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虎山村白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2-12-28游建华
游建华
(延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 南平 353000)
南平市延平区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耕地面积1.61 万hm2,蔬菜播种面积为8 153.3 hm2。2021 年蔬菜产量达19.5 万t,是福建省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之一。当地日平均气温21 ℃,无霜期318 d,适宜发展经济作物。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是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蔬菜),位于延平区南部,地处840 m 高山海拔区域,相对于延平区其他地方,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间气温低,萝卜呼吸弱、消耗少、积累的有机物多,加上氧气富足,土地无污染,非常适宜白萝卜等喜冷凉蔬菜生长。
因此,虎山村萝卜比延平区其他地方的萝卜大,营养更加丰富、口感好。虎山村能真正实现全年无空档期的蔬菜种植发展模式。全村种植萝卜的耕地面积达53.33 hm2,全年无休种植3 季白萝卜,白萝卜年播种面积可达160 hm2,单产可达75 000 kg/hm2,年产量可达225 000 kg/hm2,全村年白萝卜总产量达30 000 t,单产值60 000 元/hm2以上,3 季产值180 000 元/hm2以上,已成为延平区虎山村的农业支柱产业。
虎山村萝卜2020 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注册了“塔前虎山村萝卜”商标。虎山村萝卜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虎山村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省商务厅认定的“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是福建省内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村,是名副其实的“闽北萝卜第一村”,但存在产品种植技术不统一、品质参差不齐、售价不理想、品牌效益不高的问题。为推动延平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延平区将塔前镇虎山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投资350 万元建设虎山村白萝卜2 000 m2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作为萝卜出口产地仓。处理中心有100 t 冷藏库和萝卜分级加工车间,完成采后清洗、分拣、包装等作业。建成后将萝卜分拣储藏运输环节的损失从30%降低到5%,分拣与保鲜冷藏将使销售价提高10%~20%。同为萝卜重要产地的四川省理塘县,建设萝卜产地仓进行萝卜分选,通过数字化处理分选萝卜,单日峰值达300 t 左右,处理后的售价可以提高6 倍,实现萝卜按根卖。四川省理塘县萝卜产值达5 000 万元,可见虎山村萝卜价值提升空间还很大。为推动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白萝卜优质高效发展,现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对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白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白萝卜种植户参考。
1 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的要求
1.1 生物学特征
白萝卜为1~2 年生草本植物,是肉质根蔬菜,形状为长圆形,根皮白色。茎直立圆形中空,茎基部长出分枝。叶为羽状分裂,边缘呈锯齿状。花序为顶生白色总状花序。
1.2 对环境的要求
白萝卜对生态环境有一定要求,土壤、温度、水分、光照等要求如下。
1)土壤。以土层深、旱能灌、涝能排、疏松通气的地块为最好,pH 值以5.3~7.0 为宜,白萝卜生长过程中对钾肥需求量较大。
2)温度。白萝卜较喜冷凉天气,温差大的气候有利于萝卜丰产。白萝卜最低发芽温度为2~3 ℃,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 ℃。幼苗期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温为-2 ℃,适宜温度为15~20 ℃,最高温为25 ℃。萝卜膨大期最适宜土壤温度温为13~18 ℃[1]。
