防止农药中的杂质附着而影响杀虫剂效果。还要定期更新杀虫剂。大部分害虫都有很浅的孔洞,农民可以利用工具进行深挖,从而对害虫进行防治。在药剂使用中,要注意轮换。

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果农的用药技术培训力度,保证农民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病虫害,提高果品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果农在选购杀虫剂时应留意其效力,并确认其是否有合格证及正规的生产商,以免买到假冒杀虫剂。此外,果农要合理使用喷雾机,保证药剂的安全性与相容性。要认真阅读杀虫剂、助剂的标签,提高防治水平。

5.3 向果农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

果农在果树生产和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果农开展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可以有效促进果树增产和果农增收。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果农必须将新的先进耕作观念贯彻到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及时把先进的耕作技术传授给农民,还要加大对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水平。

5.4 强化对天敌的保护

种植者要根据果园的生长情况,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为害虫天敌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有效控制病虫害。通过引入大量害虫天敌和其他生物,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对果树的伤害,提高果树和果实的品质,促进果农增收。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天敌时,要控制好天敌的数量,以促进果园内生态平衡。

5.5 加强植物检疫和预测工作

在果园生产中要加强对果树的检疫,严格检查引进的果树幼苗和种子,防止病虫害侵入园内造成危害。要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病虫害监控水平,分析害虫的特点,进一步减轻果农工作量,提高收益。

5.6 综合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省工、省钱、效果持久的特点。信息素可以干扰害虫交配,使害虫的繁殖率下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有害生物的产生,但成本高、时间长、成本高。研究显示,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良好。物理防治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害虫成虫期间,每100~200 m 处放置黑光灯、紫光灯、频率振动灯等;二是设置毒饵、毒环,或用油漆等,对幼虫、成虫进行人工清除。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最有效、最广泛、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药效快、效率高,但有两个弊端。一是如果使用不当,会使害虫产生耐药性。二是在防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灭益虫。因此,在化学防治中,要根据病虫害的特征和果树品种的特点,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药剂,科学控制用量,注意比例。喷药时要做到均匀、全面,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剂,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10]。

5.7 科学密植

科学密植是增加粮食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使土壤利用率最大化。施肥、光照等可以调节作物个体和群体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科学密植也可促进果树生长,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果树间的距离。当果树数量少,果树的间距较大时,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应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补种。

在建立果园尤其是大型的果园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园地。对园地进行科学评估,只有达到了一定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建设。在选择园地时,要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气温等[11]。

5.8 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加大综合管理力度

果树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果树健康生长,必须科学栽培果树,并根据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适当的药剂进行保护。对已有病虫害的部位,应及时将病灶清除。对病虫害发生面积大、严重的地区,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可采用人工摘除、修剪、喷洒生物或化学药剂等手段进行防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6 结束语

果树是广大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果树种植必须优化栽培技术、选择优良的果树品种、严格施用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大防治病虫害力度、加强植物检测和预测、制订合理的果树种植方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杀虫剂果农害虫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