3)水分。白萝卜不耐旱,喜湿润的土壤环境。过涝会影响萝卜的吸收养分,造成萝卜表皮粗糙;水分不足、不均匀容易造成萝卜开裂。
4)光照。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白萝卜积累物质多,萝卜膨大好,产量较高。若光照不足,就会出现产量低、品质不好的现象。如阳光充足、温差大的西藏,种植的萝卜比内地大得多,延平区的高山村、虎山村种植的萝卜比低海拔村庄种植的萝卜品质更好[2]。
2 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种
选择抗病、优质、适应性好的白萝卜品种,如雪凤凰、雪白玉。雪白玉萝卜品种具有春秋播叶片平展,低温弱光生长快,播种后60 d 可收获,根形美观、雪白光亮,长圆筒形,根长30~50 cm、根径7~8 cm、根重1.5 kg 左右,商品性优,抗病性强,品质佳,产量高等特点。宜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栽培,气温15 ℃以上播种,防止抽薹。按当地土壤气候合理安排播种期,以利丰产[3]。
2.2 茬口安排
1)春季萝卜种植。播种期为1—3 月,3 月20 日播种结束,生育期为90 d。4 月1 日开始收获,按批次采收,6 月下旬结束采收。
2)秋季萝卜种植。播种期为7—9 月,9 月20 日结束播种,生育期60 d。9 月初开始收获,按批次采收,12月下旬结束采收。
2.3 选地
宜选择向阳、光照充足、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虎山村海拔较高,属冷凉高山气候,是白萝卜适宜种植区[4]。
2.4 整地、施肥、起畦
栽植前深耕25~30 cm。整地起畦,畦距为70 cm,并施足底肥,1 hm2施用有机肥30 000 kg、硫酸钾150 kg、尿素150 kg、过磷酸钙150 kg。
2.5 播种
每畦双行,行距25 cm,株距25 cm,采用穴播,每穴播种1 粒并覆土2 cm 为宜,1 hm2有105 000 穴,用种10.5 万粒/hm2。由于雪白玉、雪凤凰等白萝卜包衣种子有较高的出苗率,可以每穴可以播1 粒,不要间苗和定苗[5]。
2.6 田间管理
1)浇水。播种后到出苗前水要浇透,保持含水量80%,出苗快而齐。萝卜幼苗期根系浅需水量少,要保证土壤含水量60%左右,注意少浇勤浇。叶片生长盛期需水量大,为防止萝卜徒长,影响萝卜膨大,可以适量浇水。萝卜膨大盛期,要均匀浇水,以防萝卜开裂,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为防萝卜空心,后期仍然需要浇水[6]。
2)中耕除草和培土。萝卜成苗后需要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并进行培土。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应进行1 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不能伤根,促进根部发育,同时进行畦面培土,防止萝卜苗倒伏。然后在行间追施稀薄的人粪尿,促进萝卜正常生长。
2.7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跳甲、地蛆、菜青虫等。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黑腐病等[7]。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防治时,根据白萝卜主要病虫害,应选抗病性好的白萝卜优良品种。用水旱轮作的方法减少病虫害,不能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进行中耕除草时要减少白萝卜苗的机械损伤以减少病虫害,科学管水、施肥,降低田间湿度,合理稀植,发现病株及时处理,防止蔓延。物理防治采用糖酒液诱杀,按糖∶醋∶水∶酒=3∶4∶2∶1 的比例加入合适的杀虫剂配成药液,放置在萝卜田间,诱杀鞘翅目、鳞翅目害虫。可安装粘虫板、杀虫灯进行物理杀灭害虫。生物防治时,可采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8]。
1)虫害防治。一是防治跳甲。跳甲以幼虫及成虫为害萝卜,成虫主要为害叶片,啃食叶片造成小孔,幼虫采食萝卜皮造成麻脸,严重影响萝卜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为水旱轮作,收获后要清理杂草、病株,撒石灰消毒,药剂防治可以用药液灌根,或畦面撒施甲敌粉15 kg/hm2。二是防治地蛆。地蛆为种蝇幼虫,又称为菜蛆,主要蛀食白萝卜表皮。可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在地蛆雌雄比接近1∶1 时和成虫发生盛期前进行防治,用灭杀克6 000 倍液或2.5%敌杀死3 000 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发病初期用药液灌根杀灭地蛆。三是防治小菜蛾。小菜蛾又称小青虫,为害白萝卜、大白菜、菜薹等叶菜类蔬菜。防治方法为合理轮作,可用5%氟碇脲乳油225 mL/hm2,兑水300~450 kg/hm2喷雾。
2)病害防治。一是防治软腐病。软腐病主要为害萝卜根和叶柄,先从茎基部发病。防治方法为拔除病株,撒施石灰,萝卜收获后清园,防止传染下一季。化学农药防治可以选用氯溴异氰尿酸、春雷王铜进行防治。二是防治黑腐病。黑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为害叶子和萝卜。防治方法为萝卜采收后清园,除杂草,并撒施石灰消毒。化学农药防治可以选用多菌灵喷雾防治[9]。
2.8 生理性病害的原因及防治
1)白萝卜分杈。主因是翻耕浅,犁底层土壤太硬,有石块。另外,未进行翻晒,地下害虫多,造成主根受损伤,或基肥未翻均匀造成灼伤主根。防治方法为结合撒施有机肥翻耕土壤进行深耕整细,保持土壤松碎[10]。
2)糠心。早熟品种、沙土种植、播种期安排不合理、生长期遇高温干旱、种植密度不合理和供水不当等较容易出现糠心。需选好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科学管理,均衡供水和施肥,防止糠心现象。
3)破裂。主要是白萝卜生长期间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土壤过黏、过硬、沙粒过粗、地下水位过高、地下害虫啃食萝卜外皮,造成萝卜表皮产生痕迹。防治办法为选好地块,精细耕作,中耕除草保持疏松,均匀浇水。
4)先期抽薹。抽薹的原因主要有品种、气温条件的影响等。萝卜需要低温春化,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品种选用不当,播种太早及管理技术不当等都会引起先期抽薹。防治方法为选用适宜的品种,如雪凤凰、白雪玉等,安排合理的播种期。
5)辣味重。其原因是白萝卜中芥辣油太高造成辣味重。缺肥、缺水、植株生长不旺盛,会造成芥辣油含量较高。选好品种、精细耕作、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可减少芥辣油积累,减轻辣味。
6)苦味。主要原因是萝卜中苦瓜素含量高,气温过高,氮肥、磷肥施肥比例高,使白萝卜中苦瓜素含量增加,出现苦味。合理施肥,合理调整氮肥、磷肥比例,可降低苦瓜素形成,减轻白萝卜苦味[11]。
2.9 采收
当白萝卜叶片颜色转为黄色,萝卜充分膨大,已经达到商品萝卜的标准,就可以收获。采收时期以整个地块80%以上达到成熟标准,可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确定采收期;采收前7~10 d 不能灌水,采收宜在晴天进行,采收时应尽量减少机械伤害。采后避免暴晒,应在田间选取生长健壮、成熟一致的产品,削去萝卜叶子,并立即装箱或袋运走。
3 贮藏保鲜
3.1 工艺流程
贮藏前准备—分级—包装—预冷—贮藏—出库。
3.2 贮藏特点
低温、高湿是贮藏好萝卜的关键。
3.3 冷库贮藏前准备
3.3.1 清洁、消毒
对冷库进行清洁,用消毒剂消毒,然后打开冷库门通风。
3.3.2 提前降温
萝卜进库前2 d 可以先将冷库启动,将库内温度降到0 ℃。
3.4 分级包装
根据萝卜形状、色泽、质量、大小和萝卜表面缺陷对萝卜进行分级,用6LX-360-12 型萝卜清洗机清洗萝卜,分级后再包装,送到冷库内预冷。分级时应轻拿轻放,减少损伤[12]。白萝卜等级分类。等级一:萝卜紧实、形状匀称膨大笔直、水分大、微甜。颜色洁白、不变绿、不变黑、没有虫眼、不糠心、直径在5 cm 以上、长度在140 cm 左右。等级二:萝卜紧实、形状不均匀稍有弯曲、大小不均、水分大、微甜。颜色均匀、不变绿、不变黑、没有虫眼、不糠心、横径在5 cm 以上,纵长为140 cm左右。
3.5 预冷
采后6 h 内预冷。可以先打开包装袋预冷,将白萝卜温度降至6~8 ℃,保持6 d,7 d 后将温度降至0 ℃。
3.6 贮藏
1)保鲜。在萝卜内包装聚氯乙烯透湿袋中放入乙烯吸收剂,药剂应封闭在透气的防水小袋内,每5~7 kg 萝卜放置乙烯吸收剂10 g。
2)码放。堆垛方向要和冷库内风机循环同一方向,要留过道,靠近蒸发器和冷风机出口的萝卜要进行遮盖以防冻伤。堆垛时要考虑纸箱承重,防止下层箱内萝卜被压伤或塌垛,萝卜不能与苹果、梨、西红柿等容易释放乙烯的果品混合贮藏。
3)控制温度。可以通过冷库控制软件温度设置定0 ℃,幅差值1 ℃,让库内温度保持在0~1 ℃运行。
4)湿度控制。冷藏库内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
5)控制气体。要定时测验包装袋内的气体含量,将气体成分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6)融霜。要定期融霜除霜。
3.7 出库
应根据贮藏白萝卜品质情况和市场白萝卜价格情况及时出库投入市场。萝卜出库后,要及时清理冷库,以备用[13]。
3.8 运输
萝卜运输车辆应干净整洁,运输要求平稳、严防颠簸损伤。采用普通车辆运输时,应用篷布遮盖。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冷藏车应控制车内温度在0~5 ℃,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应控制在0~2 ℃。普通车辆运输期限一般不超过2 h,冷藏车运输最长不超过20 h。